不知道自己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柏拉圖
在很久之前,我們國家就進行了大規模的義務教育,這種教育形式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徹底的掃除國家的文盲教育,它不僅僅能夠讓一個人有文化,更能讓一個人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讓人們有自己內心的修養,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事情,有的人即使受過很高的教育,甚至他有很高的地位,可他發表的言論卻完全違背認知,甚至在譁世取寵,他們發表的種種言論總能讓人捧腹大笑。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每一個領域所研究的問題不同。如果你跨領域去發表言論,很有可能就會讓所有人都笑話你,一個外行人很難指揮內行人幹活。
如果你不了解一個領域,隨便發表了一些言論。最終會教你置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印度就曾經幹出過這樣的事情。印度一位著名專家說,中國人一條4米的隧道。就挖掘了三年。就這還敢號稱基建狂魔?
讓人爆笑的言論
說起幹一些譁世取寵的事情,他絕對要提及臺灣和印度,臺灣有很多人其實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夢想當中,臺灣一個非常著名的節目主持人,曾在節目當中公開向觀眾表示,內地的生活狀態一直都很不好,榨菜配茶葉蛋已經是很好的生活了,但是現實卻非常的打,不知道這位主持人在了解到真正的生活狀態的時候,他有沒有一絲羞愧。
除了這個主持人之外,印度的一名專家也曾公開發表過一個言論,眾所周知,我們國家號稱機械狂魔,只要是對我們有利的基礎建設,很多都拔地而起,並且以很快的速度建成交付使用。別看見得快,但是它的質量卻很好,能夠用很多年。
印度卻因為一件事質疑了我們基建狂魔的稱號,濟南黃河隧道是前些年剛動工的一個工程,你可是由於初期一些難題的困擾,花了三年僅向前挖掘了4米,印度專家揪著此事不放,並無情嘲諷道,動工這麼慢,還敢號稱基建狂魔?
濟南黃河隧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在我們國家之內,有兩條河流。非常出名,他就是黃河和長江。我們完全可以說是因為這兩條河流才孕育了今天的中華民族,所以,黃河又被稱為我們的母親河。
但黃河它並不像一位母親非常的溫柔,相反它生性暴躁,為了治理長江和黃河,我們國家在近現代開展了多元化的方式。讓我們最熟知的就是三峽大壩工程,他成功地解決了長江流域的剛好問題。可是黃河流域他的智力卻遠要比長江拿很多黃河水之類含有大量的泥沙。讓人很難對他進行有效地防治,
治理黃河是一個大工程,有很多人一起在出主意,其中有人就注意到了一位專家提出來的建議,在人們固有思想裡,想要治理黃河,那麼肯定要興建水利設施,或者在黃河之上搭一個橋梁,方便人們的出行,可這位專家卻反其道而行之。
他向下進發,想要在黃河底下挖一條隧道封面方便車輛通過,他提出這件異常大的,當人們都認為這個建議不能夠得以實施的時候,在2017年,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開始公開的招標,這也就意味著這位專家的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並開始實施。
艱難的施工過程
在2017年8月時候,有關部門對這個工程經歷了多方面的審查。最終商議的結果,這個工程將以盾構法的形式來進行隧道的建造。隨後又經歷了四個月,在17年的12月初開始正式的動工。事實上,黃河底下挖隧道這一想法在2000年的時候就有人聽說過,可一直拖了十幾年才開始動工。
這個工程的難度是空前絕後的,因為人們首次在黃河鑽隧道施工異常的緩慢。三年才向前掘進了4米,也是為什麼印度專家嘲諷我們基建實力不行的原因。黃河的流速非常的快,而且它底下的巖土結構也很複雜,想要挖掘隧道並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夠形成的。由於是在水底挖掘,所以黃河隧道要承受巨大的水土壓力,這對於操作盾構機的工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你不能精確的操作,那麼還有可能導致整個隧道坍塌。
而且盾構機它的磨損要比其他地方的大很多,經常在挖掘的過程中,刀尺就已經損壞,沒辦法繼續向前挖掘,除此之外,這個工程還具有一定的危險程度。黃河水面的水壓很大,如果你不注意,就會造成黃河水倒灌,那個時候整條隧道很有可能都會被水淹沒。
新技術實施,建成有望
中華民族向來都不畏懼困難,越是困難,我們越要把工作而在這次施工的過程當中,顯然有著很多難題,我們目前無法解決,經過很長時間的創新,我們終於掌握了新型的盾構技術,建造了泰山號盾構機。運用新型的動物機,我們的施工速度大大提高,大概每天可以向前掘進十多米,在施工過程當中,我們面對著黃河巨大的水,壓制定了很多的應急預案,如果一旦發現黃河水倒灌的情況,應急閘門就會關閉,能夠給人們爭取很多逃跑的時間。
2020年初的時候,因為疫情的影響,這個工程被迫停工,現在全國正在陸續的復工工程的進度也能夠得以保障。目前在施工現場一共有四百多名工人在進行日常的施工,對他們的健康與施工單位也非常的重視,每日都在進行健康的篩查,根據有關部門向外公布的答覆來看,濟南黃河隧道預計在2021年年底建成通車。這條隧道的意義很重大,它能夠讓濟南的新城和主城之間更加的方便,讓人們通過黃河的時間縮短為5分鐘。
那個教授曾就濟南黃河隧道公開的嘲諷我們可到現在。我們給他上了一課,讓他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基建狂魔,不過這位教授的做法確實有些欠妥當,你是某一個領域的教授,是一個領域的頂尖人物,不應該發表出這樣有損於自己名譽的言論。
參考文獻《將近酒》
《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