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回家了!俄專家翹起大拇指:中國真太棒了

2021-01-13 海峽快訊

2020年12月17日,嫦娥5號順利回家並在我國內蒙古著陸,同時將在月球採集的土壤樣本帶回了軌道,這標誌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5號的任務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同時俄羅斯方面的專家對中國的這次探月工程也表示「中國真的太棒了」。

嫦娥5號圓滿完成任務

此次嫦娥5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尤其是俄羅斯方面的航天研究所負責人澤林表示中國在這一次的探月工程上表現非常的出色,不僅出色地完成任務,在離開時還將土壤樣品帶回軌道,體現出中國航天不留垃圾的太空環保意識,同時在整個任務中嫦娥5號都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跨越38萬公裡,沒有出現任何的事故與故障。

同時中國還首次突破了月面進行採樣、月球起飛、月球軌道交會等非常複雜的技術性難題。此外俄羅斯的動力學和控制系統教研主任也表示,中國的嫦娥5號也代表了中國目前高超的太空飛行器水平,中國也或許已經可以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俱樂部。

中國的太空夢

自從2003年開始,中國的第一艘載人太空飛行器上天,中國人進入太空就不是一個夢,而是真正地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的太空夢,從2007年的嫦娥1號將第一批月球土壤帶回後,中國的探月工程就一直沒有停止。

其實早在2005年前後,當時世界各國都提出了探月工程,美國甚至提出將在2020年月球上建立「多國空間站」,而那一年中國也提出了探月工程的宏偉藍圖,而但2020年接近尾聲之時,唯有中國實現了當時的計劃完成了當時確定的目標,從2004年到2020年中國用了16年,中國的航天技術也因此突飛猛進。

中國在太空競賽上領先

此次嫦娥5號的成功不僅轟動了世界,也表示中國在世界太空競賽中獲得了領先,在近些年世界各國一直圍繞著月球而競賽,但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國家不多,就在今年的10月,美國方面在「阿爾忒彌斯」的任務中確定了十八名的太空人,同時也計劃在2024年完成發射,而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在2021年將會發射「月球-25」太空飛行器,試圖追趕中美的進度。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回來了!俄專家翹起大拇指:中國太棒了!
    放眼世界,如今能在航天領域與美俄並駕齊驅的,恐怕只有中國了。就在近日,中國"嫦娥5號"於 12月17日在內蒙古順利著陸,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當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得知中國"嫦娥5號"返回地球之後,其第一反應是:"中國真太棒了!"按照俄專家澤林內的說法,"嫦娥5號"登月使命中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月球上軟著陸,將土壤樣品帶入軌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沒有留下任何垃圾。其實,美國原本可以成為航天領域的帶頭人,但現在中國似乎更有計劃地向目標邁進。
  • 「嫦娥」回家 從月亮上起飛
    12月3日23時許,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起飛,攜帶著精心「打包」的月壤奔向環月飛行軌道,踏上了返回地球的徵程。漫漫歸途中,還有一場驚心動魄的月球軌道空間交會對接考驗著嫦娥五號。起飛離月宮 載人不是夢嫦娥五號回家之旅順利開啟,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的成功。
  • 老人翹起大拇指
    老人翹起大拇指 2020-06-28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5號發射成功,印度開始擔心了,認為要被中國超越了!
    11月24日凌晨,嫦娥五號探測器由長徵5家族成功發射,和此前的「嫦娥」系列發射不同的是,作為現階段「嫦娥」的收官之作,相比此前的嫦娥四號月背著陸中繼通訊嫦娥五號技術跨越幅度更大。
  • 翹起大拇指,為向明中學最年長的王素真先生送行
    同時,她抬起兩隻手,翹起了大拇指。這幾年每一次去看望,王先生總是會雙手翹起大拇指,是對自己學生的嘉許了。已是彌留之際,王先生又一次翹起大拇指。我知道王先生認出了我,心裡卻是明白,這是王先生最後一次對學生翹起大拇指了。書與畫,是王先生的長壽秘訣之一,此照拍於2015年,(張建軍攝) 悲傷,卻不是悲痛。
  • 「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12月31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範本堯、楊寶奎等航天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及國內新聞界知名媒體人士等共同評選的「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現如今,嫦娥5號已經取樣完畢,還在返程的路上,預計本月中旬就能著陸了。
  • 嫦娥5號凱旋歸來引世界聚焦,英媒嘆:中方研發正超越美國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近期中方"嫦娥5號"登月成功成為全球焦點,不僅成功在月球插上"實質"的五星紅旗,還對月球土壤及巖石進行採集。近日再次迎來捷報,"嫦娥5號"凱旋歸來,成為目前世界上繼蘇美之後第三個成功將月壤帶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回家,為其保駕護航。在揭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蓋子的時候,仍然需要專家在設施完善的特殊實驗室內進行,以防止地球大氣湧入對樣本造成影響,後續,專家還將完成我國首次月壤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中國首次獲取「月壤」的重要性,從嫦娥五號奔月開始,各國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在古詩詞中,存在很多關於月亮絕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它們見證了古人跟月亮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現在,人類更是將月球作為首個太空探索目標,20世紀的美國阿波羅號計劃,21世紀的中國嫦娥工程。
  • 印度有了烈火5就敢對中國下手?俄專家:做夢,中國的優勢太誇張
    在印度成功試射烈火5飛彈後,印度媒體顯得十分機動,紛紛表示印度終於有了對抗中國的殺手鐧武器。然而近日俄專家卡申卻刊文表示,各界可能誇大了烈火5對中國的威脅,即便印度部署烈火5後,也只能對中國進行最小程度的核遏制,而中國的核武器與洲際飛彈更加強大。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碩果纍纍,嫦娥五號任務將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再次踏上奔月之旅。此次探月任務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有哪些看點呢?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國探月工程的光輝歷程。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這些數字帶你一鍵認識嫦娥「五姐」
    相比於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月球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結構複雜得多。嫦娥一號與嫦娥二號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星,嫦娥三號與嫦娥四號也只有一個著陸器與一個巡視器。 11個階段、23天  最複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之一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虎嗅網
    阿波羅17號採回的70017樣品,重2957克,美國將其中1克贈送給中國 | 月球與行星研究所(LPI)他就是「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嫦娥」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眼看老司機有新動作,歐洲日本鬧著也要上車,當年5月31日~6月3日拉上美、俄在瑞士貝阿滕貝召開徵服月球研討會,計劃2015~2020年人類再次登上月球並在那裡建立月球基地。月球似乎垂手可得,第二年這些國家又在德國漢堡召開了有關月球資源的會議,協調各方利益制定瓜分策略。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最新英文評述:梳理嫦娥四號...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其送入預定軌道,至此,以 「嫦娥奔月」 神話故事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已成功實施 5 次發射任務。嫦娥五號的發射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中繼星「鵲橋」升空 將助「嫦娥」探月
    鵲橋號中繼星將在地月連線延長線的L2點附近,圍繞L2點飛行,實現對地、對月中繼通信,保障嫦娥四號任務實施,其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6.5萬公裡,距地球40多萬公裡。拉格朗日點又稱為平動點,於1772年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推算得出,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小物體相對於它們基本保持靜止的空間點。該空間點有五個,分別為L1、L2、L3、L4、L5。
  • 李烈音或被判5年,犯錯前還翹起大拇指,這個姑娘才23歲
    韓國女演員李烈音此前在泰國錄製綜藝《叢林的法則》時,拿走一隻巨型鹹水蛤後豎起大拇指。捕殺並食用了瀕危物種保護對象巨型蛤蜊,觸犯了泰國法律。隨後,李烈音翹起大拇指,興高採烈地對著鏡頭,驕傲地舉起雙手,從水裡走了出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做的!我自己一個人抓住了這個硨」真人秀選手激動地說道。在這一集中,李烈音就捕到了三隻硨。李烈音是誰?1996年2月16日,李烈音出生於韓國首爾市,她也是家裡的獨女。
  • 奮進中國2019|嫦娥四號月背著陸 玉兔二號成功落月
    2019年,我們有一隻奮進的兔子在月球上創造紀錄,這就是玉兔二號月球車。2019年1月2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了第一條軌跡。大屏上的兩張照片就是成功著陸後,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互相給對方拍的第一張照片。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寫下「人類首次」
    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
  •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國務院新聞辦昨天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