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11-30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趙竹青)12月31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範本堯、楊寶奎等航天領域權威院士專家及國內新聞界知名媒體人士等共同評選的「空間杯」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作為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在2019年中國航天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中均位列榜首。此外,備受關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等新聞入選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箭60星』開啟『星鏈』星座組網」等新聞入選2019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19年,中國航天成功實施了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成功月背軟著陸、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等為代表的航天任務,全年共計實施34次宇航發射任務,這是繼2018年後,中國宇航發射次數再次獨居世界第一。

2019年,世界航天發展精彩紛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國際航天界和天文界的爭議中推進實施「星鏈」組網計劃、兩位女性航天員實現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等事件舉世矚目。其中,嫦娥四號成功實施月背軟著陸被國際宇航界評價為「書寫了人類月球探索史上的新篇章」,併入選《自然》雜誌2019年重大科學新聞,在2019年12月召開的國際月球村研討會期間,更是獲得優秀探月任務獎,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的首個獲獎項目。

作為我國航天領域唯一公開發行的權威行業媒體,中國航天報社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7次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在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權威性。

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

1.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2.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3.我國首次成功實施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

4.快舟火箭六個小時內兩次發射,創下中國航天新紀錄

5.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6.2019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屢創紀錄

7.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任務使命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

8.我國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水平再上新臺階

9.「雙曲線一號」火箭成功實施軌道發射,實現中國民營運載火箭零的突破

10.國內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試車成功

2019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1.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

2.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箭60星」開啟「星鏈」星座組網

3.兩位女性航天員實現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4.印度月船2號探測器月球軟著陸失利

5.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抵一顆柯依柏帶小天體

6.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15年後結束使命

7.「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著陸並完成樣本採集

8.伽利略導航衛星系統中斷服務117小時引發擔憂

9.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首次探測到火星地震

10.俄羅斯聯盟FG火箭完成最後一飛後退役

(責編:趙竹青、呂騫)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2018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天啟」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和「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成為2018年的熱點,同時入選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 「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SpaceX首批...
    原標題《盤點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 劃重點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 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 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中新網1月2日電 近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餘夢倫、楊寶奎等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內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共同評選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寫下「人類首次」
    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
  • 580天的月球徵程「嫦娥四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嫦娥四號自主喚醒 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兩器工況正常,能量平衡,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最新英文評述:梳理嫦娥四號...
    http://scis.scichina.com/en/2020/200201.pdf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時 23 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與著陸器、玉兔 2 號月球車成功發射升空;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即遠離地球的一側),成為人類第一個在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
  • 奮進中國2019|嫦娥四號月背著陸 玉兔二號成功落月
    2019年,我們有一隻奮進的兔子在月球上創造紀錄,這就是玉兔二號月球車。2019年1月2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了第一條軌跡。大屏上的兩張照片就是成功著陸後,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互相給對方拍的第一張照片。
  • 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一歲了!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自2018年5月成功發射至今已一年,回顧「鵲橋」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激動澎湃的一年。「鵲橋」成功發射後,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在地月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鵲橋」還擁有深空任務中最大口徑的通信天線。這些標誌著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新突破。在軌期間,中繼星為著陸器、巡視器提供了5個月晝的中繼通信支持,並完成了一些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任務。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光輝歷程 戚鐵磊 發表於 2020-11-24 10:27:21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由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
  • 嫦娥四號中繼星飛天之旅: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月背著陸第一步
    「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飛行25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40萬公裡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展開正常。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央視網消息:17日,中國科協在京舉辦了「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評選結果,它們分別是:  1.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原創 信儀 智東西 收錄於話題#長徵五號1#嫦娥五號1#登月1嫦娥五號凌晨奔月:挑戰中國航天史四個首次,將帶回2千克月壤。中國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於2004年正式啟動,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目前我國仍處於「無人月球探測」階段,又分為「繞、落、回」三步走。目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繞、落」前兩步的任務,「嫦娥五號」這次任務如果成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
  •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社會新聞播報】 4、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據中國...
    【社會新聞播報】4、今天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介紹,返回艙全身上下貼的確實都是暖寶寶!此前直播介紹稱,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高端的設備,往往只要最樸素的保溫方式。5、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6日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目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繞、落」前兩步的任務,「嫦娥五號」這次任務如果成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 據稱,這次「嫦娥五號」要完成的任務被稱為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這次任務到底複雜在哪?
  • 跨過「鵲橋」,奔赴「廣寒宮」,嫦娥四號有多與眾不同?
    跨過「鵲橋」,奔赴「廣寒宮」,嫦娥四號有多與眾不同? 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一支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劃破長空,載著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探測器飛向月球,並將在月球背面進行著陸。
  • 嫦娥四號又立功了,傳回的數據研究結果出爐,揭示最大撞擊坑秘密
    中國的航天事業起步較晚,當時與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存在著差距,尤其是美國,不過我國的科研人員並沒有放棄過,他們沒日沒夜的研究鑽研各種先進的技術,確保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發展能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和突破。 中國現在在某些航天方面的成就要比美國還厲害。
  • 我國2019年航天發射計劃披露:長徵五號7月中旬復飛 嫦娥五號任務重啟
    資料圖:2017年7月2日19時23分,搭載著實踐十八號衛星的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2016年11月3日首飛後的第二次發射任務。(拖拽/保存圖片可查看大圖)(科技日報1月30日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楊保華29日在京透露,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計劃在2019年7月中下旬完成復飛,遙四火箭將於年底發射嫦娥五號。
  • 嫦娥四號將落在月球背面哪個點?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段江山 張新 鄒維榮嫦娥四號將落在月球背面哪個點?■段江山 張新 鄒維榮千百年來,月亮帶給人們無盡想像,寄託著人們的「悲歡離合」。人們嘗試通過肉眼或者機械鏡頭接近它,美國人甚至成功踏上了它的領地,但「月之暗面」的謎底從未有人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