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ily 編輯:Linda
5. 員工持股計劃在積極提高員工待遇同時,根據員工對公司不同的貢獻,使其持有不同的股份。可能以通過贈送的方式,也可以將獎金的一部分折為股份。
嫦娥四號自主喚醒 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
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兩器工況正常,能量平衡,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根據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本月晝工作期,將向當前探測點西北方向玄武巖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駛。屆時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中心原子探測儀將開機探測,行駛過程中測月雷達開展同步探測——記者央廣網.胡喆
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成功
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誕生"』
據央視新聞報導,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圖源:觀察者網
經歷了26天的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成功,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誕生。
這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中,沒有嫦娥,沒有吳剛,沒有外星人,看上去甚至有些荒涼。
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圖源:新華網
這張被無數網友描述為「土坑」的影像卻異常珍貴,它標誌著人類探索月球背面歷史上的巨大進步。
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月球永遠一面面向地球,一面隱藏在黑暗中。為了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人類為此做出過不少努力。
世界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影像由前蘇聯的月球3號在1959年拍攝,但這張影像是在太空船內進行的遠距離拍攝,人類第一次看到月球背後的真實面目。
圖源:微博
人類探月歷史已有60年,最初的探測器根本無法到達月球表面。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探測器只能通過自身的推進系統,減速和姿態調整、選定著陸點後登陸。而月球背面充滿大量的隕石坑,嚴重凸凹不平讓著陸變得更加困難。無數嘗試著陸的探測器,撞上月球後直接損毀了。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背,這不僅是人類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成功,也拍攝出第一張近距離的月球背面。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降落過程
圖源:新華網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前,「嫦娥四號月球車」發布了一條微博——50年前,第一個看到月球背面的美國太空人威廉·安德斯說:「背面看起來像我在孩提時玩過一段時間的沙堆,它們全都被翻起來,沒有邊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經過幾十年的人類探月曆程,我終於要成為首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了!現在馬上就要降落了,我正抓緊時間最後再看幾眼地球。以後我面對的,會是無限的星空了。
月球車著陸,將在月球上完成它的使命。
『網友微博紛紛留言』
》在那裡好好的,我們一定接你回家!」
》去吧,二兔砸,真正的踏上你尋夢的道路吧,去尋找屬於你的奇蹟般地邂逅~
》想家了就發發信息,要相信,有一天,我們會去接你回家的,然後辛苦了
》Of course we still love you~愛你!
》在那裡你要一直都好好的呀等我們去看你!!
他們多半不理解女生們為什麼喜歡浪漫,因為他們不知道浪漫究竟是什麼、有多重要。
揭秘嫦娥四號年輕團隊
『成功是差一點失敗』
航天人擺出的嫦娥四號 CE-4 字樣,他們用青春的激情、火箭的速度逐夢星辰大海,他們用「捨我其誰」的勇氣,百折不撓的執著,成就「嫦娥」飛天。沙漠戈壁、林海雪原,是他們的試驗場,月球、火星、土星,是他們的目的地。一片冰心映照著,中國航天崛起的軌跡。青春英雄——太空新尖兵,發射成功,心裡的弦依舊緊繃,2018年12月8日,凌晨約2點,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前30分鐘。
29歲的王夕,在這次的發射中擔任發射場最重要的崗位之一——低溫動力系統指揮。他剛剛還在處理突發狀況,又發現了一個新故障。
『王夕說』「整個發射的01指揮員已經沒有太多的精力去處理我們這個故障了,時間非常緊迫,我們根據對系統的掌握和事先討論過的預案,當機立斷,上報01指揮員,然後立即按照預案執行,順利地排除了故障。當時整個人的心理是非常緊繃的一個狀態……」
5、4、3、2、1,點火!現在,我宣布,此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王夕說』「火箭點火起飛之後,確實鬆了口氣,才發現自己心跳很快,然後就靠在椅子後背上面,有一種出冷汗的感覺。」
同樣在西昌發射現場的34歲的劉適,參與了嫦娥四號中繼鏈路的頂層規劃、設計,並作為嫦娥四號著陸器測控數傳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全面負責分系統的研製工作。發射前,他主要負責分系統的射前狀態設置和產品狀態確認。
『劉適說』「心情上大家的目標是一樣的。3、2、1點火,發射成功了,雀躍鼓掌!鼓完之後又很快投入下面的工作。雖然發射成功,但大家心裡的那根弦還沒有放下。」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後,休整了兩小時的劉適坐上回西昌市的大巴,搭上早班飛機回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四號在軌飛行的26天他必須一直駐守,在此之前,他已在西昌鏖戰3個月。此時,陳堯在飛控中心已經待了近2個月。
落月成功,宣洩過後接著工作,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15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落月前11分鐘。
探測器核心系統——制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軟體設計師陳堯注視著監測屏,不敢眨眼。這段時間,他們看不到嫦娥四號的身影,僅憑傳回的數據判斷她還活著。
『陳堯說』「幾乎有點盲降的感覺,特別緊張。當時我們就想的很簡單:按照時間點應該落月了,我們看看還有沒有數。如果要是有數說明還活著,要是沒數,那肯定是砸碎了。首先還活著,然後再進一步地分析,到最後發現各項指標都特別的完美。」
探測到!請長城確認探測器著陸情況!長城報告:著陸器正常著陸!劉適說:「大家都非常的激動,甚至有些同志哭了。從這個型號開始到進入工程實施階段以後,大家的壓力都非常大,工作的強度都非常的高,非常的辛苦。那一刻真的是大家的一個釋放。但是大家宣洩了一下以後,就很快地又投入到下一階段工作,因為後面還有很多關鍵的環節。
580天的月球徵程"嫦娥四號"
『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了,其如今的狀態非常良好,攜帶著中國人火星夢快速駛向火星。除了天問一號之外,待在月球的嫦娥四號最近也傳來了好消息。
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6日發射升空,並且一個月後完成了月球登陸,如今它已經在月球上完成了20個月晝工作期。據最新消息報導,目前嫦娥四號再次進入了"休眠模式"。若中途不出問題的話,它將在8月中旬再次甦醒,繼續展開常規探測。
從2019年登陸月球至今,嫦娥四號已經在月球上工作了近580天了,遠超其設計壽命。此外,玉兔二號月球車也繼續向西北方前進著,已累計行駛了490.9米,也創造下了新的世界紀錄,成為了人類史上在月球上"存活"時間最長的可移動物體。殊不知,嫦娥四號的奇蹟還在繼續著。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嫦娥四號在月球上創造下的多個世界第一。
『第一』
是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月球很早就出現了在人類的視野中,而且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類就開始研究月球了,甚至還登陸了月球。雖然人類對月球的研究已很久遠,但這都是針對於月球的正面,也就是月球朝向著我們的這一面,至於其背面(月背)人類所指不多,直到嫦娥四號的出現,該窘境才被打破。
『第二』
首個在月球背面進行科學探索的太空飛行器。
『第三』
首次實現了月背和地球的可靠中繼星通信。登陸月球背面最難的一點就在於通信,要知道月球是一個球體,在其背面登陸就會面臨著通信不暢的現象,若想登陸月球就必須解決這一問題。然而,我國科學家們想出了天才般的方法,那就是使用中繼星。所謂的中繼星,就相當於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建立一個中轉站,讓來自地球的信號通過中繼星,再傳輸給在月背工作的嫦娥四號。
『第四』
月球上工作最長時間的人類探測器。除此之外,嫦娥四號還創造了許多紀錄,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嫦娥四號能繼續創造奇蹟。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49年前
人類跨出了"一大步"』
49年前的今天,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探索「偉大的荒涼之境」。此後每年的7月20日都是人類月球日,藉此紀念1969年首次登月成功的壯舉。宇宙浩瀚無垠充滿無限可能,多少人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而月球,是人類探索宇宙的起點。
圖源:TIME
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的下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隨後,他說出了那句家喻戶曉的話「我個人邁出了一小步,人類卻邁出了一大步」。
當時太空人們還存放了一塊不鏽鋼的飾板在月球上,飾板上面寫著:「行星地球的人於紀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這裡踏上月球。我們是代表全人類和平地來到這裡的。」
美國阿波羅計劃一共向太空發射17次太空飛行器,首次登上月球的就是阿姆斯特朗和隊友乘坐的阿波羅11號。
阿波羅從11號開始登月,一直到17號結束。天宮實驗室計劃的土星五號墜毀後,美國長達30年沒有進行過載人航天飛行和各種空間實驗。
但是,他們對太空的探索還是影響著無數人。2011年7月21日,《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在中國上映。有意思的是,北京時間的42年前同月同日,也就是1969年7月21日凌晨,阿波羅11號飛船的登月艙平穩地降落在月球上。
《變3》開始的一幕,就是登月的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興奮地向美國休斯敦地面中心報告:他們已經勝利著陸。
巴茲·奧爾德林(BuzzAldrin)
原名小埃德溫·尤金·奧爾德林(EdwinEugeneAldrin,Jr.),1930年1月20日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格林瑞治,美國飛行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人,以在執行第一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時成為第二名(在尼爾·阿姆斯特朗之後)踏上月球的人而聞名。
出現在電影中指揮中心的這位白髮老人,就是當年緊隨阿姆斯特朗身後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二個登陸月球的人類——巴茲·艾爾德林(Buzz Aldrin)。
「很榮幸見到您,我和您都曾經遨遊太空」,當看到Buzz Aldrin向擎天柱發出這句問候時,又有多少人激動得想從椅子上跳起來,亦或者什麼話都說不出,只剩熱淚盈眶。
2012年5月,日本電影《宇宙兄弟》上映。影片中有一句非常有意義的臺詞,說出這句話的人,也正是在片中客串一名奇怪老頭的Buzz Aldrin本人:「你知道把那幾千噸鐵塊送上天的動力是什麼嗎?是人的靈魂。」
戴草帽的人就是Buzz Aldrin
圖源:豆瓣
人類總是對宇宙太空充滿美好嚮往。相信總有那麼一天,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會走的更遠。
-THX-
-
NEXT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