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餓死的獅子,卻沒有餓死的老虎?

2021-01-15 迷你科學星球

我們知道老虎和獅子可以說是最硬核的動物,前者是森林之王,後者是草原之王,都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戰鬥力不分上下。而似乎很少聽聞老虎和獅子打鬥的消息,所以「獅虎之爭」才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其實在現在的自然界條件下,二者的地理分布相差甚遠,沒有可能會相遇,更別說當面打仗了!獅子除了可能在印度還有些許殘留,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老虎則分布在亞洲的叢林裡,與獅子的生活區域沒有重疊,各自稱霸一方。

不過,我們在一些動物電視節目中,常能看到大草原上瘦骨嶙峋或被餓死的獅子,卻很少看到瘦弱的老虎,這是為什麼呢?

生活和捕食方式

獅子生活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屬於群居型動物。基本上一個家族就是一個獅群,它們一起養育後代,一起抵禦外敵,一起捕獵進食。獅子捕獵時大多以團隊作戰的方式,尤其是在對付大型動物時候,它們靠著自己 「獅多力量大」,「獅多勢眾」,在追逐廝殺中把獵物搞定。

但是當獅子年老或病殘以後,體力跟不上大部隊的作戰能力,就會被獅群無情拋棄。脫離了群體的獅子,獨居生活很是艱難,日漸衰老的身體,體能的下降,個體的戰鬥力很弱,捕獵能力不足,最終淪落到沒有食物吃的境地,被餓死是常有的事情。心疼獅子!

獅子是群居動物,老虎則習慣單獨行動。

不同於獅子,老虎屬於獨居型動物,總是各自為戰,憑藉自個兒的作戰能力,去捕食獵物。

老虎棲息在草木茂密的森林裡,便於隱藏,主要捕獵策略是伏擊。首先潛伏起來,暗中觀察獵物,有把握時,快速精確地搞突襲,一招制敵。

老虎從幼年的時候,就開始自力更生,生存經驗豐富,基本不為食物發愁。即使年邁衰老了,雖戰鬥力有所降低,也還是能輕鬆捕到一些小型動物填飽肚子,所以,老虎很少出現餓死的情況。

要論單打獨鬥的能力,老虎也許會更勝一籌,所以常聽人說「燙頭的打不過紋身的」!

生存環境

地域廣闊,競爭十分激烈的非洲大草原,不僅獅子,大多數的動物都是群居型的。如果在草原上像老虎那獨居生活,必然會面臨很多危險,可能被其他大型食肉猛獸捕殺或餓死。而草原的一望無際,一被發現,不適合伏擊獵物,而是獅群的追逐圍獵戰術更具優勢。所以獅子選擇群體生活也是不無道理的。

在草原上,還有會有鬣狗、兀鷲來搶奪獅子的食物。而老虎在森林裡沒有競爭對手與之爭奪食物。老虎捕獲大型獵物,可以慢慢享用十幾天。而獅子如果不時時刻刻緊盯著食物,一個不留神,就可能被虎視眈眈的鬣狗、兀鷲搶走,所以獅子沒有時間慢慢享用,一般在自己的小群體內很快瓜分食淨。

非洲大草原還時常會發動戰爭、鬧饑荒、流行瘟疫,食草動物還會有大遷徙,這就使增獅群的捕食難度攀升,也會導致食物銳減,導致獅群內部混戰,內憂外患之下,能沒有獅子被餓死嗎!

相對之下,生活在叢林的老虎就幸福太多了,森林面積固定、動物活動區域相對固定,森林中的食物相對較多,老虎餓了隨時可以獲取美食。

所以,在森林生存比在草原生存容易太多。

此外,獅子比老虎更容易被人們的鏡頭捕捉到,獅子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頻率更高一些。

野生老虎是珍稀瀕危物種,除去本身數量稀少不說,想要看到老虎,首先要去到偏僻的深山叢林之中,在加上老虎們生性謹慎,會遠離人類隱蔽起來,不易被人們發現,即使有被餓死的老虎也難以發現。

而在非洲,有些獅子生活的保護區大都是對外開放的,獅子也已習慣了遊客的參觀,不躲藏,而且它們又是群體出沒,這樣能夠觀察到的獅子就多很多。獅子的各種狀態,就更容易被人們捕捉到,所以會感覺餓死的獅子常見。

可見,餓死的獅子常有,而餓死的老虎不常有,主要與它們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兩種不同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兩個物種全然不同的生存和捕食方式,命運也就十分地不同。

相關焦點

  • 老年獅子會被餓死,晚年的老虎為什麼不會?看完感到心疼
    老年獅子會被餓死,晚年的老虎為什麼不會?看完感到心疼獅子和老虎是地球上最兇猛的兩種貓科動物,它們一個被譽為草原之王,一個被譽為森林之王,大家知道嗎?老年的獅子最後會落得被餓死的下場,那麼為什麼晚年的老虎不會呢?
  • 皇帝夢見被老虎咬傷腳,下旨餓死老虎,真實原因陵墓打開後才知道
    皇帝夢見被老虎咬傷腳,下旨餓死老虎,真實原因陵墓打開後才知道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遇到了很多無法解釋的事情都會覺得非常害怕和敬畏,但其實很多事情在現在都是有科學解釋的,所以古代的很多人都會非常相信和敬畏神靈。
  • 俗話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2021年二月沒有九,真能餓死豬狗?
    不過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民間有很多關於「九」的諺語,最常見的一句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每一個九天的氣候情況,其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就是九個九結束之後,就開始春耕播種了,也代表著天氣已經轉暖。什麼是「二月沒九」呢?
  • 自然界中為什麼很少看見死亡的獅子和老虎?
    科學家曾預估地球上大約有180多萬個物種,也有數據說800萬個物種,總之是非常繁多。每一個個體都是地球生態系統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裡不會有任何浪費,一種動物的屍體有的時候也是其它動物的資源。老虎和獅子的屍體很少見有諸多原因,接下來我們深入可以討論一下。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數九從冬至開始一直延續到九九八十一天結束。如果是在正月的時候並沒有進入二月就已經出九,這也就導致了農曆二月之中無九。叫做二月沒九,二月沒九為什麼就會餓死豬狗呢?這句老話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俗語說二月春風似剪刀,雖然春天已經來到,但依然還是很冷。
  • 趙武靈王為何餓死在河北邢臺?
    歷史上的趙武靈王趙雍絕對算的上是一個軍事天才了,可以說趙國的軍事上的崛起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對於他晚年的悲慘遭遇也是因為他自己的所親手造成的惡果,為什麼這麼說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最有為的一代君主,但是死得很慘,怎麼死的呢?被活活的餓死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
  • 為什麼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很有道理
    有九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的時候。至於何時開始數九,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句話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意思,夏至三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也是如此,在冬至和壬數九這一天,顯然是無法理解的。冬至若逢壬、癸,則會有很多的延遲,並且會混亂混亂,所以開始計算的時間是九點九,還是從冬至來臨時開始。而壬又有九個,這裡所說的壬正是壬辰的寓意。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有何寓意,鼠年二月有「九」嗎?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歷史,而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分支,是民間人通過自身生活經驗的總結。許多俗話背後也有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鼠年二月有「九」嗎?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鼠年二月有「九」嗎,有道理嗎?
    導語: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鼠年二月有「九」嗎,有道理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老一輩人說的「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是什麼意思呢?
  • 被餓死的君主何止是他?受兒子牽累餓死最後淪為笑話的他最是不值
    歷史上橫死的君主不勝枚舉,但貴為君主,居然被活活餓死,無論怎麼看,都令人匪夷所思,而時光流轉人世浮沉,這樣的人生結局最終也不過成了後人的一句笑談。楚公子圍借進宮探病之機,將自己的侄子楚王郟敖勒死,自替為王,即楚靈王。
  • 時隔兩年古吉拉特邦或又出現老虎,獅子和老虎何時能在野外相遇?
    然而印度國家野生動物局的一位專家認為,留下腳印的很可能是一隻亞成年老虎,且可能是雄性。眾所周知,印度古吉拉特邦以「亞洲獅在野外唯一的家園」而聞名,在該邦西南部的吉爾森林裡,生活著600多隻亞洲獅。該邦沒有一個老虎保護區,最近一次出現老虎是在2年前。
  • 有「騰蛇入口」面相特徵的人,壽命難過56,且註定會被餓死
    法令如若侵入口中,名為騰蛇入口,自古相傳凡有此面相特徵的人會餓死。
  • 孫經先:大饑荒時期「餓死三千萬」不是事實
    這一時期我國人口統計數據產生這一大幅度減少的真實原因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搞清楚。一些人就把我國人口統計數據的這一大量異常減少解釋為是由三千萬以上的人非正常死亡造成的,這樣就出現了「餓死三千萬」的說法。  為了揭露「餓死三千萬」的荒謬性,就必須對這一期間我國戶籍統計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確、符合實際的分析。
  • 老虎與獅子哪個打架更厲害一些,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友在討論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的問題。很多網友在這個問題上爭得面紅耳赤,有部分網友認為老虎更加厲害,也有的人認為獅子更兇猛一些。而且雙方也都列出了自己的證據,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甚至有的網友調侃道:燙頭的打不過紋身的,獅子是正義的化身,老虎是奸詐的代表等等。
  • 最懶的動物,總共五年壽命卻有四年在睡覺,懶到可以把自己餓死
    但是在老鼠家族,有這麼一種老鼠可以說是懶到了骨子裡,甚至可以懶到把自己餓死,這種老鼠就是睡鼠。現在世界上總共有20多種睡鼠,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睡鼠可以在樹上非常靈活的跳來跳去,主要食物是各種樹果和昆蟲。既然名字中有一個「睡」字,那麼睡鼠睡覺的本領可謂是堪稱一絕。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今年二月有「九」嗎?
    其實早在《呂氏春秋》中,就有立春、日夜分、立夏、立冬、雨水白露等多個節氣。比如有這樣一則俗語說的是「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我們乍一看好像雲裡霧裡,這裡的「九」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又和豬狗等動物聯繫在一起了呢?下面我們不妨一探究竟,來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之言。想要了解這句老話,我們先要說說我國的曆法。
  • 農村俗語「2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來年2月有木有九?
    引言:鄉下俗語「二無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二月份有九月份嗎?冬季到了,又正式進入了數九寒天。有九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的時候。至於何時開始數九,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句話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意思,夏至三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
  • 四川省原政協主席廖伯康:大饑荒四川餓死1000萬人
    就在他驕傲地宣稱四川外調糧食「居全國之冠」的同時,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農村卻大量餓死人,城市也普遍餓飯,老百姓怨聲載道。1960年11月,按照中央「糾偏」的指示精神,時任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兼共青團重慶市委書記的廖伯康擔任了重慶整風整社工作團辦公室主任,負責與當時重慶所屬三個縣的工作團進行聯絡。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21年二月有九嗎?
    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耕作、收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的二月有九嗎?也正是因為這首童謠,很多人在看到「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俗語時,會翻看明年是不是閏年,如果是閏年的話,就是有9,如果是平年的話便是二月沒九。其實這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中的九並不是童謠中所說的2月有沒有29日,而是指農曆二月還有沒有數九的意思。數九是民間計算寒天到春暖花開日期的一種方法,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與農業生產有啥關係?
    那麼這句「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俗語,與數九寒天有什麼關係呢?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俗語是指農曆二月和數九寒天的時間差而產生的老說法。由於在傳統陰曆月份中是沒有四季變化,也就不能直接體現天氣冷暖變化,所以過去的人們主要是藉助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和當地的一些氣象農諺來預測未來天氣變化,既然這句俗語流傳至今,想必也有一定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