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活到81歲,為何五十多歲時就退位了?

2021-01-20 網易

2020-10-24 19:09:17 來源: 香椿叢意

舉報

  趙構是宋徽宗趙佶第九子,本無緣帝位,但「靖康之難」後,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俘獲,宋朝王公大臣,妃嬪子嗣都一鍋端式隨同徽欽二帝被掠走。

  趙構

  北宋滅亡以後,趙姓皇室中倖免於難的只有趙構一人是徽欽二帝的近親,當時的朝廷群龍無首,眾人便立僅存的碩果趙構為帝,建立南宋小朝廷,史稱「宋高宗」。

  

  趙高生於公元1107年,15歲時被封為康王,21歲被立為帝,在位36年。公元1162年,56歲的趙構傳位給養子趙昚(音同「腎」),自己做上了太上皇。

  趙構是我國歷史上長壽皇帝,活到81歲去世,由此可見其身體狀況很好,足足做了25年的太上皇。那麼,趙構為何要鬧著退位呢?看似無法理解,在趙構而言卻是沒法幹了!

  第一,趙構是出了名的膽小怕事,一生主張與金議和,反對戰爭。為此他與秦檜狼狽為奸,以「莫須有」罪殺了嶽飛,促成「紹興和議」。趙構不惜以出賣國家利益,卑躬屈膝向金稱臣為代價,換取南宋小朝廷的偏安一隅。

  嶽飛

  

  公元1155年,秦檜去世,失去了秦檜的趙構難免感到寂寞。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以60萬大軍分兵南下伐宋,這可嚇壞了趙構。南宋軍隊全面潰敗,情急之下的趙構慌忙下昭解散官府想要各自逃命。當時的宰相陳康伯極力反對,最終作罷。趙構一生擔驚受怕,早就厭倦了這種生活,因此也就心生隱退自保的心思。

  

  第二,完顏亮來勢洶洶,但金朝內部也暗潮湧動。當年十月,完顏雍借金主完顏亮南侵發動政變自立為帝,完顏亮無心戀戰,決定回師平叛。就在此時,南宋將領虞允文發起反攻,取得了採石大捷。完顏亮惱羞成怒,強行命令將士渡江作戰,結果激起譁變,完顏亮被殺。宋軍趁勢收復江淮失地,大獲全勝,一時之間宋人的抗金熱情高漲。

  

  趙構一生主張議和,擔心抗金會受到金朝的責備,而一時間自己的議和想法又得不到認可,權衡利弊以後,趙構乾脆不幹了,將皇位禪讓給養子趙昚,讓他去管這個爛攤子。

  這種逃避的方式與乃父宋徽宗如出一轍,真是親父子。

  第三,當初「靖康之難」時,趙構難逃途中受了驚嚇,從此得了不育之症。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他年僅三歲的獨子去世。後來大臣範宗尹上書趙構早立太子,趙構為顯示自己的開明,認為太祖趙匡胤英明神武,創立大宋,但他的後代卻不能繼承皇位,於是下令從太祖的後代中選取繼承人,最終選定趙昚。

  

  晚年趙構

  趙昚生於公元1127年,趙構於1162年禪位給趙昚,此時趙昚已36歲了。以趙構的身體狀況,即便趙昚50歲也不一定能繼位。趙構為了讓趙昚感激自己的恩情,索性早些禪位與他。

  趙昚便是後來的宋孝宗,如同他的諡號一樣,他對趙昚十分的孝順。趙構雖膽小平庸,但在皇位的選擇上也算是獨具慧眼了。

  公元1187年11月,81歲的趙構去世,死後一年多,1189年2月,宋孝宗去世。

  趙構出於種種考慮,在56歲時禪位,他雖被後世所詬病,但卻度過了幸福、安祥的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隋煬帝楊廣被害死時,受寵35年的蕭皇后為何沒死,反而活到81歲
    公元618年,身在行宮的隋煬帝楊廣,被宇文化及等人害死,受寵長達35年的蕭皇后,為何沒有死,反而活到了81歲?蕭皇后出身尊貴,是西涼孝明帝蕭巋的女兒,她的母親是張皇后,因為出生在二月,被人認為不吉利。於是蕭巋就把女兒送到了六弟東平王身邊,不到一年東平王夫婦接連去世,蕭皇后又被舅父張軻收養。因為家庭比較貧困,還是公主的蕭皇后,一直操勞家務跟普通的老百姓沒什麼區別。
  • 封建王朝皇帝多短命,為何乾隆能活到89歲高齡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其中封建王朝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而這些年的歷史也為中國產出了400多位天子帝王,這些皇帝有明君,也有昏君,有治理國家的,也有肆意妄為的,但他們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短命,可能皇帝這份工作天生操勞或者古時醫療水平欠佳,但是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乾隆皇帝,為什麼他能活到
  • 五十歲以後,命最值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據測算,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在75歲左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五十歲便走過了人生一大半。在今後的日子裡,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行一步,誰也無法判斷。為此,我們不得不這樣說,五十歲便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
  • 79歲謝賢當眾掌摑81歲曾江
    謝賢、曾江、胡楓、羅利期這幾位都是五十年代叱吒影壇的英俊小生。如今呢,四個人的年紀加起來已經超過了300歲。
  • 宋高宗倉皇出逃,一位宮女身穿鎧甲上前護駕,被皇帝直接冊封為皇后
    同年冬,趙構任命兵馬大元帥,應當率兵馬去救援京師,但趙構先是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市),後又轉移到了東平府(今屬山東省),第二年靖康之變發生,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為宋高宗
  • 袁世凱家族有個壽命魔咒,當官活不過60歲,復闢稱帝也沒能破解
    他的家族就像被一個魔咒套牢了,如同詛咒一般:如果家族裡的男人外出從政為官,那麼肯定活不過60歲。袁世凱的叔祖袁甲三高居一品官職,57歲去世;當戶部侍郎的叔叔袁保恆活到52歲;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僅僅捐過同知(知府的副職),51歲時就暴斃了。從科學的角度看,也有點邪乎,雖然都在壯年去世,但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遺傳因素,畢竟每個人去世的原因都不一樣。
  •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在古代,很多人為了讓自己長生不老,用盡畢生心血去煉仙丹,終究沒能如償所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相信科學,也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便想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
  • 深圳中英街義工為「活雷鋒」陳觀玉慶祝81歲生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6日訊 11月25日晚,深圳市中英街雷鋒愛心義工隊隊員們以AA制形式,在沙頭角為「活雷鋒」陳觀玉慶賀81歲生日。 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她不顧自己體弱多病,擔任多所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經常到學校,給學生作報告;支持貧困失學少年重返校園。而她至今己年邁,但其依然撐著拐杖在「中英街雷鋒愛心義工隊"的崗位上忙碌著,被群眾和當地駐軍譽為「中英街上活雷峰」,「當代沙奶奶」。
  • 人到五十歲才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出生時醫生說他最多活到14歲,16歲上海男生周末挑戰中考
    出生時醫生說他最多活到14歲,16歲上海男生周末挑戰中考 王蔚/新民晚報微信公眾號 2018-06-13 15:21
  • 為什麼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壽命長短和什麼有關?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民的平均壽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經達到了76.1歲,儘管這個年齡不能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但是和幾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儘管如此,我們在生活中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60多歲就去世,而還有一部分老人卻能活到90多歲,甚至上百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為什麼有人能活到90歲,有人卻只活到60歲?
  • 五十多歲的夫妻要如何維護感情?
    夫妻之間的愛情,隨著時間的流逝,年紀的增長,慢慢的消失了,從最初的愛情慢慢演變成了親情,生活也越來越平淡,對於五十多歲的夫妻來說,已經年過半百,和伴侶攜手走過了二十多年,甚至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了,這個時候他們的生活已經平淡的不能在平淡了,夫妻開始湊合過日子,甚至分床睡,這些方式只會讓感情更加不好
  • 17位均齡81歲的老人騎車環遊臺灣:你80歲時還有沒有做夢的勇氣?
    語言不通、身體不適、路途遙遠,還是一路笑著鬧著走完了全程,這群80歲老人做的事兒被拍成了一部紀錄片。下面的這些老人的故事讓我看到了最好的答案年紀再大,也抵擋不了一顆看世界的心周末的早晨,醒來慵懶地伸了一個長長的懶腰,拿過手機,看了一個老視頻,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一群均齡81歲的老人,心裡卻住著一個18歲的夢。
  • 「七書記,我要活到100歲」
    9月30日,上下文村黨群服務中心,81歲村民楊關富左手拿著慰問紅包,右手拎著藍莓月餅,笑得合不攏嘴。楊關富誇獎的「七書記」正是村黨總支書記楊七明。當天上午,上下文村舉行一年一度關愛互助基金發放活動,楊七明和幾位村幹部一起為59位村民送上了慰問金和月餅。轉眼9年過去,關愛活動年年辦,受惠面不斷擴大,已經從最初的低保戶、孤寡老人擴面到耄耋老人、新錄取的大學生和應徵入伍青年。
  • 龍生肖五十歲以後怎麼活才更舒心?就這六個字!
    於是五十歲之後,我明白:於是五十歲之後,我明白:一生很短,沒必要和生活過於計較,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於是五十歲之後,我明白:生活就是一壺瑣碎,盛進歡喜,倒出憂傷。>累時,停停手,別丟了快樂。
  • 一個來中國的印度和尚,說自己活了1072歲,從春秋戰國活到了唐朝
    在這本通史的一百九十八卷當中說:當時有一位來自天竺的僧人,據鄉人流傳的說法,這位僧人在出生的時候,他的左掌就握起呈拳狀,並且,在他左手裡握有一個珍珠,他左拳一直握到七歲,七歲那年他剃掉自己的頭髮,出家修行,左掌也就張開了,從而露出了手中一直握著的珍珠,將珍珠恭敬虔誠地獻到了佛祖的面前,也是在這時,他第一次雙手合十頂禮膜拜
  • 歷史上生不逢時的幾個大人物,第五個最倒黴!
    上面說過金國之戰中,金兵擄走了康王二帝,而嶽飛在沒有顧忌宋高宗的感受之下決定將康王二帝迎回國中,在當時那政治鬥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嶽飛的做法無疑是給宋高宗製造了一個難題,惹得宋高宗很不開心。其次在淮西軍變時金國擄走了欽宗的太子趙諶,嶽飛又皇上不急太監急,於是向趙構提議立其養子為皇儲,又引起宋高宗不滿,責備了嶽飛。不難理解,當時的宋高祖還年輕,嶽飛卻急著給他推選太子繼位,也不知道嶽飛都想些什麼。
  • 人活到多少歲,才被稱為老年人?80歲還是90歲?標準答案是什麼?
    那麼人到底活到多少歲才能被稱為老人呢?是80歲還是90歲?在國家的政策保護中,年滿60歲的人就可以退休,但其實這也只是法律上的一種說法,對於60歲以上的人進行的保護,到那時這並不能一刀切,如果是具體到每一個人,標準又是不一樣的。
  • 袁世凱逼溥儀退位時,宮內1萬多禁衛軍為何不來救駕?他們去哪了
    再到之後就是和日軍之間的聯繫,又讓當時的人們對溥儀的身份更加痛恨。因為溥儀戴上了一個傀儡皇帝的帽子和日本人走近,自然也就是中國人所不齒的事情,也就沒有必要再次詳談。如果把注意力只放在溥儀被袁世凱逼迫退位的時候,那人們可能就會疑惑:為什麼清朝的禁衛軍沒有保護著溥儀呢?其實簡單來說,還是離不開這兩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不需要保護。因為袁世凱在逼迫溥儀退位時,之前就已經和隆裕太后做了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