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2 17:18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黃寧璐
清蒸細眼梅童
我很慶幸生活在海邊,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海鮮。
在我看來,日常食用的魚類中,最鮮嫩的要數細眼梅童了。
家中來了朋友,老媽常常買上斤把細眼梅童,處理乾淨後,頭朝外尾朝內,一個挨一個擺在盤子四周,並圍成一圈(最好要十六條,當地叫「清蒸十六梅」),拌上各種備好的作料,這樣清蒸出來的梅童魚,不僅造型好看,而且魚肉肥美細膩抿嘴即化。
細眼梅童 網絡配圖
梅童,因在梅雨季節洄遊產卵繁殖而得名。早在1700多年前,它的名字就已被記載。據三國時期沈瑩所撰的《臨海水土異物志》載:「石首小者名躇水,即梅魚也,頭大於身,人呼為梅大頭。」叫它梅童,我想,一定是它頭大身小、童稚可愛的緣故吧。
人人都道黃魚好,不過還有一句俗話叫:「冷水梅童賽黃魚!」據說,在寒冷的時候,細眼梅童是不進食的,所以,初春時它的內臟很乾淨,不會有腥苦的味道。此時,烹製梅童就只要將它的鰓拿掉即可,整條魚乾淨而完整。一筷子輕輕夾起半條梅魚,直接送入口中,愜意而嚼,那股脂香讓人胃口大開。吐出刺骨,魚肉更是一食即化,嫩香鮮美。作為一名海邊人,我要說句實在的話:如果不求虛名,與其吃養殖黃魚,不如來一盤透骨新鮮的梅童魚。
清蒸細眼梅童 網絡配圖
在我們島上,除細眼梅童,還有一種喚作「大眼梅童」的。兩者雖都稱為梅童,但味道和價格都不一樣,可別混淆。
細眼梅童的頭又大又圓,雙眼細小,大眼梅童的頭則大而成橢圓,眼睛自是圓大些,一眼就能鑑別出來。細眼的背部黃衝衝,大眼的卻白亮亮。細眼的肉鮮嫩,筷子一夾,容易斷裂,大眼的肉就有點堅實,淡爽爽,吃不出鮮味。總而言之,吃梅童,就得吃細眼的!
細眼梅童的吃法,一般以新鮮清蒸為佳。具體做法為:1、將梅童魚打理乾淨,滴少許料酒去除魚腥味;2、調入鹽、雞精,魚身上滴幾滴生抽;3、然後將梅童魚圍放在碟子裡,灑上一些蔥段,薑片,靜置20分鐘;4、燒開鍋內的水,放進梅童魚,加蓋大火隔水清蒸8分鐘,不開蓋餘溫靜置3分鐘;5、將蒸好的魚端出來,揀去姜蔥,倒掉蒸出來的腥水,在魚表面再灑上一些蔥段、薑片、幹紅辣椒絲,澆上「蒸魚豉油」。
雪菜汁蒸梅童魚 網絡配圖
這樣蒸出來的梅童酒香四溢,色澤金黃,魚肉吃到嘴裡還帶點甜絲絲的味道,可謂達到了海鮮之最高境界——鮮甜。此外,還可以用雪菜汁來蒸梅童,味道也是一級棒!
15166126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