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曆:2018.2.4 星期日 ;農曆:臘月十九;丁酋【雞】年
立春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今日起萬物復甦生長,意味著農事開始。
春醒
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一夜春雨喚來了絲絲寒意,春雪初回大地,打破了冬日裡的暖爐溫情,挑動蠢蠢欲動的腳步。
踏春
民間要踏春,婦女戴春勝。立春後,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喜歡外出遊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遊的主要形式。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等。
辛棄疾—《漢宮春 · 立春日》
立春
春已歸來。
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立春 · 中國人一年的開始
這一日,風從東方來。老話說:「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在那生生不息的春風中,一年四季的序幕從此開啟。而在所有立春詩詞中,我最愛這一句:「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它寓意著萬物生長,一派鮮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