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遼瀋戰役,廖耀湘為何會敗得一塌糊塗,被俘後他親述了原因

2021-01-13 騰訊網

廖耀湘,畢業於黃埔軍校,後來更是被蔣介石傾力培養,欽點他到法國的聖西爾軍校深造,後更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機械化騎兵專業畢業,是為數不多接受過中西軍事教育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有著非常過硬的軍事素養。

廖耀湘回國不久,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一九三七年他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國軍南京戰敗後,廖耀湘寫了一份關於南京保衛戰的經驗以及日後軍隊要改變的報告。非常得到蔣介石的欣賞,被破格晉升為第200師少將參謀長,同年又被晉升為少將副師長。

1937年,盧溝橋爆發以後,他僅是一名營長,同年九月,他已是副師長,一年連跳三級。升職速度之快,估計在國軍中找不出第2個人了。一九三八年,國軍成立第一支機械化師第200師,廖任少將參謀長併兼任旗下22師副師長。

不久後參加了崑崙關戰役,此戰廖耀湘初顯其軍事才能,成功切斷了日軍的援助部隊,為崑崙關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後被晉升為22師師長。

1942年,廖耀湘帶兵遠徵緬甸,開始充分展現了其軍事才華,在葉達西、曼特勒、孟關等一系列戰役中都立下了不錯的戰功。1944年,國軍成立新編第六軍,廖擔任軍長,奉命加強中印戰區的力量,抗戰勝利後,廖耀湘率領新六軍進入東北與我軍作戰,一開始廖軍屢戰屢勝。

不過1948年他晉升為兵團司令後,卻戰績不如以往,遼瀋戰役時,廖兵團的六個軍被全殲,本人也成了我軍俘虜。關於這次失敗,廖耀湘本人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

建國後的1951年,南京軍事學院剛成立,擔任院長的劉伯承為教員過少而發愁,因此大膽啟用了六百多名舊軍官擔任教員,其中就有正在接受改造的廖耀湘。廖耀湘到學院講課的時候,據說是劉伯承親自前來迎接的。

廖耀湘既有文化,又有真實的戰績,所以堂課上講解的非常深刻,甚至,他講解遼瀋戰役被俘經歷的時候也把自己的心理變化講解的非常細緻。

廖耀湘講解後,就有學員私下裡問廖耀湘,為什麼他帶著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剛開始屢戰屢勝,最後卻一敗塗地呢?廖耀湘沉思許久,最終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國民黨的軍心渙散了"。

也許廖耀湘覺得他的戰敗很無奈,不過也確實說中了國民黨軍隊失敗的原因。整個遼瀋戰役期間,國民黨方面始終在為了戰爭方向而爭論不休,蔣介石要救援錦州,衛立煌要保衛瀋陽,而廖耀湘卻認為在東北解放軍已經勢不可擋,還不如儘早撤離保存力量。

兩位大佬的意見始終不統一,廖耀湘本人也並沒有積極救援錦州,整個軍團非常混亂,正是軍心渙散的最明顯表現。結果就是廖耀湘帶著精銳軍隊卻未盡其功,反而被東北野戰軍全殲在了遼西平原。

相關焦點

  • 1948年遼瀋戰役,「六星上將」洪學智為何沒有參加?被緊急調走
    1948年9月,遼瀋戰役爆發,林彪、羅榮桓率領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70萬正規部隊,30萬地方部隊)對固守瀋陽、錦州、長春等幾個大城市的國民黨55萬餘守軍發起攻擊;至11月2日,瀋陽、營口解放,遼瀋戰役勝利結束。
  • 廖耀湘率領精銳部隊前來支援錦州,猶猶豫豫,錯過最佳時機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在遼瀋戰役中,有一個兵團是值得人們注意的,而且它也有那個資格,這個兵團就是廖耀湘兵團。廖耀湘為何要如此重視這支兵團呢,絕大多數是因為這個兵團由國民黨的主力軍新一軍和新六軍,用萬千寵愛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當他的力量足以改變戰局的時候,必定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 他在遼瀋戰役中立下大功,為何會在1971年退休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雲南省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副部長,福州軍區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在戰爭中留下終生殘疾,被定為二等殘廢,卻誓死不離開部隊,長徵前又被炮彈炸傷右腿,最後躺在擔架開始了長徵。他在遼瀋戰役中立下大功,1971年卻奉命退休!
  • 1948年被改變的命運:新一軍老兵回憶往事
    1982年10月28日,76歲的潘裕昆在香港去世,而34年前的這一天——1948年10月28日,他率領的新一軍灰飛煙滅。  時任新一軍五十師一五○團第二營副營長的尤廣才是山東臺兒莊人,1938年,19歲的尤廣才在逃難路上聽到臺兒莊大捷的喜訊,便立志參軍報國。在武漢,他考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二分校第16期學員。  「聽說要去東北打內戰,從內心講有點不願意:跟日本人打得那麼苦終於熬出頭了,為什麼還要打自己人呢?可是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
  • 1959年,首批特赦的黃埔生一共有10人,分別是誰?晚年如何
    1948年在濟南戰役中被俘。1959年12月獲首批特赦,擔任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後與北京八十二中教師吳伯倫結為伉儷,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享年64歲,骨灰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曾擴情(黃埔一期生)曾擴情是黃埔學生中的「三駕馬車」之一,出身貧寒,後來進入北京朝陽大學讀書,參加過北伐,擔任孫中山的警衛工作。
  • 「功德林戰犯」黃維,1975年被特赦後最不願意見到兩個人
    在解放戰爭中被俘獲的國民黨將領大都被統一關押在功德林戰犯所中,只要他們積極參與改造並且接受新的思想便可以得到特赦,比如家喻戶曉的廖耀湘和杜聿明等人後來都被特赦了。 然而,在功德林戰犯中,有個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且在淞滬會戰中有著出色表現的人,名字叫黃維,卻在1975年才得到特赦。
  • 1948年,我軍俘虜了一個16歲國軍士兵,多年後卻成解放軍上將!
    今天的主人公名字叫徐惠滋,1948年遼瀋戰役中,有32萬多國民黨士兵成為我軍的俘虜,其中就有徐惠滋。當然,他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兵,並不是軍官,而且他加入國民黨時,還非常的年輕。徐惠滋是在瀋陽被俘虜的,因為長得高高大大,人看起來精神,而且又讀過書。因此解放軍挑選俘虜補充兵員的時候,就選中了他。
  • 最機謀的國軍將領,為何被關麟徵懟到吐血?讀懂陳誠,才懂國軍
    最機謀的國軍將領,為何被關麟徵懟到吐血?讀懂陳誠,才懂國軍【陳誠】最擅長爭權奪利,圈子文化總代表引言:近代史上,有很多非常強大的軍閥集團,其中最厲害的莫過於蔣介石打造的黃埔系集團。那麼,歷史知事將逐一給介紹國軍的將領們,希望你能從中得到一定的收穫。國軍將領中,誰最有權勢,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小委員長」陳誠。
  • 遼瀋決戰,國軍司令坐上最後一列航班,他的副官把省長都往下踹
    1948年那個寒冷的冬天,坐守瀋陽的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的心中一定更加寒冷。錦州解放,長春解放,瀋陽馬上也要解放了。他這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之首也無力回天了。 必須早做打算了。這要看蔣介石什麼態度了。空軍司令王叔銘試探性地問蔣介石,是否派飛機去把衛長官接出來?
  • 1948年蔣介石在葫蘆島問卦,算命先生的一番話,讓老蔣面如死灰
    蔣介石是一個奇人,他由浙江奉化溪口走出來,去日本留過學,在上海打過工,得到中山先生賞識後在黃埔發了家。而關於蔣介石的信仰,有人說他信佛,有人說信基督,更有人說他什麼都不信,他只信自己。 其實蔣介石一生不僅信基督教、佛教,而且對中國的風水文化也十分的青睞,他十分相信神道、相信陰陽風水。
  • 【1948年】中國鐵建在解放戰爭中成立
    1948年7月5日 中國鐵建在解放戰爭中成立 1948年7月5日,遼瀋戰役打響前夕,鐵道縱隊(中國鐵建前身)成立大會在哈爾濱極樂寺秘密召開。鐵道縱隊幾經演變,改組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後劃歸國務院國資委管理。在解放戰爭時期,「野戰軍打到哪裡,就將鐵路修到哪裡」;抗美援朝時期,鑄就「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如今,中國鐵建連續13年入榜全球企業500強,業務涵蓋工程承包、勘察設計諮詢、房地產、投資服務、裝備製造、物資物流、金融服務以及新興產業。
  • 孫立人率遠徵軍大破日軍,戰場變成「軍需庫」,廖耀湘:恭喜發財
    根據戰爭發展需要,在德黑蘭會議後,中、美、英三方經過磋商確定,由中國駐印軍在美、英軍隊協同下,再次入緬作戰。孫立人:先打加邁,後攻孟拱1944年5月,英軍聯絡官貝森上校接到英軍的情報,說來自曼德勒的日本援軍,今晚在卡薩附近突破了英軍第3師陣地後,繼續向加邁靠近。加邁城下,我軍的有利態勢可能逆轉!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8年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8年
  • 1948年,22個兵團對17個兵團,一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
    1947年兵團這一編制再次建立。起初,僅僅設立了3個兵團,全部投入了山東地區。每個兵團的兵力,都在20萬以上,屬於機動作戰力量。時間進入1948年以後,一系列的兵團先後建立,南京方面總計建立了22個兵團,各個兵團的兵力差距非常大。其中,第9兵團和第12兵團的戰鬥力很強。 第9兵團下轄了新1軍、新3軍、新6軍、49軍、52軍和71軍,總兵力達到了15萬以上。
  • 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在1948年攻打錦州之時,東北野戰軍已經是我軍各部隊中兵力最盛的一個。其實不僅僅是我軍,在國軍當中也沒有哪個區域性的部隊能夠擁有100萬以上的作戰兵力。1948年9月,東野的實際兵力為102-104萬之間,因為兵員每天都在發生增長變化,所以當年的百萬大軍究竟是多少人,很難有一個確數。
  • 1948年,東北駐紮了11個獨立師,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東北地區一直是奉系軍閥的地盤。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以後,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逐步佔領了東北全境。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日本扶持了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山,建立了偽滿洲國政權。東北地區各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例如鋼鐵、煤炭、糧食等等。日本把東北地區視為了自己的資源供應地,對於自己至關重要。
  • 甲午戰爭被俘日本的清軍將士,都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那麼,甲午戰爭後,那些被帶到日本的清軍將士能逃過這一劫嗎?甲午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的一場非正義之戰,戰場主要在朝鮮、遼寧、山東威海及黃海等地。戰爭從7月25日的豐島海戰開始,到次年的4月17日籤訂《馬關條約》結束,前後一共不到十個月,清軍就敗的一塌糊塗,傷亡慘重。清總兵力63萬,其中19148人戰死,5308人受傷,1790人被俘。
  • 1948年10月17日吉林和平解放紀實(組圖)
    1948年10月17日? 長春和平解放圍困長春是遼瀋戰役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個大的圍城戰役。從1948年5月23日長春外圍戰結束到10月21日長春和平解放,歷時5個月。-軍事包圍長春守軍成「甕中之鱉」長春位於東北腹地,是貫通京哈、長圖及東北境內各鐵路線的交通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偽滿洲國就曾建都於此,稱之「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