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100萬大軍的兵力構成

2021-01-13 騰訊網

在1948年攻打錦州之時,東北野戰軍已經是我軍各部隊中兵力最盛的一個。其實不僅僅是我軍,在國軍當中也沒有哪個區域性的部隊能夠擁有100萬以上的作戰兵力。1948年9月,東野的實際兵力為102-104萬之間,因為兵員每天都在發生增長變化,所以當年的百萬大軍究竟是多少人,很難有一個確數。那麼開戰前的東野百萬作戰部隊,是如何構成的呢?

48年9月,東野下設12個標準縱隊,也就是12個軍。一個縱隊具體有多少人,戰鬥力怎樣,是和具體的部隊關聯很大的。就像國軍的各個軍,主力部隊可能有3個師,超過3萬人,比如第5軍、第18軍這種部隊,都是標配3個師;而一些雜牌軍或地方部隊,基本都是配2個師,2萬人左右的兵力。具體到東野的12個縱隊,則全部都是3個師的配置,也就是說每個縱隊都有3萬餘人的兵力,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而我軍各個野戰軍的縱隊編成也是有區別的,並不是限制2個師或是3個師,而是要看整個部隊的具體實力、人員規模達到什麼程度,能不能發展到那麼多部隊。同時和一支部隊所處的不同時期也有很大關係,解放戰爭初期各野戰軍縱隊普遍不滿編,有的一個縱隊還不到1萬人,不到後來一個師的規模。越往後則越發壯大,成了48年的樣子。不過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東野在48年決戰前夕兵鋒之盛。

這12個軍(縱隊)僅僅是40萬人左右,其他的東野部隊是如何編成的呢?除了1-12縱隊之外,東野的主力部隊還有獨立師這一概念,獨立師是由野司直接指揮的,並不隸屬於縱隊,而是用作機動作戰任務。舉個例子,攻打錦州一戰,我軍不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錦州一個軍事目標上,打援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旦國軍的東西兵團趕到錦州,或是長春的守軍突圍,都會給整個遼瀋戰役帶來變數。獨立師當時就是承擔了看守長春之敵的任務,將鄭洞國部牢牢控制在原地。有人說,一個師才1萬人左右的規模,如何執行重大戰役任務?要知道,東野當年的獨立師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高達15個之多,人數達15萬人!這就成了東野強大的機動部隊。除了獨立師,兵團部還有自己獨立的直屬部隊,類似於淮海戰役時國軍杜聿明指揮的徐州直屬部隊,人員規模也很大,兩支兵團直屬部隊加起來也達到15萬人的規模。除了上述力量外,東野還擁有獨立的騎兵部隊、炮兵縱隊和坦克部隊,野戰部隊總人數超過70萬。(1948年9月)

剩下的30多萬人是什麼部隊呢?原來東野的部隊也並不全是一線主力,還有30餘萬二線部隊。就武器質量和訓練水平來講,比野戰部隊是弱一些的,類似於國軍方面當時的綏靖區部隊。不過也不要小瞧了這30多萬二線武裝,在47-48年間,有高達36萬二線部隊補充到野戰軍主力中,後來的大戰也證明了其實力。以上就是東野在遼瀋戰役前百萬兵力的構成情況。而在戰役結束後,隨著解放戰士的補充和武器升級,東野總兵力又得到了激增,達到130萬人以上。

相關焦點

  • 1948年,東北駐紮了11個獨立師,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之後,東北地區成了半真空地區,誰能搶先控制東北地區,掌握了東北的人力物力,成為了重中之重。早在1945年9月,在《目前任務和戰略部署》中,提出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隨後,八路軍、新四軍從各地抽調官兵進入東北地區。其中,山東根據地抽調了7萬餘官兵,新四軍抽調了3萬餘人,再加上陝甘寧抽調的幾千人,總兵力大約11萬人左右。
  • 1948年,22個兵團對17個兵團,一個兵團擁有多少兵力?
    1947年兵團這一編制再次建立。起初,僅僅設立了3個兵團,全部投入了山東地區。每個兵團的兵力,都在20萬以上,屬於機動作戰力量。時間進入1948年以後,一系列的兵團先後建立,南京方面總計建立了22個兵團,各個兵團的兵力差距非常大。其中,第9兵團和第12兵團的戰鬥力很強。 第9兵團下轄了新1軍、新3軍、新6軍、49軍、52軍和71軍,總兵力達到了15萬以上。
  • 1948年遼瀋戰役,「六星上將」洪學智為何沒有參加?被緊急調走
    1948年9月,遼瀋戰役爆發,林彪、羅榮桓率領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70萬正規部隊,30萬地方部隊)對固守瀋陽、錦州、長春等幾個大城市的國民黨55萬餘守軍發起攻擊;至11月2日,瀋陽、營口解放,遼瀋戰役勝利結束。
  • 1948年蔣介石在葫蘆島問卦,算命先生的一番話,讓老蔣面如死灰
    1948年8月,毛電令東北解放軍急攻錦州,並全殲援錦之敵。蔣介石聞訊大驚,於是親到葫蘆島坐鎮指揮,錦州的國軍守軍告急後,蔣介石電令侯鏡如指揮所轄的4個軍馳援錦州,蔣介石又決定調華北、山東9個師,組成東進兵團,並也聽令於侯鏡如。 侯鏡如號心朗,河南永城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參加過南昌起義。與黨失去聯繫後,他歷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師長、軍長。在抗戰勝利後,任第十七兵團司令官,授陸軍中將軍銜。
  • 敵我兵力是60對80萬還是70對50萬?1948年11月6日淮海戰役爆發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敵我兵力是60對80萬還是70對50萬?1948年11月6日解放軍向徐州附近的國軍發動進攻,淮海戰役爆發。【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六十期】(軍事系列第424講)淮海戰役是60萬對80萬嗎?紙面數字如此,實際上就不是這樣。我們先看看解放軍。
  • 1948年遼瀋戰役,廖耀湘為何會敗得一塌糊塗,被俘後他親述了原因
    1937年,盧溝橋爆發以後,他僅是一名營長,同年九月,他已是副師長,一年連跳三級。升職速度之快,估計在國軍中找不出第2個人了。一九三八年,國軍成立第一支機械化師第200師,廖任少將參謀長併兼任旗下22師副師長。
  •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8年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8年
  • 1970年,中國下轄了36個軍,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1927年8月,在南昌起義之後,著名的紅軍部隊建立。由於紅軍部隊在各個不同的根據地,因此,又被稱為江西紅軍、川北紅軍、陝北紅軍等等。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以後,我國進入了全面抗戰階段。由於戰爭局勢非常危急,為了團結一切力量聯合抗戰,各地的紅軍部隊,開始接受改編,先後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
  • #歷史上的今天#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
    #歷史上的今天#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集中主力70萬人進行了遼瀋戰役。遼瀋戰役歷時52天,共殲滅國民黨軍47萬餘人,東北全境獲得解放。東北的大工業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解放戰爭。
  • 1948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
    蔣介石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我看了蔣介石的全集,尤其是跟共產黨決戰幾年中他一系列的講話、決策,我發現他的想法大多數都是對的。早在1948年初他就預感到東北守不住,於是讓衛立煌把東北的精銳部隊全部撤到關內,應該說蔣介石當年的這個決策是對的——如果衛立煌把60萬部隊及早撤到關內來,那麼解放戰爭要打多少年還說不定。
  • 1948年碾莊戰役,黃百韜的國民黨第七兵團,是如何被粟裕殲滅的?
    1948年11月初,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準備在淮海地區同國民黨部隊展開戰略性的戰役顧祝同奉命來到徐州督戰,並和前線的國民黨將領商討應對方案,在會議上,黃百韜給出的方案是放棄海州,撤到徐州和華東野戰軍進行較量很快他們的作戰方案,被我軍安插在國民黨國防部的高級特工郭汝瑰獲取,於是國防部發了一封電報給黃百韜,讓他等待劃歸他指揮的建制44軍,匯合後,再撤到徐州
  • 他在遼瀋戰役中立下大功,為何會在1971年退休了?
    他在遼瀋戰役中立下大功,1971年卻奉命退休!1931年3月,江西紅軍要「擴紅」進行第三次反「圍剿」戰爭,周赤萍報名參加了紅軍,從此走下了高富嶺。離開家時,他將手裡的3塊銀元給了母親,告訴她:「我去參軍了,什麼時候回來不知道。等回家以後你老了,我就養活你。」母親說,你要早些回來,我在家裡等你回來。有機會就給我寫信免得我記掛。沒有想到,周赤萍一去18年,再回故鄉已是1949年冬天了。
  •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的總兵力問題。從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將近3年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其實,每個階段的兵力都不一樣。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起源。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藩屬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11月2日是個大日子,瀋陽人你必須得知道!
    1948年1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向瀋陽發起全線總攻擊。見大勢已去,敵軍派出轟炸機對鐵西區及瀋陽站周邊進行轟炸。在東北地區的3年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傷亡30.1萬餘人。其中,遼瀋戰役傷亡6.9萬餘人。
  • 戰史今日11月2日:遼瀋戰役大獲全勝 東北解放
    10月28日,東北野戰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為防止瀋陽地區國民黨軍從海上撤走,在部署遼西會戰的同時,就作了追殲瀋陽、營口國民黨軍的部署。東北野戰軍相繼攻克了撫順、本溪、鞍山等城鎮。11月1日,攻城部隊向瀋陽市區發起總攻,2日佔領瀋陽全城,殲國民黨軍13萬人,俘國防部派駐東北「剿總」中將部員黃師嶽、第五十三軍副軍長趙振藩等27名將級軍官。
  • 【1948年】中國鐵建在解放戰爭中成立
    年7月5日 中國鐵建在解放戰爭中成立 1948年7月5日,遼瀋戰役打響前夕,鐵道縱隊(中國鐵建前身)成立大會在哈爾濱極樂寺秘密召開。在解放戰爭時期,「野戰軍打到哪裡,就將鐵路修到哪裡」;抗美援朝時期,鑄就「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如今,中國鐵建連續13年入榜全球企業500強,業務涵蓋工程承包、勘察設計諮詢、房地產、投資服務、裝備製造、物資物流、金融服務以及新興產業。
  • 1948年,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背後的真實北平
    最近一部電視劇《北平無戰事》廣泛受關注,其講述的是1984年國共兩黨在北平進行地下鬥爭的故事。1948年,國共內戰已經進行兩年,國共兩黨已屆決戰,國統區經濟全面崩潰。此時的北平,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景色?由於戰爭,東北難民大量湧入,從1946年開始,這樣的逃離戰火的難民逃亡路線就從東北開始,一路南下
  • 1948年粟裕指揮的淮海戰役,國民黨邱清泉陣亡,他的子女後來怎樣
    1946年,老蔣以談判為幌子,暗中調兵遣將,意在全國範圍內侵佔我軍在抗擊日本侵略者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1946年7月,老蔣調集重兵,準備在江蘇合圍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為了達到戰役的目的,老蔣也派出了自己的主力將領邱清泉,抗日戰爭時期,邱清泉先後參與了南京保衛戰、崑崙山等戰役,具備出色的指揮才能
  • 1948年,瀋陽的國民黨士兵
    四十年代,瀋陽當時是東北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北工業中心,日本投降前,市內中型以上的工廠將近1000家只要有了東北,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後來蘇聯紅軍控制了瀋陽,根據當時的《雅爾達協定》,將瀋陽交給了國民黨。經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接收」劫奪,工廠倒閉者十之八九。
  • 那一天:1949年1月1日
    11月2日,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以殲敵47萬餘人而結束。實力雄厚的東北,從此成了共產黨的戰略大後方。此時此刻,浩蕩入關的70萬東野大軍與華北野戰軍一起,已經完成了對北平和天津的分割包圍;而在淮海戰場上,最後一股國民黨部隊——杜聿明集團也進入了被殲倒計時。1949年元旦到來的時候,國共兩軍的力量對比,發生逆轉:解放軍兵力達到310萬,國民黨軍下降至29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