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與我們人類最親近的豬狗牛羊甚至是老鼠都出現在了12生肖的排行中,但唯獨沒有出現貓這種動物。貓最為與人們非常親近的家畜,為什麼沒有出現在12生肖中呢?
在童話故事裡,12生肖之所以沒有出現貓,是因為老鼠欺騙了貓,導致貓錯過了生肖排名的機會。當貓來到排名現場時,排名早已決定好且無法更改了。這使得貓及其的恨老鼠,以至於每當貓見到老鼠時都要捉住它吃掉,已解自己被騙之氣。
但是童話終究是童話,是不可以當成真正的歷史來講的,那麼貓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沒有被安排到12生肖中,關於貓又有怎麼的趣味歷史呢?那就一起來看一下貓的歷史吧。
貓為什麼沒有出現在12生肖中?其實真正的情況是這樣的,12生肖的概念最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漢朝這種觀念便已經完成形成,而此時貓在我們的歷史中都還沒出現。
有歷史遺骸證明,在漢以前的工藝品以及陪葬坑中,從沒都沒有發現過貓的蹤跡。直到漢以後隨著中西文化的初次融合,貓才逐漸出現在我們的歷史中。
在三、四千年前的古埃及,當地的人們開始馴化貓,使其逐漸成為了人們的家寵。但最初貓在古埃及卻是被當作神來看待的,而在古代的東方,就是我們國家,貓的地方也很高,甚至還成為了祭祀時的主角之一。
在《禮記》中記載到,天子在每年臘月的祭天儀式中還有一個「迎貓」的環節。古人之所以這麼看重貓,可以是跟其獨特的習性以及目光神秘有關,使人們認為它可以通神。另外,貓的天性還會捕捉老鼠,所以「迎貓」也有著祈求熄滅鼠災保護糧倉充盈的意味。
而到了宋朝,文人也開始喜愛上了養貓,在陸遊的詩中就曾寫道「狸奴」,這個「狸奴」就是貓的稱呼。而且現代的文人也非常的愛貓,這些或許都與貓天性安靜有關。在宋朝的歷史上,貓還登上過政治的舞臺,在「狸貓換太子」的歷史事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儘管人類很愛貓,但是貓卻始終對人類十分高冷。這讓很多人因此認為貓非常的薄情且不懂得感恩,以至於人類在它們面前都更是奴僕,人們也常常自稱為「貓奴」。這些其實都與貓的半馴化的特性有關。根據科研人員對貓和野貓的基因比較後發現,家貓仍然是處於「半馴化」的狀態。這自然就與狗這種完全馴化了的狀態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