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說:何其芳,你的名字是一個問號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當何其芳走完他文學和生命的最后里程,昔日才華橫溢的詩人竟以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艱難跋涉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無盡的問號。毛主席的那句話,「對於其芳來說,幾乎成了他一生的讖語」

一 你的名字是一個問號

1948年除夕之夜,寒冷覆蓋著北方大地,位於河北省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會議廳裡卻被火熱的情緒所充盈,中共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聚集在這裡,等待新年的來臨。人們彼此問候,發自內心地祝賀這不同尋常的新的一年到來,並衷心祝願持續了三年的解放戰爭取得最後勝利,他們已經在隆隆的炮聲中看到了新中國的曙光。

那晚,三十六歲的何其芳也在這個盛大的集會中。兩年前,他隨組織從重慶撤離到解放區,先是給朱德當了一個月秘書,後到農村參加土改運動,不久前又調往中央馬列學院擔任國文教員。將近一年的農村生活雖然艱苦但充實愉快,國文教員的工作對於他來說單純且很容易勝任,和重慶時期的「欽差大臣」角色相比,他顯得更加自信和輕鬆,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平靜和滿足。此時,他穿著晉察冀邊區用槐花籽染成的淺黃色的棉軍衣,黑瘦的臉龐上洋溢著平和的笑容,看上去和在場的每一個人沒有什麼不同。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何其芳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當聚會達到高潮的時候,人群突然分開來,中間空出了一條長長的通道,毛主席邁著穩健的腳步走過來,他在人群中看見了何其芳,一直走到他面前停下來,微笑著用手在空中畫了一個大問號,說:何其芳,你的名字是一個問號。

何其芳不記得自己當時說了什麼,或許除了激動什麼都沒有來得及說。和延安時期比,自己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用他的話說「如果有一面大鏡子立在我的面前,我很可能連自己都不認識了」,而毛主席卻在眾多人裡一下子就認出了他,毫不遲疑地叫出了他的名字。

不知為什麼,一向對主席講話極其認真領會的何其芳這次並沒有仔細揣測主席的話還有什麼更深的含義,他只是感受著領袖慣有的幽默和風趣,體會著領袖給予自己的與眾不同的關懷,並為之久久地激動和驕傲著。然而,歷史的巧合就這樣發生了。很多年後,當何其芳走完他文學和生命的最后里程,昔日才華橫溢的詩人竟以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艱難跋涉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無盡的問號。就像有研究者所說,毛主席的那句話,「對於其芳來說,幾乎成了他一生的讖語」(賀仲明《何其芳評傳》)。

二 無悔的選擇

1938年7月,在成都中學做教員的何其芳同卞之琳一起找到了早已是中共黨員的沙汀,堅決要求和他一起到延安去。那時他們三人皆以自己的作品蜚聲文壇,彼此也才剛剛相識不久。

1948年,周揚在河北

直到八十年代,沙汀還清晰地記得與何其芳初次見面的樣子:「長袍、眼鏡、身材不高,油黑的臉顯得胖胖的,書生氣質相當重。」(沙汀《何其芳選集·題記》)前面幾句描繪的是何其芳的外貌特徵,後面一句卻是對他性格概括性的總結。有時候一個人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相差甚遠,荒煤在述說第一次見到何其芳時就表示出這樣的詫異:「我腦子裡的《畫夢錄》的作者,大概是個瘦弱、蒼白的人,因為《畫夢錄》給我的印象,它的思想與感情是那麼纖細、柔弱,還帶著些迷惘、憂鬱的情調。沒想到其芳卻是矮矮胖胖,圓圓的臉上帶著幾分憨笑,也並不顯得聰明。」(荒煤《憶何其芳》)荒煤和沙汀對何外貌的描述大致相同,他們同樣注意到的是在那看似普通的外表之下蘊含著的豐富內質。事實上,人是有著許多方面的。初次見面,沙汀對何其芳有些內向的詩人氣質印象深刻。然而,幾個月後,當他徵得組織同意決定與何其芳、卞之琳一起出發時,發覺何其芳已經有了新的變化,他「開展多了。爽直熱情,沒有絲毫客套、拘泥的痕跡」。這種變化可能與他正在投入的生活有關。他和朋友們一起積極辦刊物,不斷發表散文,寫作風格也從前期詩歌的精美、柔和、惆悵而逐漸轉向明朗、尖銳、雄辯。年輕的何其芳正處在極力掙脫迷惘的亢奮之中,他對延安抱有滿腔熱情,對即將發生的一切充滿著新奇和期待,想到將要體驗到一種嶄新的生活,他整個人都在興奮中變得開朗起來。(文/嚴平)

選自《潮起潮落:新中國文壇沉思錄》,嚴平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目錄

周揚

「我輩」無文章

最後的啟航

夏衍

夏衍的1964

刻入年輪的影像

沙汀

生命的承受

何其芳

歷史的碎片

陳荒煤

告別夢想

許覺民

人去樓空

馮牧

在激流湧動中

巴金

孤獨與喧譁

後記

轉自「《新文學史料》雜誌」微信公眾號(xinwenxueshiliao),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名字裡有生僻字,派出所不給改名,系統顯示問號!網友:我太難了
    前陣子剛剛開學的時候,有很多老師都在網上曬出了自己班級的姓名表,並直說「我太難了」,原因就是現在的娃爸娃媽喜歡給孩子用一些生僻字起名,搞得老師們都要提前查字典,才能知道班裡孩子的名字怎麼讀。小編這兩天看到了一位網友吐槽自己的煩惱:名字裡有生僻字,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怎麼辦?
  • 毛主席原來曾使用過這麼多的名字,都有一定意義,大多鮮為人知
    毛主席是世界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世界。他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甚至是他生前的政治對手,都給予他由衷的高度評價。 有的說:毛澤東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人物。
  • 毛主席一天生活標準只有二錢油、三錢鹽,但毛主席還說太多了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優秀的政黨,因此,反腐倡廉也是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牢牢鑄就的一個光榮傳統,早在上世紀30年代,我黨就在毛主席的倡導和以身作則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節省運動」,成為我黨歷史上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前言毛主席曾言:論功、論才、論德、論歷,粟裕都是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華東粟裕呀!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國務院宣布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10位將領授予大將軍銜,並在同日下午5時舉行授銜儀式。
  • 「一個問號一個燈」是啥交通標誌?網友:太過於形象!
    「問號後面有一個燈泡」,這是啥交通標誌?網友:敢再形象一點嗎眾所周知,隨著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多,道路交通變的是越來越複雜,而為了更好的管理好當下的道路交通,相關部門也只能是繼續提升管理的嚴格程度,所以說我們也就可以見到道路上的交通標線和交通標誌多了起來,而作為車主的我們來說,還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這些交通標誌的具體含義的,不然的話等「被強制」繳納學費的時候就會非常的不划算了。
  • 毛主席一個月的工資有多少?管家吳連登:主席經常入不敷出
    都說見微知著,從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的生活條件就足以反映出一個國家對待自己人民的情況,周總理在銀行沒有一分錢存款,一生清貧如洗,傳為一段佳話。但其實很多人不為所知的是,與周總理同時代的國家主席毛澤東也是一個同樣清貧的領導人。  毛主席清貧出身一生歷經風雨飽經風霜但是身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毛主席並沒有任何的懈怠與放鬆,反而將一生的心血都付諸在國家和人民身上。因為對信仰的堅持、國家的忠誠以及人民的關心,毛主席一生清貧如洗,心繫人民但是對於自己的清貧生活卻並沒有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絲毫的展露。
  • 名字起得好,賽過千萬風水,看看你的名字,到底運氣好不好
    在我國,起名字重視程度超出你的常識。出家人在世俗用一個名字,出家之後,再起一個法名,一般都是有住持賜予的。還有的,就是我國古代許多名人,都有小名,還有筆名,最後還有藝名。名字起得好,賽過千萬風水,看看你的名字,到底運氣好不好在我國歷史,大家熟悉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他叫朱重八,這時候的他早年喪失雙親,小小就投靠寺廟做小沙彌,也就是小和尚,後來朱重八跟起義部隊起義。
  • 毛主席對歷代開國皇帝都很推崇,但對李淵,只說了五個字
    還比如評價劉邦:「是封建社會皇帝裡邊最厲害的一個。」 但是,對大唐帝國的開國皇帝李淵,毛主席卻評價不算高,只說過一句話:「遇事無斷制。」 這句話是很高的評價,但毛主席看到這裡的時候,卻在旁邊批註了五個字:「遇事無斷制。」 那麼,毛主席說李淵「遇事無斷制」,是基於哪些史實呢? 首先,是在起兵反隋這個問題上。
  • 1965年胡志明訪華,想和毛主席換拐杖,毛主席:不換,你的太漂亮了
    主席生活作風一向簡樸,他曾對一根竹拐杖愛不釋手,就連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要和毛主席換拐杖,他也沒有同意,而毛主席為什麼不換呢? 得知胡志明想和自己換拐杖,主席十分大氣的表示,"不換,你的太漂亮了,還是用我的討飯棍好。" 兩人之間雖然關係很好,但從根本上來說,兩人都代表著兩國的形象,他們之間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著兩國之間的外交態度。
  • 毛主席不同意毛岸英和劉思齊早婚,並說:再急也不能違犯法律
    那天傍晚,劉少奇陪著思齊來到毛主席的住處,在那棵毛主席常常休息、吃飯的槐蔭下,劉少奇要思齊坐在一把藤椅上,悄悄地叮囑了幾句就離開了。毛岸英和劉思齊都在不適當的地方,選了一個不適當的時間,提出了請父親批准二人結婚這個不適當的要求。那時,毛主席正在籌劃如何用5年左右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受不得一點幹擾。
  • 毛主席的秘書黃祖炎,1951年不幸遇害,毛主席親往祭奠
    次日上午,在許世友的陪同下,毛主席來到了黃祖炎的墓前。主席一言不發地望著墓碑,過了好一會,主席深深鞠一躬,隨後他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墓碑上「黃祖炎」三個字,語氣哀傷地說:「祖炎,我來看你了。」接著,兩行熱淚從主席的臉上緩緩劃下。良久,他深深地嘆了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對許世友說:「祖炎是個好同志,為了革命他家有四位親人都犧牲了,他的犧牲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啊!」
  • 毛主席去世後,周福明向中央提出申請:我來為主席整理遺容
    毛主席把周福明讓進屋內,並沒有直接理髮,而是跟他拉起了家常。毛主席問周福明:「你叫什麼名字?」周福明說出自己的姓名後,毛主席又問他:「是哪幾個字?」周福明回答:「周總理的周,幸福的福,光明的明。」毛主席笑著說:「這個名字好啊,又有福氣,又有光明前途。」接著,毛主席又問周福明,家裡有幾口人?結婚了沒有?父母住哪裡?
  • 毛主席說:「先生有『醫』政的高見,又有妙手回春醫術,賢哉」
    但這個提案開始並不很受歡迎,有人還批評說,「提倡精兵主義,部隊就不能發展」。有人甚至對李鼎銘提出這個方案的動機表示懷疑。  毛主席當時聽了李鼎銘的發言後,鼓著掌走了過去,握住李鼎銘的手說:「李老先生的想法非常好,對於邊區發展非常有利,我們這些人受教了!」  李鼎銘回答:「主席言重了,只要邊區和老百姓都好,我李鼎銘就放心了!」
  • 見到毛主席 圓了雷鋒夢
    當年的演出,雷鋒所在連指導員高士祥終於誇他了:「玉敏,你演得像了!」從此,他的「雷鋒」外號叫開了。  1963年6月,《雷鋒》話劇進京。周恩來、陳毅、譚震林、薄一波、鄧子恢等在民族宮觀看了演出。周恩來鼓勵他們說劇本好、演得也好,希望他們能多為北京人民演幾場。當時張玉敏就想,如果毛主席也能來看一看多好!這時的張玉敏完全把自己當成了雷鋒。
  • 1957年莫斯科會議,毛主席發言時說了什麼,讓赫魯雪夫特別惱火?
    蘇共二十大以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由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機構領導和指揮的歷史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召開共產黨國際會議,而這正是毛主席的創舉。所以,在莫斯科會議上,毛主席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不管是在接待規格、住宿條件還是與會發言講話上,毛主席和中國代表團都享受了最高規格。
  • 一個問號,一個燈泡|DELF/DALF考試能刷分嗎?
    全程陪伴你的考前90天!@法語備考人備考DELF/DALF的你是否有很多問號?大臉法語為你把每個問號點亮成燈泡今日解答:#DELF/DALF考試能刷分嗎 ?01為什麼會出現刷分?通過申請多所學校的經驗來看,很多招生官都認為中國很多學生申請的文書材料沒有出彩的地方,邏輯、格式、用語都過於類同。
  • 毛主席評價趙匡胤:陳橋兵變明明是篡權,卻被說成是正義行為
    毛主席在少年時期就喜歡讀史書,對各個時期的歷史人物也都非常熟悉,甚至包括一些野史逸聞,也是了如指掌。有一次,一個富家子弟想在毛主席面前炫耀,就想要考考他,說:「《百家姓》裡頭一句趙錢孫李,該怎麼解釋?」
  • 毛主席七十歲生日破例做壽,江青出人意料地熱情
    情急之下,我們只好把酒倒進一個盛食品的搪瓷盆裡,那花雕成色極佳,已不是原本的黃色,變得如同葡萄酒一般紫紅,像瑪瑙一樣豔麗好看,它在經過長期的儲釀後,已是黏稠厚重、微甜醇香,成了一壇罕有的陳釀。我用一個400毫升的量杯當做酒壺上桌斟酒時,大家覺得很新鮮,都以為是飲料。我靈機一動,趕緊介紹說:「這是已經儲藏了40多年的浙江紹興花雕酒,請首長們品嘗。」
  • 盤點領導人的英語水平:周總理最警覺,毛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
    周總理幹了幾十年的外交工作,除了英語說的很好外,也懂一些法文、德文、日文,後來他還學了俄文。朱德曾在德國學習軍事,還與德國教官討論過遊擊戰問題,他的德語講得相當流暢。而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多年,法語不但說得很好,還能用法語原汁原味地唱《國際歌》。說到這裡,我們來看幾個有趣的例子,回顧一下開國元勳們的風採。
  • 王光美:看今天的社會,毛主席當年是對的
    主持人:「夫人,您是怎樣看待當年毛主席的一張大字報——《炮打資產階級司令部》的?」王光美沉思片刻說:「看今天的社會,毛主席當年是對的。」       真理往往不在多數人手中。        周恩來總理曾對薄一波說:「一波呀,毛主席下決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對,但不要輕易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