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情感|笑著低下頭的,都是聰明人,欲成大事者,必先低頭!

2021-01-09 騰訊網

懂得低頭,方有胸懷。

人生一趟旅途,難免荊棘遍布,有起有伏。

除了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更要學會低頭看路。

只有看清腳下的方向,才不至於摔跤無助。

行走於世間,抬頭看天是一種方向,低頭看路則是一種清醒。

那些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真正的聰明人。

一、笑著低下頭,是一種智慧

《史記》有言:「非大賢人,不知退讓。」

越是無知的人,越是傲慢;越是愚蠢的人,越不知謙讓。

殊不知,傲慢往往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

它容易讓人沉溺自我,驕橫膨脹,最後漸漸迷失。

唯有保持謙虛,做人做事才會有福氣。

正所謂惟謙,受福。

一個人越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就越應該保持一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

只有學會適時低頭,才有實力再次抬頭。

這是一種魅力,更是一種智慧。

記得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兵攻打越國。

結果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抓到吳國。

夫差為了羞辱勾踐,特意讓他做一些奴僕才做的事情。

勾踐心裡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

兩年後,夫差認為勾踐是真心歸順的,於是便放他們回了越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越王臥薪嘗膽,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終於領兵打敗了吳國,一雪前恥,而吳王只落得個羞愧自殺的下場。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懂得低頭,不是懦弱,更不是認輸,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深謀遠慮。

一個人,只有進退無畏,方能輕鬆自如。

因此,欲成大事者,必先低頭。

二、笑著低下頭,是一種格局

人生在世,格局決定一切。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目之所及就越是恢弘絢爛。

正如網上那句名言所講: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但人人喊格局,到底何為格局?

何權峰在《格局》這本書裡做了很好的詮釋:「不管是侮辱、批評、攻擊,或是得失、成敗,對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來說,他的內心就像一個大湖,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鹽,它很快就會被稀釋。」

深以為然。

真正有格局之人,都有低頭的姿態和謙卑的心態。

古語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敢於在人生不足面前低頭的人,都有著大海一般寬廣的氣量,他們不會因他人的批評而心懷怨恨,更不會因瑣碎的小事而斤斤計較。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格局的人。

因為懂得低頭,方有胸懷!

三、笑著低下頭,是一種修養

現實生活中,常見這樣一種人:他們看誰都不順眼,遇見什麼事都想指手畫腳。

最後的結果就是,氣了自己,還傷了他人。

其實,看人不順眼、得理不饒人,實際上是自己的修為不夠。

王陽明曾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不過都是內心的映射罷了。

一個人越要一爭高下,就說明他越是自卑;越是不肯讓步,就越是沒有實力。

很多時候,越成熟理智的人,越能看到世間萬物的多面性,便越能做到包容。

就像林肯所說:「與其跟一隻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這隻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做人最忌諱的,就是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計較高下,浪費了時間,也輸了姿態。

要知道一時的輸贏根本輕如鴻毛,若將眼光拉長,才知風景如此寬廣。

做人,寬心是一種方向,低頭是一種修養。

常言道,人不可無傲骨。

但世事無絕對,有時候低頭才是一種蓄勢的智慧、一種寬廣的格局、一種容人的修為。

正所謂,至剛易折,上善若水。

學會低頭,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相關焦點

  •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
    「成大事者必有靜氣」是我那段時光心中唯一的支柱。 什麼是靜氣?靜氣就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胸懷靜氣,才能保持清醒頭腦,深謀遠慮,鑑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唯有靜氣可以讓你遠離城市的喧囂,返璞歸真。魏晉陶淵明在《飲酒其五》中寫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身處繁華世界,誘惑無處不在,想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 欲成大事者,必然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古今成大事者,都有一些特殊的特質。他們異於常人,都有非同尋常的地方。 01 成大事的人,都有遠大的志向,即使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也不放棄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為了抵禦匈奴的侵略,建造萬裡長城,又徵集勞逸建造巨大的宮殿阿芳宮。
  •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心機」
    核心提示: 成大事者一定要有「心機」。「心機」是看待事情的眼光;是抓住機遇的時機;是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一點,專注突破;是英明的選擇和在關鍵時候的穩重;是敢於決斷,該出手時就出手;是在做事的時候從全局出發,能謀善斷,運籌帷幄;是善於從不同的角度去開發思維,力求創新;是在面對挫折時力爭奮發,以毅力和堅韌重攀高峰。
  •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何以見得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出自《商君書》中第一章《更法》。「成事者不謀於眾」的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為何這麼說?1、沒有一個成功的老闆會問:「我這麼決定大家覺得如何?」
  • 曾國藩:成大事者,都有這個特質,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從古及今,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除了這些原因,有一個因素也非常重要。曾國藩資質平庸,卻位極人臣,全始全終,被譽為近代唯一的聖人。他的成功對於普通人而言,具有十足的借鑑意義。曾國藩認為,成大事者,最為重要的品質就是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獨、默、狠、高
    原創┃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其性格特徵,必有其與眾不同之處。他們與常人必有著不一樣的地方,有些特性是先天從娘胎裡帶來,別人無從模仿。另有一些特性乃後天教化而來,也需有些天賦才可。紅雲從所知的歷史名人中,得出成大事者的四個獨一無二的特性:獨、默、狠、高。而這四個特性,正體現了其高標傲世,不與俗物相混一談,不苟且偷生,不勉強人格的果斷的人格趨向。01獨獨一無二。獨來獨往者,必是心比天高,志衝雲霄者。
  • 風水觀點:史上成大事者都對重視西北位這個方位
    乾這個位置,這個字在中國太有意義了,中國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從歷史到現在,成大事者都重視西北位這個方位,為什麼呢?乾位代表西北位,西北位乾位代表天,代表尊貴,尊嚴,權位,勢,代表這些,所以你看中國的幾千年的文明史,從黃帝開始,黃帝是黃河上遊的人,然後他到了黃河中下遊打敗了神農打敗了蚩尤,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是從西北過來的。《史記·五帝本紀》載:「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 成大事者逆商比情商更重要,兩個方法提高你的AQ!
    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職場生活中,都難免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大多數人會選擇停下腳步,喪失對工作抱有的期望,但是有的人卻能夠克服困難,勇敢向前,那這些人是通過什麼方式釋放自己的壓力,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呢?兩個小方法教你提高自己的職場逆商,讓你也成為一個逆商強大的人。那麼我們該怎樣做才能提高逆商,加強面對困難的能力呢?
  • 曾國藩: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兩個特徵,必定大富大貴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曾國藩天資平庸,卻位極人臣,憑藉的正是他對自己嚴苛的自律。
  • 你要是聰明人,就應該知道,人有三不急!不知道就看這裡
    路漫漫其修遠,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會著急。做事以實,不急於成就《道德經·第六十四章》中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想成大事,不能急於一時勝負;想行長遠,不可計較一時得失。厚積薄發的修養,需要日積月累的沉澱,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成大事者,是必須要經歷孤獨嗎?教給你怎樣享受這「孤獨」
    今天將要講述的話題是【孤獨】,成大事者,必須要經歷孤獨嗎?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成大事者要經歷孤獨的時刻,是不是必須要這樣?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成大事者必須忍常人不能忍,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這裡有很多你必須要過的關,這其中就包括孤獨,這也是最不好過的一關。人說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一點沒錯。
  • 成大事者的「面相」
    「事必專任,乃可貴成」。這個規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當今創業更是這樣,因為越是競爭激烈,越是應該推崇匠人精神。要麼做到極致,要麼做到別做,現在國內任何一個創業方向都有無數公司在做,並且後浪推前浪,新團隊層出不窮。創業圈太擁擠,已經沒有「半瓶醋」的容身之地了。這種情景下,一顆追求高品質的心就變得尤為重要。現在大家喊的「消費升級」也屬於這個範疇。
  • 《慶餘年》:若成大事者必須斷情絕愛,你會作何選擇?
    古代文學搬過來便成了熱銷的詩集和書籍,讓他得到了才子的頭銜。主角光環的加持,讓他有了次頂級的武力值和頂級的智力值。可以算作文武雙全,那麼他有什麼弱點呢?朋友滕子京的死亡,讓他一度亂了心神。愛人林婉兒的懷疑,讓他幾乎語無倫次。劇尾二皇子送來的禮物——朋友子嗣、自己弟弟和恩師性命的要挾,讓他幾乎無計可施。2.
  • 遇事不會瞻前顧後,有勇氣「斷舍離」的星座,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01射手座 很多人會覺得像射手座玩心這麼大的人,向來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 鬼谷子:男人慾成大事,努力次之,做好2個字,早晚能夠飛黃騰達
    男人慾成大事,努力次之,做好2個字,早晚能夠飛黃騰達,這兩個字就是選擇!所謂選擇大於努力,權衡利弊得失,做好選擇,在成大事的路上,才能少走彎路。對此,「謀聖」鬼谷子在其《忤合篇》中這樣說道:「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忤合之術。」
  • 成大事者,心有靜氣
    是中國人眼中典型的成大事者姿態。晚清同治、光緒兩位帝皇的老師翁同龢,也講過同樣的話,即「每臨大事有靜氣」在國畫和書法裡,無時無刻都展現了中國人,嚮往大氣、超然、莊重等審美需求,而這些名詞都可以從中提煉出一個詞——靜氣。那麼如何才能擁有靜氣?我們現代的生活節奏很快,所以都很浮躁,這種浮躁感體現在生活的各個細節裡,小到講話、表情,再到對事情的「無控制感」。為何會這樣?
  • 成大事者:三捨得,四不拘,五忍得
    但凡能成大事者,一定有「三捨得」、「四不拘」、「五忍得」。1三捨得一個年輕人不小心丟掉了升職的機會,未婚妻卻怪他只顧著工作,一氣之下分手了。鬱悶的年輕人向爺爺傾訴,爺爺給了他一顆棗子和一塊玻璃碎片,讓他握緊雙手。年輕人聽話照做了。「再握緊一點,用力一些……」爺爺似乎不滿意,一直讓他緊握拳頭。
  • 脾氣大,本事也很大的三個星座,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
    無論面臨什麼事,他們總是能完美地處理,在各方面都很有能力,但他們也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獅子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摩羯座摩羯座的能力是大家公認的強。但是他們也有脾氣。摩羯座最不想做的事是討好別人,摩羯座的人不需要巴結任何人。他們會用實力讓所有人崇拜自己,摩羯座人是脾氣大,本事也很大,但粗暴的時候也很難接受。
  • 脾氣大,本事也很大的三個星座,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
    無論面臨什麼事,他們總是能完美地處理,在各方面都很有能力,但他們也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獅子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摩羯座的人是能成大事者,一般人很難駕馭。越是有才能和能力的摩羯座,在感情的控制下就容易爆發,通過沉默和冷淡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更容易對誰生氣。平時看起來沒有脾氣,或者脾氣小,但摩羯座人知道忍耐和包容。
  • 欲成大事者,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欲成大事者,至親亦可殺」。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出自2010年的徐克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劉曉慶扮演的武則天說的一句臺詞。 這句話實際上是厚黑學的一種,在你的助手完成了任務之後,為了保密,剷除掉他也在所不惜,也就是"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