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人、不願意叫人、不想與別人交流,別急,我告訴你怎麼做

2021-01-08 情商育兒

家長們花盡心思培養孩子,無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群中最亮的那顆星,在學校可以大受歡迎並贏得大家的喜愛。

可是有些孩子偏偏學習成績優異,可是性格卻表現得很怕生,不願意與別人交往,甚至一旦需要參加集體活動就選擇逃避,即使老師下達命令,也控制不了他們躲去廁所的命運。這其實是孩子內心的恐懼已經演變成一種社交恐懼。

案例:

朵朵就是這麼一個怕生的孩子,今年5歲的她,上幼兒園都2年了,可是在幼兒園裡還是那麼怕生。在學校有什麼問題,都不敢向老師提出,反而都是自己一個人去憋,即使是吃飯這種小事,有時候都不願意跟其他孩子同臺吃飯。

不過相比其他孩子,朵朵比較獨立,但是,幼兒園是一個群體生活的環境,不可能完全任由朵朵一個人獨來獨往的,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還可能會激發孩子的「社交恐懼症」。

其實,朵朵媽媽覺得很奇怪,面對熟悉的人,朵朵表現得很活潑的,為什麼面對陌生的人,就會表現得如此害怕呢?

關於社交恐懼症,其實未免是一種孩子內心的恐懼反映,可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遇到過一些傷害,讓他們無法相信陌生人,才會導致這麼害怕。這個還是需要家長慢慢去了解孩子,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解決這種內心缺陷。

孩子為什麼會變得恐懼跟別人交友?

1、缺乏與別人溝通交流的技巧

有些孩子他們在學習上表現能力很強,可是卻對於怎麼跟別人相處,他們卻是一竅不通。或者在跟別人交談的時候,已經讓別人覺得尷尬和難堪,這樣的情況反而讓孩子越來越抗拒社交。

其實孩子這種表現,與家長沒有做好社交技巧培養有關,家長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通過語言來表達當下的想法。

2、從小缺乏父母一方的陪伴

在很多家庭都是爸爸賺錢養家,媽媽選擇在家打理家務活和教養孩子的任務,這樣的單向陪伴其實會造成孩子的一種孤僻性格,可能跟媽媽相處得比較多,造成跟爸爸之間的相處顯得彆扭不自在,也不懂得怎麼跟爸爸相處,慢慢地會形成一種社交能力的缺乏。

在平日的生活中,他們也會覺得只想獨處,不想參加集體活動,這種對社交的抗拒其實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

當面對孩子的怕生,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去社交?

1、重點教育孩子怎麼跟別人進行交流

孩子不願意社交,除了自身的內向性格,還有一種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不會交流的技巧,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社交,比如自己跟朋友有飯局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讓孩子在跟朋友之間的相處時,學習到父母的社交技巧,還可以鍛鍊他們與人交流的方法。

在孩子跟別人進行交流的時候,家長應該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舉動,並在孩子感到尷尬的時候做出幫忙。

當孩子不懂得怎麼社交的時候,或者喜歡用哭鬧作為情緒的發洩方式,家長不妨陪孩子以讀繪本的形式來學習。作為孩子,肯定不喜歡聽父母講一些沉悶的大道理,利用繪本來教育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畢竟繪本故事的教育方式很有趣,相比那些長篇大論的文章,還是更讓孩子接受的。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全套書一共是有10本地,專門去針對幼齡兒童情緒、社交、自我性格培養的童話書籍。

別看它好像只是在講童話故事,其實它的實用性非常強,全部故事都是以生活案例作為故事來講的,貼合現代孩子的教育基礎,十分推薦!

2、對孩子要懂得怎麼放手讓其自己成長

有時候孩子並不是那麼地依賴父母,可是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就應該陪在他們身邊,觀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父母才安心,這樣保護孩子的方式其實會阻礙孩子的社交。

家長應該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自己琢磨著成長,在離開家長的牽絆下或者孩子會更喜歡社交,懂得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總結:

當家長發現孩子突然出現怕生的情況,不要過分地焦慮,認為孩子是否內心存在心理問題,或者遭受到什麼打擊才會導致這樣的局面。家長應該從根本出發,先跟孩子進行深入了解,到底他們內心是否出現什麼疑惑,在找到原因之後再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社交的心坎。

相關焦點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現實生活中,孩子怕生這種情況挺多的,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怕生的問題?這一集我就給打大分析一下怕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這時有的孩子一看見客人過來摸他,就趕緊躲在媽媽的身後。第三種情況:就是還有的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願意叫人,嘴巴又甜、又懂禮貌,在看看自己的孩子就特別的鬱悶。這個時候有的家長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就忍不住開始責備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啊,小朋友要有禮貌,男孩子膽子要大一點,經常強迫孩子打招呼。上面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怕生。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媽媽帶嘉嘉外出逛街,遇到了媽媽的同事,媽媽讓嘉嘉和同事打招呼,叫「阿姨」,嘉嘉卻流露出一種很羞澀的表情,拉住了媽媽的衣角往媽媽身後躲。媽媽覺得挺沒意思的,督促了嘉嘉幾句,嘉嘉反而躲得更厲害了。媽媽不得不對著同事自我解嘲道:「我家嘉嘉就是怕生,不願意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性格太內向了,別見怪啊!」
  • 孩子有點怕生人,家長要避免這3點,不然孩子可能會越來越膽小
    文|文兒昨天姐姐帶著鑫鑫去醫院裡體檢的時候,一個小男孩趁著姐姐不注意在鑫鑫的臉上撓了一把。當姐姐拿完藥轉身的時候鑫鑫臉上已經有一道血印了,鑫鑫站在那裡委屈的直哭。當時姐姐就納悶了鑫鑫在家裡的時候比一個男孩子還要頑皮,怎麼一出門就變得這麼膽小?這還是不是我女兒?
  • 孩子怕生不是「病」,「有病」的是家長對此的態度及方式
    直到我聽了越來越多來自家長的擔憂「孩子特別怕生,連和小朋友都不敢玩兒,也不願意和他人打招呼,這可怎麼辦啊」時,我才突然意識到,許多家長都把小孩子「怕生」這個現象當成了一種「病」在擔憂,迫切地想尋得靈丹妙藥來「治」令家長不勝頭疼的問題。
  • 李玫瑾:孩子怕生見人就躲,做好這4點,輕鬆培養出「交際娃」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說:我是一個非常外向活潑的人,我的女兒卻是一個沉靜內斂的孩子,帶她出去經常見人就躲在我身後,這讓我非常焦慮。因為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開朗要有活躍要能說會道,才會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家長首先別著急。
  • 孩子怕生怎麼辦,試試這些方法,孩子立馬變得活潑起來!
    其實,孩子怕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許多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種"孩子在家天大地大我最大,在外面就害怕的生人不敢打招呼"問題。具體原因也是因為以下所導致的:第一:潛意識引導孩子孩子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是很怕生人的。在見到生人的時候都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感,因為對於未知事物都處於一個防備狀態。
  • 你的孩子也怕生嗎?讓孩子融入群體前,父母需了解3件事
    最近正值幼兒園開學季,許多孩子將第一次離開父母,融入群體生活。你是否發現孩子面對新環境、面對人群,總是猶豫不安,回家哭喊不想上學?出現以上狀況的話,孩子有可能是怕生性格!遇上這些狀況,父母該如何處理?
  • 孩子認生不敢和人說話,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落落大方」?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希望孩子能夠在人前落落大方、舉止得當,講文明懂禮貌。但很多孩子在見到生人時總是怕生並害羞的躲在一旁不敢說話。這可怎麼辦呢?要想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家長又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前段時間,趙女士帶女兒小貝去大學同學家做客。
  • 寶寶在家很活波在外很怕生,如何改善孩子怕生
    女寶今年三歲半,在家裡話很多,也說的很清楚,在外面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跟人打招呼。今天幼兒園面試,老師問啥也不說。幫幫我怎麼讓孩子在外人面前開朗些呢? 小問回答 寶媽你好! 怕生的表現,是孩子發育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怕生主要發生在8、9個月至1-2周歲之間,且一般在1周歲達到高峰,心理學稱為陌生人焦慮。
  • 孩子怕生,如何克服害羞和社交障礙?家長要找自身原因
    我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出不得門,每次走個親戚串個門全程粘在我身上,壓根兒就不下地。朋友說我家孩子這麼怕生,平時可以多帶他出去溜達溜達。問題是我現在是標準的「袋鼠媽媽」,人家從不給機會我,只要人多點的地方,不是哭鬧就是我抱著,愁都愁死了!
  • 孩子怕生怎麼辦?
    1、在有客人來之前,可以先提前告知孩子,將會有陌生人來,先給孩子心理準備,或者要去一個陌生環境之前,先對孩子描述那個環境是怎麼樣的,甚至可以提前帶孩子去陌生環境看看
  • 如果孩子怕生,該如何引導呢?巧虎悄悄告訴你怎麼做!
    有些家長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的孩子是內向的?為什麼我的孩子即使在家話很多,出門就不說話了?如果孩子很內向,又應該怎麼處理呢?那麼,今天就來看看巧虎是怎麼做到的吧?一起來get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提升社會適應力。先來看看孩子內向怕生的原因。首先,孩子不合群有可能因為家庭氛圍不良,即父母會爭吵,或者與孩子缺乏溝通,導致孩子內向壓抑,形成自卑、孤僻、消極等傾向。
  • 孩子怕生並非害羞?或者考慮「陌生人焦慮症」
    父母用心去養育一個孩子,並非單純地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生活條件,更多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面對陌生人總是保持距離,害怕去接觸甚至直接躲在父母背後,完全不喜歡這種陌生的社交模式,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表現出比較舒心。
  • 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平時在家裡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去到陌生、人多的環境就變得膽小怕事,不敢表現自己還愛哭鬧,而這就是孩子怕生的表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怕生呢?孩子怕生家長又應該怎麼辦呢?
  • 揭秘——兒童怕生是怎麼回事?真相讓人震驚!
    你如果是一名家長在這裡想問一句:你的孩子怯生嗎?怕生包括有性格內向,膽小害羞,不愛說話這些方面現象。可能怕生這種情況不太被人當回事,不曾想過,怕生是一種心理疾病,可以形成社交恐懼。當衍生到了社交恐懼症時,那時就會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都感到憂慮。
  • 腳鬥娃:孩子性格內向、慢熱、怕生,無法融入集體怎麼辦?
    要上幼兒園,大部分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內向怕生,怕孩子融入不了集體。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還很缺乏,不適應與人交際,這也能夠導致孩子融不進集體。首先不管是有沒有入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耍,讓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培養集體意識。
  • 孩子五歲前怕生很正常
    很多時候如果寶寶不願意與小朋友玩耍,家長都會認為孩子內向不合群。但實際上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並不一定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孩子5歲以前,主要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與家外環境接觸相對較少。他們對自己小世界中的一切習以為常,有自己特定的節奏和習慣。這一點家長一定要心中有數,沒有必要逼著孩子非得與小朋友們玩兒到一起。那麼究竟在哪些情況下,家長應該順其自然,不打擾孩子呢?
  • 父母的這3種做法,是導致孩子怕生的根本原因!
    許多人的孩子大概都有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怕生。有的孩子即使在家裡調皮搗蛋,但是去了從家裡出去後依舊會表現的內向,躲在家長後面畏首畏腳,稍微遇到一點事兒就哭,著實令家長頭疼不已。出去轉帶孩子吧,愛哭;不帶吧,有要粘著去。那麼怎麼改變孩子膽小的這種情況呢?
  • 孩子怕生只是性格內向?這其中的影響更嚴重,家長要重視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落落大方的,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著一個樂觀的性格。但小孩子的發展並不會完全按照家長的想法去進行,有些小孩子不僅喜歡逃避,而且還存在著怕生的情況。最近唐女士就因為孩子的性格非常的苦惱。因為唐女士的孩子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按理說小男孩都應該非常的調皮,但是唐女士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敢在別人面前說太多的話。
  • 防備心重,無法對人敞開心扉,我活得好孤單
    因此我都26了還沒談過戀愛,我不敢對人敞開心扉,更沒有辦法把自己百分百交給一個人,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挺沒用的,我不想這樣,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是一位檸友的留言。 其實在我諮詢時,也碰上過不少這樣防備心重的人,他們來到諮詢室,偏著頭看桌子、看牆壁,就是不看我,跟我交流時也是點到即止,我往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讓他們打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