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

2021-01-09 1905電影網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中國影視業如何重整旗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在焦慮中艱難前行。電影行業,更是遭受了幾乎停擺式的重創——影院關閉、影片堆積、拍攝停滯、資金緊縮、產業鏈熔斷等問題,嚴重影響著中國電影行業的疫後重建。在疫情陰影籠罩下的「至暗時刻」,中國電影能否度過「寒冬」、重整旗鼓,乘風破浪並再創輝煌?


至暗時刻,網際網路成為影視行業自救的曙光


多難興邦,生機往往與危機並存——新冠疫情雖然給電影產業帶來了重創,但也帶來了線上播放、雲傳播、「網際網路+電影、電視劇」等新模式。比如率先吃螃蟹的電影《囧媽》,雖然冒行業之「大不韙」,但成為了一個值得研究的產業案例:影片抓住了疫情期間受眾對娛樂內容的渴求心理,首開國內「免費線上首映」的方式,獨佔了先機,贏得了受眾的好感,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


電影《囧媽》劇照


《囧媽》打破了現行電影公映窗口期與付費模式等業內規則,其違背市場契約、行業道德的行為,也引發了院線發行界的強烈不滿和公開抗議。暫不作行業評判和道德審判,這種「線上模式」和「分而治之」的宣發模式卻給「網際網路+時代」的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網絡大電影也呈現出振興之勢。據云合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3月上線的160多部網絡電影中,超過20部分帳票房突破一千萬。另據公開數據資料統計,2020年上半年分帳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達到30部,數量較2019年同期15部增加一倍;累計票房5.28億,較去年同期2.05億增長157.56%。


這也說明,疫後電影行業必將更加充分地擁抱網際網路。電影工作者亦應更積極地探索「線下+線上」新模式,方能有效推動電影業的疫後重振。


轉危為機,疫情為影視行業帶來的種種可能


疫後的電影產業想要逆勢自救和絕地反擊,除了緊密擁抱網際網路外,還要突破疫情帶來的重重阻礙,開闢出全新的發展道路。看似圍困影視人的新冠疫情,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為影視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新的可能性。


此次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心理、觀念等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疫後,應該致力於生產能夠滿足釋放、緩解心理壓抑的影視作品,讓受眾在超驗想像、遊戲娛樂化的身心活動中,得到心靈的撫慰和情緒的宣洩。



此外,考慮到疫後會面臨流動性資金有限、後續資金不足等經濟問題,影視行業應該將開發重點放在發行渠道多元、生產資金回籠迅速的「短平快」型影視作品上。中小成本、「中等工業美學」電影、網絡大電影、網劇等,都在優先考慮範圍之內。而對於院線大電影,可以考慮拓寬渠道,兼顧網絡發行。


受全球疫情影響,當前各國航線中斷、國際交流緊縮不暢。在這一形勢下,影視行業暫時不應考慮(或淡化)走向世界的遠大目標,建議擱置那些耗資巨大、風險甚高,須依託國際市場的大電影製作,而應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以滿足內需為主要目標進行影視生產。


在後疫情時代,影視行業想要逆風翻盤,就要切準觀眾的心理需求,發展中小成本影視劇生產,尤其要大力發展網絡大電影和網劇,將目光鎖定國內市場,將疫情帶來的危機轉變為生機。


走過寒冬,哪些影視劇將迎來春天


當下,影視行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難捱的「寒冬」。在這樣的背景下,時代也提出了發展的新要求:影視行業想要在後疫情時代重整旗鼓,乃至乘風破浪,需要關注觀眾的審美習慣及需求的變化,以滿足受眾的「想像力消費」為發力點進行突圍。


「想像力消費」是指受眾(包括讀者、觀眾、用戶、玩家)對於超驗性的、虛擬性較強的,充滿想像力的作品進行藝術欣賞和文化消費。後疫情時代,觀眾對這種想像力消費無疑有著更大的需求。走過影視寒冬後,下述幾種形態或題材的影視劇或將迎來春天。


首先是影遊融合類影視劇——疫情期間,人們由於長期居家,遊戲便成為了重要的娛樂、消遣活動。遊戲化的審美特性,如遊戲化敘事、虛擬性場景,以及震撼的視聽,漫畫式的形象造型,還有對強刺激性、體驗感、互動性的追求等,影響並形構了受眾的審美習尚、審美心理與消費心理。受眾會更喜歡具有遊戲性美學特質的影遊融合類作品。


影遊融合類電視劇《全職高手》


顯然,遊戲行業在疫情期間的高歌猛進為後疫情時代「影遊融合」類的影視創作提供了產業基礎、題材及IP轉化的強勁支撐。疫情過後,純遊戲IP改編電影,或在電影中融入遊戲元素、遊戲特質的影遊融合類電影將成為一大趨勢,有望成為中國電影恢復生命力的強勢助推。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影遊融合電影還將推動影視行業在技術、製作、工業、宣發、影院系統等層面的革新。


其次是災難題材或災難類型電影——每次災難過後,受眾都會對具有超現實美學特質與充滿想像力的電影產生更多的興趣,因為這樣的電影可以馳騁想像,慰藉心靈,讓觀眾在直面災難的巨大衝擊之後,又在想像、夢幻中超越災難。災難電影依託工業化技術營造視覺奇觀,充分滿足了受眾「想像力消費」需求。它使受眾代入到災難之中進行身份認同,在夢幻般的震驚中歷盡艱險、淨化情感。正是因為電影尤其是災難電影的這種心理慰籍功能,美國電影工業得以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得到了迅猛發展,真正成為好萊塢「夢幻工廠」。


除此,還有玄幻、魔幻、幻想型影視劇——疫後的網絡電影領域,出現了《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等多部幻想類熱播作品,其中《倩女幽魂:人間情》(5月1日上映)上線10天單平臺(騰訊視頻)分帳票房便突破了3000萬,形成了網絡熱點。


《倩女幽魂:人間情》


這幾部電影,與近年來其他以妖仙狐媚傳說為題材的玄幻魔幻類電影一樣,是中國式幻想類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此類電影,在人與「他者」即妖鬼蛇仙之情感關係的傳奇化書寫中,呼喚美好的人性、和情感。同時,在視覺奇觀表達、特效等方面強化玄幻色彩,以奇觀化的場景、炫奇瑰麗的服化道等,營造出一種有別於好萊塢魔幻、科幻大片的東方式幻想和奇詭。以此,來完成大眾對魔幻和超驗世界的想像力消費。


總體而言,無論是影遊融合電影、災難電影還是玄幻魔幻類電影,都可以在滿足後疫情時代受眾想像、超驗、夢幻、淨化、升華等心理需求的同時,充分滿足受眾體驗、互動、刺激、虛擬的審美需求。在影視業越過寒冬後,能為受眾帶來沉浸式體驗或超驗式夢幻的「想像力消費」類作品或將大批湧現。


後疫情時代,廣大觀眾審美心理發生了變化,「想像力消費」需求也已激增。影視行業應瞄準觀眾需求,大力發展影遊融合、幻想類、災難類電影,同時利用好網際網路紅利,不斷豐富中國電影的類型樣式、美學形態,擴展中國電影生態版圖。這樣,才能走出疫情陰影,創造新的成績。


相關焦點

  • 讀懂中國:「松果健康」為你破解「後疫情時代」的生命密碼
    11月20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與往屆不同的是,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屆會議採用線下為主、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進行。在廣州設線下主會場,中方發言嘉賓和參會嘉賓到現場參會,境外國際嘉賓均採取視頻方式參會。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隨著疫情進入下半場,常態化防控措施將伴隨疫苗逐步投入使用,繼續為我國經濟保駕護航,再次暴發大規模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我國經濟有望穩健步入後疫情時代。 預計2021年全年我國經濟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隨著2020年四季度我國經濟重回接近潛在增速「正常增長區間」,2021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速將主要受基數影響呈現前高后低。
  • 【就業先鋒】2020屆畢業生蔡子豪:重整旗鼓,蓄勢待發
    雖然春招撞上了疫情,但當下仍堪稱招聘的黃金季,崗位資源依然很多。所以,如果想清楚了不「二戰」,那就要及時調整好狀態,切莫錯過當下的求職黃金季!有句話叫:學歷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將來。在這個時代,高學歷的人很多,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成為學習能力強的人。
  • 國運2021|: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及世界
    新冠疫情給各國經濟數據砸了一個大坑,給很多企業、家庭及個人的收入也砸了一個大坑。新冠疫情及救市行動加劇了世界的分化與撕裂:窮人在通縮,富人在通脹。2021年,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各國頭號政治任務是加緊注射新冠疫苗,打破一年來的「與世隔絕」。如此,人們將逐漸回到那熟悉的生活狀態。然而,在回歸熟悉與穩定的路上,大疫之年顯現的衝突依然延續。
  • 降薪、輪班的後疫情時代,實體消費如何「解封」?
    但受疫情影響而乾癟的錢包、萎縮的市場,是否能在政府補貼和帶頭消費的雙重刺激下煥發新春?非生活剛需的消費,又該如何承接疫情的考驗?備受衝擊的實體店,在後疫情時代的出路何在?開始成為後疫情時代,大家更為關注的話題。 考驗:無錢可花和無欲消費  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使我國經濟發展遭遇「大考」。
  • 後疫情時代,我依舊看多中國
    後疫情時代,我依舊看多中國 2020-06-16 0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人駕駛的未來 後疫情時代如何抵達
    作者 | 馬冀,澳鵬(Appen)中國區副總裁自動駕駛——疫情危難中顯身手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 導致不同國家的人們被迫隔離或保持社交距離,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變得風險極高。諸如這些鮮活的事例在這次疫情中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據統計 ,我國這次採用自動駕駛的達到十幾個地級市,北上廣都涵蓋在其中,同時此次使用的投入量也達到數百個。不僅在國內,國外也是如此,法國的NAVYA與美國的診所合作,也開始進行無人車配送藥品或者檢測樣本。「自動駕駛」在這次疫情中實際的投入和使用,雖然是牛刀小試,但足以讓人們對此有了全新的認識。
  • 後疫情時代,全國寫字樓市場表現如何?
    一、地產視角:後疫情時代,全國寫字樓市場表現如何? 隨著我國疫情整體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業也都逐步恢復到正常運作。此外,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商務活動有序恢復,部分交通便利且擁有高品質大型綜合體的核心商圈寫字樓租金亦緩步回升。 1.往年復盤 2010-2017年我國辦公樓投資完成額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近年來的最高值6761.36億元,隨後投資額有所下降。
  • 金璐翊:後疫情時代 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市場的快速恢復、快速重新啟航,讓我們感覺到後疫情時代的好日子即將來臨。」金璐翊笑著說。站在這個特殊時點,對於國內酒店業的過去與未來,金璐翊向觀點地產新媒體分享了洲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深耕三十餘年的歷程,以及新的變化和想法。
  • 聚焦後疫情時代的組織共生 第二屆人力資本共生論壇成功舉辦
    為探索後疫情時代的組織生存之道,讓組織獲得可持續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發展路徑,8月18日,由成功人力資本研究院、成功人力資源集團主辦,長江商學院學術支持,BOSS直聘、嘉賓大學、HRoot、財經頭條、悠客網協辦的「2020第二屆人力資本共生雲論壇」圓滿舉辦。
  • 後疫情時代又將如何走?
    後疫情時代,熟知的旅遊業態將會結束,面對新的風潮,Airbnb又將如何應對?欲搭上美股大漲的列車?「什麼時候市場準備好了,我們就準備好了。(之前)我們是在下行,但是我們還沒有出局。」7月, Airbnb聯合創始人及執行長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致員工信中如是寫道。如今看來,Airbnb認為市場已經準備好了。
  • 後疫情時代,窮人應該如何應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
    在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迎來了我們 2021 年的春節但是近一段時間大家應該都能感受到各地疫情形勢不是特別的穩定,越是在不穩定的時候,對於很多的窮人就越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危機,因為很多窮人在平時也依然面臨著許多各種不確定性的風險,疫情的到來,疫情的不穩定,對很多窮人更是雪上加霜。
  • 金璐翊與觀點對話:後疫情時代,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雖然目前國內仍然會爆發小範圍的疫情事件,但金璐翊和洲際智選假日酒店對未來都充滿信心。 「整個過程當中,大中華區所有市場,從消費者、運營管理方、員工、投資人都釋放出了很大的信心。市場的快速恢復、快速重新啟航,讓我們感覺到後疫情時代的好日子即將來臨。」金璐翊笑著說。
  • 金璐翊與觀點對話:後疫情時代 酒店業的好日子即將來臨
    市場的快速恢復、快速重新啟航,讓我們感覺到後疫情時代的好日子即將來臨。」金璐翊笑著說。  站在這個特殊時點,對於國內酒店業的過去與未來,金璐翊向觀點地產新媒體分享了洲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深耕三十餘年的歷程,以及新的變化和想法。
  • 中教傳媒智庫行業分析報告:「後疫情時代」數位化教育發展的共識與...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促進數位化教育在「後疫情時代」持續深入發展,是教育系統和全社會高度關切的問題。日前,中國教育報刊社·中教傳媒智庫基於騰訊企業微信平臺舉辦了「數位化教育發展雲端研討會暨中小學數位化辦學案例分享活動」。
  • 2020影視業:至暗時刻已過 黑天鵝還會來嗎?
    如何描述剛剛過去的2020年?在全球性的疫情面前,在群體性的創傷之上,任何形容詞似乎都失去了重量。與其他行業相比,前兩年就因稅務風波、資本退潮等遭遇凜冬的影視行業可謂雪上加霜。空蕩的影院、停擺的劇組,仿佛時間按下了暫停鍵。但與此同時,流媒體行業加速發展,女性聲音聯袂崛起,懸疑劇等類型創作不斷出新,我國影視業在全球範圍內率先走出困局,重重陰霾也難掩亮色。
  • 上半場|後疫情時代 車企精打細算的「生意經」
    仍在全球蔓延的疫情,使得各行業都籠罩巨大的不確定因素之下,殷實的家底雖可以保一時無憂,然而隨著時間地推移也足以讓一個大型企業陷入困境。一向以億為投入計量單位的車企在捱過了一季度後、二季度後,一份份刺眼的銷量報表以及財務赤字讓平時財大氣粗的它們也不得不開始重新評估每一分錢的用處,精打細算後疫情時代的每一分花銷。
  • 初心資本繆苗:後疫情時代的出海投資風口與挑戰-初心分享
    2020年6月17日,36氪聯合Twitter舉辦了主題為「乘風破浪,未來領航」的CMO峰會,初心資本董事總經理繆苗應邀參會,並發表「後疫情時代的出海投資風口與挑戰」主題分享。 2020年,整個出海領域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投資機構角度,後疫情時代如何看待出海?有哪些賽道值得布局?這個市場的機遇與挑戰有哪些? (一)2020上半年回顧 按照時間軸,2020上半年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恐慌期:春節過後疫情開始爆發,整個出海領域特別是電商行業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員工延期返工影響了工廠開工,出現了無貨可賣的情況。
  • 高考100分是他的目標,十年後重整旗鼓再高考,他經歷了什麼
    高考100分是他的目標,十年後重整旗鼓再高考,他經歷了什麼,在中國短短幾十年的高考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傳奇一般的人物,基本上有滿分的狀元,當然也有很「叛逆」的零分考生,今天小編說一個零分的考生故事。當時徐孟南在上中學的時候,以全校最好的成績投考了高中,高中時代,他讀了很多課外的書,所以他想再回校園一次,體驗學校的生活,而不是去學習,現在的他也覺得很遺憾,另外,為了彌補十年前的後悔,表示慢慢地減少十年前的後悔,以前他是農民的子弟,總以為高考是改變我們的機會,但他卻白白浪費了,所以他去重讀了。歡迎留言。
  • 和君諮詢合伙人王志剛:後疫情時代保險、網際網路的碰撞值得期待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和君諮詢合伙人王志剛:後疫情時代,保險、網際網路與醫療健康的碰撞值得期待記者:崔笑天北京和君諮詢有限公司合伙人、和君醫藥醫療事業部副主任王志剛「整個2019年全國的醫保基金總收入24421億元,佔當年GDP比重大概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