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珍妃說話做事,就知道她被慈禧「褫衣廷杖」,是在劫難逃

2021-01-09 雨霽視角

珍妃是光緒最愛的妃子,卻因惹怒慈禧,先是褫(chi)衣廷杖,再被打入冷宮,最後在八國聯軍入城時,被崔玉貴投入井下、溺水而亡。她參與賣官的事被揭發時,為什麼不主動認錯,求慈禧寬容,她有機會改變最後的結局嗎?

長在廣州,思想開明

理解一個成年人處事方式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他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珍妃的父親是戶部右侍郎長敘,而她和瑾妃自幼與喜歡結交文人墨客的伯父長善生活在廣州,五口通商後的廣州,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接觸很多,廣州洋人多,思想也比內地開放很多,長善喜歡結交文人雅士、先進思想分子,無形之中也影響著珍妃姐妹的思想。除了長善外,還有一個人對珍妃的影響也很大,他就是文廷式,他的思想偏向西方,是維新運動的積極倡導人,他曾擔任珍妃的教書先生,這種西式思想也感染了珍妃姐妹。

珍妃的童年在開放的城市、和思想先進伯父、性格開朗的堂兄一起度過,一直生活到10歲才返回北京。1889年,13歲的珍妃與姐姐一同被選入宮中,封為珍嬪。

初入宮中,挑戰太監惡勢力

珍妃入宮時,年僅13歲,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她心直口快說話如同孩子一般,與慈禧平日所見的那些低眉順眼、大氣都不敢出的女子完全不同,而且她做事麻利、性格直爽而又聰明伶俐,還博覽經書、擅長吟誦、能書善畫,下得一手好棋,慈禧對她由憐生愛,竟拿她當女兒看待,經常召她到自己面前解悶,珍妃因而成了太后面前的小紅人。

珍妃深得宮中權力人物慈禧的歡心,而她並沒有學會做應聲蟲,有皇帝與太后撐腰後,珍妃仍是保持著她心直口快的性格,再加上年輕並沒有城府,往往會做出一些令宮中大吃一驚的舉動來,圖一時痛快。

清末時,一些太監由於受到慈禧的寵愛,而飛揚跋扈、有恃無恐,四處勒索。最後發展到敢於向皇帝和妃子伸手,光緒每天都向慈禧請安,做事小心謹慎,唯恐惹慈禧不高興,太監們摸準了光緒這一害怕心裡,每次光緒來請安時,總要向他討要銀子,如果不交,太監們就會想壞主意為難光緒,對於這群貪得無厭的太監,光緒也只能忍著。

而珍妃對於這群太監的態度截然不同,她天不怕地不怕,不願受太監們的宰割。一天,她去向慈禧請安,守門的太監毫不客氣地攔住珍妃索要紅包,珍妃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說道:「珍主,今天沒有銀子了。說著,徑直進入了慈禧宮內,她再也不想壓抑心中的怒火了,一股腦地向慈禧揭發了此事,言辭激烈,絲毫不掩飾,最後好說:」孩兒想請老祖宗明鑑,整治這些閹人,整肅宮中綱紀。

珍妃不知道,太監的這些行為都是慈禧默認允許的,太監們願意給她當耳目,而她只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可以了。而珍妃當眾將此事揭露出來,聽慣了奉承話的慈禧哪裡受得了這種質問,只得安慰道:「孩子 ,你別跟他們這些奴才生氣,氣壞了,不值得。慈禧到底是老謀深算,幾句話就把珍妃打發了。珍妃涉世不深,自然相信慈禧,也不再鬧了。

受寵因性格,被打也因性格

珍妃到底是孩子性格,她不懂深宮中的險惡,也不懂皇家說話留心的生存之道,所以儘管有光緒撐腰,但當她犯錯時,她那直爽的性格對她而言,那就是殺掉自己的利器。

這樣的珍妃很容易招人喜歡,也很容易樹敵,一個人說話做事,如果都憑性格,是很難成長的。珍妃性格張揚、直爽,沒有心機。當她參與賣官的事情,被揭發出來時,也到了她命運的轉折點。對於賣官一事,慈禧雖然憤怒,並沒有對珍妃下狠心,只是將她降為嬪,並處以杖刑,此事到此也就結束了。

然而年輕氣盛的珍妃,哪裡懂得時勢,她雖然知道自己有錯,但卻不認錯,她認為自己是在模仿慈禧,為什麼老佛爺可以幹政,自己就不可以賣官嗎?面對這樣的疑慮,她直言不諱地說出來了,這是當眾和老佛爺叫板啊,一個犯罪妃嬪,竟敢如此頂撞自己,必須重懲。於是慈禧下令對珍妃實施「褫衣廷杖」。一個皇帝的寵妃,一個年輕少婦,被脫掉褲子在大庭廣眾下打屁股,這不僅僅是一種刑罰,更是一種侮辱。

若珍妃懂得審時度勢,知錯就改,等待她的或許只是一次降級,一次肉體上的懲罰,斷不至於上升到精神的侮辱,成為清宮史上唯一一個遭受「褫衣廷杖」的人。但從珍妃的性格,以及入宮後的表現來看,她就是一個不會認輸、也不懂收斂的人,所以她很難改變她的命運。

參考資料:《國聞備乘》

《清稗類鈔》

當年推珍妃投井的大太監崔玉貴,後來怎麼樣了?

珍妃被慈禧扒下旗袍杖責,並非因為她賣官,而是她說錯了一句話

相關焦點

  • 「褫衣廷杖」是怎樣的懲罰?為何慈禧對珍妃兩次當眾動刑
    清朝末年最狠毒的一個女人應該就是慈禧了吧,沒有人敢得罪她,在不少人的眼裡她一直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在故宮裡面有一個景點是珍妃井,歷史記載是慈禧把珍妃投入井內活活淹死的,這已經讓後人覺著她非常的殘忍了,其實在珍妃死之前,她還讓人當中撕開過珍妃的旗袍,而且這種事情發生過兩次。古代女子最注重貞潔,而珍妃也是皇帝最喜歡的女人,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慈禧這麼羞辱珍妃呢?
  • 慈禧真錯殺了珍妃?你看她幹的這件違背祖訓的事,其實是咎由自取
    ,大多數都被刻畫成受慈禧虐待,被扔進枯井的小媳婦,那麼歷史上的她就真的可憐,她的結局不是咎由自取?  慈禧害怕照相機,看見珍妃愛拍照非常厭煩她,還把她開的照相館查封,把姓戴的太監打死,可慈禧後來發現照相機拍出的人比畫像更真實就真香了,經常拉著隆裕、瑾妃拍照。
  • 珍妃被慈禧扔到井裡前,嘴裡一直喊3個字「李安達」是啥意思
    光緒別看貴為一國皇帝,但頭上卻壓著一座大山一樣的慈禧太后、慈禧強勢驕橫,對皇權有著極強的佔有欲,幾乎不容光緒染指。光緒空有皇帝之名,實則已經淪為徒有虛名的傀儡,內心苦悶不已。而他身邊的人,又幾乎都是慈禧的心腹眼線,連他的皇后隆裕也是慈禧親弟弟的女兒,光緒無時無刻不感到孤立寂寞。而珍妃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她不僅與光緒情投意合,堪稱他的開心果,而且是光緒僅有的一個貼心知己。
  • 慈禧下令推入井中淹死的珍妃,為什麼在清室退位後被葬入清西陵?
    珍妃是光緒皇帝的最愛,但也與光緒一樣下場悽慘,被太監推入井中淹死,但是她在死後,卻又被慈禧太后賦予榮寵,在清室退位後,她的棺槨從恩濟莊的太監、宮女墓地,移葬到清西陵光緒的崇陵妃園寢。珍妃喜歡著男子服裝在宮中行走,這是有違清宮祖制的,雖然光緒對她比較寬容,但慈禧就看不慣了。珍妃喜歡照相,她整天端著照相機在宮中四處拍照,而且還親自給宮中下人拍照,甚至和太監合影,這些舉動都令慈禧非常生氣,經常對她進行訓斥。但是珍妃並沒有收斂,反而暗中讓一個姓戴的太監,幫她在東華門外開了一家照相館,這事被慈禧知道後,當著珍妃的面,將戴姓太監杖斃,這也使得慈禧更加討厭珍妃了。
  • 珍妃為何愛穿男裝?宮內人揭秘,因為光緒皇帝的一個習慣
    在去故宮參觀時,看到了一處景點名為「珍妃井」,由此想起了一段珍妃的歷史記載。珍妃是光緒皇帝最寵愛的妃子,最後卻被慈禧太后命人推到了井中淹死了,故而這個井被稱作「珍妃井」。那珍妃何德何能?她為何能夠得到光緒皇帝的寵愛?那還要從珍妃如何會獨得皇帝恩寵說起。
  • 清朝皇妃的真實容貌:珍妃長得確實漂亮,魏瓔珞原型堪稱絕世美人
    珍妃 珍妃是光緒帝的妃子,她在13歲的時候就入宮了,深受光緒皇帝的寵愛《國聞備乘》有記載:「惟珍妃生性乖巧、討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我們知道,光緒皇帝的權力是被慈禧給架空的。在慈禧執政的時候,在宮裡宮外很少有人敢和慈禧對著幹。但偏偏珍妃不同,她曾數次忤逆慈禧,最後在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之時被慈禧下令投井殺害,被害時年僅24歲。
  • AI還原珍妃真實容貌,天生麗質豔壓六宮,難怪光緒如此寵愛
    清朝的珍妃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因為從小在廣州長大跟隨伯父見識頗豐,所以珍妃對於新鮮事物接受程度很高,她特別喜歡拍照,但是歷史上關於她的照片卻少得可憐,據說是被慈禧太后全部銷毀了
  • 珍妃之死的多種回憶 :每一種如花美眷都有一種難熬的似水流年
    如1983年《文史資料選編》(第十八輯)刊登唐海炘(他他拉·海炘)的文章《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對上述二觀點略有調整,說珍妃投井不是本意,的確是慈禧命崔玉貴執行,珍妃倔強,不讓閹人近身,就自己跳井了。    歸結而論,上述幾種觀點對兇手是崔玉貴沒有太大爭議,區別只在於珍妃被投井時是恐懼篩糠還是倔強嘴硬?
  • 她為皇帝打抱不平,結果被推下井活活溺死。網友:好人為啥沒好報
    珍妃入宮時只有13歲,她天真爛漫,既活潑又可愛,深得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的喜歡,慈禧知道她喜歡畫畫,還特意讓內廷的繆嘉蕙女士教她學畫畫,並在60歲大壽的時候冊封為貴妃 ,深受寵愛。 因為和光緒皇帝的年齡差不多 ,剛入宮時的珍妃,總是陪伴在光緒的身邊,每天一起吃飯,一起玩耍,一起睡覺 他們有時候還會互相交換衣服來穿,過得很快樂也很充實,雖說光緒是皇帝,但他那個時候也只還是個孩子而已 。
  • 聽老宮女回憶,光緒和珍妃的故事,宮裡是如何召幸妃子的?
    說到光緒帝小編,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光緒帝是當時清朝的皇帝,當時光緒皇帝沒有實權,掌握政權的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可以說一生都在計算,不斷為自己著想。當時,慈禧出發前,沒有忘記把光緒帝最喜歡的妃子珍妃從井裡掉下來,光緒帝也很悲傷。許多人也在問小編,光緒帝是如何與珍妃的公主人事的?你怎麼喜歡珍妃的妃子?具體來說,讓我們看看!
  • 百年前的舊照都難掩麗質,卻被慈禧耽誤一生
    不過吐槽歸吐槽,晚清也是有美人的,還有好幾位呢,比如說珍妃。看舊照就知道她為什麼得光緒歡心了,不光是兩人合得來,恐怕珍妃的美貌也為她加分不少。可惜,這位美人從進宮開始便屢次被慈禧為難,八國聯軍侵華時便藉口帶不走她,強行將其投井殺害。
  • 深得慈禧太后喜愛的宮妃與女官,看到第七張我有點可憐光緒帝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還珠格格》裡溫柔善良、聰明美麗的晴格格?這位格格一直侍立在太后左右,深得其喜愛。雖然劇情如此,但是在歷史上也確實有相似的人物事跡。裕德齡,裕庚之女,與妹妹容齡一同被召入宮中,深受慈禧太后賞識,成為紫禁城八大女官之一,還被封為郡主。
  • 慈禧欽點科考,狀元落榜原因奇葩,此人逆位後成中國最後一名狀元
    原來慈禧太后為光緒安排了政治聯婚,把自己的弟弟的女兒隆裕嫁給光緒皇帝為妻。隆裕是光緒的表姐,長得奇醜無比,而且驕橫蠻霸,很不得光緒皇帝喜歡,而他喜歡的是漂亮乖巧的珍妃。隆裕偏生是個個性要強的女人,脾氣很倔,但皇帝不和,也不遷就,更不主動獻溫柔緩和關係,於是人前兩一副和睦樣子,人後連話都不說。慈禧對此極為不滿。而更令慈禧不滿的是,光緒皇帝卻經常在公開場合和珍妃秀恩愛。
  • 慈禧身邊最漂亮的女人,被她害得斷子絕孫,臨死前說死不瞑目
    除了上面兩位妃子以外,還有一個女子,在歷史上雖然不出名,但論起長相她絕對是有一席之位,她便是四親王的女兒,人稱「四格格」。四格格這個人還經常出現在慈禧的照片上,其原因自然是她有傾城的容貌,而且她還非常討人喜歡,平日裡調皮可愛,古靈精怪的她還一度受到慈禧的稱讚,要知道慈禧那時候對別人可是一臉嚴肅,一個眼神就能讓你說出真話,別說讓慈禧老人家高興了。
  • 慈禧的荒唐事:因為他名字寓意好,被慈禧欽點為狀元!
    大家都知道狀元都是學富五車,飽覽詩書或者因為書法寫的好的人,但是有一個人不僅書法寫的好,而且名字起的好被欽點為狀元,你聽說過嗎?這個人就是清朝末年的狀元劉春霖,當時是光緒三十年的殿試,經過一番角逐,暫定朱汝珍為狀元。朱汝珍的書法字跡工整,文採斐然,博得人們的好評。
  • 她是太后手中的棋子,一生無寵,卻正位中宮19年,死後與皇帝合葬
    說起太后手中的棋子,看過清宮劇《如懿傳》的或許都知道,太后為了監視乾隆的一舉一動,前後安插了好幾位「棋子」,其中有一位姓葉赫那拉氏的女人,在劇中名叫葉赫那拉·意歡(其原型為舒妃),她就是太后安排與乾隆相見,出身十分顯赫,她的姓氏也一直為乾隆所忌憚,為了讓其不誕下龍子,乾隆經常在侍寢後讓人送去「
  • 賈玲像珍妃,周冬雨撞臉令妃,酷似原型的明星們組個亂燉宮鬥會好看嗎?
    小燕子紫薇就不說了,純屬虛構;烏拉那拉·如懿(《如懿傳》裡給皇后起的名字)是廢后,沒有她的畫像,五阿哥英年早逝,也沒有;香妃傳說中流傳的三幅畫像,都是為了吸引遊客,信口胡謅的,比如這幅異域感很重的。有人說她實際是乾隆最寵愛的和孝公主(十公主),感覺迪麗熱巴可以演她。相對比較可靠的香妃像反而是這幅《威弧獲鹿》中的女子。
  • 戊戌政變中,為何光緒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只因背後的人太強
    戊戌政變中,為何光緒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只因背後的人太強清朝末年的時候,內外局勢堪憂。對外無法抵禦列強的侵略,故此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白銀賠款等。對內,在不堪重負之中選擇了反抗,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