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得慈禧太后喜愛的宮妃與女官,看到第七張我有點可憐光緒帝了

2021-01-08 百家號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還珠格格》裡溫柔善良、聰明美麗的晴格格?這位格格一直侍立在太后左右,深得其喜愛。雖然劇情如此,但是在歷史上也確實有相似的人物事跡。

裕德齡,裕庚之女,與妹妹容齡一同被召入宮中,深受慈禧太后賞識,成為紫禁城八大女官之一,還被封為郡主。後成為旅美作家,先後出版了許多本極具參考價值的清宮生活回憶錄。

裕德齡筆名德齡公主,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西方文化,擅長多國語言。

這就是裕德齡的妹妹裕容齡。容齡也非常受慈禧太后的喜愛,被封為山壽郡主,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可以說是近現代中國現代舞第一人。

容齡在舞蹈上的成就極高,是唯一一個曾親自向現代舞蹈家鼻祖鄧肯學習過舞蹈的中國人。

慈禧太后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年紀輕輕便駕崩了,留下了僅有16歲的慧妃,這位宮妃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愛。

珍妃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她的姐姐瑾妃卻少有人提,這位不受光緒帝寵愛的妃子卻很得慈禧太后歡心。大家也看到了,這麼胖,難怪光緒皇帝下不去手。

瑾妃雖然相貌不佳,但好在心寬體胖,與世無爭,生活也十分閒適,與總幹擾光緒皇帝決策的珍妃顯然不同,可能這也是慈禧太后喜愛她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那是你沒見過慈禧的貼身女官,這容貌氣質實在太...
    想必大家在了解晚清歷史的過程當中,都聽說過德齡和容齡這兩個名字,她們是清朝外交官裕庚的女兒,自小生活在國外,因此也接受了先進的西方教育,思想獨立還多才多藝,因此在回國之後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她對於這兩個從西洋留學回來的女孩非常感興趣,經常讓這二人給她講西洋事物。
  • 慈禧太后和李鴻章都不贊同出戰,光緒帝為什麼還執意打甲午戰爭?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3期:當然,決定甲午戰爭打與不打,並非光緒帝說的算,也不是慈禧太后或者李鴻章,甚至整個大清朝的人說的算,而是日本人說的算。自從1887年,日本人小川又次大佐寫了《徵討清國之策略》之後,日本的「大陸政策」就已經開始了,而且是百年大計。
  • 光緒帝臨終遺言說了這幾句話,李蓮英大驚失色,慈禧得知痛下殺手
    特別是百日維新失敗後,西方列強普遍對維新派持以同情支持的態度,而慈禧面對光緒明目張胆的奪權行為改立端郡王之子溥儁為大阿哥,妄圖廢除光緒帝。 對此光緒帝強烈反對,他目睹了大清國與西方列強巨大的國力差距,認為慈禧等人完全視民眾和國家如草芥。
  • 戊戌變法後,光緒帝被慈禧太后囚禁,日子相當慘,根本就不像皇帝
    話說清朝的光緒皇帝,實在是一個可非常可憐的皇帝,因為作為一代帝王,手中卻沒有什麼權力,完全是一個傀儡,而且很長一段時間他都被慈禧太后給囚禁,根本就沒有皇帝的威嚴和待遇。在最後終於有了出頭之日的時候,慈禧太后就將他毒死,導致他英年早逝,說實話真的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
  • 甲午中日戰爭,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收到的一份禮物
    甲午中日戰爭,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收到的一份禮物!1894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迎來了她的六十大壽。按計劃,這一天要舉辦各種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光緒帝指派禮部策劃此次慶典活動,以表示他對慈禧太后最崇高的敬意。
  • 光緒帝希望通過戊戌變法開始掌權,誰知收效甚微還因此和慈禧反目
    慈禧照片光緒十八年(1892年),御史安維峻上言:「太后既已歸政於皇上,則一切政權不宜幹預,免掣皇上之肘。」慈禧將安維峻革職,順帶還貶謫了禮部侍郎志銳。翁同龢 網絡圖片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春,時年二十八歲的載湉忍無可忍,對慶親王奕劻說:「太后若仍不給我事權,我願退讓此位,不甘作亡國之君。」載湉深知,如果自身命運不改變,變法圖強的願望終難以實現。
  • 戊戌政變後,慈禧為何大罵光緒:痴兒,今日我無,明日安有汝乎?
    光緒帝當然知道慈禧太后回來的原因,所以,一個勁地為自己辯白,堅稱「圍園殺後」計劃,他並不知情。但憤怒不止的慈禧太后,還是吐了他一口唾沫,大罵:「痴兒,今日我無,明日安有汝乎?」那麼慈禧太后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5期: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為什麼僅是軟禁了光緒帝,卻沒有痛下殺手?
  • 光緒帝八字命理解析
    原創/琴鶴堂易學 今天是光緒帝的忌日,謹以此文紀念。 光緒帝、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8月14日寅時—1908年11月14日),父親醇親王奕譞,生母葉赫那拉·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在位三十四年。
  • 慈禧太后身穿一件新做的壽袍,為什麼李鴻章評價是「有點大」?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小德張就深諳李蓮英之心,刻意在地板上劃痕,用他的話講就是要讓李鴻章難受:「我一定要把這收拾得像戳著刀子一樣!」而李鴻章也是因為宮女紅兒跟他說了小德張的事,才知道宮裡的太監有多壞。更重要的是,連紅兒都清楚的事情,卻沒有人敢告訴慈禧太后,足可見小德子等太監的權勢。李鴻章聽後,也是倒吸一口涼氣:「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害我喲?」
  • 戊戌第七位君子徐致靖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慈禧太后最初要處斬的不是6個人,而是7個人,那第七位君子就是當時官至二品的禮部右侍郎徐致靖。徐致靖(1826-1918),字子靜,江蘇宜興人,思想開明,擁護革新,曾給光緒帝上過《人才保薦折》,保薦過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張元濟等維新人士。當年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皇帝,大肆逮捕維新派官員。徐致靖也進了監獄。
  • 慈禧臨終前,立下三條遺囑,第二個讓人發笑,另外2個又是什麼?
    從1884年到1908年的24年裡,慈禧太后是晚清最大的統治者,不管是她的親兒子同治帝,還是光緒帝,都只是慈禧太后掌握權勢路上的一枚棋子,除了權,慈禧太后還喜好奢華,據清朝最後一任太監總管小德張透露,慈禧太后一天要花四萬兩白銀。
  • 他是清朝的皇帝,一生皆受慈禧的挾制,最後中毒而亡!
    四歲登基,起初是由兩宮太后(慈安、慈禧)共同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後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光緒帝一生都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即使是光緒帝在十八歲得以親政,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近距離伺候老佛爺的一天:慈禧到底是暴君還是無助的老太太?
    我到紫禁城已經兩個月了,伺候慈禧太后的女官生活逐漸適應。進宮之前,聽別人描述的慈禧簡直是個喜怒無常的惡魔,可是這兩個月來,我倒不這麼覺得,太后也不過是個六十左右的老太太,她和我的奶奶一樣迷信、傳統,也時常顯露出女孩子愛美和敏感的脾性。歸根結底,慈禧太后是個君王。但這不是你第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印象。
  • 光緒皇帝一生被挾制,為何不殺掉慈禧?看看這3個後果他承擔不起
    晚期時期,除了末代皇帝溥儀悲催之外,光緒帝也同樣很可憐,他一生都被慈禧操控著,據說慈禧臨死前一天還給光緒下毒把他給帶走了。那麼光緒身為大清皇帝,有名有義,為什麼在位時不想辦法除掉慈禧呢?其次,慈禧太后在教導光緒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給他灌入利己思想,教訓光緒的時候,慈禧總愛說:「痴兒,今日無我,明日安有汝乎?」意思是沒有我當初養你提攜你,就沒有你的今天,你可記著了不要日後當白眼狼,就在這樣潛移默化的教導下,使得光緒深受影響。第三,當年慈禧了解到康有為一伙人均屬於維新黨派人士,當革命鬧大後,一夥有志之士操起兵器就來圍攻熙和園,想要處死慈禧太后。
  • 戊戌變法真相:慈禧支持變法,外國人害了皇上,康有為坑死六君子
    光緒帝下發《明定國是詔》,是經過慈禧太后點頭同意的,而且整個變法的過程,都是向慈禧太后匯報的。光緒帝更是專門跑了12趟頤和園向慈禧太后請示變法事宜,整個變法過程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實施。 甚至於,變法中一些太過激進的想法,慈禧太后都予以糾正,以便減少刺激那些當權者,使得變法能順利進行。
  • 慈禧最寵的女官裕容齡:與太監談戀愛,被狀元拒婚,晚年被打斷腿
    被召入宮為女官後,裕容齡經常給慈禧跳舞解悶。因為見這種外國舞新穎別致,慈禧還打破慣例讓她在宮裡繼續鑽研舞蹈。 因為慈禧提倡佛教,並且曾經扮過觀音且坐在蓮花中照過相,因這張照片受啟發的裕容齡還根據此編排了菩薩舞。除菩薩舞外,在宮廷之中,裕容齡還編排了不少經典的舞蹈,諸如荷花仙子舞、扇子舞等等。
  •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談退位條件:什麼都能答應你,唯獨此事寧死不從
    溥儀在退位時年僅6歲,要說整個清王朝最後一個實際掌權者應該就要算隆裕太后了。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與光緒帝成婚。兩日內在成婚之後,隆裕住進東六宮之一的鐘粹宮。但光緒帝因為慈禧的原因,對於隆裕並不喜愛,只獨寵珍妃一人。 其實慈禧之所以挑選隆裕為皇后的原因,除了她是自己的侄女之外,其實就是想讓隆裕監視光緒皇帝的一舉一動,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光緒和隆裕是不可能有真實感情的。
  • 看看第七人是誰
    1898年,慈禧突然發動政變,軟禁光緒帝,並下令逮捕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啓超等人,聽到消息後,幾經輾轉,最終流亡到日本等國家。可剩下沒有走的譚嗣同等人,最終被慈禧太后下令,斬首在了北京菜市口,一場轟轟烈烈,變法維新運動,正式宣布結束。
  • 戊戌政變中,為何光緒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只因背後的人太強
    戊戌政變中,為何光緒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只因背後的人太強清朝末年的時候,內外局勢堪憂。對外無法抵禦列強的侵略,故此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白銀賠款等。對內,在不堪重負之中選擇了反抗,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農民起義。
  • 慈禧太后的「情人」榮祿,最後官居幾品?位極人臣,大概就是如此
    同治皇帝登基後,其生母懿貴妃「母憑子貴」,尊封「聖母皇太后」,尊上徽號「慈禧」,她就是實際掌握晚清政權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鹹豐皇帝駕崩時,慈禧太后26歲,可謂風華正茂、正值當年;再加上其手握晚清軍政大權,基本等同於西漢的呂太后、唐朝的武則天;以致諸多野史筆記、坊間傳聞甚至連國外文獻中都出現了慈禧太后「暗置面首、豢養男寵」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