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荒唐事:因為他名字寓意好,被慈禧欽點為狀元!

2021-01-08 有文化的小哥

大家都知道狀元都是學富五車,飽覽詩書或者因為書法寫的好的人,但是有一個人不僅書法寫的好,而且名字起的好被欽點為狀元,你聽說過嗎?

這個人就是清朝末年的狀元劉春霖,當時是光緒三十年的殿試,經過一番角逐,暫定朱汝珍為狀元。朱汝珍的書法字跡工整,文採斐然,博得人們的好評。當時劉春霖的試卷排在朱汝珍的後面,大臣們把試卷整理完畢後,呈向慈禧太后審閱。

當慈禧太后看到狀元的答卷後很滿意,書法和文採實屬難得,當看到後面落款,慈禧太后生氣了。朱汝珍,這個名字裡有一個珍字,想到珍妃曾經支持光緒,反對自己,氣不打一處來,所以就把朱汝珍的答卷扔到一邊,開始向下翻看其他人的答卷。

當看到劉春霖的答卷,小楷寫的流利工整,所寫小楷不論是筆法和章法上都挑不出問題。

在古代能夠參加殿試的人必定下了一番苦功夫,在書法上不會很差,尤其在楷書上,所以慈禧第一眼看到劉春霖的書法後,也很有功底。

如果僅僅因為劉春霖的書法和文採被欽定為狀元,後人也不會當做津津樂道的談資。據說慈禧在看到最後落款的時候,落款是赫然寫著三個字,劉春霖!這時候慈禧喜笑顏開,對這個名字情有獨鍾,慈禧展開了層層聯想,時下正值大旱,春霖二字恰好化解了大旱,是一個好兆頭。

再查一下劉春霖的家鄉,是肅寧的劉春霖,肅寧是肅靜安寧的意思,好地方加上好名字,在說書法文採也不錯,慈禧興高採烈的欽定他為狀元。至於朱汝珍,那只能屈居榜眼了。

由此可見,劉春霖高中狀元,不僅是書法和文採,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起了一個好名字。

不過慈禧太后的這種做法實在是荒唐,僅僅因為一個名字起的好,就把位列榜首的朱汝珍排在劉春霖之後,好在朱汝珍和劉春霖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了貢獻,如果劉春霖人品低下,那麼就會給慈禧的一生又增添一抹敗筆。

相關焦點

  • 慈禧欽點科考,狀元落榜原因奇葩,此人逆位後成中國最後一名狀元
    原來慈禧太后為光緒安排了政治聯婚,把自己的弟弟的女兒隆裕嫁給光緒皇帝為妻。隆裕是光緒的表姐,長得奇醜無比,而且驕橫蠻霸,很不得光緒皇帝喜歡,而他喜歡的是漂亮乖巧的珍妃。隆裕偏生是個個性要強的女人,脾氣很倔,但皇帝不和,也不遷就,更不主動獻溫柔緩和關係,於是人前兩一副和睦樣子,人後連話都不說。慈禧對此極為不滿。而更令慈禧不滿的是,光緒皇帝卻經常在公開場合和珍妃秀恩愛。
  • 清朝科舉的荒唐往事:一位書生靠拍馬屁,被嘉慶欽點為狀元!
    不過,清朝科舉最令人髮指的地方,還是歷代皇帝無視考生成績,僅憑自己喜好就隨意欽點狀元,如乾隆因喜愛排第十的考生胡長齡名字的寓意,就取其為狀元,慈禧不喜歡成績第一考生的名字(朱汝珍)和籍貫(廣東),就欽點了劉春霖為狀元等等。
  • 古代狀元了不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寫的字比印刷體還要好!
    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狀元,那是慈禧太后欽點,名叫劉春霖。這個狀元不僅是書法家,還是一個近代畫家,他生於1872年,河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他考中狀元,因為他考中狀元的第二年,清朝就把科舉制廢除了,所以劉春霖就成了中國史上的最後一個狀元。
  • 中國最後一位狀元試卷真跡,這字體讓現代人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但想也知道,當時的清廷已經江河日下、風雨飄搖,所以劉春霖這個狀元並沒有一直風光下去,他憑著兩件事在中國歷史上揚名:一是堅守氣節,二是書法高超。中國人常說「字如其人」,其實這話絕對了些,比如北宋時的蔡京雖然寫得一手好字,卻是個典型的大奸臣;不過劉春霖確實字如其人,至今書法界仍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的說頭。日偽侵佔中國期間,著名的大漢奸王揖唐曾經一力邀請劉春霖任偽職。
  • 皇帝亂點狀元譜:皇帝點狀元不看文章看什麼?所有大臣沒想到!
    問題出在皇帝的名字上,明英宗叫朱祁鎮,試想點狀元傳臚唱名,就像是在直呼皇帝其名。對皇帝來說,誰當狀元事小,寡人的尊嚴事大。於是一直往下翻,第二名李永通,第三名鄭環,第四名吳英,也許皇帝一時敗了興,覺得這些名字都太俗。直到第五名王一夔,才勉強滿意,將他點為狀元。祁順被拖入二甲,真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了錯誤的皇帝。
  • 慈禧太后糊塗一生,但是她有一件事做得很對,可媲美秦皇漢武!
    皇太后慈禧的一生可以說是被中國人唾罵的一生,在清政府物資極度匱乏的時候還過著相當奢侈的日子,和外國人籤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出賣國家,但是有一件事做的很漂亮可以和秦皇漢武相媲美啦。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我們先來看看慈禧做的那些荒唐事吧,被人罵了百餘年。
  • 此人是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如果沒有早逝,慈禧不可能獨攬大權!
    說到慈禧,不可能有人沒有聽過她吧,除了還不懂事的小孩。說到晚清的統治,怎麼都繞不開這個人,因為她統治了大清47年。從一個選秀進宮的妃子,能夠在勾心鬥角的皇宮中脫穎而出,獨攬大權幾十年,慈禧太后還是很有本事的。
  • 慈禧真錯殺了珍妃?你看她幹的這件違背祖訓的事,其實是咎由自取
    光緒帝實慘,一生的命運被掌控在慈禧手中,雖然是皇帝但手上沒有實權,皇后還是慈禧塞給他的。  慈禧為了能更好的控制光緒,把自己的親侄女隆裕欽點給光緒。隆裕長相併不出色,史書上記載她長得「馬臉高額、瘦弱駝背」,從隆裕真實的照片來看,史書沒有撒謊,也難怪光緒不願意跟她親近。
  • 慈禧最愛一道菜,但慈禧得知原材料後,當即把廚師處死
    生活中的慈禧貪圖享樂,窮奢極欲,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不顧國家安危,肆意縮減海軍軍費,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天皇節衣縮食只為省錢給海軍購買戰艦。 慈禧十分愛吃,也是民間眾多美食故事的常客,但是這些故事多不可信,因為慈禧可不像康熙那般「到處瞎逛」。
  • 慈禧最寵的女官裕容齡:與太監談戀愛,被狀元拒婚,晚年被打斷腿
    不久後的一天,裕庚的日本友人前來拜訪時,裕容齡竟偷偷換上和服登臺為他們表演,裕庚看到臺上那個小小的舞動身影時先是一顫:這小姑娘竟跳得如此好。待定睛一看發現臺上正著和服表演的是自己女兒時,他臉上的笑容瞬間便凝固了。 客人走後,裕庚將女兒叫到跟前狠狠責罵了一番。
  • 慈禧長得有多漂亮,為什麼鹹豐皇帝那麼喜歡她?
    年輕時的慈禧,算得上是一個美女,雖然不是傾國傾城之色,卻也算中上之姿。但鹹豐帝喜歡他的原因,卻並不是因為她的姿色,更多的是她的文採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她生了一個兒子。「入宮後,宮人以我為美」,這句話說的便是慈禧。在現在遺留的照片中,更多的是慈禧年老時的照片,其年輕時照片並沒有留存下來。
  • 慈禧聽戲與「遊龍戲鳳」\白頭翁
    當年蘭兒入選秀女,又進封為蘭貴人,其中有一條就是對音樂、戲曲有一種天生的聰慧,天生的靈通,為了博得鹹豐的喜愛,慈禧當年在這方面沒少下功夫。她不但是戲迷,有戲癮,而且是「戲精」、戲通。慈禧當權以後,立即在頤和園修了一座比故宮暢音閣還恢弘的德和園大戲樓,五十大壽時,慈禧又花了十一萬兩白銀購置了全套的戲裝行頭和道具,可謂空前絕後,單憑這一點足見慈禧對京戲痴迷到何種程度。
  • 戊戌變法——不是光緒高估了自己,而是他低估了慈禧!
    光緒能夠進行戊戌變法和慈禧的支持是離不開的。因為甲午戰敗後慈禧也清楚,大清弱再不做出改變,勢必會面臨亡國的風險,因此,當光緒力主變法的時候慈禧也曾喝令群臣不得阻止,這才有了戊戌變法的開展。翁同龢是光緒最忠實的支持者,也是「帝黨」的核心人物,將他革職,既斷了光緒的臂膀,也是對光緒的一種警示;
  • 《光陰裡的老北京》丨「末代狀元」三拒日偽之「邀」
    「末代狀元」劉春霖就是其中的一位。日偽漢奸曾以利祿誘他為日偽政權效力,但遭到他的怒斥,其民族氣節為世人所稱道。慈禧太后欽點「末代狀元」劉春霖,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今河北省肅寧縣)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狀元後,第二年科舉取士制度被廢除,他便成了「末代狀元」。有關劉春霖高中狀元之事,民聞甚多。據說是由慈禧太后欽定的。
  • 看了他的所作所為,覺得19歲都是長壽
    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慈禧太后唯一的後代,清朝最後一位實權皇帝鹹豐(愛新覺羅·奕詝【yì zhǔ】)的唯一繼承人。同治繼位時年僅6歲,他的父親鹹豐皇帝為他傾心挑選了八位顧命大臣,而且還有兩宮皇太后(慈禧與慈安)的幫助。
  • 同治皇帝以「潑茶選後」的方式選出的皇后,慘遭慈禧折磨致死
    於是,那天過後,宮中自動稱皇后為皇太后,稱懿貴妃為懿貴太妃。慈禧氣得肝氣發作,竟然沒能出席鹹豐帝的奠酒典禮。最後,是皇太后弄清楚了原委,在鹹豐帝遺體入棺的「大殮」禮上,讓小皇帝當著眾大臣的面封了慈禧為皇太后。於是,同治朝出現了東西兩宮皇太后——住在東宮的慈安皇太后和住在西宮的慈禧皇太后。慈禧太后託言同治年紀太小,自己垂簾聽政,操持了國家權柄。
  • 名字諧音不好,狀元都給你免去,寶寶起名注意的幾個點
    今天討論個問題什麼名字算好名字?我們先看兩個例子:毛澤東,這個名字寓意毛毛細雨要潤澤東方。周恩來,周總理,周有周到周全之意,恩,為恩澤,恩惠之意。這兩位偉人的名字我們一看就知道是好名字。歷史上因為名字而成功的人太多了,那些有名的詞人詩人藝術家大文豪各個名字都經得多推敲,比如說李白,柳宗元,蘇軾,歐陽修,王安石等等,同時因為名字吃虧的文人也不在少數,明朝永樂二十二年,殿試的狀元叫孫日恭,榜樣叫刑寬,但是結果狀元換成了刑寬,孫日恭成了第三名。原因是什麼呢?
  • 慈禧的書畫風格獨特,有人認為這不是慈禧親筆畫,而是有人代筆!
    提到慈禧,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的皇太后。大家對他的形象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生活奢侈,對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後人對他的印象並不好。但是他還有一個讓人爭議的地方就是她的書畫,有人認為她書畫頗有造詣,尤其是花鳥畫,風格獨特,獨具風神。
  • 慈禧在早朝之前四個小時幹的事情,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事啊
    慈禧在早朝之前四個小時幹的事情,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事啊文/珍惜自己讀不懂的書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慈禧四點就起床的事情吧,每天的早操活動是八點鐘參加,讓我不禁感慨,早起四個鐘頭是去幹什麼了呢?想必大家跟我一樣困惑吧。
  • 戊戌政變中,為何光緒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只因背後的人太強
    戊戌政變還有一個說法也叫百日維新,這樣我們更加好奇的是,晚清的政權被慈禧掌握手中,為什麼光緒帝還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平二列受制於慈禧的他,又為什麼在戊戌政變中敢和慈禧一較高下?其實,主要的原因是他背後的人太強了。自古以來,重大的改革,都是免不了需要支持。一個人孤軍奮戰不會有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