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土司祠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超 黃剛)6月8日清晨,天全縣仁義鎮老場村楊家土司祠堂內鳥語花香,管理員高文芬和平時一樣打掃完衛生後,便打開大門開始了一天的免費開放工作。一旁的書畫室內,村民洋林成正在練習書法,幾位老人下起了象棋,一些群眾看起了書報、上起了網。前堂、正堂、後堂,東廂房、西廂房,小青瓦頂……踏入穿鬥式木結構建築的四合院——楊家土司祠堂,中國傳統文化的燦爛展露無遺。
楊家土司祠堂
楊家土司祠堂始建於明代,由天全六番副招討使楊世仁修建,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旅遊的意義不僅是遊山玩水、開闊視野、放鬆心情,更是文化碰撞、體驗和分享的重要形式。」天全縣文體旅局局長李娜介紹,天全生態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厚重,古為「巴蜀屏障,南詔咽喉」。
紫石關城樓
據史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天全即為人類聚居之處,西漢元鼎六年,為建縣之始,清雍正七年為天全州,民國二年,改天全州為天全縣。通過文旅融合,讓土司文化這樣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與極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結合,以活態形式得到關注,得以保護、傳承和創新。
天全縣城
「楊家土司祠堂現在是鎮上的綜合文化服務站,分別以紅色文化、土司文化和宗祠文化三個文化主題進行展陳,按照省級文化示範站的標準,設置了圖書閱覽室、舞蹈排練廳、電影放映廳、棋牌室、廣播室等,並落實專人負責管理,實行全天候免費開放。」天全縣文管所負責人劉聰介紹,楊家土司祠堂既是省級文保單位,是當地供遊客參觀學習的老式建築景點,同時改造為基層文化陣地後,也在為當地群眾文化生活提供著便捷的服務,既保護了文物又利用了文物還留住了鄉愁。
像楊家土司祠堂這樣的文保單位或老建築改造為文化陣地,目前天全縣已經實施了8處。
背夫文化發祥地--甘溪坡
文化為魂「無法複製」的天全遊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天全堅信,文旅融合項目可複製、可替代,但文化內涵不可複製、無法替代。有了文化內涵的傳承發揚,才會有新業態帶來的新活力、服務的別具風格和品牌形象的充實飽滿。
2019年10月25日,第三屆二郎山紅葉節開幕式晚會
天全每年舉辦的二郎山紅葉節、二郎山冰雪節、文創旅遊節等特色會節活動,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開展的,是傳承和豐富「艱苦創業,開拓奮進,團結拼搏,無私奉獻」的二郎山精神體現。
紅色夏令營啟動
2019年8月4日,第三屆二郎山文創旅遊節暨紅色體驗之旅在紅軍村啟動
天全已連續舉辦五屆「上巳雅集」文化旅遊活動,去年的活動在紅軍村舉行,吸引了省、市、縣的藝術家、書畫愛好者及遊客齊聚仁義鎮,揮毫潑墨,以書明智、以畫抒情,仿佛再現當年蘭亭一序之勝景。「紅軍村是天全縣打造的重要紅色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雅安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上的重要節點。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是當前文旅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李娜介紹,「上巳雅集」已成為天全縣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群眾文化品牌。
2019年3月30日,第五屆「上巳雅集」文化旅遊活動
2019年,天全推出文旅形象大使「全小鹿」,亮相《中國推介》《中國味道》,向全世界發出天全邀請。「通過多種途徑,將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紅色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培育壯大天全紅軍、土司、茶馬本土文化,研發推廣『土司宴』等天全本土特色菜,讓遊客在積極參與中體驗民間習俗、增強文化自信。」天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瑞華表示,天全將持續辦好各類文旅會節,吸引更多遊客到天全聽「茶馬往事」、尋「紅色足跡」、赴「雪域朝聖」,讓「暢遊川藏、始於天全」實至名歸。
二郎山藝術團文藝慶典晚會
特色旅遊豐富天全「詩和遠方」
天全,什麼最有口碑?什麼傳頌最快?
二郎山、水鹿、黑頸鶴、喇叭河、光頭山、陳氏骨科、橋頭堡……但凡對天全有所了解的人,這些詞彙可謂脫口而出。
喇叭河景區內猴子
天全東聯成都、西接康藏的區位條件得天獨厚,具有打造「成渝後花園、康藏橋頭堡」的先天潛力,通過景區景點的有機整合、旅遊線路的科學設置,該縣大力發展「假日經濟」,科學策劃兩日遊、三日遊精品線路,讓遊客在天全流連忘返。
喇叭河景區內雲海
據悉,天全正以「二郎山」這一超級IP,融合打造國道318川藏線、茶馬古道兩條「黃金旅遊線」,高質量規劃和建設光頭山、紅靈山、大崗山等景區,加快喇叭河國家5A級景區創建步伐。深度挖掘特色資源,整合串聯景區景點,包裝推出以二郎山森林公園為核心區域、彰顯「野趣、自然之美」的森林康養、生態遊,以甘溪坡、紫石關為核心區域,彰顯「歷史底蘊、人文之美」的古道文化遊,以紅軍村、愛國村為核心區域,彰顯「長徵精神、紅色歷史」的紅色文化遊,以桐林村、龍尾村、大坪村為核心區域,彰顯「風土風俗、鄉愁之美」的鄉村遊,著力創建烙有天全印記的旅遊線路。
紫石關
按照「生態+休閒+康養」的思路打造了多功-新華-老場-仁義-城廂農旅遊融合環線、樂英-思經-始陽鄉愁記憶農旅融合環線、思經-魚泉「竹海漁鄉」農旅融合環線3條,豐富休閒、康養、農耕、餐飲、垂釣等旅遊業態,全面提升鄉村旅遊基礎,帶動更多人口參與鄉村旅遊及相關產業。天全正在加快推進朗湖頤園等康養綜合體建設,打造川西中醫康養中心和「川藏線上最具水潤風情的康養旅遊目的地」,為旅遊厚植內涵,共赴「詩和遠方」。
留住鄉愁鄉村旅遊「節節高」
金銀花採摘、插秧、放風箏、稻田摸魚、荷塘月色鄉村馬拉松……承載了多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和對鄉村農耕生活的嚮往?
南天新增風箏節
每年5月,天全縣仁義鎮,一階階梯田陸續開始蓄滿水,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揮灑在如鏡般明亮的梯田,泛出不同色彩,將山村裝扮成為如詩畫卷,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仁義鎮梯田
特色農家樂、花園菜園、生態土雞、冷水魚、土雞蛋、新鮮竹筍、時令菜蔬、九大碗、燒雞公……天全龍尾村發展稻田及荷塘養殖100餘畝,建立了「荷塘養殖+」村集體經濟產業示範基地和貧困戶產業示範基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吸引無數市內及外地遊客前往體驗原生態鄉村遊。這樣的鄉村遊只是天全農旅融合的一個縮影,「綠園小河」「竹漁思經」「紅綠仁義」「田園新華」「茶香樂英」「果蔬新場」「農林興業」,一批靚麗的美麗鄉村加速打造建設中。
南天新鎮一角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天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厚植生態底色,突出發展特色,彰顯鄉村本色,正著力打造川西高原江南水鄉,一個輻射成渝、連結康藏的「水韻天全、頤養勝地」。
天全城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