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一種常年不斷的蔬菜,在農村,一般每家每戶都會種上幾壟韭菜,但很多農戶種植的韭菜,割過幾茬之後,就開始慢慢變得細長,繼而出現幹尖,長勢不良的現象。老爸在村裡算是一個老菜農了,對種植韭菜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別人家的韭菜一般都越長越細,而老爸種的韭菜卻越長越粗壯,它採用的方法雖然都是一些土方法,但卻很有效,下面就把老爸種韭菜常用的三個土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韭菜收割後在2小時內及時噴灑食用醋水溶液,比例為1:150,用噴壺均勻的噴灑到韭菜的割口上以及地面上,其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殺滅病菌和蟲卵,使沒有癒合的傷口快速吸收營養,促進快速生長,因為食醋裡面含有胺基酸、維生素和糖類物質,這些物質通過葉片進入到植物體內,促進營養吸收,達到長勢旺盛的目的,第一遍噴完之後等過個四五天,用1:200的食用醋溶液再兌上0.2%的尿素,均勻的再噴一遍,這樣韭菜不但不黃尖,長得還特別旺盛。
2,用發酵幹牛糞和草木灰撒施,在韭菜割完後,當韭菜長到2釐米高時,用發酵好的幹牛糞混合草木灰在韭菜的四周均勻的撒上一層,厚度1-2釐米即可,因為韭菜在收割完後,生長需要較多的養分,而幹牛糞和草木灰質地鬆軟,養分充足,不僅可以疏鬆土壤,還為韭菜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而且草木灰含有較高的鉀肥,能促進根系強壯,還能起到殺菌滅蟲的作用,對韭菜生長十分有利。
3,種韭菜要先養好根,韭菜在生長中有一個特性,就是容易跳根和分根,如不採取措施,就會影響韭菜的生長,使韭菜越長越差。養根的方法是,每割完一茬韭菜,等長到2釐米高時,在韭菜周圍用土蓋住根系,也可以用有機肥蓋住根系,不讓根系長到地面之上,從而達到根系越長越壯,韭菜越割越旺的目的。
以上三個土方法是種植韭菜的實際經驗,供大家參考,更多農村種植方面的內容,歡迎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