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完成長徵的西方人,返回蘇聯留下妻兒,他們後來如何了?

2021-01-15 可愛的小萱萱58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人生雖短短的幾十載,卻並不平坦。走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我們需要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堅持下去。就像八十多年前的「長徵精神」一樣,只要堅持不懈,勝利總會在前方等著我們。

可以說,「長徵精神」影響了一代代中國人,而紅軍戰士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事跡,更在歷史中留下了燦爛的印記。前有堵截,後有追擊,危機四伏的形勢下,紅軍戰士頑強地跨過了二萬五千裡的艱難險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大家都知道,紅軍之所以踏上萬裡長徵之路,是因為當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國民政府為了擺脫包圍而進行的戰略轉移。

紅軍反圍剿失敗,被迫踏上長徵道路的原因,則與兩個關鍵人物指揮失誤分不開,一個是博古,一個是李德。在這些人中,李德是一位來自蘇聯的德國人,是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軍事顧問。兩人不了解紅軍的實際情況,一意孤行,造成了長徵的困境。幸好遵義會議取消了二人的軍事指揮權,使中央紅軍得以健康發展。李德是唯一一位完成了長徵的西方人,1939年回蘇聯任職,此後再也沒有回過中國。值得注意的是,當他回到蘇聯時,他在中國留下了兩個妻子和一個兒子,這兩個兒子後來如何了?

剛到中國時,中國的共產黨對他的國際軍事顧問表示了應有的尊敬。該機構專門為他配備了守衛和廚師,確保了在物資短缺時,牛奶、肉、蛋、禽、魚等營養食品的優先供應。不過,剛開始來中國的李德給人的印象並不好。因為李德出生於西方國家,對男女關係的觀念過於開放,這給中國當時的共產主義戰士造成了很多困擾。李德曾見過一位相貌英俊的女團幹部,便毫不猶豫地向這位女團幹部示愛,並用德語直言不諱地說:「你長得真漂亮,我很喜歡你。」而且這時,女團幹部的丈夫在一旁,他早年曾留學德國,自然精通德語。所以他立刻對李德大聲地說:「先生,請您自重,這是我的妻子。」

說完他就帶著妻子向屋內走去,只見門開了,聲音很大,只剩下灰撲撲的李德和眾多武士面面相覷。這件事一傳十傳百,很快在紅軍中流傳開來,於是博古決定給李德找個中國妻子,他把這件事交給了婦委主任李堅貞。李堅貞將心儀的女子想了又想,最後決定將同鄉蕭月華介紹給李德。一開始蕭月華並不同意,畢竟二人來自不同的國家,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甚至連基本的溝通都做不到。第二,李德比自己大十歲,是個老外。終於,前一段時間李德的「求愛」事件傳開了,很多人認為李德不可靠。

李堅貞見蕭月華不同意,只能說這是組織交給她的任務,革命大於生活,最後蕭月華無奈也只好與李德結婚。夫妻倆婚後生活並不幸福,由於兩人性格、思想、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經常因瑣事發生爭吵甚至爭吵。在長徵途中,蕭月華懷著身孕,到陝北時生了一個男孩,李德給兒子取名為布蕭德華,蕭月華覺得名字太繞嘴,又給兒子起了一個小名叫「寧」。此後不久,蕭月華進入延安抗大學習,李德因聚少離多而經常爭吵。無可奈何,1937年兩人正式離婚,寧寧跟隨母親蕭月華,李德每月付給母子600元的撫養費。

抗戰勝利後,蕭月華曾任湖南交通廳廳長,1960年代又調回部隊。一九六一年蕭月華被授予大校軍銜,一九八二年國家把她的待遇提高到副軍級。一年後,蕭月華在廣州病逝,終年72歲,她的孩子寧寧已不再有相關的記錄。蕭月華和李德離婚後,與歌劇演員李麗蓮相識。他常在延安參加文藝演出,李德被美麗大方的形象深深吸引。一九三八年,兩人經組織批准正式結婚。當李德回到蘇聯述職時,他原本打算帶李麗蓮一起回國,可李麗蓮因為沒有護照籤證,所以沒能去莫斯科。

李麗蓮從此留在了中國。戰敗後,李麗蓮與劇作家歐陽山尊在上海結婚。自建國以來,李麗蓮一直擔任婦聯外聯部副部長,為統一戰線和婦幼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李麗蓮於1965年4月死於北京,享年51歲。

相關焦點

  • 1935年遵義會議後,那個曾對紅軍造成嚴重損失的李德,後來咋樣了
    兩年後,他從監獄逃跑,並準備前往曾經想好的地方蘇聯,來到蘇聯後,他成功地進入了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學習了三年便順利畢業,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與當時在蘇聯任中共駐國際代表的王明相識並熟悉。進入紅軍1931年,共產國際在上海交通站的負責人牛蘭夫婦被捕,並被關進了監獄裡,因為他們身上掌握著許多重要的情報,所以共產共際便指派在上海的特工佐爾格前去營救,為了打通一些關係,便需要一筆巨資。當時共產國際同意拿出兩萬美金,但是卻需要一個人親自前往把現金送到上海,經過篩選,他們選中了當時已經從軍事學院畢業 的李德前往完成此項任務。
  • 1939年李德回蘇聯後,兩任妻子被留在中國,兩段情感草草收尾
    1939年後,被李德留在中國的兩任妻子後來怎麼樣了 提到長徵,很多人耳熟能詳。現如今,長徵代表著一段光輝的奮鬥歷程,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種勇往直前、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然而,在從前的那個年代,在紅軍長徵的當下,它卻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歷史。
  • 熱愛玉米的赫魯雪夫,給蘇聯留下滿地「爛雪泥」
    來源:新潮沉思錄赫魯雪夫作為蘇聯領導人,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都能津津樂道的說出他熱愛種植玉米,在聯合國開會拿皮鞋敲桌子的故事,還因此有了一個外號「玉米帝」。不過說起來在蘇聯和後來的獨立國協國家,「玉米人」(КУКУРУЗНИК)這個外號也一直伴隨著他。
  • 王寶玉90年代駕機叛逃,後來被遣返,當時蘇聯是什麼態度?
    從個人素質上來講,王寶玉其實算不上是很出色,雖然他也刻苦鑽研新的技術,但他的水平應該只能算中等偏上。因為不善言辭,沉默寡言,導致了同在部隊之中的戰友對他也不是很了解,可事實上由於個人自尊心較強,王寶玉始終認為自己懷才不遇,加之生活上遭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最終導致後來走上了歧途。
  • 史上唯一的太空遇難事件
    迄今為止,共有561位太空人曾經去過太空,只有3位蘇聯太空人在那裡遇難(另外,還有15位太空人曾經死於火箭爆炸等航天事故,但死亡地點均位於卡門線以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格奧爾基多勃羅沃利斯基、維克託帕查耶夫以及弗拉季斯拉夫沃爾科夫。這3位太空人共同死於「聯盟11號事故」,該事故也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太空人在太空遇難的事件。
  • 長徵五號一飛沖天,對中國意味著什麼?丨大伊萬問答
    按照預定計劃,嫦娥五號估計將在11月30日左右著陸月面「風暴洋」區域的「呂姆克山」地帶,完成採集月表與深層月壤的任務後,預定於12月17日左右返回地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將是中國首次實施月面著陸-月面上升-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世界上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完成月面採樣返回的國家。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這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看點一:長五發嫦五——本年度最有「分量」的發射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黨委副書記關鋒介紹,探月工程三期是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將實現月球採樣返回。三期工程規劃實施兩次採樣返回,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後,後續還有嫦娥六號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新中國最後一名叛逃飛行員:1990年駕機飛往蘇聯,結果如何?
    蘇聯人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時非常憤恨這個王寶玉毀了他們的前程。作為中國軍人,這個世界上最不聰明的行為是什麼?1945年投靠日本,1949年加入國軍,1990年叛逃蘇聯。畢竟這都是大勢所趨,中蘇雖然交惡了很多年,但是戈巴契夫上臺之後兩國關係已經有所緩和,到了1990年,蘇聯已是內憂外患,也開始向中國示好,然而飛行員王寶玉卻架機叛逃到了蘇聯。
  • 91歲抗戰英雄尋親65年未果 為保首長家小失妻兒
    1949年5月,西安剛解放,王志恆回到家鄉,為解放軍支前運送糧草,擔任過靈沼民兵隊長;參加聲援抗美援朝;西安民兵在北郊集訓,習仲勳、趙壽山在皇城向他們授旗;1955年,王志恆帶領民兵參加了新河開挖會戰,受到當時長安縣人民政府的表彰。  老人說,時至今日,他活了90多個年頭,身體還可以,頭腦也清醒,唯一的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失散65年的妻兒。」
  • 《阿波羅18號》太空人離奇死亡,NASA拒絕倖存者返回地球
    1974年聖誕節,按照既定計劃,做好再次登月準備的阿波羅18號,突然被美國總統尼克森叫停並取消了該次登月活動,從此美國人就再也沒有登上過月球。影片截圖太空人們在月球一個低洼的洞中發現了前蘇聯遺留的船艙,船艙中甚至還存有殘骸,慘烈的死亡景象使他們大吃一驚,而洞中的石塊也是有生命的異形怪類。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而且長徵九號的研製和生產工作中的技術困難也不少,首先它需要大推力發動機,箭體、防護罩、燃料儲藏箱等也都十分巨大,對大尺寸部件製造工藝形成挑戰,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設計製作,按照現有的該型號火箭的首飛時間可能不會早於2028年,但是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不想等這麼久。因此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呼喚一種新的火箭來完成它,於是,「921火箭」應運而生。
  • 「胖五」柔性充氣性返回艙異常,問題大不大?看專家如何解讀
    (長徵五號發射)  近日,長徵5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基地首飛告捷的消息,一掃前兩次長徵2號和長徵7號發射失利的陰霾,為中國航天正名。  據中國載人航天網站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進行首次試驗驗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6日在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專家正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這不禁讓人疑惑,這個柔性充氣式返回艙是什麼呢?問題大不大?是否會耽誤我國航天的進步呢?
  • 1960年中國人如何完成人類壯舉 從北坡首次登頂珠峰?
    因此,我方後來回信時用了「珠穆朗瑪峰」,之後蘇方也用了珠峰的稱謂。邀請中國共同攀登高山,蘇聯人並非一時興起。曾是我國第一支登山隊運動員兼醫生的翁慶章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蘇聯的登山運動已很普及,只是,蘇聯本國的高山並不多,且都被運動員們登頂過,由此,他們想到了擁有眾多世界一流高山的鄰邦——中國。
  • 建文帝失蹤後,叔叔朱棣如何對待他妻兒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紛爭,對於古代皇子皇孫來說,看似光鮮亮麗、錦衣玉食,其實危險重重,不得不讓人發出「無情最是帝王家」之感嘆。為了坐上皇位,皇室成員明爭暗鬥,甚至拔刀相向,弒父殺兄的事情並不罕見,建文帝朱允炆卻與眾不同,他是祖父朱元璋指定的繼承人,卻被親叔叔朱棣奪走皇位。
  • 紅軍長徵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留下的動人故事 - CCTV.com
    紅軍長徵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留下的動人故事 據這個縣原黨史辦出版的《紅軍長徵過龍勝》一書記載,當年紅軍長徵路過龍勝時,紅3軍團4師首長在白面瑤寨旁的這塊巨石下,會見了當地瑤族起義首領。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壓迫,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曾發動了一場起義,但很快就被國民黨反動政府鎮壓了。躲藏在這塊巨石下山洞中的幾名瑤胞中,就有當時起義的首領。     紅軍首長向瑤胞們宣講了我黨的性質、任務及黨的民族政策,消除了他們對紅軍的偏見和誤解。
  • 賀子珍離開延安前往蘇聯,在蘇聯生下一個男孩,此子的結局如何?
    今天要帶大家認識的這個人,是毛主席曾經最親密的革命伴侶,她叫賀子珍。賀子珍是江西人,也是井岡山第一位女黨員,秋收起義失敗後,她與主席都上了井岡山,兩人在相處過程中感情逐漸升華,兩人於1928年結婚。
  • 關於長徵,這10個問題網友最關注……
    甚至連毛澤東一開始都沒有在長徵名單之中。曾任李德俄文翻譯的伍修權在《我的歷程》中寫道:「當初他們還打算連毛澤東同志也不帶走,當時已將他排斥出中央領導核心,被弄到於都去搞調查研究。」後來,經過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等人極力爭取,毛澤東才得以參加長徵。    問題4:犧牲在長徵路上的紅軍高級將領有哪些?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上太空,63年過去,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但當時的美國以及蘇聯依舊還處於超級大國的競爭之中。不能打仗了,於是他們就開啟了「人類太空史上最敢想也最敢幹的時代」,他們開始了太空競賽。中國稱其為太空爭霸,美國叫做Space Race,蘇聯叫做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而爭霸的主角,就是美國vs蘇聯。其他的國家都是觀眾,看熱鬧。而爭霸的擂臺,就是大氣層之外的太空。
  • 1991年蘇聯解體後,3萬華人企圖回國,為何直接被拒之門外?
    由此可見這次事件不是孤立的,據猜測是兩國關係鬧僵後蘇聯特工直接參與策劃的,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不明真相群眾隨波逐流跑過去的。後來改開以後,特別是蘇聯解體後,有大約3萬華人想回來可是再也回不來了,中國直接把他們拒之門外。因為改籍就是拋棄祖宗,拋棄國家。既然選擇了放棄就得接受後果,人得有廉恥之心,吃到碗裡的還想著鍋裡的就不是人該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