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又稱:摸金校尉,也有人將其稱為是「土夫子」,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從來就沒缺少過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員,甚至有些成了氣候的盜墓賊還是家族,集團組織的區盜墓。
當然無論名氣再大,歷史上所有朝代,都對盜墓這個行當是否定的,古人認為這是一種極為損陰德的職業,所以對於盜墓賊的懲罰也是極為嚴厲。
古人深信人死了之後,會去另外一個世界繼續生前的享受,因此無論是皇室帝王,民間土豪,還是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後事。那些身份地位極高的人,墓室中的陪葬品更是多如牛毛,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會繁衍出盜墓這個職業
而墓室中的財寶,也讓盜墓賊一次次的鋌而走險,即便是被人發現,可是依舊有人義無反顧,並且還有家族形式,世世代代經營這個行當的獨特風景,他們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盜墓技術。正是因為有巨大的利益誘惑,才會有人堅持幹這一行,即便是現代社會,也依舊有盜墓賊活躍著。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們的目的非常的直接,那就是拿走文物換錢。
古墓只要被盜墓賊光顧過,基本都是受到毀滅性的破壞。當然盜墓也是有派別的,而盜墓者也分是否會遵守規矩,有的盜墓者他們並不會肆意破壞古墓,只是拿走幾件。而有的盜墓者便是暴力獲取文物,他們不在乎其他東西被毀。
比如說:孫殿英(國民黨軍事頭目),此人盜墓就非常的暴力,直接拿炸藥炸開了墓門,士兵們進去隨意破壞,能帶走的便帶走,帶不走的便隨意扔了,毀了不少文物,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孫殿英並不能算是盜墓賊,只是一個為了錢財,單純用炸藥強行破壞古墓,取走錢財的軍閥頭目,完全沒有盜墓賊應有的技術。
在古人看來,盜墓是傷天害理的行為,盜墓賊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因此一般的盜墓者或者是組織,他們做事都會留一線,至於半路出家的那些人則是不管不顧。
在盜墓界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經常下墓的人壽命都不會長久,按照迷信的說法就是他們經常盜墓,損了自己陰德,在墓裡肆意妄為更是衝撞了墓主人會遭報應。這個說法就連尋常百姓都知道,當然也不是絕對的,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科學家就曾經站出來解釋過,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種迷信,從而給出最正確的結論。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墓穴既然一直是封閉的,那麼自然也就不會有空氣流通,而且既然是古墓肯定年代十分久遠,屍體腐爛散發的那些有毒氣體都會充滿在整個墓室裡面。這些有毒的空氣,盜墓賊剛進入時一般不會當場死亡,但是長期吸入肯定會對人的身體是有傷害的,而且長年累月下墓的人,經常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也會積少成多,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形容是最合適不過了。
除此之外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精神方面,盜墓這個職業肯定是高危職業了,盜墓者在進入墓穴後精神肯定是會高度集中,風吹草動都會一驚一乍。就算出來以後畢竟是違法的職業,肯定還要繼續擔驚受怕,長此以往這種心理壓力必然會讓身體出現問題,所以根據這兩點,盜墓賊想長壽也是件很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