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手機軟體商店創造的財富奇蹟正激勵著更多的獨立開發者湧向這裡,聽上去就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現實版。
2008年2月25日,美國人德米特發布了自己在工作之餘編寫的i-Phone遊戲Trism。準確地說,他製作了一個3分38秒的遊戲介紹發到YouTube上,視頻背景是有些昏暗、零亂的居室。兩個月內,這個標價4.99美金的遊戲給德米特帶來了25萬美金的盈利。一時間,這個傳奇鼓舞了無數開發者的勇氣。
如今,諸如蘋果的iPhone和App-Store的淘金場正遍地開花。2010年3月19日,三星應用商店SamsungApps以及其自主開發的bada智能作業系統在中國正式發布。幾乎同時,中國電信天翼空間應用商城正式上線,這是繼中國移動之後的國內第二家正式運營應用軟體商店的運營商;而中國聯通軟體商店UniStore也已測試上線;3月15日,微軟正式推出了WindowsPhone7系列的在線應用商店Marketplace,該應用商店將支持運營商計費和廣告商投放手機廣告,另外還將提供先試後買服務;3月23日,諾基亞和中國移動推出聯合運營的移動應用商店MM-Ovi;此外,新開張的應用商店還有Google的AndroidMarket、RIM黑莓的Appworld、Palm的SoftwareStore等等,如果再加上國內的魅族、酷派,手機軟體商店市場可謂風起雲湧。
蘋果公司開創的AppStore模式正在全世界的範圍內受到瘋狂追捧,不僅是手機廠商,包括運營商和谷歌、微軟等IT巨人在內,都試圖借這個已被證明成功的商業模式淘金。而高懸「百萬獎金」尋求優秀開發者,正在成為應用商店們爭奪人才的通用利器。
百萬獎金
3月19日,三星推出了應用開發者挑戰賽計劃。參賽者使用三星的bada平臺開發應用程式,即有可能分享150萬元獎金。「我們要建立起完整的手機應用程式開發生態系統。同時,也鼓勵把好的應用放在這個平臺上賣到國外去,畢竟那是一個更大的市場。」三星電子常務董事、在線業務部總經理周曉陽說。開發者把各種軟體上傳到軟體商店供用戶下載使用,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利潤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流量費,歸提供網絡服務的運營商所有;另一部分是用戶下載軟體所支付的費用,三星和開發者三七分成,即收入的70%歸開發者,30%歸三星。
去年年底,另一手機巨頭諾基亞召開了開發者峰會,推出了「百萬激勵計劃」。諾基亞全球副總裁鄧元軻不斷向開發者重複著一句話,「現在我記下你的電話號碼,當你在諾基亞的平臺上成為百萬富翁後,請記得關照一下我」。在此之前,中國移動也推出了「開發者百萬重獎計劃」,刺激開發者參與開發適用於移動MM的應用程式。其中,首個企業開發者所開發的應用程式下載量達到10萬個,可獲得10萬元獎勵,首個個人開發者所開發的應用程式下載量達到5萬個則可獲得5萬元獎勵。
對於開發者而言這的確是一個迅速創富的機會。在北京,年輕的科技「極客」們發起了一個名叫 「XMobileApp」的活動,還為此建立了網站,意圖攏聚更多志同道合者來開發手機小程序——可以基於WindowsMobile系統,也可以iPhone,當然還有Android。2008年12月底,「XMobileApp」接到一個美國加州的外包項目,為iPhone開發一款名為PartyAnimal遊戲,遊戲的設計是通過手機屏幕的觸點來控制跳舞的動物。這個項目在短短三個月後就完成了發布。真正給這個團隊建立起信心的則是為AndroidMarket所開發另一個小軟體:HotorNot,這是一款視頻網站客戶端,可以讓用戶上傳自己的照片,其他的用戶給上傳的照片打分。這個小軟體剛剛上傳到AndroidMarket五分鐘,就有了二三十個用戶下載。目前,該團隊獨立完成的非外包項目中,下載量最多的是一個將簡訊、彩信轉移到iPhone上的程序,下載量已過千。這些項目中,有些合同金額不過幾千,有些則可以達到幾十萬。去年10月,「XMobileApp」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曾開發出風靡一時的手機遊戲「黃金礦工」的快樂米公司,單單這一款遊戲,每個月就能帶來約40萬人民幣的收入。迄今為止,這個遊戲已被下載超過10萬次,是公司賣得最好的一款應用。
創意比技術更重要
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移動應用商店的下載量約為25.2億次,市場規模為42.4億美元。根據諮詢公司Gartner的預測,2010年全球移動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將達到45.1億次,將有約62億美元用於移動應用商店中各種軟體的下載,廣告收入也將達到約6億美元,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7.7億美元。2009年移動應用產品的平均價格為2美元,而未來兩年中將下降至1.5美元,全球範圍內應用商店的競爭將異常激烈。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應用最搶手?
中國三星負責應用商店的有關人士認為,遊戲是目前最熱門的下載內容,而教育和醫療方面的應用也被看好。遊戲、購物及創新應用等程序的大規模下載將為移動應用商店新媒體價值的發掘帶來機遇。「對於一個開發者來說,創意比技術更重要,想像力則是關鍵。」該人士稱。
「我們開發出了一種使用戶的手機發出人耳無法聽到而蚊蟲厭煩的低頻聲波——『電子蚊香』;通過直觀的圖片進行的領帶各種打法的教學程序;音樂愛好者的彈鋼琴軟體;為『驢友』定製的電子羅盤等等,這些都在挑戰著開發者的想像力。」應用軟體開發商博看公司聯合創始人和CEO張悅說。博看在蘋果商店上的32款產品去年的下載量超過300萬次,其中僅僅一款手機遊戲就賺到了300萬美元。而截至目前,博看的整個開發團隊還不到20人。與運營商相比,張悅更看好手機大佬們的應用商店。理由是,終端是最直接的人機對話環境。博看開發的一款名為EyeTest的眼科手術軟體,只要用手機測試後把數據發過去,醫生就可以進行遠程診斷,目前三星已經購買了該軟體。
「智慧型手機的競爭是個綜合實力的競爭。」周曉陽說,佔據全球第二的手機市場份額是三星應用商店的一個優勢,此外三星應用商店將覆蓋Symbian、Windowsmobil、Andriod以及bada等所有主流的作業系統。
本土化是關鍵
毫無疑問,這是個熱鬧的競技場,接下來的廝殺會更加激烈。但另一方面,競爭的邏輯也顯而易見,運營商和手機大佬誰能將最牛的獨立開發者吸引,誰就將擁有制勝的砝碼,而不再是以應用軟體的數量取勝。
目前,蘋果軟體商店的產品多達15萬款,能被用戶關注購買的主要就是排在前面的幾百款,大部分則是默默無聞。手機商店的排名系統對軟體產品的銷售至關重要。
「我們的看法是,不在乎產品總量的多少,重要的是殺手級應用、能夠真正被人喜歡的應用有多少。就算是你有100萬個應用,可能真正被人喜歡的只有幾萬個。因此對於應用層面,最重要的是能夠有好的機制,你的手機能夠有更多的人來使用,他就有機會看到這個應用,反過來就能促進更多的應用進來,所以這應該是一個良性循環。」周曉陽認為。
網際網路最有名的長尾理論在這個市場被充分驗證。如果你的應用能夠被一百萬個人下載,那麼你就可能成為百萬富翁。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手段能像網際網路這樣,使得一個產品可以同時面對這麼多消費者,即便是電視也沒有辦法達到。利用誰的創意用戶喜歡誰的產品就能排在最前面的機制,個人開發者可以直接把作品放在平臺上,跟消費者直接見面,憑受歡迎程度上位。
不過,對於中國來講,如何本土化也可能成為廠商決勝的關鍵。「在中國有一個問題,對於第三方軟體開發商,如果像AppStore那樣賣產品,你很快就會發現,一些獨立手機網站和網際網路網站上也會出現你們辛辛苦苦開發的軟體,這些網站的盈利模式並不是靠賣軟體,當然你可以說這些網站侵權,可以去告他們,但是面對網際網路浩瀚的海洋,你會發現你要告的人很多,法律訴訟過程又長,要是再碰上某些打擦邊球者還不一定能告贏,得不償失。」In-Stat中國研究總監穆磊認為,「在中國,巨頭們想按AppStore模式銷售軟體,要謹慎而行。」
「應用商店一定要本地化,我們鼓勵開發者大量開發那些符合中國人的習慣與口味的應用。」周曉陽說,「由於中西文化的差異,在手機軟體的開發上,我們不得不考慮西方用戶喜歡怎樣的遊戲,而中國用戶喜歡怎樣的遊戲。」快樂米公司CEO冒光燦也很認同這一點,「歐美人對德州撲克很感興趣,但是,中國人更喜歡的是鬥地主。如何本地化是我們研發時首先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