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究竟有多發達?太空人出去轉了一圈,發現回不去了

2021-01-09 艾晨書館

曾經的蘇聯有多強大?

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深吸一口氣,打開了艙門,朝外面輕輕邁了一步。

此刻的天空前所未有的深邃。

「太安靜了,我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萬物空寂無邊,他感覺不到自己在移動。儘管他正以飛機數倍的速度在高速穿越空間。

「我被群星環繞,感受不到束縛。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刻的感受。」

在列昂諾夫的腳下,陌生又熟悉的藍色星球,我們的家園正如畫卷一般展開。

「我對自己說,是的,地球絕對是圓形的,我相信。直到從太空看到地球,我才知道圓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時間記錄下此刻。

時間回到五十年前,1965年的蘇聯依然保持著太空競賽的領先地位。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隻被送入太空的動物、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在蘇聯科學家科羅廖夫的率領下,蘇聯總是搶先一步。

無奈之下,美國選擇了彎道超車。

1962年9月12日,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賴斯大學上發表演講:我們要登月!

巨量的資源向美國航天航空局湧入,美蘇太空競賽提速到前所未有的速度。

競賽的下一站:首次太空行走。

「沒有出艙活動技術,那麼要想開展任何嚴肅的太空項目或實驗都是難以想像的。」列昂諾夫說道。

在這個極具象徵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太空項目,蘇聯人不願意落後。

1965年3月18日,·列昂諾夫和另一位太空人帕威爾·貝爾亞耶夫坐著飛船「上升2號」闖入茫茫太空。

這是一次賭博性的太空任務。

為了任務的萬無一失,蘇聯原本進行了一次實驗,發射了一艘無人飛船,用來收集太空中的各種數據,包括太陽輻射、高能量粒子流等,以衡量太空行走對飛行員的影響。

可沒想到無人飛船在返回的過程中突然自爆,隨之一切數據在爆炸中失去。

而此時,離預訂的太空行走已經不足一月,無法再發射無人飛船採集數據,而美國太空行走計劃正在步步緊逼。

蘇聯人不願意再等了,這關乎蘇聯的榮譽。

倉促之下,飛船騰空而起。

這是一次賭命式的升空,因為火箭跟飛船都不帶逃逸塔。這意味著,蘇聯已經放棄了任何退路。

不成功,則成仁。

幸運的是發射以及升空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異常。

飛船來到了距離地球五百公裡的軌道,這比原來預定的軌道高了兩百多公裡。

在繞地球一周後,列昂諾夫獲準出艙行走。

列昂諾夫邁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在他的身後,是一條16英尺的繩子,將他跟太空艙連在一起。

此時,地球人都在觀看著這一人類的盛舉。蘇聯人信心滿滿。在第一次把人類送到太空時,蘇聯直到確定加加林的安全,才向外界宣布了消息。

而這一次,他們準備直接展示蘇聯的太空技術。

也許是美國日夜開工的火箭流水線讓蘇聯感受到了壓力。

列昂諾夫飄浮在太空中,此時,他發現自己無法觸摸自己大腿上的快門開關,導致胸前的攝影頭並沒有如期開始工作。

這是一個不好的預兆,但列昂諾夫並沒有意識問題的嚴重。

他無暇顧及太多,他完全被太空的浩瀚震撼住了。

「眼前是難以形容的美麗」。列昂諾夫後面回憶道。 「我像海鷗張開雙翅,衝上了地球的高空。」

「該回來了。」列昂諾夫聽到了隊友的呼喚,帕威爾·貝爾亞耶夫正飛船裡控制著飛船。

「這時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在太空漂浮了超過十分鐘。那一刻,我的心突然回到了童年,就像我的媽媽打開窗戶,衝著正在外面和朋友玩耍的我喊:『列昂,該進屋了。』」

列昂諾夫有些不情願,但他知道,該回來了,事後他才知道,自己這一次的太空漫步總共歷時12分鐘9秒。

目前為止,一切順利得不像真的。而問題終於出現了。

他自己沒有膨脹,他的太空衣膨脹了。

事實上,列昂諾夫無法觸摸自己大腿上的快門開關時,就已經給他預警。

在高壓下,他的太空服不知不覺變得膨脹、堅硬,任何肢體運動都變極為困難。

他無法打開自己腿上的開關,牽引他的繩索也怪異的彎曲著,更要命的是,他發現自己突然卡在了氣密艙門口。導致身後的艙門無法關閉。

「執行任務的尾聲,我意識到我的腳已經從鞋子裡拔出來了,我的手已經從手套上拉開了。我的整個太空衣都伸展得如此之大,以至於我的手腳似乎都萎縮了。」

這是以前沒有預料的情況。

事實上,列昂諾夫並沒有向地球匯報自己所經歷的危險,因為他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地球幫不上任何忙。

蘇聯倒很快意識到了不對,當即切換了頻道,把直播太空行走轉而向觀眾播放莫扎特的安魂曲。

但所有觀看節目的蘇聯人都知道,他們的太空人出問題了。

「如果我不能返回太空飛行器,我的頭盔上裝有一顆自殺藥。」列昂諾夫說道,他早就做了萬一回不來的打算。

而蘇聯太空計劃的負責人科羅廖夫曾經指示帕威爾,如果列昂諾夫太空行走失敗,無法返回飛船 ,你必須獨自將飛船開回來。

好在,列昂諾夫並沒有選擇服藥,帕威爾也沒有把飛船開走。

「即便犧牲自己的生命,我的戰友也不會讓我孤獨地留在太空。」列昂諾夫說道。

接下來,他要想到一個回到飛船的辦法。汗開始在列昂諾夫的頭上滲出,後面他才知道,這短短的數分鐘,他整整瘦了三斤。

這時候,列昂諾夫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在太空衣上打開一個小口,把太空衣裡的空氣釋放出來 ,這樣航行服縮小,就可以走進艙門了。」

可釋放氧氣會導致缺氧跟失壓。而且他只有一次嘗試的機會。不嘗試,會慢慢死去,嘗試失敗,會迅速死去。

列昂諾夫成功的機率領大概只百分之二十五。

「我感到手腳刺痛,好像有針在扎。」隨著氣體的排出,列昂諾夫開始出現減壓病的症狀。

幸運的是,在昏倒之前,他成功讓自己的太空衣瘦了下來,從而擠進了艙門,回到了飛船內。

但磨難並沒有結束。

剛關上氣閘艙門,飛船就發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艙門被炸飛,好在乘員艙氣密性並沒有受到影響。

剛解決了這個問題,艙內的氧氣壓力又突然增大,只需要一點點火星,就會將太空船炸成一堆飄浮太空的垃圾。

經過七小時候的排查,氧氣巨增的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那起小爆炸的影響,飛般的自動駕駛系統出現了故障是,太空艙開始不受控制的滾動。

列昂諾夫跟隊友帕威爾只好啟動手動控制。好不容易控制下來,新的問題再次出現。

「我們手動啟動發動機之後,我們能感受到兩艙分離時的一下震動,但是,有什麼東西不對勁!我們隨後感到一股向後拖拽的力量,於是我穿過頭朝舷窗外望去,發現一根通訊纜繩還將兩個艙段連接著!這樣一來,飛船就失去了控制,直直的朝著地球落下去!」

好在,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燒斷了連接兩艙的通訊纜繩,返回艙終於擺脫了糾纏,減速降落傘打開了。

但飛船並沒有按照預定的地點降落,他們的降落點遠離原定著陸點一千多英裡。落到了冰天雪地裡的西伯利亞森林。

艙外的溫度在零度以下,他們不知道救援什麼時候會來。而唯一慶幸的是,狼並沒有在人之前找到他們。

「我們在荒無人煙的森林是挨過了兩個寒冷的夜晚。幸好我們沒有遭遇狼或者熊,但我們知道我們周圍有很多這類猛獸。當時正值春天,動物們正飢腸轆轆。再一次,我們真的很幸運!」

兩天後,救援隊找到了他們,只是叢林無法進行開進大型汽車,直升機也無法降落,他們只好踏著滑雪板,滑出了叢林。

列昂諾夫成為了繼加加林之後最為盛名的航天英雄。他原本有望做出超過加加林的航天功績:搶在美國人之前登上月球,只是因為蘇聯航天靈魂人物科羅廖夫去世,導致蘇聯研製的登月火箭N1屢屢無法投入使用,才讓美國人捷足先登。

但列昂諾夫的航天故事依然在繼續,

1975年,列昂諾夫重返太空,見證另一個偉大的時刻。

太空中,美國阿波羅18號飛船靠近蘇聯聯盟19號飛船,不過一會,兩隻飛船對接到了一起。

美國阿波羅飛船的指令長託馬斯·斯塔福德輕輕敲了敲對面的艙門。

列昂諾夫拉開了聯盟-19號飛船的艙門,熱情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握住了斯塔福德。

太空競賽的兩位對手在太空中完成了歷史性的握手。

談到這一次握手,列昂諾夫不無遺憾,它來得太晚,「如果我們能早點聚在一起,我們將已經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國際天文臺,我們現在將飛往火星。」

太空競賽可能是人類科技史上最為壯麗的競賽。參與其中的兩個對手,都展示了星辰大海般的雄心與超人的智慧。

儘管這場競賽由美國登月而勝出,但在登月之前的每一個環節,蘇聯都幾乎領先一步。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送動物進入太空:斯普特尼克2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擺脫地球引力的宇宙探測器:月球1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接觸撞擊其他星體:月球2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看到月球背面:月球3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人類送入太空:東方1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名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飛越其他行星:金星1號

人類歷史上第一飛越火星:火星1號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性:瓦蓮京娜·弗拉基米羅夫娜·捷列什科娃

當然,還有人類第一次進行太空行走:上升2號

人類第一次在另一顆行星上著陸:金星3號

人類第一次取回另一個星球的樣本:月球16號

人類上第一個宇宙空間站:禮炮1號

人類第一個載人空間站:聯盟11號

人類第一個進行太空人輪換的空間站:和平號(Мир/Mir)

人類第一次全自動無人駕駛的太空梭:暴風雪號

沙俄時代的俄羅斯還是一個農業社會,而就在短短幾十年,蘇聯就成為了這個世界強大的一級。

是什麼造就了蘇聯?

答案是教育。

1755年,乾隆二十年,莫斯科大學成立。

到蘇聯解體的今天,莫斯科大學的數學系依然是世界頂尖的存在。

俄羅斯人曾表示,莫斯科大學數學系是他們壓箱底的底牌,只要莫大的數學系還在,俄羅斯就是成了廢墟,也一定有再崛起的一天。

可以說,俄羅斯最恐怖的實力就在這座七十年的大樓裡。

莫斯科大學到底有多強?

數學界的最高獎叫菲爾茨獎,專門獎勵四十歲以下的數學家。

莫斯科大學就拿到了六個。中國目前還沒有拿到一個。

俄羅斯還有直接拒絕菲爾茨獎的。

比如俄羅斯有位數學大神佩雷爾曼。

2002年,他給一些數學同行發出了一封郵件:

【請允許我提醒您關注我在arXiv上發表的論文,該篇論文的編號是math.DG0211159。

摘要: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個Ricci流的單調表示,其不需要曲率假設,在所有維度中都成立。這可以被解釋為某個典型集合的熵。……

祝萬事如意!】

當同行閱讀完以後,才意識到這位神秘的俄羅斯數學家解決了極為重要的龐加萊猜想。

這個猜想如下:任一單連通的、封閉的三維流形與三維球面同胚。

這個證明有多重要呢?

數學家陶哲軒評價:在佩雷爾曼的論文中,第5頁就已經給出了Ricci流的全新解釋:它將Ricci流視為梯度流,看起來非常有潛力。在第7頁,他就用該解釋建立了一個關於Ricci流的精彩定理。雖然這個定理相距最終證明龐加萊猜想甚遠,但它本身就是一個新奇而有趣的結果,使得這個領域的專家迅速認定這篇論文有很多「好東西」。

麻省理工學院當場決定聘請他為終身教授。

佩雷爾曼拒絕了。

三年後,國際數學家聯盟決定將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頒給佩雷爾曼。

世界數學家聯盟主席約翰·博爾爵士親自到聖彼得堡勸說佩雷爾曼領獎。

佩雷爾曼很有禮貌的接待了約翰·博爾爵士,但表示不會領獎。

約翰·博爾爵士表示:你有權不領,但我們有權發獎。

於是,史上最奇怪的頒獎禮出現了,西班牙對著一張佩雷爾曼的照片頒獎,照片還選得極差,實在沒辦法,佩雷爾曼從來都沒有正裝過,要是不認識的人看到他,一定認為他是一個流浪漢。

雖然佩雷爾曼沒有出現,但他依然得到了全場的掌聲。

而此時,佩雷爾曼在自己家附近的樹林裡,跟母親一起採蘑菇。

「我對金錢或是名氣不感興趣,我不想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展出,我也不是數學的英雄,我甚至不是那麼成功。」佩雷爾曼說道。

莫斯科大學的排名不高,只有九十多位,遠低於北大清華,俄羅斯的其它大學排名就更低了。

但俄羅斯大學的畢業生非常搶手。

任正非就說:「新西伯利亞大學連續六年拿到世界計算機競賽冠軍、亞軍,但是所有冠軍、亞軍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資挖走了,從今年開始,我們要開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們來,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創新,我們要和Google爭奪人才。」

華為的通訊技術就是一位俄羅斯數學家突破的,這個突破幫助華為迅速佔領了歐洲 市場。是華為通訊科技上關鍵的一步。

所以,華為才不惜重金到俄羅斯搶人才。

科技界的共識,俄羅斯的理工畢業生極為優質。

因為這些人都是俄羅斯超變態的精英模式培養出來的。

在小學階段,俄羅斯就開始尋找優秀學生。俄羅斯小學生畢業時,能夠在一本數學物理科普雜誌拿到一份試卷。做完後有專門的部分進行評分。

成績優秀,能夠得到一個口試的機會。通過口試,就可以進入專門中學。比如數學中學。在這個中學裡,會安排大學的教授來給中學生上課,保證這些優秀學生將來能夠進入莫斯科大學。

莫斯科大學就有柯爾莫哥洛夫中學。全國招收有天賦的學生,學費免費,貧困學生還有補助。而且這樣的特殊學校絕對不允放走後門的存在。

俄羅斯的大學是有開後門的,但都是二線大學,像莫斯科大學這樣的學校,絕不可能有走後門進去的。等於211可能,985不要想。

這些學生從中學起就開始培養。

中學生將花一半的時候去聽各種大師講課,講課的包括俄羅斯最偉大的數學家柯爾莫戈洛夫。而這些講課的內容都會整理成文稿在科普雜誌上發布,以供沒有機會進入的學生去學。這些科普雜誌在歐洲都很受歡迎。

前段時間有一位讀者就私信我,問有沒有那套俄羅斯人寫的科普書。

他沒有說書名,但我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哪套。因為這個書太有名了,可以說俄羅斯人就是看這個書長大的。

這套書叫《俄羅斯大師科學叢書》,一共十本。是俄羅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寫的。

他牛到什麼程度?

為了表彰他的成績,人類拍到的第一個月球環形山,名字就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

這套書一共有十本

可以說,理工類的基礎的一些知識,這套書全講到了。

這裡面的講解很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在一輛行進的火車上,有一個點卻是往後開的。這個點是什麼點呢?

還有怎麼不靠近樹來測量樹的高度。

這個書,說實話,不是一個隨便看看的書,不是那種漫畫類的科普書。它切入的點很淺,但會慢慢講到很深的知識。而且有一點偏奧賽,畢竟奧數這個東西就是蘇聯人發明的。

這個書比較合適小學高年級以及初中的孩子。孩子還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的。在孩子的學習中,可以看一些漫畫類的科普書,但最終一定要歸到這樣專業性的科普書上。

因為高考的時,題目就幾乎全是文字的。好多孩子連題都讀不完讀不懂,就是只看漫畫型的,不看文字型的。

看了他們俄羅斯的書,你才得懂俄羅斯為什麼這麼牛。

我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看看這套俄羅斯人寫書。對孩子提高科學認識,尤其是漲成績,很有效果。為什麼呢?

一是俄羅斯本身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們的教學方法很特別。

另外,俄羅斯的教學體系跟中國教育是無縫銜接的。因為中國的教育體系就是學蘇聯的啊。

最後,中國更容易理解俄羅斯的思維模式。大概大家還是有淵源的。

二來,我們引進英美的書多,但俄羅斯的引進的少,這意味著,一旦引進,就是這個類目最好的。

今天特地把這套書介紹給頭條的讀者,這套書一共十本,原價是301。社裡給到我們頭條的團購價是135。

這套書包括了數理化的各個層面,適合小學到初中的孩子,孩子看完後,對數理化就會有一個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這個書在頭條半個月已經賣出四萬多,庫存早就賣完,出版社正在緊急加印中。 昨天剛剛到貨一批。數量並不多。

大家點下面的橫條參團預訂,讓孩子接受俄羅斯的一流輔導。

相關焦點

  • 太空人上天為何要配槍?原來蘇聯太空人出現過相應的緊急事故!
    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危險,太空人配槍也是出於自衛的目的。各國太空人上天,都會攜帶一把手槍,也包括阿波羅登月的太空人,倒不是因為月球上有什麼危險而配槍,而是出於「以防萬一」的謹慎態度。比如下面幾種情況:(1)太空對人類來說是未知世界,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退一萬步說,要是真遇上了需要防衛的危險,槍作為人類最有效的武器,還是有點用的;(2)太空人返回地面時,指不定會偏離軌道,落到了無人煙的地方, 萬一遇到攻擊性的野生動物,甚至是敵人,說不準就能保住太空人生命;(3)太空人一般都是軍人出身,槍作為軍人的標配,執行任務時帶槍也是合理的
  • 巔峰時的蘇聯多強?美國想在太空做手腳,蘇聯一番操作讓美國臣服
    於是,美國逐漸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他們想要派自己的飛船去將禮炮七號拉回美國。美國航天局之後再進行研究,相信這樣就能夠將蘇聯先進的太空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是要有代價的,在美蘇冷戰的局面下,任何一個小事情都可能讓兩個國家全面開戰,更何況是美國把蘇聯最先進的空間站劫持,如果美國真的這樣做了,相信蘇聯方面一定會對美國展開一次全面的核打擊,到那時,這個世界會陷入核戰爭的局面。
  • 太空人含淚留遺言
    二戰結束之後,英法等國淪為了二流國家,而蘇聯和美國卻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由於蘇聯的崛起讓美國感受到了危機,雙方便展開了全方位的競賽,試圖通過它們的影響力來控制整個世界。也就在這時候,雙方囤積了足以讓對方毀滅上百次的核彈頭,並且將核彈頭的打擊範圍擴大到太空。
  • 阿波羅20號太空人發現了什麼?相關資料將永不公布
    而是秘密地與前蘇聯一個有經驗的太空人合作,進行了一次秘密登月。為了證實前一次看到的「物體」是否是外星人巨型飛碟。從retiredafb記錄阿波羅20號到達月球背面宇宙飛船位置的視頻裡,可以看到,秘密登月發現了外星人巨型飛碟,年代有幾億年,長4000米,高500米。而阿波羅登月和前蘇聯的衛星都捕獲了月球上的古城和宇宙飛船。
  • 18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1961年4月,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坐著「東方號」飛船,在太空中環繞地球飛行了一圈,成為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人,此後各國相繼送太空人進入了太空,2003年10  但太空之旅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太空人在進入太空前,基本是將自身的生死拋之度外,有些人甚至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地球,目前已經有18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 3位太空人至今沉睡在太空,只有他飄出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所以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作為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太空人在東方1號的運載下升空。  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出發的加加林飛到了距離地面最高為301公裡的軌道上,在繞地球一圈之後,加加林回到了地球。這是人類開天闢地的第一回,距離今天已經59年了。蘇聯的飛天也刺激了美國人,後來美國也開始大規模的舉行飛天活動。其他各國也相繼展開自己的「問天「計劃,陸陸續續地派太空人飛上太空。
  • 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只有他飛往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兩人在長期的觀測過程中,發現了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出沒的規律,這兩人分別把自己的觀察結果寫下來,後人把兩部天文學著作合在一起,稱為《甘石星經》,這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作為中國古代最為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天文學一直很受國人歡迎,也一直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不過到了近代後因為戰爭我國的自然科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
  • 歷史上的今天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在太空船外漂遊
    歷史上的今天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在太空船外漂遊 2013-09-02 11: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月球上出現墜毀的飛船,還有三眼女屍,NASA當年真的發現了這些?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有人說美國太空人曾經在月球背面發現了外星人建造的月球城市,而且還發現了一艘墜毀在月球表面的飛船,在飛船中竟然有著一具女屍,這具女屍顯然不是地球人,因為她長有三隻眼睛。月球三眼女屍之謎人類是如何發現月球上三眼女屍的呢?這就需要從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開始說起了。
  • 倒下的太空人,那些能讓人類站在星星上的先驅者們
    高8.5cm的鋁製雕像,一個穿著太空服的太空人,背後的紀念碑是逝去的14名太空人的姓名,包括但不限於這14名太空人,還有為太空事業做出貢獻的人。 在人類走向宇宙的浪漫中,總有一些先驅者在為人類踏入太空而犧牲生命,太空人在進入太空時,他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沒有了依靠,任務成功安全返回地球,任務一旦失敗,意味著將化為碎片永遠漂浮在宇宙中。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的最終命運如何?
    如今,我們的科技不斷進步,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人類對太空逐漸有了一些了解。各種空間站、太空站的建立,讓人類可以對浩瀚宇宙有了更多的認識,也讓我們得以更加近距離地看到,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基於對宇宙的了解,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在地面上對其進行非實踐性的理論探究,而轉為更真實的宇宙探索。
  • 載人登月有多危險?在月球上不小心摔一跤,太空人就可能斃命
    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50周年的紀念日,那句著名的「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至今餘音繞梁,不絕於耳。阿波羅計劃的輝煌離不開卓越的太空人,很多人都認為這些太空人是幸運的,其實不然,從他們進入宇宙飛船的那一刻開始,危險就一直潛伏在他們周圍,哪怕他們成功返回地球之後也不會立刻擺脫它們。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1號開始進行發射前的例行測試,這次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模擬飛船在太空中飛行的狀況。參加這次測試的有3名太空人,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成為第一批登陸月球的人類。
  • 每晚睡前老公都要抱著我轉三圈,聽到他說的夢話,嚇得我跑回娘家
    我們有一個3歲的女兒,她乖巧可愛,從出生開始就給全家帶來了不少歡樂,老公的工作不錯,很穩定。     一個月如果加上獎金提成的話能掙到一萬多。每次我提出要去工作,他都說不用,讓我安心照顧家就可以了,養家餬口的事就交給他了。  老公對我一直很好,家務也很少讓我做,也就是帶帶孩子,照顧照顧老人,老公的父親去世得早,我也想過要把他的母親接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可是老公總是找各種理由,說那樣會打擾我們三口之家的美好生活。
  • 太空人在太空遇難後,屍體為什麼不能運回地球?只能進行太空葬禮
    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太空中踏出了飛船艙門,宇宙第一次留下了人類的腳印,太空人成為人類進軍宇宙領域的先鋒。  太空人英文為Astronaut,直譯為「宇宙」「船員」,如同海上劈浪斬荊徵服大海的船員一般,太空人意味著要對抗惡劣的宇宙環境,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 太空人長期在太空飛行,會有哪些危害?NASA的結果讓人害怕
    據報導,近日,NASA聯合多家航天機構,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太空人大調查,設計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通過大數據對比,來看看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下,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危害,這項研究也是為了未來飛去火星做準備。著名的雙胞胎實驗自從上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到太空時代以來,一個全新的職業——太空人出現了。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雖然太空之旅真正犧牲的太空人不多,但每一次犧牲都令人萬分痛心。有這麼三名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那是20世紀的慘案,當時所屬蘇聯的三名太空人,奉命執行任務,必須要進入空間站,一切本是順利的,只是在返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 《阿波羅18號》太空人離奇死亡,NASA拒絕倖存者返回地球
    此事件後,關於月球上是否存在外星人,一直都有各種傳言,有人說是因為蘇聯與美國的太空戰,使美國付出了太多的金錢與精力,導致經濟衰退下滑,也有人說是因為阿波羅在執行任務時,在月球發現了其他生命,並且對人類會造成威脅,所以當時尼克森總統叫停了此項科研項目。時隔多年後,2011年9月2日在美國上映了一部驚悚科幻電影《阿波羅18號》。
  • 遠古沒有月亮的記載,月亮是宇宙大爆炸時期就有?還是哪裡來的?
    曾有學者多次論述到,關於月亮在上古時期並不存在的說法。我國學者也曾經從上古時候流傳的神話傳說,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的闡述。後來,西方的一些學者也出現過類似的論斷。那麼,遠古時候的人沒見過月亮,究竟是真是假?月亮到底是哪裡來的呢?
  • 蘇聯冷戰時期曾造「太空戰艦」,裝23毫米機炮卻只從事偵察任務
    「鑽石」空間站將被首先發射,之後發射「聯盟」飛船搭載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後才能完全啟動全部系統。此時正值蘇聯航天計劃快速發展時期,「鑽石」並不是唯一的載人軍事航天項目。在今天可能有人會說偵察衛星要比這些用來偵察的載人空間站更加實際,可是在20世紀60年代,自動化偵察系統尚未達到成熟,再加上蘇聯已經在太空競賽中確立了遙遙領先的地位,並且在「東方」號上的試驗也表明由人在太空對地面軍事目標進行觀測有潛在的優越性。
  • 死在木星的太空人是誰?掉入木星的人會怎麼樣
    曾經有這樣一個謠言,它說一位太空人死在了木星。該消息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死在木星的太空人是誰?其實,根本沒有太空人死在木星,這句話如今已經得到了闢謠,相關造謠者也受到了法律的懲罰。雖然沒有太空人接觸過木星,但如果真的有人被吸入木星,那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