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駐阿富汗安全援助部隊情報部門負責人麥可·弗林4日在一份評估報告中直指美國情報部門弊端,批評後者工作不力、「脫離民眾」,對阿富汗地方情況所知甚少,致使美軍「嚴重缺乏」一線情報、「情報分析像是算命」。
弗林說,美國情報部門必須改變工作方式,深入接觸當地民眾,了解實際情況,搜集來自底層更為廣泛的情報和信息。
直指弊病
弗林撰寫的這份報告由美國新安全研究中心發表。這份報告長26頁,評估對象是美國駐阿富汗的情報部門。
弗林在報告中這樣總結美國在阿富汗的情報工作:「美國情報部門工作與阿富汗總體戰略只是沾點邊。」
「美國情報官員和分析師不知道阿富汗當地經濟狀況和土地所有者,不了解政治掮客及如何影響他們,不關心當地發展項目及其背後聯繫……並且在尋求答案時不找最佳人選,」弗林在報告中說。
他說,「面對高層決策者打贏反恐戰爭的信息、分析和情報需求」,情報官員們只能以「聳肩搖頭」回應。
「一線情報如此匱乏,以至於分析師說,情報分析更像是算命,而非嚴肅的偵探工作。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決策者依靠報紙而非軍情人員獲知真相,」弗林說。
他在報告中援引一名匿名情報官員的話說:「我不想說我們無能,但事實如此。我們對於當地環境只了解一點皮毛。」
亟待變革
弗林說,要改變眼前局面,必須「大刀闊斧地改革」情報搜集工作,一方面繼續重點「照顧」「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等武裝組織,另一方面要與底層民眾建立聯繫,關注地方局勢。
他說,情報官員應該提供和村民以及部族長老談話的記錄、當地農民常聽的電臺廣播內容總結、以及阿富汗士兵和救援人員的實地觀察;情報官員還應關注地方經濟發展、政府執政以及腐敗問題。
眼下情報搜集採取「各有所專、各司其職」的工作方式,每人各跑一個「口」,例如有人專門搜集毒品走私情報,有人專門負責監控武裝組織網絡。弗林說,必須改變這種工作方式,情報官員應該打破界線,搜集來自底層更為廣泛的情報和信息。
弗林說,傳統戰事中,部隊需要按照宏觀戰略,制定具體的作戰策略,但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親歷戰場的士兵和救援人員對敵人最為了解,提供的情報更有用,因此要注意利用這種「自下而上」的情報搜集方式。
「有言在先」
美聯社報導,早在去年6月,美軍駐阿最高指揮官斯坦利·麥克裡斯特爾就提出類似要求。他呼籲情報部門不僅要搜集關於「基地」組織和塔利班武裝的「硬」情報,還要採集有關地方局勢的「軟」情報。麥克裡斯特爾的副手戴維·羅德裡格斯隨後下令駐阿富汗各地的美軍回答關於當地政府和民生的問題。
但情報搜集工作並未因此作出多大改變。弗林在報告中援引麥克裡斯特爾的話說:「各位領導人,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防部長、國會議長和總統,做決定時缺少可供參考的情報。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現狀。」
這份評估報告由弗林和他的顧問以及美國國防部情報局一名官員合作完成。美國新安全中心是一個提供國防和安全政策分析的智囊機構,所發表的報告在軍中擁有大批讀者。(王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