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結束後,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5年後才離開,發生了什麼?

2021-01-09 中華庫史

上世紀50年代,爆發了韓戰,原本朝鮮軍隊已經將韓國軍隊打到了釜山,基本佔領了當時韓國百分之九十的地方。但在之後,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也參與到了戰爭之中。美軍在當時越過三八線,並不斷逼向鴨綠江,這種行為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人民的安全。於是在同年10年,我國為了保衛領土安全,再加上應朝鮮的請求,決定派兵同朝鮮一起作戰。就這樣一支名為志願軍的部隊由此誕生。

從1950年10月,進入朝鮮作戰開始算起,有將近240萬人先後加入到這支部隊之中。在這場世界矚目的戰鬥中,我國志願軍打出了國威軍威。最終在我國的努力之下,將戰線打到了三八線,1953年7月,戰爭結束。隨後,我國志願軍便分批回國,但在五年之後,也就是1958年的時候,最後一批志願軍才決定回到祖國,當時司令員楊勇將軍於1958年10月帶著部隊回到祖國,至此志願軍全部撤離。那麼,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要等到五年之後才回來呢?在這五年的時間裡,他們又在朝鮮做什麼?

眾所周知,一場戰爭下來,必定會對一個國家造成很大的傷害。不僅帶來了生命的損失,還會很大程度上破壞這個國家的生態平衡、經濟等多方面。所以在韓戰結束之後,對當時的朝鮮可以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再加上當時他們的綜合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於是志願軍方面便決定留下一支部隊幫助他們。

根據當時的記載,韓戰可以說對朝鮮的破壞十分嚴重,當時美軍可以說動用了各種武器,除了原子彈之外。僅僅在戰爭的初期,他們就動用了戰鬥機1100餘架、1000餘輛坦克、330餘輛裝甲車以及各種火炮6000餘門,這種級別的破壞力,使得朝鮮大部分公路、房屋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所以志願軍的戰士們留下了一部分人,他們幫助朝鮮人民一起建設家園,5年的時間裡,朝鮮的多條主要交通路線得以修建。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我國也考慮到,雖然籤訂了協議,但美軍隨時會再次發動戰爭。為了防止聯合國軍反悔,留在那裡的志願軍一方面幫助朝鮮重建家園,另一方面可以盯著美軍的動態,如果再次發生戰爭,也能第一時間投入進來。這一呆就是五年時間,1958年2月,我國和朝鮮對於最後一批志願軍發表了聲明,宣布在年底之前,會全部撤離。

1959年1月,志願軍司令部等建制全部撤銷。這支部隊在抗美援朝中的表現,讓世界重新認識了我們,也讓國家在世界上獲得了巨大的威望。

相關焦點

  •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後,最後一批志願軍,卻在41年後才回國
    這次戰鬥從1950年開始,持續到1953年,在這幾年中,我國派遣了二百多萬志願軍,輪番到朝鮮戰場作戰。原本不把中國放在眼裡的美軍,被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打趴。
  • 抗美援朝1953年就已結束,為何94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才回國?
    當然在美國的飛機大炮面前,朝鮮招架不住,戰局變得非常的被動,被美軍打得落花流水,無奈向中國發起求救信號,毛澤東毅然決然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成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一路上長途跋涉,不敢停留,直奔朝鮮。在長達三年的抗戰後,1953年7月美軍籤訂了停戰協議,雙方軍隊開始撤出了朝鮮。但是有一部分志願軍並沒有回國,而是繼續駐紮在韓國境內。
  • 抗美援朝1953年結束,最後一批44萬餘志願軍,1994年才奉命回國
    這也就說明了一個問題,說明了當年的中國非常具有國際大無畏主義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具有立足於國際,考慮全局的國際視野,具有不畏美國霸權主義帝國主義的反侵略精神,為了幫助別的友好國家,我國可以無私地抽調這麼多兵力,並且火力全開,不畏犧牲的跟帝國主義進行對戰,而且在戰爭結束後,我軍還留下了一批軍隊,一直駐紮在朝鮮,幫助朝鮮的戰後修復和城市發展,很多志願軍在朝鮮這片土地上,度過了十幾年的生活,
  •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為何一直到1994年才解散志願軍?
    20世紀中葉,北朝鮮因為有了蘇聯的幫助,向南韓發動了戰爭,想要把原來的失地給收復過來。因為有了蘇聯的幫助,所以這場戰爭打起來如魚得水,過了沒有多久的時間,北朝鮮就收回了百分之九十的失地,於是南韓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向美國發出了求助。
  •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志願軍在朝鮮又待了5年?這五年都做了啥?
    1945年8月9日,三八線誕生,這成了日後朝鮮戰場的導火索。接著到1949年1月開始,三八線不斷爆發衝突,短短幾個月時間便有兩千多起。隨著衝突的增加,也不斷升級,1950年6月25日終於大規模爆發了。這天拂曉,朝鮮戰場爆發,不料開戰沒有多久,聯合國軍便介入。不僅幹涉戰爭,還轟炸丹東地區,試圖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
  • 韓戰結束後的1954年,為何30個師的蘇聯武器繼續被運往中國?
    但韓戰結束一年之後的1954年,為什麼我軍還是能收到大批來自蘇聯的武器裝備呢?1954年,我軍收到的蘇制武器不是一件兩件,而是有多達30個師的龐大裝備數量,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蘇德戰爭使得蘇聯損失了2600多萬軍民的性命,雖然這時已經過了5年,城市和民生都沒有真正恢復過來。而蘇聯的軍工是其真正的經濟支柱。
  • 25萬志願軍駐紮朝鮮五年,1958年,毛主席為何提出撤軍
    韓戰在1950年爆發以後,經過近三年的艱苦戰鬥,中美雙方終於在1953年籤訂了停戰協議。
  • 韓戰爆發的因由,中華人民志願軍無堅不可摧,無往而不勝
    韓戰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衝突,韓戰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志願軍為何在1958年才全部回國?
    1953年,志願軍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終勝利。可令當今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志願軍直至1958年才全部回國。換句話說,志願軍在朝鮮多駐紮5年時間。那麼,志願軍為為何要到1958年才全部回國呢?在1953年到1958年這幾年時間裡,志願軍又經歷了哪些歷史事件呢?
  • 1958年,美軍發現駐朝志願軍20兵團神秘消失,6年後才知道答案
    1953年7月,歷時三年的韓戰宣告結束,中美雙方籤訂了停戰協議。這場戰爭志願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讓美軍至今回憶起都心有餘悸。雖然戰爭結束了,但是美軍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存在感,時刻監視著我軍的一舉一動。
  • 範弗利特:志願軍的老對手,獨子戰死朝鮮,本人更被志願軍打離職
    戰役後期,志願軍進攻受阻,開始轉入守勢,範弗利特大膽穿插,分兵13路插入我軍腹地,穿插縱深80-100公裡,直接動搖了我軍整個戰線,導致後來,我軍不得不將63軍放到鐵原硬撼十國聯軍,63軍2.4萬人,打到最後,只剩下2000人。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後,兩軍進入陣地戰,範弗利特在第五次戰役中看到了火海戰術的效果,在隨後的夏季攻勢中,開始無限制地提高彈藥量。
  • 為何說韓戰中,美軍在1953年選擇停戰,是一個最聰明的決定?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英勇的朝鮮人民軍如下山猛虎,氣勢如虹,在對南朝鮮軍的作戰中,秋風掃落葉般的擊潰南朝鮮軍隊,並將戰線壓縮到南部沿海一帶,南朝鮮手中,只剩下釜山,而在經過大田戰役之後,南朝鮮地區的美軍已經無力抵抗人民軍。
  • 韓戰戰俘拒絕回美國,五十年後成中國知名教授,卻有件後悔事
    韓戰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底氣,也打出中國人的尊嚴。豺狼來了我們有長槍,朋友來了我們可有好酒,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於戰俘一直採取優待政策。於是,韓戰結束後共有20名美國戰俘和1名英國戰俘不願回國,自願待在中國發展,其中便有美國人溫納瑞斯。在中國五十餘年的生活,溫納瑞斯成了不僅娶了個中國媳婦,還成了大學裡的知名教授,學生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老溫」。
  • 勢不兩立卻又心照不宣,為何韓戰未能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新中國的加入,使韓戰再度升級,進而成為二戰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熱戰。但,即便是19個國家在朝鮮半島慘烈廝殺,這場戰爭最終也沒有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為何第三次世界大戰未能在朝鮮引爆呢?要知道,二戰以來美國都將蘇聯視為主要敵人,如果僅憑新中國就和聯合國軍勢均力敵,那麼蘇聯必然會在美國深陷戰爭泥潭時趁虛而入,屆時美國勢必更加被動。所以美國著名將領布萊德利才在麥克阿瑟叫囂將韓戰擴大到朝鮮半島之外後,說出了那句被反覆引用和曲解的名言,即「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韓戰也有斬首行動,志願軍小分隊奇襲打垮韓軍主力「白虎團」
    韓軍頭號主力軍首都師白虎團的由來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後,美蘇兩國瓜分了朝鮮半島,為了打造對抗共產主義的前沿陣地,美國開始在朝鮮人中尋找合適的代理人。經過一番權衡,美國人最終選定了長期旅居美國的李承晚。1948年8月,在美國的扶植下,大韓民國政府成立,李承晚成為首任總統。上任後,他立即著手組建武裝力量,準備同北方以金日成為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抗。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7月27日:韓戰宣告結束
    黨史上的今天   1949年7月27日至8月15日 受中共中央委託,陳雲在上海主持召開財政經濟會議   1949年7月27日至8月15日 受中共中央委託,陳雲在上海主持召開有華東、華北、華中、東北、西北五個地區的財政、金融、貿易部門領導人參加的財政經濟會議。
  • 奸商大發「國難財」,賣假藥給志願軍,主席嚴查,揪出後直接處死
    ——德國大家都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了很多戰爭,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結束之後,新中國也成功成立,很多人以為和平就要來了,但沒想到之後很多周邊國家,在新中國立足未穩的時候,企圖再次破壞我國的領土,于是之後就發生了韓戰,韓戰由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動,對我國的領土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上級果斷決定,派中國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進行抗美援朝戰爭。
  • 韓戰,美國為何會判斷失誤?美軍上將:他們是不一樣的中國人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僅僅兩個月時間,朝鮮人民軍便將李承晚的南朝鮮軍趕到了釜山一隅,看似勝利在望,但是麥克阿瑟卻在朝鮮半島側後方策劃了仁川登陸,一舉改變了朝鮮戰局。從軍事角度看,仁川登陸無疑是軍事上的巨大成功,麥克阿瑟的確做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仁川登陸後,金日成大為驚訝,他在文件中寫道:「原本的計劃是在一個月內結束戰爭,……我們因聯合國軍、美國空軍及海軍的出現而感到震驚。」
  • 抗美援朝後期,為何美方急著與志願軍籤訂停戰協議?
    早在第二次戰役,我志願軍就把麥克阿瑟打的氣急敗壞,甚至想要臺灣的國民黨直接出兵朝鮮,和我們對抗之時,美國內部就爆發關於是否繼續戰爭以及如何繼續的爭論。對於當時的美國來說歐洲才是他們的重中之重,在歐洲的布局,關係到美國在二戰後全球地位的提高,是美國霸權想要控制全球經濟的核心。如果戰爭越打越大,麥克阿瑟這個瘋子說不定會把戰火引到中國邊境,將美國拖入深淵。一想到這個可怕的問題,會議討論的重點慢慢地轉為:如何體面地離開朝鮮?這個令人尷尬的問題從此被提出了,並且糾纏了美國政府長達兩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