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之前寶寶很忙,看似無知竟然偷偷發展這麼多,你可別小瞧他

2021-01-15 糖果育兒日記

老人們常說:「三歲看到老。」是指在一個人三歲的表現,就能看得出這個人未來的發展。很多人聽起來都覺得是一門玄學。

其實一個人的發展跟他的性格和行為有著很大的關係,那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0-3歲的寶寶不僅身體發育飛快,也是大腦和各項感知能力建立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從這個角度看,三歲看到老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3歲前是寶寶各項感知的奠基期,高樓想要蓋得穩,打好地基很重要。在大人眼裡感覺三歲前的寶寶看起來很無知,其實寶寶三歲之前真的很忙。

三歲之前寶寶很忙,偷偷練就了「十八般武藝」

0-3歲嬰幼兒時期,正是寶寶從零到心理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中感知覺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緒和情感特點、意志特徵、氣質特點、自我意識水平等都是發展的重要方面。

1) 第一式:忙著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感知覺能力是感覺能力和知覺能力的統稱,兩種能力有所區別,卻又相輔相成。

① 感覺能力的發展:新生兒通過感覺器官開始發展各種感覺,最早的是皮膚感覺,嬰兒時期寶寶通過跟母親的開始建立最早的觸覺,可以感知到母親的體溫,感受疼痛,漸漸的開始發展並完善自己的嗅覺、味覺、聽覺和視覺。

② 知覺能力的發展:寶寶嬰兒期從不能翻身到半歲左右的時候,可以獨自坐立,可以抓到自己想要抓到的東西。雖然在大人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這個動作需要眼睛、手還有肢體的協調才能完成。漸漸的還可以擺弄身邊的玩具,都是知覺的能力不斷發展的表現。

一直到3歲左右,是各項知覺能力發展的黃金期。

2) 第二式:忙著記憶能力的發展

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記憶力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項。

寶寶一般要到五六個月的時候才能分得清哪個是媽媽,可能爸爸出差幾天回來,寶寶又不認識了,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

一歲以後寶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認識更多的事物,記住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來記的,主要是無意性記憶。

3) 第三式:忙著思維能力發展

思維能力是智商測試主要考察的一種能力。思維能力是需要建立在感知覺能力的基礎上,再結合寶寶的語言能力加持,開始產生思維能力的萌芽狀態的。一歲前的寶寶屬於思維能力的準備期。

1-3歲階段主要產生的是人類的低級思維方式,即感知動作思維,又稱直覺行動思維。

嬰兒可以通過擺弄具體的事物來進行思考,像是通過擺弄玩具,來想這個東西怎麼玩。

寶寶3歲左右在感知動作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具體形象思維。可以離開原有的事物進行一些模仿,在繪畫中去畫一些自己事先想好的角色。

4) 第四式:忙著想像能力發展

想像力對於創作型的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寶寶一般需要通過2歲前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積累,3歲左右的幼兒隨著簡單的模仿一些大人的行為,進行一些簡單的想像遊戲。

這個階段的寶寶想像的內容通常比較簡單,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想像,構建了想像力的基礎。

5) 第五式:忙著注意特性變化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需要的一種重要能力。注意屬於一種心理特性,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你說話的時候寶寶在盯著你看,這種注意行為屬於無意注意。

像孩子大一點,你給他規定認為,讓他每天看書半小時。這種為了某項預定目標保持的注意力屬於有意注意。

隨著年齡的增大寶寶的有意注意會有所增長,想要培養寶寶有一個好的注意力,家長需要注意不要隨意打斷寶寶,比如隨手給寶寶換個玩具,或者一下子給寶寶太多的玩具,都不利於寶寶注意力的培養。

6) 第六式:忙著人際交往變化

寶寶一歲之前的人際關係基本上就是親子關係的建立,等到能爬會走了之後,隨著活動範圍的增加,能接觸到的人也變多了。等到具備語言能力之後,可能開始有了一兩個玩伴。

3歲之前建立玩伴關係通常一對一的,想要讓寶寶建立群體的玩伴關係還有是一定難度的。

7) 第七式:忙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發展

寶寶在一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逐步覺醒,開始有了對「我」的認知,等到兩三歲的時候,隨著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還有語言能力的表達,會對「我」的認知不斷發展。

可能會表現出「獨」的以免,自己的東西不讓別的小朋友玩,這都是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

8) 第八式:忙著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三歲看到老,往往都是從一個人的情緒表達和性格來看的。3歲以前寶寶的情緒和情感,對他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的寶寶總是哭鬧不斷了,可能是因為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會讓他的情緒不穩。所以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寶媽應該儘可能的給寶寶安慰,給寶寶建立安全感,才能形成較為穩定的情緒。

9) 第九式:忙著意志力的發展

3歲之前寶寶的意志力處於萌芽的狀態,寶寶在一歲到兩歲的時候會進行一些隨意運動,這是寶寶產生意志力的基礎。

2-3歲的時候,寶寶自己能夠在自己的語言調節下,有意識的進行行動或者抑制行動,這種行為就產生了意志的雛形。

10) 第十式:忙著練氣質

寶寶早期表現出來的個人特點就是氣質。通過不同的性格和言行,給人的一種印象。

這種氣質是寶寶個性發展最原始的基礎,而且具有先天性,是父母無法選擇的。但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發生改變。

11) 第十一式:忙著語言的發展

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是最可愛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大腦支配能力達到一定的基礎,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一種能力。

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歲前的發聲準備期,嬰兒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單音節,漸漸能夠聽懂身邊的人說簡單的詞。

1-3歲語言能力的初步發展期,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彙、語句漸漸的可以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意識。

12) 第十二式:忙著動作能力的發展

寶寶在1歲前的嬰兒時期,是動作能力發展的最快的時期,從翻身到坐立,從揮動小手抓握,到可以玩玩具。

寶寶的動作發展可以分為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個方面。動作發展分為三個方面:

① 從整體到分化動作。最開始是可以做一些比較籠統的動作,例如翻身,漸漸的開始控制局部做一些細緻的動作,例如抓握等。

② 從上到下動作。寶寶一般都是先從抬頭開始,然後是支撐上身,再加上腿部力量的爬行,腿部力量成熟之後的站立。

③ 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寶寶通常現實頭部、頸部再到雙手、雙腿最後是手部的精細動作。

大人們都覺得寶寶三歲前懵懂無知,其實他們在偷偷的修煉「十八般武藝」,估計比家長還要急著長大吧!

所以,不要再催促他們了,他們自己也很急的!

相關焦點

  • 不動聲色的人,其實很有本事,別小瞧
    從這之後,蔡霄開始觀察小楊,他發現小楊雖然不動聲色,可當別人在談天論地時,他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別人在八卦時,他在認真了解客戶的需求,所以才會在關鍵時候一鳴驚人。當初那些小瞧了小楊的人,現在都非常敬佩他,也開始忌憚他,就怕哪天被他給取代了。倘若大家之前沒有小瞧他,現在也不會如此驚訝,如此忌憚。事實上,那些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都是不動聲色的。
  • 趁午休偷偷生了個娃,將寶寶遺棄給鄰居:有一種無知叫「亂生」
    01趁午休偷偷生了個娃,將寶寶遺棄給鄰居有一位劉姓居民住在6樓,在11月4日晚上10點左右回到家時,忽然發現家門口有一個"洋娃娃"。上前仔細看過之後才發現,這不是洋娃娃,而是個真孩子,還是個男嬰!孩子連個尿布都沒有,只用一張舊毯子包著。
  • 寶寶剛出生前兩個小時,可不僅僅在睡覺,還「忙」著做這幾件事
    剛剛出生的寶寶都喜歡做什麼事情呢?難道是一直在睡覺嗎?其實這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地方,記得鄰居家的姐姐生孩子的時候,每次都去她們家想看寶寶,可是每次去的時候寶寶都正好在睡覺,都不能好好的跟寶寶玩。但其實寶寶剛出生的前兩個小時,可不僅僅在睡覺,還「忙」著做這幾件事。
  • 職場中,有這3種表現的人多半是狠角色,別小瞧
    職場中,有這3種表現的人多半是狠角色,別小瞧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他們的生活或許並不是一帆風順,但是他們能夠靠著後天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也是不可小瞧的。無論是職場中還是生活中,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和能力,但是有足夠的野心的時候,不要把自己過早地暴露在人前。槍打出頭鳥,你會成為別人針對的目標。
  • 真正深藏不露的人大多有這三個特徵,你身邊有的話可別小瞧了
    俗話說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比較低調,其實這些成功人士大多都經歷了歲月和榮譽的洗禮,不喜形於色,出風頭,一個人如果有下面這三個特徵,往往就是深藏不露的人,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可別小瞧了。第1種、大智若愚的人。
  • 30歲的PS,竟然有這麼多「黑歷史」!
    30歲的PS,竟然有這麼多「黑歷史」! 可你知道嗎 當年開發PS,害得PS之父研究生沒畢業 PS,差點成了蘋果獨家軟體
  • 你家寶寶多大了?這3種情況下別答虛歲,弄錯會害了寶寶
    文|秘籍君前幾天我家寶寶生病了,因為我和老公工作忙,就讓婆婆帶著去看病。誰知吃了幾天藥寶寶身體還不見好,反而又出現了嘔吐等症狀,這下我急了,帶著寶寶又去了一趟醫院。醫生檢查了之前開的藥方後,直接問哪個江湖郎中給開的藥?
  • 想讓寶寶多吃長肉?這些寶寶餵養的坑可別踩!
    寶寶1歲之後,輔食變主食,母乳不應當再佔主導地位。如果還是只吃母乳,很容易營養不良。 那是因為你餵錯了! 我們從來不鼓勵把孩子養的越胖越好,但是我們給孩子吃的東西必須得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 下面就給大家捋一捋中國家庭普遍存在的餵養誤區,看看你家有沒踩坑。
  • 滿月刮眉毛真能讓寶寶變好看?父母別無知,小心娃變成「無眉怪」
    人的眉毛是有一定生長周期的,通常情況下:寶寶出生3個月左右,眉毛就會自動脫落。寶寶滿月以後,有些地方就有給娃「刮眉毛」的習慣,這樣將來孩子的眉毛才會長的更濃密更好看!但真的是這樣嗎?婆婆非要給寶寶刮眉毛,結果娃變成「無眉怪」丁香從懷孕開始,一直到坐月子、照顧寶寶,都是由婆婆在照顧,丁香對婆婆很感激。
  • 媽媽別小瞧寶寶,孩子三個本領比大人更大
    第一個本領:以直升機的速度在長剛出生時拉的胎便比較多,體重會輕微的下降,之後體重會以平均一天一兩左右的速度在增長。短短一個月時間,孩子的體重就增長了30%。從六斤長到了八斤。如果一個100斤的成人一個月長30%,那就是一個月時間變成130斤,確實是挺嚇人。而孩子體重增長這麼快,是因為他的器官大腦等重量也在增長。
  • 這個護士竟然主動上夜班?他說有七大好處!
    導讀 一直以來,護理同仁們對上夜班都是深惡痛絕,但是,今天這位護士竟然主動找護士長讓護長給她排夜班,還偷偷跟閨蜜說上夜班有這七大好處,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發展2歲寶寶的智力?
    2歲寶寶——「大刀闊斧」的探索家  有的年輕父母不禁要問:寶寶們到底怎麼啦?親愛的家長們,放心吧,那是寶寶正在「大刀闊斧」地探索這個世界哩!以前他們受到許多生理條件的限制,不能「為所欲為」,所以只能做個「乖寶寶」,現在他們能熟練地運用手和腳了,還不趁機「大展拳腳」?這為他們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發展自己的智慧,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1歲寶寶能吃「大人飯」嗎?世衛組織:未達三個標準,再饞也別餵
    蕭兒媽媽在後臺提問:給寶寶添加一段時間輔食了,婆婆總說孩子大了喝米粉沒啥營養,偷偷背著我給孩子吃大人的飯菜,紅燒肉、火腿、米飯等樣樣沒落。雖然寶寶馬上滿1歲了,但我還是挺不放心的。在很多「老舊」觀念中,孩子從斷奶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長大,既然不用吃奶那就得吃飯。於是家長給寶寶添加了一段時間輔食之後,看他吃得挺好,為了圖省事兒就讓他跟著自己吃「大人飯」。
  • 別小瞧我!「多才多藝」的加溼器還有這些隱藏技能
    但可別小瞧TA,原來加溼器這麼「多才多藝」,你是不是一直小瞧它了?一、預防疾病1.在加溼器水箱中按照1:20的比例加入板藍根衝劑、魚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或雙黃蓮口服液,可有效預防流行性感冒。2.燙傷可以用加溼器的噴霧噴,降溫止痛。3.把口、鼻對著加溼器的霧氣深呼吸,改善鼻塞、咽幹、口乾症狀。
  •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一知半解
    在不確定之前,把確定的事兒做好,不管是在生活中,職場中,不可知的未來中,不然事到臨頭,只能和無知擁抱。01.一個人可怕之處在於他不知道自己的無知,相反,一個人自明之處在於他知道自己的無知。是啊,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我們都知道這些大機會及發展的前景,但是回到自身上,與你相關的小機會自己能把握住多少呢?
  • 寶寶總是自言自語,寶媽別過度擔心,這是語言系統飛速發展的表現
    小李的閨蜜雖然自己沒有孩子,卻經常幫幾個姐姐帶娃,所以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她告訴小李,三四歲的小孩都會這樣自言自語,她的幾個外甥外甥女全部經歷過。聽了閨蜜的話,小李才有些安心,但還是不敢託大,又在網上搜索了一會,直到看到網上的信息都跟閨蜜說的差不多,才真正放心下來。正如小李閨蜜所說的那樣,三四歲的兒童自言自語,的確是很普遍的現象,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
  • 家長別亂買!3歲以下寶寶童年只需六種玩具
    可是,爸爸媽媽們注意了,別亂買玩具了,其實寶寶的童年只需要六種玩具已經足夠,有句話叫「多則惑、少則得」,那麼這六種是什麼玩具呢?你可不要嫌棄他建造的樓房太矮,更不要為了製造高樓大廈就硬逼著他再碼高一層,因為好戲還在後面呢。2歲:現在,寶寶的建築物越來越高,他對平衡問題的協調也越來越好,他已經能勝任堆起4~7塊積木了。另外,他還能將不同種類的積木按照形狀和顏色分類,即使是特殊形狀的積木,他也能分辨出出來,比如船型、汽車型、動物型等。
  • 寶寶打針:前一秒笑成花,後一秒疼出表情包,醫生你為什麼要害我
    對於很多寶寶來說,打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這樣一組圖反應了寶寶打針時的狀態,網友看了,紛紛表示:這不就是我嗎?1歲時要打針的我:看我萌萌噠的小眼神,醫生你可不可以不給我打針?3歲時要打針的我:你別碰我,我知道就是你要害我!5歲時要打針的我:我是誰?我在哪?怎麼全醫院的醫生都在逼我?很多寶寶在打針時會選擇逃避,其實主要是因為打針的記憶太深刻了,看看下面三位寶寶的表現:1號寶寶:這個寶寶本來還好奇醫生在幹什麼呢,眼睛一直盯著醫生看,結果等醫生打完針,寶寶表情立馬變了。
  • 看似很蠢,背地裡偷偷努力的3大星座:絕對是隱藏的大佬
    舉個例子吧,一位名叫小李的員工,在被老闆發現,偷偷在上班時候利用公司資源謀福利,老闆當場發作,這時候他應該怎麼做?有兩個選擇哈,一個是隱瞞含糊,一個是主動承認錯誤,偏偏,小李選擇了第三種方式…… 被揪住錯誤後,小李是怎麼做的呢?他坦言道:自己打算做到年底,如果老闆不打算辭退他的話!好吧,此言一出,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 27歲女網紅猝死:2021年,別再拿命換錢了
    不斷透支身體又不知挽救的人,你的身體其實都在偷偷地記著帳。說一個殘酷的現實:猝死的魔爪,早就伸向了年輕的一代。幾年之前,我們看到關於「猝死」的新聞是這樣的:某某小區一位老年人晨練猝死。某老人因為生氣發怒猝死。現在我們聽到的新聞是這樣的:某公司程式設計師猝死,年僅27歲。某醫生猝死,年僅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