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三歲看到老。」是指在一個人三歲的表現,就能看得出這個人未來的發展。很多人聽起來都覺得是一門玄學。
其實一個人的發展跟他的性格和行為有著很大的關係,那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0-3歲的寶寶不僅身體發育飛快,也是大腦和各項感知能力建立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從這個角度看,三歲看到老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3歲前是寶寶各項感知的奠基期,高樓想要蓋得穩,打好地基很重要。在大人眼裡感覺三歲前的寶寶看起來很無知,其實寶寶三歲之前真的很忙。
三歲之前寶寶很忙,偷偷練就了「十八般武藝」
0-3歲嬰幼兒時期,正是寶寶從零到心理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其中感知覺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緒和情感特點、意志特徵、氣質特點、自我意識水平等都是發展的重要方面。
1) 第一式:忙著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感知覺能力是感覺能力和知覺能力的統稱,兩種能力有所區別,卻又相輔相成。
① 感覺能力的發展:新生兒通過感覺器官開始發展各種感覺,最早的是皮膚感覺,嬰兒時期寶寶通過跟母親的開始建立最早的觸覺,可以感知到母親的體溫,感受疼痛,漸漸的開始發展並完善自己的嗅覺、味覺、聽覺和視覺。
② 知覺能力的發展:寶寶嬰兒期從不能翻身到半歲左右的時候,可以獨自坐立,可以抓到自己想要抓到的東西。雖然在大人看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這個動作需要眼睛、手還有肢體的協調才能完成。漸漸的還可以擺弄身邊的玩具,都是知覺的能力不斷發展的表現。
一直到3歲左右,是各項知覺能力發展的黃金期。
2) 第二式:忙著記憶能力的發展
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記憶力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項。
寶寶一般要到五六個月的時候才能分得清哪個是媽媽,可能爸爸出差幾天回來,寶寶又不認識了,這個階段的寶寶記憶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
一歲以後寶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認識更多的事物,記住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不過這個階段的寶寶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來記的,主要是無意性記憶。
3) 第三式:忙著思維能力發展
思維能力是智商測試主要考察的一種能力。思維能力是需要建立在感知覺能力的基礎上,再結合寶寶的語言能力加持,開始產生思維能力的萌芽狀態的。一歲前的寶寶屬於思維能力的準備期。
1-3歲階段主要產生的是人類的低級思維方式,即感知動作思維,又稱直覺行動思維。
嬰兒可以通過擺弄具體的事物來進行思考,像是通過擺弄玩具,來想這個東西怎麼玩。
寶寶3歲左右在感知動作思維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具體形象思維。可以離開原有的事物進行一些模仿,在繪畫中去畫一些自己事先想好的角色。
4) 第四式:忙著想像能力發展
想像力對於創作型的工作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寶寶一般需要通過2歲前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積累,3歲左右的幼兒隨著簡單的模仿一些大人的行為,進行一些簡單的想像遊戲。
這個階段的寶寶想像的內容通常比較簡單,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想像,構建了想像力的基礎。
5) 第五式:忙著注意特性變化
注意力是孩子學習需要的一種重要能力。注意屬於一種心理特性,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也許你會發現你說話的時候寶寶在盯著你看,這種注意行為屬於無意注意。
像孩子大一點,你給他規定認為,讓他每天看書半小時。這種為了某項預定目標保持的注意力屬於有意注意。
隨著年齡的增大寶寶的有意注意會有所增長,想要培養寶寶有一個好的注意力,家長需要注意不要隨意打斷寶寶,比如隨手給寶寶換個玩具,或者一下子給寶寶太多的玩具,都不利於寶寶注意力的培養。
6) 第六式:忙著人際交往變化
寶寶一歲之前的人際關係基本上就是親子關係的建立,等到能爬會走了之後,隨著活動範圍的增加,能接觸到的人也變多了。等到具備語言能力之後,可能開始有了一兩個玩伴。
3歲之前建立玩伴關係通常一對一的,想要讓寶寶建立群體的玩伴關係還有是一定難度的。
7) 第七式:忙著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發展
寶寶在一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逐步覺醒,開始有了對「我」的認知,等到兩三歲的時候,隨著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還有語言能力的表達,會對「我」的認知不斷發展。
可能會表現出「獨」的以免,自己的東西不讓別的小朋友玩,這都是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
8) 第八式:忙著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三歲看到老,往往都是從一個人的情緒表達和性格來看的。3歲以前寶寶的情緒和情感,對他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的寶寶總是哭鬧不斷了,可能是因為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沒有給他足夠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會讓他的情緒不穩。所以當寶寶哭鬧的時候,寶媽應該儘可能的給寶寶安慰,給寶寶建立安全感,才能形成較為穩定的情緒。
9) 第九式:忙著意志力的發展
3歲之前寶寶的意志力處於萌芽的狀態,寶寶在一歲到兩歲的時候會進行一些隨意運動,這是寶寶產生意志力的基礎。
2-3歲的時候,寶寶自己能夠在自己的語言調節下,有意識的進行行動或者抑制行動,這種行為就產生了意志的雛形。
10) 第十式:忙著練氣質
寶寶早期表現出來的個人特點就是氣質。通過不同的性格和言行,給人的一種印象。
這種氣質是寶寶個性發展最原始的基礎,而且具有先天性,是父母無法選擇的。但卻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發生改變。
11) 第十一式:忙著語言的發展
寶寶牙牙學語的時候是最可愛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大腦支配能力達到一定的基礎,通過後天培養出來的一種能力。
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歲前的發聲準備期,嬰兒只能發出咿咿呀呀的單音節,漸漸能夠聽懂身邊的人說簡單的詞。
1-3歲語言能力的初步發展期,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詞彙、語句漸漸的可以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意識。
12) 第十二式:忙著動作能力的發展
寶寶在1歲前的嬰兒時期,是動作能力發展的最快的時期,從翻身到坐立,從揮動小手抓握,到可以玩玩具。
寶寶的動作發展可以分為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兩個方面。動作發展分為三個方面:
① 從整體到分化動作。最開始是可以做一些比較籠統的動作,例如翻身,漸漸的開始控制局部做一些細緻的動作,例如抓握等。
② 從上到下動作。寶寶一般都是先從抬頭開始,然後是支撐上身,再加上腿部力量的爬行,腿部力量成熟之後的站立。
③ 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寶寶通常現實頭部、頸部再到雙手、雙腿最後是手部的精細動作。
大人們都覺得寶寶三歲前懵懂無知,其實他們在偷偷的修煉「十八般武藝」,估計比家長還要急著長大吧!
所以,不要再催促他們了,他們自己也很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