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露:最「寒酸」的瓶裝水,1年賣出幾十億瓶,價格始終未漲只賣1元

2021-01-13 惜寒說史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央號文件》

炎炎酷暑的夏日,喝上一口冰礦泉水,全身燥熱的毛孔都會平靜下來。近些年來,礦泉水的品牌變得五花八門,讓人目不暇接,不過你知道嗎?我們口中統稱的礦泉水,其實並不全是礦泉水,這其中分門別類了許多種。

瓶裝飲用水大概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純淨水、天然水、礦物質水以及礦泉水。純淨水的代表選手有娃哈哈、怡寶,水源是過濾後的自來水;天然水的代表選手有農夫山泉,水源是地表水,即江河湖畔;礦物質水代表選手有冰露、康師傅,水源同樣是經過過濾的自來水,不過其中添加的有少許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礦泉水代表選手有百歲山、恆大冰泉、依雲,水源是地下水,即在特定地質構造巖層中的地下礦水。

冰露從飲用水家族異軍突起

我們常說喝白開水好,那為什麼瓶裝飲用水卻越來越暢銷、品牌還越來越多呢?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出門在外不一定每次都會帶杯水,瓶裝飲用水購買方便,便於攜帶。其二是前幾年,水環境汙染問題嚴重,家用自來水燒開後往往會帶有一層水垢,喝起來也鹹鹹的。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因此便用瓶裝水代替了自來水。

人們對飲用水的需求在增加,制水產業的競爭也在增加,這些年發展下來,瓶裝飲用水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即大家已經認準了喜歡喝的品牌,就算有別的新品牌加入,也很少有人再去選擇新品牌。然而有一個品牌的入侵,打破了這種現象,它叫做冰露,被稱為最"寒酸"的水,1年卻能賣出幾十億瓶。

深厚的"家庭背景"

冰露並不是一個"新人",它的老東家是飲料界"領頭軍"可口可樂公司,冰露是可口可樂旗下出品的礦物質水。短短幾年,它就已經成為中國飲用水市場主流產品之一。

可口可樂公司十分強大,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17億人次消費者在購買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產品,大約每秒就能售出19400瓶產品。除此之外,可口可樂公司是唯一一個全方位贊助在中國舉辦的特奧會、奧運會、帕運會、世博會、大運會及青奧會的企業,足以見這個品牌帶來的影響力。

冰露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08年,得益於老東家良好的品牌形象,冰露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唯一正式飲用水,成為奧運期間的"水中寵兒"。可口可樂是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如此不遺餘力的推廣冰露,足以見這家國際飲料企業對冰露給予的深厚期望。冰露最終也不負眾望,奧運會這種國際賽事吸引了國內外無數人眼球,為冰露帶來了極大的宣傳效果,讓人們瞬間就認識到了這個"身穿藍色外衣"的飲用水"小將"。

冰露突然大火起來,不過隨之有人便提出了質疑:冰露只賣1塊錢,安全能得到保障嗎?這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當時市場上瓶裝飲用水價格至少也要2塊錢,冰露作為可口可樂旗下的產品,定價居然只有1塊錢。在2倍的差價之下,大家質疑之餘,也戲稱冰露是最"寒酸"的水。

讓大家產生這種疑問,無非是"便宜沒好貨"的心理在作祟,其實大可放心。冰露的生產工藝十分先進,使用了反滲透技術,多道精濾。全程封閉式生產罐裝,使用數位化生產流程,採取電腦監控,可以掌控產品的每一道工序。並且經過了多項品質檢驗,保證水質過關,不然也不能用作奧運會的唯一正式飲用水。

能火起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冰露能夠在趨於飽和的飲用水市場中殺出一片天地,與可口可樂公司自身的品牌效應脫不開關係。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我們真正去了解冰露,就會發現它能火起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冰露不僅生產過程嚴格,而且目光放得十分長遠。冰露最令人詬病的是廉價的瓶身,所以它定價1元才被許多人吐槽"寒酸"。然而這廉價的瓶身卻大有學問在,它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對比市面上其他種類的瓶裝飲用水,像是農夫山泉、百歲山、怡寶等,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的瓶身上手都很有"質感",比起冰露一使勁就容易捏扁的瓶身,質量要好上許多。

殊不知,冰露是故意設計這樣的瓶身,這種較軟瓶身的另一個名字叫做"環保輕量瓶"。顧名思義,這種材質既"環保"又"輕量",對人體健康無害的同時,只要將空瓶扭一扭,就能縮小佔據的空間範圍,很大的提高了回收效率。

而材質較硬的瓶身,靠人力改變瓶身難度較大,只能通過機器統一壓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回收的效率。

如今2020年了,冰露什麼都沒變,價格和12年前一樣,仍舊只賣1元,仍舊"身穿藍色外衣",瓶身仍舊一使勁就變形。但是消費者們的觀念卻發生了改變,逐漸由"便宜沒好貨"變成了"物美價廉"。造成這樣轉變的除了冰露自身不變的生產理念外,也與瓶裝飲用水市場的大環境有關。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比起10年前更注重生活水平了,從原本的注重"健康",到如今的追求"高端"。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直接源動力,一些瓶裝飲用水品牌嗅到了市場風向,不約而同地向著"高端化"發展。然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原本2塊的飲用水換個包裝居然能賣到七八塊,這時回頭看看冰露,頓覺無比良心。

說到底,冰露能有如今的地位,它的穩紮穩打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高端水佔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的今天,許多品牌水的也跟著漲價,只有冰露始終未變。瓶裝飲用水品牌紛紛去搶奪高端水的市場份額,反而忽略了一個問題,更多的消費者對於水的要求只有兩個:安全、解渴。

如果在同樣具備這兩個特點水中選擇,自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水,冰露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所以始終不漲價,薄利多銷,才能在1年賣出幾十億瓶。

相關焦點

  • 瓶子軟太寒酸?始終堅持賣1元一瓶的水,冰露卻能年銷數十億?
    有很多消費者熱情地反映了這個問題,但品牌方卻始終沒有改變,堅持使用自己這種很軟的瓶子。也可以看出,冰露在包裝上的成本一直都特別少。然而,事實上,冰露的包裝也是專門設計的。柔軟的瓶體被稱為「環保輕量瓶」。顧名思義,環保和輕量,正是這一設計最大的亮點。它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對環境汙染小。同時,只要將空瓶扭轉,就可以減少所佔空間,提高回收效率。
  • 中國最「寒酸」的一瓶水,一年卻狂銷幾十億瓶!憑啥?
    水原本是自然界裡最普通的一樣東西,但自從住進瓶子裡以後,從此變得不再普通。瓶裝水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近幾年我國瓶裝水行業銷售規模高速增長,根據《2019年中國瓶裝飲用水行業消費健康趨勢報告》表示,2019年,我國瓶裝水市場突破52%的飲品行業佔比,零售額突破2000億元。
  • 經濟學家評中國財富:就是四瓶水!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最近非常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白酒研究員寫研報,只有兩個字:不賣。2021年怎麼做資產配置?還是白酒。2021年怎麼賺大錢?白酒加槓桿。」  白酒如此受關注是好事嗎?張亮向記者分析說,「白酒已經成為了一種『民謠』,這都說明漲幅已經積累了很多。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對白酒板塊相對謹慎」。
  • 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通4瓶水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茅臺
    最近非常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白酒研究員寫研報,只有兩個字:不賣。2021年怎麼做資產配置?還是白酒。2021年怎麼賺大錢?白酒加槓桿。」白酒如此受關注是好事嗎?張亮向記者分析說,「白酒已經成為了一種『民謠』,這都說明漲幅已經積累了很多。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對白酒板塊相對謹慎」。
  • 健身房推銷員讓路人請喝3元飲料轉手10元賣出:是公司培訓
    對張麗(化名)來說,夏天給街頭的兼職推銷員買一瓶3元錢的飲料,是出於一份熱心腸。然而她發現,推銷員隨後將這瓶飲料試圖以10元錢的價格賣給路人。7月15日,在成都蜀西路附近的遭遇,讓她覺得自己的愛心被利用了。
  • 乾貨:頂尖做T高手坦言:漲2.5%賣出一部分,每多漲1個點再賣出10%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孤燈、隻影,默默地苦練,將淚水和汗水掉頭抹去,把委屈和壓力咬牙承受,這才是有志者必經的過程,這也是不足與人說只堪回味的寶貴經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人喜歡痛苦,但若能把痛苦嚼出味道,成功其實已經不遠了。堅毅的心靈期盼雨後的彩虹。人們往往都是在絕望中生出希望,在危難中堅定信念,在_切都幻滅的時候踏上尋求生命真諦的行程。
  • 一瓶水的生意與江湖-虎嗅網
    按零售價算:550ml裝2元/瓶,1500ml裝3.5元/瓶,5L裝10元/桶。單價並不高。而2019年,農夫山泉賣了240.21億元,光賣水就賣了143.46億元,佔了總營收的59.7%。也就是說,農夫山泉從有點甜到有點錢,主要靠賣水。這些年來賣出的瓶裝水扎紮實實能繞地球好幾圈。
  • 一瓶水的生意與江湖
    按零售價算:550ml裝2元/瓶,1500ml裝3.5元/瓶,5L裝10元/桶。單價並不高。而2019年,農夫山泉賣了240.21億元,光賣水就賣了143.46億元,佔了總營收的59.7%。也就是說,農夫山泉從有點甜到有點錢,主要靠賣水。這些年來賣出的瓶裝水扎紮實實能繞地球好幾圈。再看2019年農夫山泉飲用水產品毛利率——60.2%。
  • 1年賺50億,農夫山泉揭開暴利的賣水生意
    一瓶礦泉水的生意:毛利過半,賣水一年賺50億農夫山泉IPO一事,終於敲定了。4月29日晚間,農夫山泉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中金公司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募資規模預計為10億美元。至此,一個龐大的瓶裝水帝國浮出水面。
  • 參加面試,經理說:把這瓶礦泉水賣三百元,聰明的人都會如何回答
    筆者曾經看過一個經典的面試題,銷售經理對參加銷售面試的人員說,請把這瓶水賣300元。看似不可能,聰明的人都會如何回答呢?面試是向面試官展示自我的絕佳機會,也直接關乎到能否入職。回答話題,既然說到把一瓶礦泉水賣到300元,這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很困難的事情,市面上最好的礦泉水價格也很少有3位數的。這種開放式的命題,很考驗人的臨場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這道題的答案是有很多種的。
  • 比賣酒還賺錢的賣水有啥生意經?
    原標題:比賣酒還賺錢的賣水有啥生意經?招股申請書顯示,2017年以來,農夫山泉保持了較高的業績增長,去年公司收益為240.21億元,淨利潤率更高達20.6%,不僅遠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及全球軟飲料行業的平均水平,更超過近半數的A股上市白酒企業。賣水生意竟比賣酒還賺錢,農夫山泉有怎樣的生意經?
  • 出廠價9元賣到150!常用藥價格為何一路竄升漲不停?
    北京日報客戶端3月26日消息,最近不少人注意到,抗癌藥頻頻降價,有些市民必需的藥品卻由於缺貨告急等原因,價格漲個不停。在藥店和電商平臺,出廠價9塊多的硝酸甘油片近日價格一路竄高,甚至高達150元。  「引產的利凡諾,急救的解磷定,升壓的間羥胺,這一年多我眼瞅著這些短缺藥價格翻了幾倍甚至更多,真是干著急沒辦法。」
  • 瓶裝水含致癌物?
    原標題:瓶裝水含致癌物? 擁有「無印良品」品牌的日本良品計劃公司日前宣布,因部分瓶裝「天然水」與「礦泉氣泡水」被驗出含有超標的致癌物質,將主動下架共約59萬瓶商品,並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召回。
  • 最賺錢的一瓶水將上市,盤點包裝水這本「生意經」究竟有多暴利?
    而且,在2015年的時候,包裝水就超越了飲茶成為軟飲料的最大品類。 其次,品牌、水源及健康屬性使得包裝水溢價非常明顯。若從利潤分布來看,一瓶零售價1.5元的瓶裝水出廠價約為0.6元,但在品牌、水源及健康屬性輔之渠道加價後,可以使得價格直飆2-3倍,顯然,利潤空間也是實在十分豐厚。
  • 新年開門紅,多隻豬肉股漲停,玉米價格破1.4元/斤!
    1月4日,元旦後的首個交易日,港A兩市豬肉概念股迎來「開門紅」。截至收盤,牧原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元,另外多隻豬肉股漲停或漲幅逾9%。  1月4日,英軒實業成為主產區首個玉米收購價格突破1.4元的企業,這一價格已經平了2014年創下的玉米價格記錄。
  • 12歲小學生賣水估值過億,「水生意」太好賺?
    六年級小學生賣水4年,打造1億美金+公司,火遍科技圈,這是什麼神仙操作?因為塑料汙染而憂心,年僅12歲的Jaden Smith想做些事情來改變。他發現塑料包裝是造成汙染的一大因素,那是否有更加環保、可持續的替代方案?
  • 最壕雙11:1499元茅臺秒空比飛天還難,瑪莎拉蒂6分鐘賣一臺
    這個雙11,你也許只花了幾十元,就撬動了2000億的大生意。為了薅到最多的羊毛,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們各出奇招。有人提前半個月到處轉發連結攢紅包,有人上好了鬧鐘定時定點搶優惠券,還有人列Excle表格研究極其燒腦的滿減規則。但對於一些有錢任性的小夥伴兒,遇上喜歡的東西,再貴也要一擲千金將其拿下。
  • 中國飲用水市場出現黑馬,知名度不高銷量卻火爆,3年賣出13億瓶
    2020年有數據顯示:當前,國內瓶裝水行業銷售規模已經突破兩千億元人民幣,是軟飲料產業最大的細分產品。龐大的市場底下形成「混戰」,從市場格局來看,農夫山泉成為行業大哥大。華潤怡寶、景田百歲山等是第一梯隊品牌,康師傅、娃哈哈、冰露等品牌位居第二梯隊。
  • 1499元茅臺轉手能賣3000元,記者調查茅臺「瘋搶...
    眼看著到了訂單頁面,卻始終無法提交。幾分鐘後,搶光的信息跳出。沒有意外,失敗了。如此緊俏的,正是售價1499元的53°飛天茅臺。一瓶容量為500ml的飛天茅臺,市場指導價1499元。但無論線上線下,這個價格一定會引發瘋搶。在供需決定價格的市場經濟裡,幾乎沒有交易的成交價是「1499」,它的零售價在部分地區甚至突破了3000元大關。供不應求導致的囤積居奇,使得暗流湧動。
  • 白酒市場新年第一漲 瀘州老窖上調國窖團購價格
    1月4日,瀘州老窖發布關於國窖1573經典裝價格體系的通知。其中,52度國窖1573經典裝團購價建議為1050元/瓶。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場該產品的團購價在990元/瓶附近,而零售端價格多在1080元到1130元之間,電商促銷價則已經為10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