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木君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人們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西遊記》之所以成為歷史上的經典,離不開其內容本身的獨特性、傳奇性和魔幻性。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筆下的《西遊記》,塑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妖怪形象。
而說起妖怪,人們腦中的第一印象是張牙舞爪、兇神惡煞,其實,在《西遊記》中,也不乏有爾雅、才氣、情調的「文藝青年」代表的妖怪,其中最為典型的要數黑風大王——黑熊精。
熊給人的感覺是笨拙、兇殘、行蹤無常,而《西遊記》中的黑熊精是一頭修煉成精的黑熊,他不僅不笨,反而才華橫溢,且非常追求個人生活品質。
首先,他的出場方式就非常與眾不同:
「這觀音院正南二十裡遠近,有座黑風山,山中有一個黑風洞,洞中有一個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見那窗門透亮,只道是天明。」
「躺著」出場,這休閒的畫風從一開始就暗示了黑熊的生活態度。另外,洞中的黑熊精是透過窗門看到天明,從這個細節可以知道,黑熊精所居住的山洞並不是原生態的一處破山洞,而是經過加工改造後的山洞,別有一番考究。
當然,這裡只是一個引子,文中對山洞環境也有詳細描述:
如此奢華的洞府,勝似江南園林,這哪是妖洞,分明就是「仙洞」,為此,當菩薩看到時都不禁讚嘆:「這孽畜佔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
可以說,這黑熊精無疑就是一個技藝高超的園林、家居設計師。另外,他不僅講究生活品質,還非常重視精神文化構建。
黑熊精愛好舞文弄墨,時不時邀約三五好友相聚,把酒言歡,共同探討文學。平日裡,對禮儀交際頗富講究,比如在邀請朋友參加宴會時,提到的是「後日為我母難之日」,而非「後天是我生日」等大白話,一個妖怪,如此講究,如此有文化,實屬不多見。
不過,由於過於附庸風雅,過於痴迷收藏,為此才起了貪心,動了歪腦筋,偷了他人袈裟。其實,黑熊精本性不壞,比如當他看到隔壁不遠的觀音院失火時,還主動參與救火行動。
文中如此寫道:「起來看時,卻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驚道:『呀!這必是觀音院裡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他救一救來。』」
黑熊精看到失火,首先想到的是趕緊救人,這一念之善,又有多少的妖怪能做到?也正是這一念之善,才讓他有幸走進了觀音菩薩的視線,最後被菩薩收做守山大神。
黑熊精將袈裟「順」到手裡後,不是偷偷地將袈裟藏起來,而是叫上了資深的收藏專家金池長老前來一塊鑑賞。
在邀請觀音院金池長老時,他還非常用心地寫了一幅請帖:
行文用字考究,態度謙恭有序,一字一話都飽滿了詩書氣息,誰能想到這是出自妖怪之手。可以說,黑熊精是《西遊記》裡面最具文化藝術底蘊的妖怪,是人們眼中典型的「文藝青年」代表。
《西遊記》全書共一百回,其中所出現的妖怪可謂包羅萬象,而在這當中,有些典型的妖怪形象令人記憶猶新,尤其是那些「文青」代表的妖怪們。細細品讀《西遊記》,收穫的不僅僅是精彩的故事,更是那每個故事背後隱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參考文獻:吳承恩.西遊記穆鴻逸.妖眼看西遊成子豪.妖怪也能很文藝——淺析《西遊記》中的另類妖怪 秦娟. 明清神魔小說中的妖怪形象研究
每周一本好書、一位人物、一個好故事分享,專注文字,品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