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馬關一16歲男孩坐上返校車後,失聯10天!留下一封家書……

2021-01-20 騰訊網

10月25日是個周日,中午吃完飯後,母親像往常一樣將兒子張光贏送上了去往學校的車,誰知,孩子這一走就杳無音訊了。

走之前讓同學轉交「家書」給父母

張家一家三口住在文山馬關縣八寨鎮母子衝村委會石橋村小組,16歲的張光贏,是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2020級計算機網絡專業一班學生。

10月25日下午6點30分,學校老師收假點名時,發現張光贏並沒有來,便與張母聯繫,張母告訴說中午12點娃娃已經離家坐車返校了。因為娃娃沒有手機,也無法聯繫他,然而當天晚上上課時,張光贏仍然沒有來學校。

老師通過詢問其他學生得知,張光贏在10月23日下午放學後寫了一封信,讓同學收假時轉交給老師。

信的標題為《家書》,文中錯別字較多,小編試著翻譯了一下:

爸媽,單(當)你們看到誰(這)封信的時候,我以(已)今(經)在去打工的地方了,時間過的真快嗎(啊),一轉眼就以(已)今(經)過了三年,爸媽請願(原)亮(諒)我的不盡(道)兒(而)筆(別),我以(已)今(經)在去打工的路上了,你們放心,二十年之後我就回來了,我保證。請老師幫我給我的父母讀一讀。謝謝

走前曾透露過想去打工

據張母說,孩子一周回來一次,每個月生活費是250元,這次回家說需要交書本費、校服費等費用,母親便按他說的給了他550元。

「當時我還說家中困難,這些錢你節約著點花。」張母回憶,娃娃聽了這話,還有點不高興地說,「要點錢都要說那麼多,我出去打工算了,你們養我也不容易。」

張光贏的爸爸今年已50多歲了,在當地的鋼材市場當搬運工,張母則在家幹農活,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也出不了遠門,張光贏還有個已經出嫁的姐姐,養育3個小孩,壓力也很大。

張光贏父母並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只知道在兒子失聯後去找老師時,老師對他的評價是「平時很聽話」。

張光贏很懂事,平時放假在家,看著父親去鋼材市場做工曾不止一次的說過,他也想跟著去,父母當時只當是懂事兒子的隨口說說,並未當真。

張父對孩子的出走既心痛又心寒:娃娃養這麼大不容易,平時再苦再累我們都能過,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他好好讀書。

當地派出所已發協查函尋人

對兒子離家的舉動,張母既著急又覺得沮喪,很想出去找兒子,但對她來說「要錢沒錢,也許馬關都走不出去」,這偌大的世界,她能上哪兒找呢?

在兒子失聯的第二天,夫妻倆便趕緊來到馬關派出所報警。並聯繫學校老師一起來派出所協助尋找兒子,民警也發出了協查函幫忙尋找。

可至今已10天過去了,兒子仍然一點音訊都沒有。

還有5天就是兒子的生日了,採訪中,張母親哽咽著懇求記者,「請一定幫我找找他,哪怕有一點娃娃的消息,我們知道他平安無事就好!」

幫幫忙

出走那天張光贏身穿灰白色套裝,腳穿白色運動鞋,背著一個黑色書包。希望大家轉發擴散,讓他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如果你有他的消息或見到他,請與警方或者他的家人聯繫。

馬白派出所:0876-7122224

家屬:張開祥 15758722075

文章來源:非常文山、春城晚報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徵稿|寫一封「瀟湘家書」,寄一份思念,全省職工「最美家書」徵集...
    隨著春節腳步的臨近 此時還在外漂泊的你 是否對家鄉、家人的思念越來越濃 有很多的話想對他們說 那就快把這份思念化成一封「瀟湘家書」 早早地寄往你愛的人的心中吧 ...... ②積極倡導在外求學遊子、英雄模範、先進人物等與「小家」的親人相互書寫「家書」。 02PART 寄家書 家書寄送採取「線上+線下」方式傳送。
  • 「紅軍家屬免貼郵票」 1934年的一封家書見證軍民魚水情
    一封寫於1934年9月9日的家書,帶領參觀者回到長徵出發前夕。這是當時在紅軍第二十二師師部偵察連工作的歐陽洪長寫給叔叔的信件,字跡工整,溫情動人。信封正面,蓋有「紅軍家屬免貼郵票」的印章;信封背面,「紅軍家屬不可遺失」的字樣和郵戳清晰可見,這些都是蘇區軍民魚水情深的最好見證。除了這封家書,紅軍後代歐陽可輝還展示了另外3封保存完好的家書,泛黃的信紙承載著紅軍戰士的家國情懷,見證著時代和社會變遷。
  •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來自1965年抗美援越的一封家書!
    這是寫於1965年的一封家書,抗美援越,即將開赴前線,火車上寫給父母的家書。爸爸、媽媽:日前,接到緊急命令,提前畢業到越南戰場執行任務,今天我坐在南下的火車上給你們寫信。美帝國主義發動侵越戰爭的戰火已經燒到祖國的大門口。
  • 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京啟動大小學生分享家書記憶
    4月16日,由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青年文摘》雜誌社、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全國青少年家書寫作暨家書徵集活動」在北京啟動。隨後,在「家書朗讀」環節,著名朗誦藝術家陳鐸朗讀了1959年10月1日傅雷寫給長子傅聰的家書,著名朗誦藝術家虹雲朗讀了趙一曼烈士寫給寧兒的兩封家書,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13級本科生馬汀蘭朗讀了當代大學生的家書,北京市東城區史家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曾獲央視「2016中國讀書少年」全國總冠軍的葛天宇朗讀了自己2015年寫給爸爸媽媽的一封家書,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部宣傳幹事陳晨朗讀了軍人家書
  •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上)
    1894年,在寫完最後一封信後,北洋海軍經遠艦駕駛二副陳京瑩隨艦隊開拔。  在信的最後陳京瑩寫道:「若叨鴻福,可以得勝,且可僥倖,自當再報喜信。幸此幸此!」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黃海一戰中,陳京瑩隨管帶林永升戰死疆場,經遠艦也沉眠海底。  陳京瑩的甲午家書,被後世稱之為「千古絕筆」。
  •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
    23歲犧牲!他手繪的「表情包」家書催人淚下,家國永念! 1953年志願軍戰士李徵明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
  • 校車市場潛力巨大卻又步履蹣跚
    坐班車上學的孩子。記者李維娜攝  (鏡頭一)自行車、三輪車、麵包車……還沒到放學的時候,北京市亦莊第二中心小學的門口就擠滿了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本不寬敞的道路更加擁擠。  三年級(1)班的孫迎新羞澀地躲在媽媽的自行車後,為了接她,媽媽和同事換了班。讓媽媽頗感為難的是,總不能每天都和同事換班吧。  下午5點半左右,校門口還站著十來個學生和四五位老師。這些學生的家長抽不出空來接孩子,老師只能留下來一起等。  這天是3月20日,學校開了6年的校車已停運2天。
  • 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女生愧疚:忘了寫信格式
    千名學生操場寫家書。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5日訊(記者 張進春)「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12月25日,成都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的操場上,近千名學生席地而坐寫起家書。隨後,輔導員買來了信封、郵票,並幫學生寄出家書。   上午9時,該校學前教育系的同學們搬著小板凳,來到操場上。
  • 穿越67年的安徽老兵家書三封已找到親友
    一封家書的信封。(受訪者供圖)1948年長春圍城,至少有61封家書未能送抵安徽(詳見本報昨日報導《穿越67年,老兵家書想回家》)。「楊立盛是我大伯,這封信應該是寫給我奶奶的。」昨日,本報熱線收到多位讀者的反饋,三封家書已有了著落。「我就是寫信的孟繁柏」通過吉林省檔案館相關資料,記者看到的一封家書上,寫著「孟繁柏致漢口天白」。孟繁柏是安徽蕭縣人,他在信中向兄長「天白」談到近況:隨隊作戰被俘輾轉幾地,現已調入新七軍六十一師一團二營擔任營長。
  • 初二女生留下一封道歉信和10元賠償金 感動彭水城
    劉念同學留下的道歉信以及10元賠償金如果你不小心弄壞了停在路邊的摩託車,是悄悄離開,還是等待車主?同學們幾乎是齊聲回答:等待車主。如果車主遲遲不來呢?聲音開始雜亂起來,有同學回答:等到來為止。另一同學回答:打電話給爸媽說。也有同學回答:老師你說該怎麼辦?是我的話,就打電話給你,聽你的。
  • 男子剛參加完親人葬禮,回到家發現16歲女兒上吊身亡
    印度一名男子和家人去參加葬禮,將16歲的女兒留在家中。等他們回到家以後,發現女孩已經上吊身亡。在她身邊還發現了一封遺書,寫明了自己自殺的原因。據外媒1月11日報導,這一事件發生在印度比哈爾邦塔拉亞地區的一個村莊。當地時間1月10日,馬達夫-拉姆和家人去參加親人的葬禮,他16歲的女兒阿爾蒂則獨自一人留在家中。
  • 馬關調整人車進出規定
    :一、直接進出馬關的人員和車輛(綠色通道)1.運輸疫情防控物資的人員和車輛。三、不允許進入馬關的人員和車輛1.非長期在馬關生活、經商、工作的人員一律勸返。2.馬關轄區內復工復產的企業人員,屬於湖北、廣東、浙江、河南等重點疫區(近期確診病例500例以上的省份)人員,暫不允許進入馬關。四、允許進入馬關的其他人員和車輛1.長期在馬關生活、經商、工作的返馬人員,經核實個人有關信息,進行健康檢測後,可進入馬關。
  • 一大學2907名新生寫家書 50多封因格式錯誤被退回
    來自新疆的小娜,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鄉,坐了近一個星期的車才輾轉來到寧波大學。這次寄家書她不確定信要在路上走多久,而且就算收到,文化不高的父母也無法完整讀下來,但是小娜堅持要寄出去,她說,埋藏在心裡的愛,這次一定要說出來。  有些同學把自己軍訓的照片洗出來一起郵寄,有的同學直接在《此間寧大》明信片上寫信,還有同學在信封中附上小禮物。
  • 16歲男孩做核酸檢測插隊,並咬傷民警,還口出狂言「錯了能咋地」
    導讀:以前很多未成年人知法犯法十分猖獗,而且有著屢禁不止的趨勢,這是因為我國之前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調得很高,導致很多未成年人知法犯法,並且家長不作為,學校不敢管,都促進了這一現象的發生。16歲男孩口出狂言,辱罵民警成習慣據北晚新視覺網1月8日報導,遼寧瀋陽一名16歲男孩在做核酸檢測的時候,插隊被民警發現後,不僅不乖乖排隊,還不停辱罵旁邊維持秩序的民警,被按倒制服之後,也沒有停下。反而一邊辱罵,一邊撕咬,導致一名民警手指受傷。這名16歲男孩,在警方告知其錯誤之後,依然我行我素,竟然說出"錯了能咋",目前,這名張某已被刑事強制拘留。
  • 三人自駕九寨溝墜江失聯最新進展:一具遺體被發現
    >10月22日16時02分許,阿壩州茂縣飛虹鄉境內213國道上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白色轎車墜入江中,車上3人(1男2女)均失聯。墜江失聯的人員分別為謝某(男25歲)、文某(女25歲)、陳某(女24歲),其中文某為謝某表姐,而陳某則為文某前同事兼好友。
  • 英雄家書|是什麼讓他那樣地戰鬥?重讀烈士劉英家書,感受「追夢」的...
    給嶽母及諸兄的信  在爺爺奶奶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劉英的孫子劉紅宇展開家書,輕聲誦讀。  我倆從此結合,結成牢不可破的終身伴侶,為抗戰建國偉業共同努力!  ——1939年10月16日新婚第一天給嶽母及諸兄的信  近日,溫州市鹿城區九柏園頭狹窄的巷弄裡。
  • 南京女畢業生雲南失聯23天 家人:她不是想不開的人
    新京報訊 截至8月2日,獨自前往西雙版納的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應屆畢業生李倩月已失聯23天。李倩月的家人告訴記者,李倩月在失聯前曾與男友發生爭吵,此前在社交帳號中收藏了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的景點、酒店等文章。
  • 【環保清風 一封家書】和媽媽一樣做大自然的保衛者
    為大力弘揚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優良家風,凝聚起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磅礴力量,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辦公室、生態環境部宣教司、生態環境部機關黨委聯合中國環境報社,面向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開展家風故事第三季——「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的一封家書」有獎徵文活動。我們對部分作品予以轉發,以饗讀者。
  • 夢見家裡來了陌生人,男子在門口留下電話,兩年後奇蹟發生了!
    醒來後,鄧紅君有些恍惚:莫非是二哥要回來了?因為幼時顛沛流離,鄧紅君的二哥斷了音訊已近 60 年。這個哥哥,鄧紅君也在心裡記掛了近 60 年。也許夢是一種啟示呢?鄧紅君立馬趕回老家,在已出租多年的老屋門口貼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沒想到兩年後,奇蹟發生了……近日,兩位失聯多年的老人終於見面,緊緊抱在一起。事情還要從一封信說起。
  • ...1.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小名),於9月29日...
    【社會新聞播報】1.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小名),於9月29日晚上7點33分,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近千字的「遺書」後失聯。家屬在報警後得知,阿杵在發博當天下午三點曾在四川峨眉山坐索道上山,到了金頂後失去了蹤跡。由於最近天氣惡劣,搜救很難開展,景區也曾派人懸崖下搜救,但因搜救難度太大,目前暫時沒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