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表達的孩子,未來會慢人一步?家長做好這3點很重要

2021-01-09 萌娃包子可可愛愛

前一陣子,一檔叫做《主持人大賽》的節目在朋友圈刷屏。要說這檔節目最令人驚嘆的亮點,必定是參賽主持人們優秀的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賽場上,不論面對著怎樣出人意料的題目,選手們總能夠快速組織語言、梳理思路。實際上近年來,類似於《主持人大賽》、《奇葩說》等表達類語言節目數量不斷增多,並且廣受觀眾的喜愛。

法國思想家蒙田在著作《隨筆集》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語言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思想和意願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著名哲學家席勒也曾說:「思想是我無限的國度,言語是我有翅的道具」。語言的力量不可謂不偉大,善於表達的人總能為思想插上翅膀,增快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表達能力」不僅對大人十分重要,對孩子們來說,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往往能更快與小朋友建立友誼,處理人際關係,十分聰明伶俐。出於這樣的原因,許多「小主持人」輔導機構也應運而生,旨在幫助孩子們學習表達與溝通。但據我了解,這種輔導機構對孩子的培訓大多流於表面,真正能夠挖掘孩子表達能力上升空間的卻很少。作為家長,我們若想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需要怎麼做?下文中我們便一起來討論。

什麼是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也被稱作表現能力和顯示能力,對於孩子來說,表達能力往往體現在他們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意圖等心理活動通過口頭語言、書面文字、圖畫或者表情動作等傳達給他人的能力。許多家長都把「表達能力」理解為能說善道,實際上這種理解相對不完整。表達能力的高低不僅僅表現在話語中,而是一種「雙向」的表達,並且這種「表達」中也包含著對他人的理解力。通俗來說,即是孩子們表現自己的同時,也在理解他人的想法。

1、語言上體現

語言是最常見的表達形式,體現在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中。具體來說,在語言中的表達能力還可以細分為針對表達內容選取表達材料,並組織語言邏輯的能力、根據不同的表達目的及時調控語言方向的能力、根據不同交流對象靈活變動語言語氣的能力、根據語境調節語言的能力。當孩子們以語言的形式表達時,通常適用於與人交流的環境,是人際交往中十分重要的交流方式。

2.、智力中體現

如前文中所述,表達也是一種「雙向」的互動,並且要求孩子們有較好的理解能力。孩子們外在運用語言、圖畫、表情動作等形式傳遞信息,內在也體現著不同的智能水平。正如布萊尼茲所言:「語言是人心智最好的鏡子」,孩子們的表達水平與智能有著密切的關聯。表達能力是孩子心智外化最優秀的載體,它通常表現為孩子們的知識積累水平、梳理知識體系的速度、建立語言邏輯的順暢程度等。

表達能力欠缺,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表達能力的範圍十分廣闊,包括口頭表達力、文字表達力、圖形表達力、動作表達力等等,本文中以口頭表達能力與文字表達能力為例子。顯而易見的是,在當今信息社會中,如果孩子們的表達能力不佳,無論是在日常生活與人交際中,還是在日後學習求職中都非常不利。一個無法表現自己的人,很難被別人發現長處,難免明珠蒙塵。

1、影響性格

朋友的女兒五歲,生的冰雪可愛,但是性格十分內向。每當見到父母以外的陌生人,總會表現得害羞、不愛說話,老是躲在爸爸媽媽身後。因為不善於表現自己,學校中有文藝比賽時孩子也沒有參加的勇氣,相較其他孩子總是顯得有些怯弱。

不善於表達自己的孩子總是習慣躲在安全區中,不願意嘗試具有挑戰性的事物。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些孩子天生便比較內向。但實際上,幾乎沒有孩子的內心不渴望成就感,當孩子長期在臺下仰望別人,而無法展現自己,勇氣會進一步磨滅。甚至有些性格敏感的孩子會因此變得自卑,失去自信。

2、影響正常交際

曾有家長朋友也說過:自己的孩子很難適應陌生環境,在學校中也難以交到好朋友,每每看到孩子形單影隻很是心疼。也有孩子們和家長反映不願意去幼兒園、學校,因為在園裡沒有小夥伴願意和他玩耍,甚至家長們還會擔心孩子是否被孤立。

莎士比亞曾說:「有很多良友,勝過擁有很多財富」。孩子們校園生活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依託於在校人際關係。要知道,對於社交圈較小的兒童來說,校園作為相對大的交際場所,如何展現自己、表達自己,如何與人溝通交流、理解別人的意圖都是能否建立「良好交際」的重要環節。有些孩子因為表達能力較弱,在進入新環境面對陌生同齡人時,會顯得相對被動,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較差,在交友時自然會產生困難。

3、影響學習成績

一位從事教育行業的朋友曾和大家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在輔導孩子學習時,老師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和自己有所互動;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期望同學們能和老師有溝通和交流。對於沉默寡言的孩子,老師若想掌握他的真實學習水平,往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口頭表達能力影響孩子與老師的交流,更擅長表達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向老師同學求教,快速解決問題;表達能力較差的孩子則表現得沉默害羞,需要老師和同學主動去詢問他。文字表達能力也能對孩子的答題產生影響,文字組織能力較差的孩子在進行作文、卷面安排時會稍顯弱勢。

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我們應該怎樣做?

1、口語表達

當家長想對孩子的口頭表達力做專項訓練時,即便我們不為孩子報名專業培訓機構,也能夠在家裡做一些輕鬆簡單的小訓練。譬如,我們可以採取講故事的方式。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年紀較小的孩子難以做到獨立「講故事」。其實,兒童在認識世界初期正處於想像力十分豐富的階段,家長鼓勵孩子「看圖講話」、「看物講話」,也可以讓孩子給沒有結局的故事續尾,作為家長,我們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表達,在孩子練習講故事的初期,大多數寶貝會磕磕巴巴。但隨著訓練次數增加,孩子們的語言邏輯,詞彙量,根據不同語境選擇不同語言的能力都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2、文字表達

文字表達力不僅依賴孩子組織文字的能力,還需要孩子們有豐富的知識貯藏,這就需要家長幫著孩子增加閱讀量。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多多閱讀不僅能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還能幫助孩子學習優秀的文章框架、文字思路。在家中,我們可以定期與孩子舉辦「家長座談會」,每周為孩子和自己規定閱讀量,並且在座談會中請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此外,還可以製作「家庭周報」,記錄孩子的閱讀所感、所得。

3、肢體語言表達

汪國真有言道:「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再戰勝生活。」家長的鼓勵往往是孩子們勇氣的源泉,多多鼓勵孩子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樂觀的人生觀念,給孩子以勇於接受挑戰的信心。對於勇氣不足的孩子,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不同場合積極表達,並且及時肯定孩子的行為;對於自信心較弱的孩子,家長要多多挖掘孩子身上的長處,讚美孩子的優點。通過這些做法,都能夠給孩子以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們勇敢表達自我。

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便能了解你。」不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語言更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載體。對孩子們來說,表達能力強不只表現為「能言善辯」,還體現為良好的文字表達力,這就要依託於增加知識儲備、提升理解力。作為家長,我們只有從日常小事入手,不斷給予孩子表達自我的舞臺,才能幫助孩子踏上提升表達能力的臺階。

相關焦點

  • 遇到叛逆期的孩子該怎麼辦?家長不要急躁,做好這4點
    孩子進入叛逆期,出現不聽話的情況,其實也說明父母教育方式的失敗,那麼家長該如何是好?學會這4點很重要。 孩子是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在進入叛逆期後,內心有了更多的想法,感受到了一些成年人的情緒,但這些東西對他們而言是很陌生的,就有可能用錯誤的方式去表達,而父母嚴厲的管控,會封閉孩子的內心,失去與孩子對話的機會。所以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尊重他們,切忌打罵的教育方式,聽取孩子的想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 孩子「說話慢」表達不清楚,長大後多半會吃虧,家長可以這樣糾正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有些孩子表現的說話不僅慢而且表達還不清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要說的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每孩子學習的速度都不同,也就是個體的差異性。一歲多一點的孩子會開始咿呀學語,尤其是兩歲左右的女孩子,她們可能會說很長的句子,語速可能也非常快。
  • 腎氣不足會導致孩子不長個,在這三個長高最重要的時期家長要走心
    生長發育雖然按照一定的規律發展,但在一定範圍內也會受到遺傳、環境、飲食,身體健康(腎氣)等各方面的影響,或多或少存在差異,而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盡相同,只要不過分低於或高於正常值,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有些家長常問,怎麼我的孩子還不會爬?這裡有個經驗性的口訣家長可以參考: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 《高情商孩子的表達課》:會不會覺得,會傾聽的人,讓人不容小覷
    由上課聽老師講,再到聽家長說話,靜下心來,傾聽,很自然就知道了老師和家長所要表達的意思,經過自己的分析做出正確的回應行為,循序漸進,人也慢慢得成熟起來,有主見、有個性,能堅持。02、傾聽在社會交往中是一種更積極主動融入的做法,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笑笑和雯麗是大學同學,一起去一個公司實習。笑笑人如其名,活潑開朗。雯麗更沉穩內向,不太善於表達。
  • 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
    寶寶都一歲了,不喜歡說話,要急死家長了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小麗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寶寶降生小麗滿心歡喜,每天都把孩子照料得很好,到了一歲左右,小麗發現了寶寶一個問題,就是寶寶不愛說話,平時讓他叫爸爸、媽媽他還都不會叫,更別說讓他叫其他的人,或是認一些物品的叫法,這讓小麗著急了,每天都在想辦法怎麼讓小寶寶發聲,想讓他跟正常小寶寶一樣。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做好這4點,把嫉妒心變成正能量
    孩子存在嫉妒心的壞處與優點1、壞處孩子長期存在嫉妒心理,他們可能會對被嫉妒的人產生怨恨,長此以往可能對其產生報復心理,並對其實施。同時這也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過度的嫉妒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我為什麼不如別人?漸漸產生自我拋棄的想法。2、優點嫉妒心也是有一定優點的。
  • 孩子說話晚,口齒不清?家長做到這3點,寶寶口齒伶俐說話溜
    這種情況下,我想大部分家長應該都會很著急吧,畢竟按照正常的情況,2歲半的孩子應該已經可以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但嘚嘚卻還不會說話!結果孩子的爺爺不僅不著急,而且還鼓勵孩子用「手語」交流,還特別驕傲地說:「我們孫子可聰明了!會好多手語!」說實話,我是真的不能理解這樣的家長,一個正常的孩子,不想辦法教他說話反倒先教他用「手語」比劃,這耽誤的可不是幾句話的事!
  • 李玫瑾:孩子怕生見人就躲,做好這4點,輕鬆培養出「交際娃」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說:我是一個非常外向活潑的人,我的女兒卻是一個沉靜內斂的孩子,帶她出去經常見人就躲在我身後,這讓我非常焦慮。因為這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告訴我們,一個人要開朗要有活躍要能說會道,才會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才會越來越好。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家長首先別著急。
  • 進入秋季「猛漲期」的孩子,家長做好3件事,讓孩子長高不發胖
    不過在孩子出生後,如果身高不理想,也是可以補救的,這就需要寶媽們利用好秋季"猛漲期",為孩子的身高保駕護航。秋膘這樣搶,長個兒不長肉雪麗的孩子今年12歲了,是一名初一新生,青春期正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中國的傳統習俗數不勝數,搶秋膘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媽媽們會變著法的給孩子們做美食,好像不讓孩子長二斤肉都對不起這個習俗。
  • 孩子會提出問題比會回答問題更重要,這就是學霸和學神的本質區別
    在如今的大環境中,很多孩子的學習過程是被「灌輸」式的,老師要求背誦的知識點,老師要求記住的公式,老師要求掌握的答題技巧和方法。在學習中,老師和家長更傾向於重視孩子回答問題的能力,不可否認這很重要,但是孩子能夠提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比提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是——他們願意這樣做,願意提問題。
  • 沒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清華碩士生潘佳生:在小學先做好這3點
    對於數學這一科目,我想應該是很多孩子的噩夢,家長愁孩子愁,一家人都為了數學而煩惱。甚至很多家長都覺得:數學這事兒拼的是天賦,沒有天賦的孩子學不好數學……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這裡,必須認真地告訴家長們:沒有天生數學差的孩子!清華本碩連讀的學霸潘佳生就給出了答案:數學,拼的不是天賦,而是思維,幸運的是,思維是能通過後天練出來的。
  • 高考前5個月,家長如何助孩子一臂之力?做好這3大方面很關鍵!
    大學入學考試準備戰只有5個月的考試,對孩子來說,高考是人生的分岔點,其重要性自不必說,幾乎全家人都會動員孩子上大學,父母都會竭盡全力滿足孩子的要求,高考前5個月,監護人如何幫助孩子?做好這三個方面。一、為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只有5個月的父母才能掌握入學考試的目標,高三的這一年經歷了很多考試,說是現在還有三個月的模擬考試,例如,孩子有偏差的情況下,可以補足劣勢科目,發揮擅長科目的優勢,取得優點來彌補缺點。
  • 這3類孩子長大定會吃虧,可惜多半家長不知道,性格決定孩子未來
    在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裡面,難免會經歷吃虧這一件事!但是性格決定了一個孩子能走多遠,將來能飛多高。如果這個孩子是以下三個角色中的一個,他長大後註定要遭受很多苦難。.1、愛耍小聰明的孩子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說:「不要老實,老實人最吃虧。」
  • 孩子出門不會交朋友,建議父母做好這3件事,變成社交小達人
    最近後臺有一位粉絲留言說,自家的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突然發現不愛說話了,問他在學校的情況也是支支吾吾表達不清。直到有一次去學校接孩子,才發現自己的寶寶是獨自走出學校門的,而其他的孩子都是結伴而行。寶媽對於自家的孩子,不會交友這件事,可謂是異常的困擾。
  • 寶寶學說話有幾個黃金期,父母做好三點,孩子往往說話早、發音準
    一些寶爸寶媽會發現,當寶寶看著你們時,會經常發出「哦」、「啊」的聲音,這是他們在對你們說話。這時,你們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回應。不過,寶爸寶媽最好是正常說話,比如在帶著他們認識家人、事物時,就要通過清楚的發音告訴他們正在做的事,以此來刺激小寶寶的語言和大腦的發育。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哪個孩子的衣服能不髒?其實家長心知肚明。A說,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嘴快」,說話仿佛不經過大腦,也不管會不會傷害到其他人,在家裡也是,所以總是被別的家長暗地裡說情商低不會說話,也不怎麼討人喜歡;B說,自家的是個男孩子,心思本來就不是很細,也不會體諒女孩子,該吵的時候絕對不退讓,真是讓人操碎了心。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有人發現,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基本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父母及時表揚或督促孩子,讓孩子發揚長處,彌補短處。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難怪有人感嘆: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
  • 語文期末複習背得慢忘得快,家長輔導掌握3點,即可提高背誦效率
    還有老師和家長梳理的一些考試素材和資料,形近字、易錯拼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重點記憶的內容。可是不少學生,既不喜歡背誦,也不願意背課文。背誦是枯燥的,有的孩子背得慢,不像語文學習能力好的同學,讀幾遍就記住了,可能一篇課文要背好幾天才能背下來。好不容易背下來,過兩天又忘了。在語文期末複習階段,背得慢忘得快,說明我們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夠熟練,沒有真正記在腦中。
  • 家長做這3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老是背著孩子了,要讓孩子學到
    同樣,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忽視了子女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就以身作則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沒有規範自己的行為,那麼如何要求孩子呢?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幾乎都模仿成人的行為。事實上,家長的一些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從孩子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家裡父母的模樣。
  • 孩子膽小怕生是因為性格內向?這幾種行為才是主要原因,家長注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內向而不善言談時,家長通常都會比較著急,這樣膽小怕生的性格多多少少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麻煩,所以需要家長們多幫助孩子鍛鍊膽量,如此才能讓孩子漸漸敞開心扉,廣交朋友。凌凌今年九歲了,剛上三年級,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也非常聰明懂事,但凌凌身上就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膽小不敢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