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2021-01-19 碼頭驛站詩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他是明朝知名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

他的思想一問世,便形成了極大的反響。

曾國藩曾點評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到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很多人都從這當中獲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曾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我們縱覽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挫折重重,他所歷經的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他的成長曆程,也為我們指明了人類心靈的無儘可能性,甚至於包含身心健康和改變命運。

他給後世遺留下了許多 忠告,在其中一個便是對於年過50的人!人生五十,是一道坎。暮然回首,一轉眼來到知天命的年紀。

王陽明忠告: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身大愛。

第一: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

王陽明說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王陽明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

人來到50歲,一定看慣了那類被欲望迷惑了頭腦,幹了許多 昧良心事情的人。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很多人庸庸碌碌一生,丟失親情、健康,到頭來只得了一些身外物。人生的幸福,來源於不斷地縮減自身的欲望,物質不用太多,維持內心的安寧就行。

空的房間才可以敞亮,喜慶的事情才可以進來。

人心亦然。唯有清掃掉這一些無謂的欲望,把迷惑心靈的塵埃掃盡,內心才可以安寧祥和。

王陽明嚮往的便是一種內心的自由,而我們活到半百,也應當懂得人生不唯有欲望這東西,內心的光明才算是真正的美好。這般的「心狠」,便是對自身人生的一種大愛。

第二:對自身的兒女要狠心

中國有句古語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五十歲之後,不給子女的人生做決定,就不會形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許多 事情,自身內心懂得就行,該說的說,不應該說的不說,做一個令人尊敬、讓子女尊敬的老人。

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會對兒女」心狠」起來,千萬別對他們過多的關心,過多的幹涉。所謂為何不瀟灑一點,這樣做並不是父母心狠,兒子對兒女和自身的一種大愛。

第三:對總是求助的「朋友和親戚」要狠心

你身邊也許有這樣一些朋友:他們總是在碰到困難後找你,請你幫忙處理麻煩。

而在聽過你的建議後,他們又會立刻拋諸腦後。其實,這些人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他們不懂得朋友間的幫助應該是相互的。

人生總有起伏,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當你想到這些親戚身上尋求一點幫助的時候,這時發現他們對你避而言之,也許這就是老人常說的那句話「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不懂感恩的人不值得交,更不要去理。尤其是在你陷入負債纍纍的狀態後,請忘掉那些不懂感恩的人,去求他們幫助只會讓你感到寒心。

人到五十,應該學著把人生看淡一點,把親戚關係看的平常一點,把世態炎涼看成人生的常態。

因此,我們就心狠一點,對身邊一些不冷不熱的親戚離遠一點,這樣的「狠心」,才是對自己的大愛。

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明白自己該走的路

到了一定的年紀,總要活個明白:對別人太好,是委屈了自己,對一件事太執著,往往結局越痛苦,對一些東西太計較,其實是煩惱接二連三。

人到五十,我們面對上面的三件事就該變得「狠心」,其實,這就是對自己的一種「大愛」,更是一種對自己、對家人的愛。

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成功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中國,現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陽明。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

陽明心學的核心奧義,就在於四個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說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說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義為不知結果做了也相當於不知。

它的真正含義是:知行一體。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學最偉大的地方就在於揭示了這一真理。

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大都被寄寓在一部名叫《傳習錄》的著作之中。「傳」就是傳授、傳承、繼承;「習」就是學習、溫習、訓練、踐行。

實拍圖

這是一本關於王陽明成長曆程的小說,讓讀者輕鬆讀到陽明心學精髓的作品。

作者用小說的觸角談及他的內心世界,讀完後讓你明白一代先哲是如何在大明王朝的風雲變幻中達到「立功、立德、立言」的追求的,對於我們生活來說,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的《傳習錄》,你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為了大家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本書也是精裝版的,大氣上架裝飾性強,且裝訂很結實,不會有掉頁。

我看了一部分王陽明的傳習錄,便一發不可收拾,他的思想是非常好,教人怎麼去做聖人,去除私慾,保持良知。

他把良知比作太陽,私慾比作烏雲,內心有的人被烏雲遮住了,僅從一點陽光下學習知識。

聖人的經典流傳到現在,很多名人如蔣、曾國潘都看過他的書,這是歷史交給我們寶貴的財富。

現在優惠價僅售78.8元,一頓飯錢,中年人非常適合讀一讀這本書,而且還能代代相傳,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王陽明說:「人到五十,人生過半」。 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了五十歲,要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看似刻薄,但這確實是另外一種大愛,對此慢慢細品,也許你才能知道這壺老酒的味道。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狠心遠離掉這三種人,對自己所負責。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就是節制!好多人都會被欲望所影響,而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更是控制不住有的人都已經年過半百,還天天經歷風霜。很多人碌碌一生,丟了親情和健康,到頭來只得到了一些身外之物。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人們都喜歡和性格溫潤的人相處,因為他們待人更加和善,就能更大程度上的保證你們的這段情誼的「穩固性」,但是一味的心軟和善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人到中年,五十歲就是一個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五十歲的時候我們身體逐漸衰老,肯定不如年輕人「能幹」,但是我們有他們沒有的「閱歷智慧」,以及半輩子對人生的感悟。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
    我們中國人大多都很講究有「福」無「福」,誠摯的祝願一個人的時候,喜歡祝對方有萬事勝意,有兩個人相遇、相知我們喜歡說這兩個人是有緣分,過年的時候更是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倒著貼寓意著福到了,這都是我們對於有福的認識。
  •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王陽明是我國唯一一個能與孔子孔聖人並列齊名的人,並同樣被尊稱為「聖人」,他將畢生精力都致力於研究「心學」,甚至在結婚當他晚上,洞房花燭夜還跑去山上道觀裡和道人談論聖賢之道。
  • 2018已過半:這件事,一定要做到!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2018年已過半,你年初制定的小目標實現了嗎?說到這裡,不少人開始坐不住了,因為敢說「已經實現」的人少之又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漸漸忘記了定目標時的自信滿滿和信誓旦旦。
  • 《易經》的忠告:人到五十,這3件事別做,容易招來禍端
    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愛因斯坦:「東方的易經作為中國科學的種子,卻是走在了西方的前面。」一個人的生命真的很短暫。在變老的路上,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畢竟,生命是無常的。我們應該在後半生過上好日子。年齡越大,我們就越應該定期清理自己,放下煩惱和欲望。特別是到了50歲,要學會輕視一切得失,忘記該忘記的,放下該放的,淡定樸素地生活。
  • 90歲老人說: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我點點頭,就把自己人到五十還覺得自己沒啥作為的惆悵告訴給了老人。老人聽了,笑著說道:南山小弟啊,你要記住,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啊,希望你沒有。那麼,90歲王大爺所說的這幾件事,究竟是指什麼呢?02◆首先,人到五十,還在為自己工作定性瞎忙。
  • 易經說:人到五十,已過半生,還在為這幾件事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歲,就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因為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明白了自己已經不是一腔熱血的青年,知道了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事情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 人到五十歲才明白:「薄情」的人生,才是高明的活法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奔波,要懂得給自己留這四條「後路」
    俗話說:「時間匆匆如流水」,在不知不覺間,就走到了人生的一半。人到五十,就像這些成熟甘甜的櫻桃一樣,是美好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守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啊。《易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人到50,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受教了第一件事:自己的工作。人到五十,如果我們的工作已經很穩定,那我們就繼續安心工作吧。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即使我們在工作方面,沒有很大的建樹,那我們也要懂得順其自然。也許,好好地守住當下的這一份工作,用我們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準時上班下班,陪著家人一起過好溫馨的生活就好。
  • 人到五十多,想要轉運,這三件事情就不要再插手了!
    總是覺得別人有好運相伴,其實好運都是通過自己一點一滴的積攢,沒有誰能坐等天上掉餡餅,想要為自己的晚年再做些努力和爭取的話,有些事情沒做比做了更好。人到五十多,想要轉運,這三件事情就不要再插手了!第一件:不要再去插手管別人的閒事每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有自己的閱歷,其實年過半百的人更能理解社會的各形各色,正是因為有這些事情發生,才更加的確信自己所經歷的一切是合乎常理的。人在年齡大了之後自己的空閒時間就會更多,隨之道聽途說的機會就更多了,其實有的時候很多煩心事都是因為聽到了添油加醋的說法才會讓自己置身其中。
  • 俗話說:人不狠,站不穩,命好的人都狠心,尤其是在這4件事上!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有的人因為內心柔弱,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優柔寡斷,遇到事情就拖著不去處理。俗話說:人不狠,站不穩,命好的人都狠心,尤其是在這4件事上!好命的人,都會狠狠學習,讓自己徜徉在時間的紅利裡,享受讀書帶來的小美好。
  • 未來10天,射手座要注意的3件事
    大家好,這裡是星座小課堂,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未來10天,射手座要注意的3件事。第一:與金錢有關在未來10天,隨著火星進入射手座的財帛宮,受到火星的影響,射手座開始明白金錢的重要性,部分射手座甚至開始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人過了五十,對這三種人該翻臉就翻臉,別再做老好人了,要注意了
    它也是人的一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一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回應了。人活在世間,免不了和人打交道。打交道別以為是一件平常事,裡邊卻承載著不少的門道從古到今,中國人都注重「以和為貴」,為何要注重「和」,從它的構字結構也可以看得出一二。「和」由「禾」和「口」構成,「禾」就是莊稼,通俗化點說就是我們吃的糧食,「口」的意思就是嘴了。
  • 易經:人到五十,如果你還在奮鬥,餘生要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易經:如果你50歲了,如果你還在忙碌,你應該知道怎樣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當每個人都到了50歲了,如果我們還在國外,四處奔走,那麼每個人都會成為艱苦的一代。到了那個年齡,如果我們還在國外,到處亂跑,那就說明大家都不太會做好事。此時,大家要做好回家的準備。常言道:金窩銀窩不能和狗窩相比。人老了,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窩。
  • 未來10天,天秤座要注意的3件事
    大家好,這裡是星座小課堂,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未來10天,天秤座要注意的3件事。第一:與事業有關在未來10天,水逆發生在天秤座的事業宮,天秤座的工作可能會面臨更多的變動,部分天秤座的工作可能會推遲,甚至是取消,之前遇到的難題,在這段時時間裡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