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迎「變革」?央行數據透露「大信息」,李嘉誠「警示」成真?

2021-01-10 懶貓看房

我國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的關注。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了,現在看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只能說是「中規中矩」。除了年初時有些波動外,到了現在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穩定」了很多。

可以說在任何時候,我國有關房子的話題是不會少的,到了2020年時依舊是如此。現在買不買房,未來房價會不會下跌,依舊是現在人們討論和關注的重點。

不過到了如今,我國人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人買房變的更加的「謹慎」,不像之前那麼「瘋狂」,就知道買房。畢竟現在一套房上百萬,乃至數百萬元。這些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數字。基本上是一個人,奮鬥一生所掙的錢了。

從2018年開始,我國各地區的房價,開始逐漸穩定下來。房價也沒有之前那麼「瘋狂」了,開始越加的穩定。不少投資房地產的人,都開始「動搖」了,覺得房子未來可能不會再漲價了,價格可能已經「到頂」了。

我國人民買房,擁有著各種各樣的「藉口」。有人買房是為了居住,而有人買房只是為了投資,但有人買房卻是為了「保值」。一些人依靠房子,來對抗通貨膨脹。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我國人民對於房子,是非常的「看重」,甚至將其當成「萬能工具」了。

樓市迎「變革」?

過去十幾年時間中,正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期」。那時,房地產行業給予了人們很大的「信心」。讓不少人認為,房子是最好的「投資工具」。這種思想,甚至還深深印在,一些人的腦海之中。有人用「二八」定律,來形容我國股市,事實上房地產行業也同樣是如此。

任何事物不是只會漲,不會跌的。有人依靠房地產行業賺錢,就會有人虧錢,房子並不能直接產生價值。你買了房之後,想要靠房子賺錢,就需要有人出更高的價格。但如果沒有人願意出這個價格的話,你要麼降價,要麼將房子「砸」在手中。

或許現在看來,不少投資房子的人都是賺的,但未來呢?「二八定律」,也將是是未來,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狀況」。靠房地產行業賺錢的將會是少部分人,更多的人會成為了「接盤俠」。當然,如果你買房居住的話,這些對於你來說,都影響不大。

影響房地產行業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房價的高低。首先就是政策方面,了解我國房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我國房地產行業走勢,非常受政策的影響。

就好比從2016年開始,我國就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控,而我國的房價也在那時開始「熄火」,沒有了之前的「瘋狂」。當時我國是慢慢,對於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如果當時我國「一下卡死」的話,可能從那時開始,我國房價就不會再上漲了吧。

在2019年時,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進行了數百次的調控。而2019年我國各地區的房價,相比之前有了明顯的下跌。多年以來,我國調控政策,也向我們展示了其能力和作用。

就目前來看,我國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沒有絲毫的放鬆,依舊比較嚴格。我國也多次表態,未來將繼續執行「房住不炒」,和讓房地產行業回歸到「居住屬性」上。

有了我國政策上的「壓制」,未來我國房價想要上漲,將會是非常難的事情了。除了政策以外,人口、居民儲蓄,都會對未來房地產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我國的人口紅利在逐漸的消失,尤其是很多三四線城市,都成為了人口流出型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很多沒有人口作為「支撐」的城市,房價會變成什麼樣子,真的很難說。

人多了,對於房子的需求才會更多。城市中人少了,房子也可能到「沒人要」的地步。未來這種情況,真的有可能在人口流出型城市中出現。人口,是房子重要的「支撐」,沒了這點房地產行業也就「難了」。

上面也說到,我國人民對於房地產行業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央行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我國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我國戶存款增加了6.47萬億元,平均每天超700億元資金。

此外央行的調查數據顯示,有超53%的居民,更傾向於儲蓄。而選擇買房作為投資的人佔比,也是越來越少了。這一切數據都表明,我國樓市已經出現了「變革」。

李嘉誠「預言」成真?

李嘉誠可以說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領軍人物」,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走勢,李嘉誠把握的非常精準。李嘉誠一生,靠房地產行業賺了數千億元。多年從事房地產行業,也讓李嘉誠對於房地產行業,有獨特的看法和認知。

早在2012年左右時,李嘉誠就覺得房價「到頭」了。當時李嘉誠「不掙房地產行業,最後一個銅板」,也成為了他對於房地產行業的預言和警示。

李嘉誠認為房價快「到頭了」,並不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行業,不會繼續發展下去。事實上現在房價已經很高了,未來房價還有多少上漲的空間呢?

「買房必賺」時代已經過去,你們覺得李嘉誠,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看法「靠譜」嗎?

相關焦點

  • 央行報告坐實?樓市「四大現象」,李嘉誠對樓市新趨勢預言或成真
    根據數據顯示,3月份前50強開發商拿地總額同比下降38.5%。其中融創孫宏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拿地更審慎」。在業內看來,孫宏斌從一向激進變得保守了。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開發商在土地市場上的舉動,無疑釋放出對後市並不樂觀。從以上現象看,樓市並不像部分媒體報導的那樣火熱,就連統計部門的公開數據也顯示,3月份的樓市成交只恢復到去年的85%左右。
  • 李嘉誠又賭對了?
    02李嘉誠又賭對了?在這一利好政策之下,疫情區間積壓的購房需求以及在家辦公引發的改善型需求紛紛湧入市場,因此英國多個房產網站的瀏覽量暴漲,成交數據暴漲。根據英國房屋中介網站Zoopla數據顯示,10月成交筆數達到41.8萬筆,同比增長約53%,總價值達1120億英鎊,另外有14 萬買家正在排隊,努力趕在印花稅減免政策結束之前達成交易。
  • 樓市拐一點來了,李嘉誠早已提前退出,大資本市場在路上
    究其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城市靠的是賣地作為財政的主要收入,房地產市場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房地產商和炒房客也就是看中了這個軟肋,總認為樓市調控是雷聲大雨點小,越調控,房子建得越多
  • 2020到底要不要買房,李嘉誠預言樓市「新方向」,馬雲有4字見解
    自2020年以來,央媒、央行、中國保監會等監管機構多次強調,「房住不炒」,這意味著國家不會從根本上放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事實上,「房住不炒」的概念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但在房地產市場的高峰期,大家都對這個想法嗤之以鼻,紛紛湧入房地產市場。
  • 2021年剛開場,樓市迎重大變化?央行發布「限貸令」,有人恐難眠
    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曾經說過:「我們調控房地產行業,是想讓這個行業活得長一些。」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曾經說過:「未來的房地產行業只有三個20%,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樓盤」對於這三個20%而言,可以說看到了未來樓市發展的景象,也只有這20%值得人們去投資。房地產行業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讓兩位名人都說出這樣的話?
  • 李嘉誠「套現」70億,樓市要轉變?國家表明態度,購房者要警惕
    但在前幾日,國家出臺一系列新規新策,為樓市降溫、遏制高房價。同時國家召集疫情期間房價最火熱的10個城市開展地產座談會議,通過出臺新規將房價「牢牢鎖住」。「只有房產才能挽回經濟」?購房者要保持警惕。在今年上半年全國樓市異常寒冷時,仍有幾個城市房價漲勢離譜。
  • 樓市大局已定!「看衰」樓市者狂增,來看看馬雲李嘉誠是怎麼說的
    這一次打折促銷的力度非常之大,全國500家樓盤在9-10月份全部可以享受七折的購房優惠,同時網上買房享受交2000元抵20000元,尾盤房和清盤房在以上優惠基礎上跌至8.8折。但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大方向沒有錯。在國家政策的作用下,房價正逐步呈現穩定的發展態勢。馬雲也在不同場合說過多次,在眾多房地產對經濟的擠壓作用開始大於拉動作用,房地產行業不能再被高高捧起了,而且未來年輕人將不會再為房子而發愁,所以根本不用著急買房。  李嘉誠說了房地產市場的未來?我們應該買房嗎?
  • 央行送4000億降準大禮!對股市、樓市有何影響?央行:絕不...
    來   源丨央行官網、上海證券報(shzqbwx;李丹丹 黃紫豪)、中國證券報(xhszzb;彭揚 趙白執南)、中新經緯、騰訊財經、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等  央行4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  業內人士表示,央行降準對於各個板塊和概念的影響不一,如果從行業而言,金融、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都將獲益。
  • 2019江門樓市年度數據出爐,滿滿乾貨!
    九、央行年內三次降準 9月 1月4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淨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人民幣;5月6日,央行宣布今年內第二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約有1000家縣域農商行獲降準3.5個百分點,5月15日起將執行
  • 徵信業務管理迎新規 央行為信用信息採集劃「四不得」紅線
    原標題:徵信業務管理迎新規 央行為信用信息採集劃「四不得」紅線 來源:上海證券報為提高徵信業務活動的透明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信用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和信息使用者之間依法合規使用,央行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並結合徵信業務發展的實際,草擬《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 李嘉誠早有預判,馬雲神預測成真!
    正因為此,源源不斷的剛需客湧入樓市,房地產業數十年如一日的「朝氣澎湃」。在房地產業蒸蒸日上的背後,是無數個家庭為一套房子而傾其所有,無數的年輕人獻出自己幾十年的青春,背負上巨額房貸,成為「房奴」。數據顯示,我國的貸款買房者早已破億,而平均每個人超過七成的月收入要用來還房貸,這表明買房已經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大受影響,生活壓力極大地增加。
  • 2020最後一天央行最新消息,「五檔房貸」嚴控樓市
    央行再次嚴控樓市資金,房地產大利空要來了嗎?我們認為,部分城市確實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大家仔細聽一下我們的分析。對比一下你的城市,是不是這種情況。這是繼「三道紅線」嚴控開發商融資規模之後,從資金端對樓市風險的又一次嚴控, 這相當於把房地產,這個高槓桿行業的供應端和使用端,同時加了緊箍咒,開發商空手套白狼的「好日子」到頭了。這次意見的核心內容,有3點:1. 分「五檔」控制銀行總貸款額中的房地產貸款比例,包括對開發商的貸款比例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比例。
  • 【樓市】央行的地產新規,「三條紅線」變五條
    NEWRULE近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知明確提出,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 銀行行長透露:持2樣東西不慌
    央行參事、經濟學家盛松成這樣說到,未來的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裡,房價依然有可能繼續上漲,因為現在的樓市依然存在著供需錯配或者供需失衡等問題。  這一看法,與李嘉誠的說法如出一轍。李嘉誠在2019年底對於2020年的買房忠告,用濃重的粵語口音說到「明年投資買房是不建議的,但是房子買來自住依然可行。
  • |樓市|三四線城市|樓市調控|二手...
    從1998年至今,中國樓市整體上處於上行階段,房價也從2000多元一路高歌,邁入萬元大關。  然而當深圳、杭州等南方城市「打新熱」復燃,「萬人搖」頻現,不斷收緊樓市調控政策時,哈爾濱、天津等北方城市卻在艱難「自救」,甚至出臺了鼓勵開發商打折促銷的政策。  為什麼南北樓市分化如此之大?
  • 李嘉誠預言成真,明年比高房價更揪心的問題,已在各大城市蔓延
    李嘉誠預言成真,明年比高房價更揪心的問題,已在各大城市蔓延!    實際上,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房地產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數據顯示,從2018年中至2019年中,北京租金同比增長27.2%,甚至更高。房屋租金同比增長超過10%。與租金的上升趨勢相比,目前的租金增長率和房屋租金基數已經超過了房價的趨勢,有些城市的房屋租金增長大約1000-1200元。
  • 央行為信用信息採集劃紅線
    本報訊(記者 潘福達)為提高徵信業務活動的透明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信用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和信息使用者之間依法合規使用,央行近日就《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深滬京樓市發動機啟動,2021鄭州樓市路在何方?
    據某個房地產機構的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北京的新建商品住宅,到12月15日為止,銷售數量已經達到了4.5萬套,創造了最近五年以來的新高。而且,北京樓市進入12月以來,成交更是異常活躍,很多北京的統計機構說僅僅12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籤量大增,保守估計會達到1.9W-2W套,達到2016年3.17新政以來成交新高!
  • 央行回應螞蟻整改 透露一個樓市重要信號
    1月15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發布會信息量很大,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為你整理了七條乾貨。下一步,央行將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靈活調節,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向銀行體系提供短期、中期、長期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 樓市股市信號微妙
    主要有這幾件,我按照時間順序:7月10日,央行舉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新增貸款很猛,但其中新增住戶貸款居然是下降;7月11日,金融委開會,要求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要求;7月11日,銀保監會對樓市、股市都有喊話;最後,阿里的「退休」馬老師,這幾個月瘋狂套現,400億元之多……因為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