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下挫,滬指盤中跌幅一度超過4%,失守3200點;創業板指跌幅超過6%;科創50指數跌幅更是超過7%。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196.77點,下跌3.86%;深證成指報12935.70點,下跌5.31%;創業板指報2627.84點,下跌6.14%。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1.33萬億元,連續第17個交易日保持超萬億規模。
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出
A股一級行業板塊昨日全線下挫超2%,滬深兩市飄紅個股不足300隻,跌幅超過9%的公司超過180隻。
兩市題材全線熄火,半導體、免稅店等前期熱點板塊均跌幅靠前。資金抱團的科技、消費、醫藥紛紛瓦解。券商信託板塊領跌,光大證券、財通證券等跌停。白酒板塊也未能倖免,貴州茅臺大跌近5%。
軍工股早盤一度逆勢拉升,但尾盤同樣跳水補跌,市場避險情緒大幅升溫。洪都航空、中航沈飛、中國船舶等個股全線下挫;中船防務尾盤打開漲停,全天收漲5.85%。
資金面上,北向資金全天大幅淨流出163.5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92.99億元,深股通淨流出70.58億元。本周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247.51億元。
北向資金的連續撤退也折射出海外資金風險偏好下降。港股昨日同樣低開低走,恆指收跌2.21%,醫藥、券商板塊跌幅居前。
海外市場方面,周四晚間公布的美國就業數據不佳,導致美股回調,科技股跌幅較大。截至記者發稿時,美股三大指數期指行情持續走低,歐洲市場同樣下挫,德國DAX指數跌近1.5%,法國CAC40指數、歐洲斯託克50指數均跌超1%。
科創50指數重挫逾7%
周五,科創50指數收盤報1389.31點,下跌7.02%。50隻成分股中僅鉑力特收穫上漲,其餘均錄得下跌,安集科技、天奈科技、鴻泉物聯等跌幅超過10%。整個科創板中有近30隻個股跌逾10%。
科創50指數昨日跌幅居前與多家公司減持消息有關。周四晚間,包括中微公司在內一共9家科創板公司發布減持公告。整體來看,披露減持的9家公司最新股價相比於其發行價均有不同程度上漲。
周五,披露減持公告的科創板公司多數低開逾10%,光峰科技、嘉元科技、西部超導等個股跌幅居前。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短期看,科創板集中解禁或對市場有所衝擊,但衝擊幅度與時效相對有限。結合此前創業板首批公司的集中解禁經驗看,解禁帶來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兩個交易日內,且無論是對解禁個股還是板塊整體的衝擊幅度實際相對有限。長期看,集中解禁或砸出「黃金坑」。
市場緣何劇烈調整?
對於大盤本周以來的劇烈調整,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受宏觀流動性、海外擾動等因素影響,行情從前期的上行趨勢轉向震蕩階段。滬指3500點是歷史籌碼密集區域,因此存在較大阻力。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未來市場風格有望出現回歸,即從金融周期向消費科技過渡。宏觀增長方式從投資向消費過渡、產業鏈從長到短變遷、增長模式從增長紅利向存量競爭轉換,這些因素是導致風格差異的本質原因,也是看好科技和消費的基礎。
方正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市場下跌的原因在於三個方面:一是海外不確定性因素擾動,北向資金周五大幅淨流出;二是隔夜外圍市場出現明顯下跌,美國失業率上升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三是科創板解禁後出現首批減持。
但方正證券強調,當前A股處於業績估值雙升的階段,其中業績回升源於經濟周期向上,估值支撐源於穩貨幣及寬信用的組合和加強改革開放的舉措,目前這些根基依然存在。從歷史經驗來看,海外擾動因素會階段性地衝擊市場情緒,短期對市場造成擾動,但從事後來看,均是逢低布局良機。
相關推薦
今日個股點評:科技股出現漲停潮 激發市場賺錢效應
今日個股點評:汽車股出現退潮 誰將補位概念龍頭?
今日個股點評 今日個股市行情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