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溫瑞安小說改編的影視化作品《布衣神相:殺人的心跳》於昨日在橫店開機。該片由火鳳燎原影業、多樂影視、溫瑞安文化聯合出品。總製片人蔣翊,是溫瑞安的超級「書迷」,同時也是溫派的理事。通過此次改編,他希望為看過原著的觀眾帶來新鮮感,也為更多年輕觀眾呈現一個武俠新世界。
雙男主設定,突破武俠常規
溫瑞安享有「新武俠四大宗師」的美譽,與
金庸、古龍、
梁羽生齊名。其代表作《四大名捕》曾多次改編為影視劇、遊戲作品等,最為耳熟能詳。《布衣神相》則是溫派武俠世界中最為獨特的一部作品。它的上一次改編,要追溯到2005年的TVB版電視劇。
《布衣神相》既融合了懸疑、推理、探案等經典元素,又突破了常規武俠題材的限定,首次將中國相士與醫士兩種特殊技能作為主角職業。故事開篇,江湖正邪雙方的金印大戰在即,正派參賽的高手們相繼離奇死亡,此事引起傳說中的神相李布衣與神醫賴藥兒的注意,「雙神組合」再現江湖。
在製片人看來,雙男主的設定,契合了當下最受歡迎的CP組合:「有點像古裝版的《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和華生的經典配置,因性格迥異引發了一系列化學反應。」
原著以《周易》為根本,結合佔卜、相術、藥理、法醫、奇門、異術豐富內容。奇案奇術奇法,以正克邪,以奇克奇,撲朔迷離,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神秘有趣又極富有哲理的文化層面。除武打俠義、兒女情長以外,更處處透視著人生與命運的關連:究竟是命運決定一切,還是人定勝天?
製片人稱,原著時時透露出對小人物命運的關照,逆境再險惡,不要輕言放棄。「這也是溫派精神,逆水不寒,溫常在。武俠本身就是正能量。」
不接受魔改,打造精品製作
改編過程中,總製片人蔣翊一直強調四個字:「拒絕魔改。」
在原著基礎上,該片將強化人物衝突,以神相李布衣為代表的正道,面對勢力強大的反派的圍剿,正邪雙方勢力的對抗性更為強烈,更有看點。「甚至可能把反派的設定做一些調整。」曾參與製作犯罪懸疑網劇《心理罪》,網大《詭探風雲》,製造懸念對蔣翊而言駕輕就熟。
至於改編會否引起原著黨不滿,他回應道:「會跟溫瑞安本人進行溝通、討論。合理化地發揮,而不是曲解;讓原著黨感到驚喜,而不是驚嚇。」
蔣翊還透露,雖然作品被無數次改編成影視劇,但這是溫瑞安先生第一次出席開機儀式,足見本人對該片的重視。此外,溫瑞安還擔任總監製及文學總顧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片融合了不少奇門異術,如何呈現尤為重要。攝影指導力智浩,原是歡瑞世紀的御用攝影,代表作有《大唐榮耀》、《麻雀》等,這是他第一次做網大;燈光指導郭耀昇,代表作有網劇《可惜不是你》、《竹馬鋼琴師》電影《賽德克巴萊》、《我的
少女時代》等,是入行二十年的電影人;後期團隊是為《火鍋英雄》、《乘風破浪》、《道士下山》、《煎餅俠》調色的專業電影級公司畫林映像;配音導演則是大家所熟知的邊江大大。「光特效妝就花了幾十萬,比如歐陽蝙蝠這樣的高手角色,要通過外形最大化地表現其怪異,我們下了血本。」
製片人坦言,該片每90分鐘近1000萬的投入,演員費用佔用僅有二成,剩下的全花在製作上:「目標就是精品化。」
去流量演繹,期待作品聯動
跟TVB版
林文龍、林峰的豪華陣容不同,新版《布衣神相》李布衣的飾演者李思陽,以及賴藥兒的飾演者夏寧駿,都是擁有不少待播劇的新人演員。在總製片人蔣翊看來,這不僅契合了當下市場的共識:重製作,輕流量;而且不會產生明星人設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新人演員們的配合度相對較高。
「所謂新人其實是上升期演員。他們前期進組訓練打戲,跟我們一起揣摩人物、鑽研角色,投入度特別高。不同兵器,不同流派,不同招式,武術指導分別為不同人物設定不同的套路,摳得很細。」
此次改編將以迷你劇或者系列網大的形式展現,對應原著中的八個大單元故事,做成系列化。每季三集,每集90分鐘,每一集解決一個小事件,每一季解決一個大事件,類似於英劇模式。「世界觀是延續的,人設是延續的,所以希望演員也是延續的。」新人演員更可能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不至於中途被迫換人。
在總製片人的整體計劃中,《布衣神相》系列的改編只是開始。由於溫瑞安的小說幾乎都發生在
宋明大背景下,製片人打了個比方,稱其特別像漫威宇宙的世界觀,適合做成作品的聯動。「溫派江湖下的諸多英雄人物,他們是一個時代中活躍的一大批俠士,有著互相聯動,承前啟後的作用。」蔣翊透露,除了《布衣神相:殺人的心跳》之外,明年會推出一系列規劃,包括各種形式的劇集,動漫以及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