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昭然若揭!日本的「反常擴軍」之舉,和甲午戰爭之前一模一樣

2021-01-10 利刃號

【能力*意願=威脅,日本既不缺能力,也不缺意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甚至已經超過一些歐洲大國】

據媒體報導,日本內閣會議近日通過了2021年年度預算案,總額大約6.7萬億人民幣,連續9年創新高。其中防衛費用連續6年、再次超過5萬億日元,同比增長0.5%。雖然從絕對增加額來看,日本防衛費增長幅度並不大,但是考慮到日本自衛隊的總體規模、已經超高的基數、以及日本經濟發展下滑的現實,0.5%的增長幅度、且連續多年增長,十分反常,像極了甲午戰爭之前與中國的軍備競賽。

日本共同社就毫不隱諱的表示,"這是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一種隱晦回應"。日本此舉,已經讓東亞地區的軍備競賽,不可避免。

【日本的反潛能力,公認世界第一】

在國防安全領域,能力*意願=威脅,能力和意願任何一項為零,威脅就不存在,而在能力和意願方面,日本都不是零,日本已經再次成為東亞的威脅。

首先,能力

日本自衛隊總體規模雖然有限,但是在很多領域,在東亞地區都名列前茅。比如日本的反潛實力,就是公認的世界第一,甚至超過美國海軍。早在上世紀,日本就通過引進上百架美國P3系列反潛巡邏機構建了完善的空中大範圍反潛網,在本世紀,性能更加突出的P1反潛巡邏機總數雖然下降,但是日本的能力卻是增加的,而且P1的總計劃列裝數量,也大幅超越周邊國家的同類裝備列裝數量。

還有潛艇,日本常規潛艇的綜合性能,尤其是隱蔽性能,在全世界都不落後。再加上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船的超高先進程度,在海上方向,日本在東亞,能力就很強大。

【日本還是美國之外引進F35隱身戰鬥機最多的國家,單是空軍型F35A就訂購了147架】

還有空中自衛隊,日本空中自衛隊此前的主力戰機是美制的F15系列,論性能、比數量,可以和中國空軍對比,在本世紀之前實力甚至超過中國空軍。到了本世紀,日本已經訂購了147架空軍型F35A隱身戰鬥機,再加上現役的F15不斷改進,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整體實力在東亞恐怕只低於中國空軍。

即便如此,日本仍不滿足,日本還在搞國產高性能隱身戰機,上文提到的2021年的防衛費預算,就為日本國產隱身戰機開發撥付了576億日元。

所以,在能力方面,日本已經是東亞的威脅。

【至於威脅東亞安全的意願,日本到處拉幫結派,顯然不是為了東亞和平】

其次,意願

在意願方面,日本的軍事野心,在近些年已經變得毫不掩飾。除了在印度洋、南海等方向動作不斷之外,日本最近還公開表示要採購遠程對地巡航飛彈,並已經採購兩批歐洲產先進空射巡航飛彈,主要配合F35使用。與此同時,日本還在不斷鼓動更多區外大國進入東亞,近日還在拉攏德國。根據計劃,在明年,日本還將和美國以及歐洲的部分大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演習,地點就在東海方向。

在這些之外,日本甚至還把黑手伸向太空,在今年效仿美國成立了所謂的"太空軍"。

【日本在今年甚至"毛遂自薦"想要加入五眼聯盟,成為第六隻眼】

在軍事外交方面,日本更加積極,美國主導的所謂"亞太再平衡戰略"、"印太戰略"、"四國聯盟"構想,最初都是由日本提出的設想,包括TPP意義轉變,也是日本"努力"的結果。在日本的遊說之下、美國接受這些戰略之後,日本更是四處活動,為美國推行這些戰略積極奔走。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日本的進攻性,表現的已經越來越明顯,日本的軍事野心,軍事意願,也已經很明顯,而這些都將會是東亞國家的新威脅。

【TPP從一個經濟合作項目,活生生搞成大國對抗項目,日本就是始作俑者】

在日本的軍事能力和軍事意願不斷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日本的威脅必然也是大幅提升的,別的不說,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快速發展,就會讓韓國深感不安,在接下來,韓國也一定會加強海軍實力。還有空中威脅,韓國恐怕也會很快行動。

而如此的日本,被稱為東亞甚至全世界的麻煩製造者,恐怕都不為過。

作為東亞大國,中國軍力自然是要強於日本的,但是中國也絕不能大意。

相關焦點

  • 值得警惕:日本不顧疫情「逆勢擴軍」,像極了甲午戰爭爆發之前
    為了擴軍備戰,據俄衛星通訊社12月21日的報導,剛剛就任首相的菅義偉通過了2021年度日本的國防預算,其金額達到了「規模空前」的517億美元,這是日本軍費開支「連續9年遞增」。在經濟萎靡,疫情肆虐的當下,日本的「反常擴軍」之瘋狂,和甲午戰爭之前一模一樣,值得高度警惕。
  • 威海這座離島是昔日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也是今日甲午戰爭的紀念地
    登島之前,遠遠就能看到一尊15米高的北洋海軍將領像屹立在海岸旁,高舉望遠鏡昂首屹立、遙望遠方,那便是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雕塑及基座與博物館的主體建築融為一體,構思大膽、造型獨特。陳列館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作為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戰爭歷史的綜合性展館,成為登上劉公島必去參觀的地點之一。
  • 間諜使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
    ……倭之虛實,我國茫然,而我之一舉一動,有士大夫不知,而倭無不知者。」英國著名的諜報史專家查德·肯迪更明確地指出:「甲午戰爭前,日本間諜大量搜集了情況,其中相當一部分為1984至1985年日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戰前,日本在華主要間諜機構為漢口的樂善堂和上海的日清貿易研究所。這兩個間諜機關雖然在戰爭爆發之前相繼解散,但他們搜集的大量情報及培養的大批間諜,在甲午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 日本從甲午戰爭掠奪了多少銀子
    日本從甲午戰爭掠奪了多少銀子? 日本甲午戰爭一共勒索了中國23000萬兩白銀(折算35000萬日元)。當時日本政府年度財政收入才8000萬日元,之前「億」這個詞對於日本來說僅僅只有字面上的含義。無怪乎外相陸奧宗光激動地說:「在這筆賠款以前,根本沒有料到會有好幾億元。
  • 長崎事件,清朝鴉片戰爭後首次勝利,一日本人卻影響甲午戰爭結局
    當日夜晚,北洋水兵和日本警察卻莫名其妙發生了衝突,導致一名日本警察被刺成重傷,北洋士兵一人輕傷。關於事件的起因,一說是由於雙方言語不通,因購物價格問題產生糾紛,進而大打出手,日方警察介入導致糾紛升級。二說是北洋水兵上岸嫖妓,醉酒鬧事,結果和聞訊趕來的日本警察發生大規模械鬥。
  • 甲午戰爭後,日本人在湖北發現,這裡的官員和民眾竟不知這場戰爭
    而在甲午戰爭前後,清朝上下卻看不到強大的精神力量。光緒與慈禧為爭權而不和,大臣們為自身利益而各執一詞,普通民眾更是一盤散沙,對戰爭漠然視之。甲午戰後,一位日本官員到湖北沙市,吃驚地發現這裡的官員和民眾根本就不曾聽說過剛剛打過的戰爭。親歷這場戰爭的一位英國人說:「此役非中國與日本戰,實李鴻章與日本戰,大多數中國人於戰事尚懵然無知也。」李鴻章也曾發出感慨,說自己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
  • 長崎事件中,北洋水師若炮轟長崎,是不是就不會有甲午戰爭了?
    二戰發射1200公斤炮彈的美國戰列艦都曾被日本發射50公斤炮彈的6寸岸防炮逼退過。中日之戰是一個農業國受掣肘的北洋大臣個人部隊與一個近代化國家在列強貸款支持下舉國一致的對抗,必敗無疑。再舉一例,1894年訂購,1897年服役的兩艘富士級12000噸戰列艦服役的話,再等兩年開戰定鎮兩艦就是當場被擊沉的下場。
  • 山縣有朋,打贏甲午戰爭的日軍司令,最後為啥被撤職了?
    提起山縣有朋,可能你會想到他是日本陸軍之父、第3任日本首相,甲午戰爭的司令等標籤。但有一個重要的標籤常為人所忽視,那就是,他不但是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司令,還是第一個侵入中國的陸軍大將。而且是因入侵中國大陸而被天皇撤職的陸軍大將。
  • 小米11定妝照曝光,背面和之前曝光的諜照一模一樣
    之前有媒體曝光小米11將在年底發布,如今這一消息正式得到了證實。12月22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其新浪微博放出了一張小米11的海報,表示這款手機將會在11月28日發布。比之前被曝光的12月29日竟然提前了一天。而與此同時在小米有品平臺也被眼尖的網友發現了小米11的定妝照。
  • 浮世繪與甲午戰爭
    浮世繪歸納起來有三種形式,即「繪本」、「一枚繪」和手繪。所謂「繪本」,是指木版畫的插圖畫本;「一枚繪」就是單幅的木版畫;至於手繪,則是指為了區別於版畫,把用筆直接描繪在繪絹和紙上的浮世畫作稱為「肉筆浮世繪」。其實,在木版畫量產之前,主要是以「肉筆畫」為主的,木版畫(也稱版畫)成了氣候後,包括現代,人們提起浮世繪,通常意義上是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叫「錦繪」。
  • 關於甲午戰爭,你可能不知道的五個事實真相
    於是,人們在卸去炸藥後,便代之以同等重量的砂石作為填充物,以維持彈體的動能。甲午戰爭時,中日兩軍其實都標配有這種填著砂石的穿甲彈。北洋海軍稱為「實心彈」,日本海軍則稱為「填砂彈」,這是當時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
  • 甲午戰爭後,日本每天給中國俘虜喝一滴臭水,西方人卻稱幹得好
    當初爆發戰爭之前,日本出兵的原因是為了藩屬國朝鮮的利益,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不過是日本試圖挑起戰爭的藉口。 其實,早在明朝的時候,日本就妄想佔領中國,萬曆年間,當時的日本領袖是豐臣秀吉,豐臣秀吉曾制定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首要目標是朝鮮,奪得朝鮮後進一步侵略中國。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在中日戰爭前,日本為了控制朝鮮,選擇扶植宮廷君李氏應取代閔妃集團。圖中即反映了日本人協助院君李應進入景福宮,取代高宗和閔妃第三次掌權的情景,但他只是日本人的傀儡。牙山之戰牙山戰役,也叫「成歡驛戰役」,是1894年7月,中日軍隊在朝鮮展開的第一次陸戰。這場戰鬥在朝鮮忠清南道牙山的成歡驛附近進行,以日本軍隊的勝利而告終。
  • 如果甲午戰爭時左宗棠還在世,日本會是什麼樣的下場
    因為在甲午戰爭發生的前夕,清朝雖然已經處於苟延殘喘的時期了,但是卻確確實實地迎來了一個中興之兆,由於認識到了自己與西方各國的一個巨大的差異,清朝搞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幾年的洋務運動使得大清的綜合國力開始攀升,影響力也開始恢復,很多人甚至都認為這將會是大清王朝重新騰飛的一個時代。而清朝自己也感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朝上邦的位置。
  •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選擇戰爭之路,全民支持的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一直處於隱忍狀態,戰爭之後,日本選了通向戰爭之路,其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日本對外戰爭,絕大部分都是與中國發生的,因此就有人認為,日本就是想佔領中國。如果這樣理解,小編只能說,有點片面了。如果日本只有這一個目的,二戰後期,為何將戰線擴大到東亞地區呢!
  •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確切說,是大清的莘莘學子一撥撥削尖了腦袋往日本跑。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了第一批公派留學生,「留學日本」的熱潮這下成了開閘的洪水。從1896年至1911年,僅清政府向日本公派的留學生就有近萬人,自費生更是「公派生」的兩倍以上,甚至還有「步履維艱的纏足女子,老人和小孩……有全家全族同來留學的情景。」為什麼如此狂熱?
  • 劉德華與空姐合影 兩人同款鼻子竟一模一樣?
    劉德華與空姐合影 兩人同款鼻子竟一模一樣?時間:2019-07-09 22: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劉德華與空姐合影 兩人同款鼻子竟一模一樣? 近日,有空姐曬出自己與天王劉德華的合照,圖片中劉德華和藹親切,空姐並配字道 覺得是天生的寵兒,可以開心一整年.
  •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化的真正起點
    [摘要]甲午戰爭時,中國還處於家天下時代,彼時的中國還是文化圈意義上的。甲午戰爭不是舉國之戰,而是李鴻章一人對抗日本之戰。甲午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化的真正起點,使中國知識分子真正覺醒。十年之後朝鮮也這樣,日本使朝鮮內部分化,就是要建構一個民族國家,自己要獨立出來,要脫離中國。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主要手腕是靠國際斡旋。今天講有點老奸巨滑,故意把目標引向俄羅斯。6月22日和俄國公使談,李鴻章是挑撥,日本要這麼做,受傷害更大的是你,俄國有責任去勸日本。所以李鴻章並不想通過武力解決這個事。
  •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清日爭奪朝鮮控制權,引爆點是日本製造的「高升號...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日本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大清則承受割地賠款之辱,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 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比清朝軍隊到底強在哪
    1894年—1895年,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鄰居,擼起袖子打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完勝,中國慘敗。戰爭的影響卻持續至今,成為歷史學者和愛好者熱衷研究和討論的話題。儘管戰爭的結果有其偶然性,但誰也不會否認,甲午戰爭時日本軍隊能夠戰勝清朝軍隊,並不僅僅是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