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已經分享過很多關於自己在家裡練習瑜伽的問題和注意事項。比如選擇怎樣的練習環境,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內容,如何發現自己練習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練習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今天和大家說一說練習頻率和時長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早以前就有人問過,但是一直都沒有專門來寫過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我剛開始接觸瑜伽的時候和很多人一樣,也是在網上跟著視頻學。而且那時候網上的資源沒有這麼多,跟得最多的就是張惠蘭老師的《惠蘭瑜伽》,很多視頻都是一小節一小節的,有的只有十幾分鐘,3~4個體式。
張惠蘭老師說過,練習瑜伽有成片的時間固然好,如果沒有成片的時間,3分鐘5分鐘的練幾個功法對身體也有好處,也能從中受益。
所以我自己練習瑜伽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練習頻率和時長的問題,一直都很隨意。包括現在我自己練習的時候依然很隨意。有時候狀態特別好的時候,等結束後一看時間都二個多小時過去了;狀態不好的時候,可能三四組拜日以後我就直接休息術或者只練一些修復體式。
既然有這麼多人對這個問題有疑惑,我就說一說普遍的觀點。
1、一周練習幾次?
跟瑜伽老師們在一起交流時,老師們普遍認為,要想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和進步,一個星期最少練習2~3次。保持4~5次的頻率進步會更快一些,也可以每天練習。
這是因為肌肉也是有記憶的,也是可以被訓練的,同樣的頻率,同樣的習慣,更容易產生條件反射,形成長久記憶,有利於鞏固前期的練習效果。
2、每次練習多長時間?
瑜伽館裡的一堂瑜伽課除去前面的調息和後面的休息術,中間真正的體式練習在45分鐘到1個小時之間。自己在家裡練習也可以參考這個時間,如果沒有這麼長的時間,最少也不要低於20分鐘,因為還要考慮一個熱身時間呢,冬天熱身時間要更加長一些。
3、一天中什麼時間練習最適合?
艾揚格女兒著的《艾揚格女性瑜伽》裡有提到過:清晨對於學習和練習而言通常都是理想的時間,然而對於瑜伽的初學者來說,清晨並不是最佳時間,因為這時他們的肌肉是僵硬的,初學者最好在下午或者晚上開始練習,這時身體的肌肉是柔韌的,日後隨著他們練習的進步肌肉變柔軟時,就可以調整到早晨。
還有:飯後與瑜伽練習的時間必須有間隔,一天中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瑜伽,雖然任何時間練習瑜伽都沒有害處,但是理想的訓練必須堅持在固定的時間練習。
還有:通常身體和心靈在早晨時是清醒和放鬆的,因此這時練習有難度的瑜伽體式最有效果。經歷了一天的勞累,夜晚最適合練一些像支撐頭倒立,支撐肩倒立,橋式和坐立前屈等體式,因為這些體式能夠緩解疲勞,幫助人們獲得良好的睡眠和平靜的心情。
這個一大段幾乎是《艾揚格女性瑜伽》裡面的原話。
就我自己來說,早上練習和晚上練習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晚上我練習流瑜伽也不會影響我睡眠。
其實我個人的觀點,能夠規律的練習固然最好,如果不能保持規律的練習,見縫插針的練習也比不練好。
不要把不能規律的練習作為不練習的藉口。而且有一天等你從瑜伽中受益,感受到瑜伽的樂趣以後,慢慢的你就會變得規律,總之先開始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在開始前就顧慮這些還沒發生的問題。
相對於這些問題:現在就開始,長久地堅持,以年為單位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練習時的質量遠比練習的時間和數量更重要。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