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拿到此書的時候,看到標題《火神被殺》,還以為是神話小說,火神可不就是神話故事裡面的人物嘛?細細看來,原來這是一系列推理小說。《火神被殺》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的短篇推理小說集。
這本書是由五個短篇故事構成,《火神被殺》巧妙地將歷史方面的造詣編織進退股故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中,一塊布魯塞爾特產的桌布成為了愛憎劇的關鍵,將男女的微妙的心機描寫的淋漓盡致;《奇怪的被告》探討了真誠與謊言的邊界,創作構思來源與無罪判決案例的研究;《恩義的紐帶》則寄託了作者童年的回憶。故事巧妙、精煉,展示了人性中的令人驚愕的瞬間。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大概從童年時期就定下了,所以才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吧。人的一生都在和那個本我進行著對抗,有的人經歷只是經歷,又或者因為經歷野蠻生長起來。也有的人,經歷成了自我修行,一生攀登,最終戰勝了本我中的惡魔。
有的人說:童年的陰影會伴隨一生,童年的一切都會伴隨自己一生。我詮釋不了每個人的童年,但是辰太的童年卻是這樣的:那是辰太九歲的記憶,記憶中父親外面有女人很少回家,但是只有像老婆要錢和跟外面女人吵架了的情況下才會回來。母親是個好女人,只要丈夫回來便會買上好酒好菜,可是父親只要情緒不好就會毆打母親。有一次辰太目睹了父親拽著母親的頭髮把她按在榻榻米上毆打。
記憶中母親一直是個好母親,婆婆(即奶奶)也是個好婆婆,為了接濟辰太一家,婆婆在一位太太家做工,辰太童年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去找婆婆,婆婆會偷偷的拿出省吃儉用的好吃的,和婆婆在一起的日子辰太很幸福。但是太太不喜歡女傭留宿孫子,默許也是為了更好地使喚婆婆。所以每一次辰太留宿婆婆那,太太就會使喚婆婆做更多的事。
童年記憶中,婆婆和母親都是辰太最親的人,所以辰太會希望去保護他們。其實孩子的世界很簡單,誰對他好,他就會對誰好。辰太單純的希望婆婆回家,最終還是殺害了太太,以至於到了成年之後他用類似的手法殺害了自己的太太。
辰太的童年所經歷的事情,在他成年後都成為了他實施犯罪的催化劑,沒有幼年的犯罪經歷也許他很難跨出那一步,就好像疾病一樣,一直保持著隱性狀態,但是只要邂逅到了動機,那麼疾病就會爆發。就像辰太因為想拋棄妻子,離婚妻子又不會同意,一下就爆發除了犯罪的動機,所以制定了一系列計劃。
作為父母我們始終要明白這樣一個問題,一個孩子的性格形成並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家庭氛圍的影響,也會造成一個孩子的性格產生,所以一個不當的家庭氛圍確實能夠對於一個人造成童年陰影,對於這個人的一生軌跡都將發生改變。
我的童年也是一半美好一半憂傷,父親在世前,可以說我是特別幸福的:父母恩愛,家庭和睦,每次父親出差回來總是帶回來好多好多零食,漂亮小裙子,時常都是走在小夥伴們時尚的前沿,而且每次考試還能拿出漂亮的成績。所以父母都特別疼愛自己,可是父親去世後,總是要變得。母親開始維生計忙碌,我被寄住在奶奶家裡,爺爺奶奶不止一次訴說父親的沒良心,當然我那會也不敢吭聲,萬一趕我出去怎麼辦。所以那時候開始我學會了隱忍,以至於到現在忍反倒成為了我的一項優點。
有些人會故意不吃東西不睡覺,喜歡飢餓感疲勞感,感冒雖然難受,但竟然是喜歡的。他們喜歡把自己弄的羸弱不堪,搖搖欲墜。 看起來好像有受虐傾向,但根源可能是父親或者母親只有在他們生病的時候才對他們態度好一些,才會有糖水罐頭,他們喜歡那種甜的。 有些人很任性,不合作,很不好惹的樣子,可能只是希望不被欺負,回想一下,那樣的人仿佛真的沒有主動的去欺負過人,佔別人的便宜。 有些人無比的想要只愛一個人,愛人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原諒,情人節不買禮物,跟別人曖昧,甚至劈腿都可以原諒,也許他只是因為曾經有個不完整的家庭。
所以現在對於我的孩子,我希望給予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要小心翼翼,能夠暢所欲言。不要管別人想讓你成為怎樣的人,如果覺得那不是對的,如果不快樂,那麼,專注你想成為的人,做你想做的事,並付出十一分的努力。當然,請建立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
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童年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任何流血的傷口都有複合的欲望,但那不肯癒合的卻是不流血的創傷。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願我們心懷懷感恩,平安順遂的過完這一生。畢竟童年只有一次,不能夠重來。
還在學生時代就特別喜歡看懸疑推理的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每一個案件在他手上經過深思熟慮到最後都是易如反掌,每次跟著柯南我也總會推理一番,猜一猜那個兇手是誰,尤其在他說出:真実はいつも一つ這句話的時候,感覺格外激動。所以在看到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這本書的時候,我真是挑燈夜讀,愛不釋手,如果你也喜歡推理類的小說,不妨試試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