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大小/相位/頻率/數量關係)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電感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大小/相位/頻率/數量關係)

發表於 2018-03-13 13:50:31

什麼是電感

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是一個物理量。當線圈通過電流後,在線圈中形成磁場感應,感應磁場又會產生感應電流來抵制通過線圈中的電流。這種電流與線圈的相互作用關係稱為電的感抗,也就是電感,單位是「亨利(H)」,以美國科學家約瑟夫·亨利命名。它是描述由於線圈電流變化,在本線圈中或在另一線圈中引起感應電動勢效應的電路參數。電感是自感和互感的總稱。提供電感的器件稱為電感器。

1、電感電流與電壓的大小關係為

感抗與電阻的單位相同,都是歐姆(W)。

感抗Xl與電感L、頻率f成正比,因此電感線圈對高頻電流的阻礙作用很大,而對直流則可視作短路。還應該注意,感抗只是電壓與電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而不是它們的瞬時值之比。

當線性電感元件的電壓電流取關聯參考方向,根據電磁感應定律與楞次定律,得到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注意:

① 電感電壓u 的大小取決於i 的變化率,與 i 的大小無關,電感是動態元件;

② 當i為常數(直流)時,u =0。電感相當於短路。

2、電感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係

電感電壓比電流超前90°(或 p/2),即電感電流比電壓滯後90°

設電流為參考正弦量,即

3、電感電流與電壓的頻率關係

電感電流與電壓的頻率相同,工頻交流電中,頻率都是50HZ。

4、純電感電路中電壓與電流間的數量關係

由於電阻很小的線圈組成的交流電路,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個純電感電路。

在直流電路中,影響電流跟電壓關係的只有電阻。在交流電路中,情況要複雜一些,影響電流跟電壓關係的,除了電阻,還有電感和電容。

電感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為什麼電感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呢?交流電通過電感線圈時,電流時刻在改變,電感線圈中必然產生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在電工技術中,變壓器、電磁鐵等的線圈,一般是用銅線繞的。銅的電阻率很小,在很多情況下,線圈的電阻比較小,可以略去不計,而認為線圈只有電感。只有電感的電路叫純電感電路。

在純電感電路中,電流強度跟電壓成正比,即I∝U.用1/(XL)作為比例恆量,寫成等式,就得到I=U/(XL)這就是純電感電路中歐姆定律的表達式。把這個表達式跟I=U/R比,可以看出XL相當於電阻R。XL表示出電感對交流電阻礙作用的大小,叫做感抗,它的單位也是歐姆。

線圈的感抗XL跟自感係數L和交流電的頻率f間有如下的關係:

XL=2лfL

由於1亨=1伏·秒/安,1亨/秒=1伏/安=1歐,因此上式中的XL、f、L的單位應分別用歐姆、赫茲、亨利。

電阻是由導體本身的電阻率、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的,跟通過的電流無關。XL=2лfL說明,感抗卻跟通過的電流的頻率有關。例如,自感係數是1亨的線圈,對於直流電,f=0,XL=0;對於50赫的交流電,XL=314歐;對於500千赫的交流電,XL=3.14兆歐。所以電感線圈在電路中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頻、阻高頻」的特性。在電工和電子技術中,用來「通直流、阻交流」的電感線圈,叫低頻扼流圈。線圈繞在閉合的鐵心上,匝數為幾千甚至超過一萬,自感係數為幾十亨。這種線圈對低頻交流電就有很大的阻礙作用。用來「通低頻、阻高頻」的電感線圈,叫高頻扼流圈。線圈有的繞在圓柱形的鐵氧體心上,有的是空心的,匝數為幾百,自感係數為幾個毫亨。這種線圈對低頻交流電的阻礙作用較小,對高頻交流電的阻礙作用很大。

交流電路中,純電感電路的電壓和電流的相位相差90°,所以在電阻、電感(即線圈,略掉了線圈直流電阻的影響))串聯的電路中,其電抗Rx(即總的電阻)與電阻R。感抗RL(RL=2πfL)的關係是Rx=√(R^2+RL^2),則總電壓V與電阻上的電壓VR和電感上的電壓VRL關係也滿足這個關係,即V=√(VR^2+VRL^2)。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巢學堂:從四個方面理解電阻、電感、電容產生的相位差
    中和作用使得正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高電勢端到低電勢端的梯度分布,負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低電勢端到高電勢端的梯度分布,從而在電阻兩端產生了電勢差,這就是電阻的電壓降。 同樣電流下,電阻對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兩端電壓降也越大。
  • 詳解電容、電感的相位差是如何產生的
    中和作用使得正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高電勢端到低電勢端的梯度分布,負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低電勢端到高電勢端的梯度分布,從而在電阻兩端產生了電勢差,這就是電阻的電壓降。同樣電流下,電阻對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兩端電壓降也越大。  因此,用R=V/I來衡量線性電阻(電壓降與通過的電流成正比)的阻力大小。  對交流信號則表達為:R=v(t)/i(t)。
  • 通俗話講原理(四):電感——和電流對著幹的小寶貝
    電感是不分正負極的,在電路中不用分哪邊接正電哪邊接負電(在某些地方是要分相位的,即電感的線圈繞向,mpn中不用考慮)!電感的大小是用「亨利」來作單位的,簡稱亨(H),比它小的單位還有毫亨(mH)和微亨(uH),它們之間是以千換算的!  電感到底有什麼牛脾氣呢?為什麼說它給電流對著幹呢?
  • ADALM1000技術系列中信號之間的相位關係
    電阻兩端的電壓與流過其中的電流具有簡單的與時間無關的關係,V/I = R,其中R為實數,單位為Ω。因此,電阻兩端的電壓與流過其中的電流始終同相。 對於電容和電感,V與I的關係式類似。V/I = Z,其中Z為阻抗,具有實部和虛部。本練習僅研究電容。 電容的基本規則是電容兩端的電壓不會改變,除非有電流流入電容。電壓的變化率(dv/dt)取決於電流的幅度。
  • 線電流和相電流的關係與區別、線電壓與相電壓的區別與關係、相...
    是的,那裡的20V電壓消耗在線路等其他設備裡。 線電流和相電流的關係與區別_線電壓與相電壓的區別與關係 線電流和相電流的關係與區別_相電壓和線電壓公式與口訣   在三角形聯結中,測量相電壓和線電壓的兩點是相同的,所以兩者必然也會相等;而一個線電流將分成兩個相電流(一個出線端連著兩相繞組),所以線電流一定會大於相電流。
  • 相位差與相位關係、相位差的數字測量
    打開APP 相位差與相位關係、相位差的數字測量 發表於 2017-08-21 00:34:00   兩個頻率相同的交流電相位的差叫做相位差
  • 正弦穩態電路的三要素(頻率、幅值、初相位)
    電氣設備額定值中所標明的額定電壓和電流均是指有效值。測量所用的交流電流表和電壓表也是按有效值來刻度的。說明某電氣設備或元件的耐壓要求有時會用最大值標註。 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 在正弦電流的函數表達式i=Imsin(ωt+ψi)中,(ωt+ψi)決定了正弦電流所處的狀態,即決定了正弦電流隨時間交變過程中瞬時值的數值和正負,(ωt+ψi)稱為正弦電流的相位。相位是用角度來表示的,又稱為相位角,單位為弧度(rad)或角度(°)。
  • 0歐姆電阻、磁珠、電感的應用,你都整明白了嗎?
    對於頻率不確定或無法預知的情況,磁珠不合;②、電容隔直通交,造成浮地;③、電感體積大,雜散參數多,不穩定;④、0歐電阻相當於很窄的電流通路,能夠有效地限制環路電流,使噪聲得到抑制。電阻在所有頻帶上都有衰減作用(0歐電阻也有阻抗),這點比磁珠強。
  • 【世說設計】電壓轉換的級聯和混合分不清?看幾個示例就明白了
    通過單一轉換步驟將電壓從48 V降至3.3 V 佔空比反映導通時間(當主 開關導通時)和斷開時間(當主開關斷開時)之間的關係。降壓轉換器的佔空比由以下公式定義: 這是因為可用來在電感中存儲能量的時間非常短。電感器需要在較長的關斷時間內提供能量。這通常會導致電路中的峰值電流非常高。為了降低這些電流,L1的電感需要相對較大。這是由於在導通時間內,一個大電壓差會施加於圖1 的L1兩端。
  • 電的頻率為什麼是50Hz?
    此後人們發現總結出來的定理為,周期性地改變方向的電流叫做交流電,電流發生1個周期性變化的時間叫做周期,每秒電流發生變化的次數做頻率,單位是赫茲(為了紀念赫茲的貢獻)。交流電的頻率為50(60)赫,電流方向每秒鐘發生50(60)個周期性的變化,每秒改變的次數為100(120)次。 電動機是根據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的基本原理製成的。
  • 有源濾波器中的相位關係
    雖然這些響應特性的選擇往往會影響幅值響應特性,但它們也會影響相位響應特性的形狀。在本文中,為了進行比較,忽略幅值響應,認為其幾乎不變。 濾波器的複雜性往往通過濾波器的「階數」來定義,該參數與儲能元件(電感和電容)的數量有關。濾波器傳遞函數分母的階數定義了隨著頻率的上升而呈現的衰減速率。漸近線型的濾波器滾降速率為-6ndB/倍頻程,或者-20ndB/十倍頻程,其中n是極點的數量。
  • 一文看懂載波頻率和帶寬的關係
    打開APP 一文看懂載波頻率和帶寬的關係 發表於 2018-03-13 10:52:49   載波頻率的概念
  • 單相交流電與三相交流電、220V電壓與380V電壓,我來給你說清楚!
    首先上第一個概念:交流電(AC)是指方向和大小都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的電壓或電流。單相交流電,在我國,大多數的電器設備都是由市電交流220V、50Hz作為供電電源,交流220V電壓是指相線即火線對零線的電壓。
  • 正弦交流電的相位、初相(角)和相位差
    可見,相位隨時間不斷變化,電動勢e也就不斷變化。由於相位是用電角度表示的,所以也稱相位角。公式中Φ稱為正弦量的初相角。它是t=0時的相位角,簡稱初相。在交流電路中經常要進行同頻率正弦量之間相位的比較(比如電壓和電流之間)。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稱為相位差,用△Φ表示。
  • 相電壓和線電壓的區別
    相電壓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220V家用電壓,零線與火線之間的電壓成為相電壓,其實我們家裡面的都是相電壓。   線電壓是直指任意兩火線的電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380V,其實就是相電壓。相電壓為220V,線電壓為380V。   遠距離輸送電過程中,電壓越高,損耗就越低,這就是國家為什麼一直在研究超高壓輸送電的原因(I=U/R)。一般高壓輸送電到終端用戶端,再通過降壓變壓器降為市電220V/380V供給不同的用戶。
  • 小電流小電壓控制大電流大電壓,神奇的開關——可控矽
    下面是關於可控矽的幾個主要參數標識:可控矽,也叫晶閘管,通俗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可以用小電流小電壓控制大電流大電壓的開關,可控矽分單向可控矽和雙向可控矽,本期我們先來講單向可控矽。單向可控矽有一個腳是控制腳G,另外兩個腳分別是A腳和K腳,即陽極和陰極,下面是電路符號:簡單來說,就是單向可控矽分正負極,要想讓單向可控矽起到開關控制作用,必須將其A極接到電源正極,K極接電源負極,同時控制極G極也需要加正向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