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決定人的成功機率,其實和中國傳統的命運學說沒多大區別

2021-01-15 隱士申子源

科學家研究稱「基因」決定能否成功,有些人註定功成名就。

當小編初咋聽到這個新鮮的科學研究成果的新聞的時候,表示對現代高大上的前沿科學,佩服的五體投地。

科學真是偉大,已經把人類的成功和基因的相關性研究都做出來了。

時代在前進,科學在進步,人們的視野在開闊,果真如此嗎?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中央社」16日報導,科學家認為,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功成名就。他們表示,成功的動力就藏在基因裡,DNA決定了我們未來是否能夠成功。

研究顯示,人們是否有決心、社交與自我控制能力的強弱,多受基因支配。事實上,DNA對於這些特徵的影響力,比成長環境和結交人群等因素還大。

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表示,整體而言,這些人格特質能夠決定將來人們能否成功。

所以,當屌絲們成不了馬雲,成不了馬化騰的時候,大可不必悲傷過度,這是基因決定的,就是與生俱來的。

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調查了超過800對雙胞胎的生活態度,以區分先天與後天帶來的影響。比較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間的差異,是研究人員常用來量化基因影響力的方法。同卵雙胞胎DNA與父母養育方式相同,異卵雙胞胎出身背景相同,DNA卻相異。

這項發表於《人格期刊》的研究指出,基因對於個性的影響大於生活方式,自我控制力尤其深受DNA影響。

基因大體上能決定我們的決心與毅力有多強,就追求成功而言,這點極為重要,因為拒絕放棄的人比遭遇小失敗就退卻的人,更易達成夢想。

不過就算沒有「成功基因「的人也不需太過沮喪,因為研究人員表示,是否有明確目標也是能否成功的一大關鍵,並建議渴望成功的人讓自己與眾不同。

另外一個研究成果來自北卡羅來納州杜倫的杜克大學工作的Daniel Belsky ,他一直在觀察918名紐西蘭人的數據,這些人自從出生就作為研究對象,如今他們已經年逾40。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這些人的數據,小到從他們何時開口說話,走路,連開始使用便壺的年齡都記錄在案,大到這些人的搬遷,工作,健康,智力,自制力和人格狀況。Belsky說:「我們對他們瞭若指掌。」

這次研究是建立在2013年觀察126000人的基因特徵的研究基礎之上。研究將遺傳特徵與每個人教育成就——最高學歷進行對比。這次他們沒有研究單個的「教育基因」,而是研究整個基因組的微小差異。研究人員發現數以千計的遺傳變異,單獨看來這些變異並不明顯,但將這些變異綜合起來,就可以計算出「多基因評分」,多基因評分有什麼用呢?在本次試驗中,它要為教育成就中2%的差異負責。

當Belsky和同事觀察這些紐西蘭人的基因特徵時,他們發現多基因評分高的人不僅會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其他方面也更勝一籌。在38歲時,高分人群擁有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多的資產,也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經濟狀況。即使將受教育程度考慮在內,多基因評分也能預測一個人的未來。

這一相關性也沒有受到出身的影響——無論草根還是富二代,多基因評分高的人往往有更佳的社會流動性,並強於他們的父母。「你無需根據遺傳學來判定社會流動性,」倫敦國王大學的Robert Plomin說,「這個發現啊,真令人振奮!。」

Belsky’s的團隊還發現,多基因評分更高的成功人士往往即有愛又友好,他們從小到大都是萬人迷。Belsky’s說:「這是個好人有好報的故事,而我之前並沒有預料到這一點。」但是多基因評分與生活滿意度和健康無關,也算是給得分低的人一些安慰。

多基因評分只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負一小點兒責任——還有很多別的因素影響著人的一生。Belsky說,如果有辦法提高全人類成就的機率,即使這個機率很小,總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畢竟,每個人的一小步,就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列如,他發現多基因評分高的人會更早開始學習閱讀,「讀齡」越早,以後的表現越好。Belsky說「你可以說支持投資於早期語言掌握和閱讀。」

「人們對於遺傳得分的了解和重視十分重要,」 Plomin說道。「當孩子表現不好時,我們會責備他們的老師和父母,但是從遺傳學的方面看來,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多基因評分低不代表孩子廢了,但我們要意識到這需要更多的付出。」

這些西方科學界的消息,在中國人聽來,其實似曾相識,難道這一個個的科學家做的試驗成果,就是為了證明中國傳統的命運學說的科學性,還是要區別開來看待呢?

為什麼人家就可以做數據分析,而研究國學這些人就做不了數據統計呢?

還是做的數據統計沒有權威性?

對了,還記得幾十年前同樣在外資廠,同工不同酬的事情嗎?

同樣的數據樣本,在中國國學研究者統計出來的,就是不嚴謹,說明不了科學問題。

但是,無論怎麼扯,難道還能否認他們在說不一樣的事情嗎?

關注基因科學命運學,關注隱士申子源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千鈞一髮》:基因能帶來命運,但是,基因卻無法決定命運
    《千鈞一髮》:基因能帶來命運,但是,基因卻無法決定命運在這部電影中創建了一個可以用基因配種,來完成生下一個絕對完美的人的世界。而主角文森特卻是一個生來就有基因缺陷的人。可是他的夢想卻是去太空,嚴格的太空中心卻不收有基因缺陷的人。
  • 影響後輩人命運的是遺傳基因?還是墳地風水?
    事實就是遺傳基因決定這個人的能力,性格決定這個人一生的命運。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呢?就是遺傳基因在起作用,因為遺傳基因是流動的。從醫學上講父親的遺傳基因是傳給女兒的,女兒出嫁後會把父親的基因傳給另一家。
  • 命運的不公,在基因裡就決定了
    最近的兩個患者讓人心生感概:人人生而平等,從很多方面來講,都不過是句說辭而已。大概只有在造物主的眼裡,我們才是平等的。 命運的不公,甚至在出生之前, 就已經鑲嵌在人們的基因裡。而基因的異常,有些時候,不僅無法改變還會世代相傳。
  • 基因決定命運?他從清潔工逆襲成為太空人!
    《千鈞一髮》 Gattaca鳳凰衛視電影臺 1月15日 21:15播出影片是紐西蘭知名編劇和導演安德魯·尼科爾跨足影壇的處女作,之後他更是寫出了《楚門的世界》和《幸福終點站》等經典名作。在基因決定命運的「未來世界」裡,通過自然受孕的文生是一個擁有劣等基因的「瑕疵人」。
  • 從命運學和基因理論的同構性,看確定性問題
    基本粒子的構造和狀態,關於時空,關於天人合一的驗證和思考。但是,基本避開傳統中醫和玄學的理論。簡而言之,量子糾纏是精英的宗族理論,而玄學是封建迷信。科學研究和迷信學說,說到最後就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思辨。
  • 觀察了56對雙胞胎,他們找到了基因與命運的關係
    我不會說我的基因裡就帶著寫文章的片段。因為基因是看不見的,相對於基因,我們更容易看見具體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但是接下來的心理學實驗,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1979年,託馬斯·鮑查德和大衛·萊肯開始了一項研究:基因在決定個人性格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 你了解「基因」嗎?原來,基因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他們不光給自己測、給父母測、給孩子測,甚至還給貓咪們測,簡直像是回到了貪玩好奇的小屁孩時期~這種讓人「上癮」的玩意,其實就是核老師從事的基因行業。截至去年,已經有上百萬國人率先進行了嘗試,在未來五年,這個數字將會超過5000萬。很顯然,基因的科研,檢測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如果你還沒聽說過,可就有點落伍啦!對基因的研究到底有沒有用?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接著會發現,幾乎最終所有的問題,追根究底可以歸結到三觀或思想,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思維方式。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對於自己要活成什麼樣子、想要追求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想做成哪些事、怎樣才能不白來這世界一遭等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中,也有不同的看法。這些,其實也透露出一個的三觀和思想。
  • 基因絕非命運,所以必須終身努力
    在總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時,我們或者歸之於自身的條件,或者歸之於百倍的努力,或者乾脆歸之於運氣。其實,在這背後起很大決定作用的是基因。只有真正理解了基因,才能認識到「基因並非命運」。作者在書中關於基因有兩個核心的觀點:第一,基因不僅決定了生物體的結構,還決定了生物體的行為與認知。身高、體重、膚色,這些都是生物體的物理組成部分,是生物體的「硬體」,這是生物體的三維屬性。
  • 「智商基因」確實存在,但基因≠命運
    列舉了各種實驗,證明了,人體內確實有基因影響著智力,以及人類很多其它的特徵。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認為基因就等同於命運。關於基因究竟會不會導致人類之間的智商差異?文章引用了2014年發表《自然》科學期刊上一篇論文。由英法德等國研究人員組成的科學家團隊表示,他們首次確認了一個特定基因,這個基因的變異,會影響到大腦皮質的厚度,進而會對智力造成影響。
  • 基因、倫理與人類命運
    穆克吉在探究人體常態與遺傳奧秘的過程中,撰寫了深入人類命運源頭和顛覆生命認知的《基因傳》。為使非專業讀者能更清晰、直觀地了解癌症與基因的來龍去脈,他採用講故事的生動方式,諸多生命科學中原本屬於專業性的表述,在其筆下通俗生動、妙趣橫生,且令人深思。  該書同時講述了世界各地240多位科學家,在探究基因奧秘的歷史進程中攻堅克難的故事。
  • 這種人不成功天理不容,性格決定命運,看看和你有沒有相似
    例如,一個年賺十萬的命,和一個年賺一億的命在一起,自然不可能會長久,不可能成為朋友,也不可能成為敵人,更加不可能成為夫妻,這就是命理。什麼是命理呢?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包括大多數的中年夫妻會產生感情危機,其實,這不僅僅是感情上面的危機,而是人生價值觀不同導致的。
  • 強者性格決定命運,弱者命運決定性格
    強者和弱者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把脆弱的一面給自己看,另一個把脆弱的一面給別人看。如果你是一個強者,那麼你就有一個不屈的心態,或者是迎難而上的心態。你也許不會成功,但你也永遠不會失敗,因為在強者的人生裡根本不存在失敗這個字眼。這應該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啊!成功是屬於勇敢者的心態,只有不怕失敗的強者才能迎難而上、披荊斬棘,最終取得真正的成功。
  • 揭秘: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筷子其實是不一樣的,沒想到區別這麼大
    揭秘:中國、韓國和日本的筷子其實是不一樣的,沒想到區別這麼大,俗話說,人們的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人們每天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一日三餐了。說到中國人吃飯要用筷子,其實在亞洲一些國家吃飯的時候也是喜歡用筷子的,就像是韓國和日本。
  • NEMJ重磅研究:基因和血型決定新冠肺炎重症機率 A型血風險高出45%!
    一項新的遺傳學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他的基因和血型可能會決定他患更嚴重的新冠肺炎的機率來自歐洲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與其它血型的人相比,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發展為「COVID-19並發呼吸衰竭」的風險要高45%。另一方面,O型血的人患這種更嚴重的COVID-19的風險降低了35%。有四種主要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血型會影響對嚴重疾病的易感性。
  • 塔羅佔卜:你成功告白的機率有多大
    塔羅佔卜你的愛情表白成功機率是多少。佔卜規則:內心保持平靜,選擇一張你印象最深的牌。選B的朋友們,向對方告白成功的機會大概是20%,對實其對交友較封閉,可能是比較喜歡獨處的人,你自己跟對方相處時會感受到,其實對方沒有什麼回應和交流, 而且對方蠻著重精神層面的
  • 性格決定命運?也許是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無數人的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我們可謂耳熟能詳,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比如韋小寶的性格是圓滑的,所以他能夠在江湖和官場上如魚得水。而茅十八的性格是直率的,所以他差點就被砍頭。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難以改變的,如果按照性格決定命運的邏輯,那人的一生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命運的是……
    性格決定命運,這條定律似乎是現在才提出的創新思維,也似乎在告知社會上平庸的人,他們沒有成功就是因為性格中缺乏了把自己折騰成想要的樣子的決心和恆心,要麼就是甘於平庸,不願發奮。如果要成功,除非轉變自己的性格。其實老早的人就已經有這樣的想法,或者說自古就有人在遵循著這個所謂的定律。
  • 傳統文化國學易經風水師2019中國十大風水大師排名
    我國擁有這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歷史和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在易學風水這一塊「後輩們」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是現在這社會多少人肚子裡有點東西就敢自成「大師」,主要是因為大師沒有一個標準的「門檻」,使得風水行業內的大師良莠不齊,當你真的有需求時,不知道該找誰來幫忙。小編作為一名風水愛好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特意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最新的中國十大風水大師排名。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