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禮中,起棺前為什麼要「摔盆」,到底有什麼講究?

2021-01-09 網易新聞

說起農村的喪禮習俗啊,那可是有很多講究。像是衣著要以黑白素雅為主,作為死者的家屬,還需要披麻戴孝、守靈;參加親戚朋友的葬禮還需要送禮金和花圈等等。但這些習俗當中,又一個很特別,那就是「摔盆」。在農村的喪禮中,有一個流程是把逝者的棺材抬出家門的時候需要「摔盆」,而且這個盆摔得越碎越好。這裡有什麼說法呢?

在某些地方,「摔盆」又叫「喪盆子」或者「陰陽盆」,這個盆子是在死者死後,他的親人在搭設靈棚守靈的時候,用來燒紙錢用的,在出殯紙錢,要由自己的長子或者長孫摔破。在傳統的民間習俗裡面,這個燒紙錢的盆子,代表的是死者的碗或者鍋,摔得越碎,死者就越容易帶走。如果摔不碎的話,那麼死者的家人就會招來血光之災,導致死者將來無人祭拜。所以這個盆子一般是陶罐兒或者瓦罐兒,這樣摔的時候就更容易摔碎。

村中老人這樣說道:「人一輩子啊,頂多摔3次老盆。辦喪禮,辦喪禮,講究的便是一個禮字。一旦起靈,就得有孝子出來摔老盆,摔完才能起館。如果沒摔碎,千萬不能撿起來再摔,這時,就需要家族中管事的組長或德高望重的人用腳把它踹碎才能起靈。一旦起靈之後,棺材除非下葬,否則不能落地。如果需要,那一定要放在槓子上,就像是八抬大群那麼抬著似的……」

摔盆的人選:這人選沒得說,按照古代的宗法一路傳下來的,親疏遠近,長幼有序。一般都是嫡長子來摔,如果嫡長子去世的早,如果他有孩子就是嫡長孫來做。沒有長孫就是嫡次子來,依次往下順延。從摔的稀碎就可以看得出來,那就是「歲歲平安」。除此之外,還象徵著去世之人自此之後,便了斷一切塵世間的煩惱,哪怕是遺體都回歸塵土,一切的一切都和這個盆子一樣,煙消雲散。輕裝上路,下輩子重新開始。

這個「吉祥盆」裡面的灰燼堆得越高就說明這個人死後會越富裕。很多地方也會對這個燒紙的盆子有些改造,他們會在盆的底下打洞。一般的情況是有多少個子孫就會打多少孔,盆底的孔越多就說明子孫後代會更加的繁榮,這一切都結束之後,這個盆就會交由長子來摔碎。摔盆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一定要把這個摔的稀碎,越碎就越說明晦氣和不好的東西會越遠。在摔盆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這個盆沒有摔碎,沒有摔碎就表示這個人還在留戀人間不想離開,一般這種情況下會等到第二年忌日的時候再摔一次。那麼,在你那裡有關喪事又有哪些習俗呢?一起在評論區聊一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農村辦喪禮時為什麼長子要摔盆?還是越碎越好,這些講究你要知道
    說起農村的喪禮習俗啊,那可是有很多講究。像是衣著要以黑白素雅為主,作為死者的家屬,還需要披麻戴孝、守靈;參加親戚朋友的葬禮還需要送禮金和花圈等等。但這些習俗當中,又一個很特別,那就是「摔盆」。在農村的喪禮中,有一個流程是把逝者的棺材抬出家門的時候需要「摔盆」,而且這個盆摔得越碎越好。這裡有什麼說法呢?我們先來說這個盆是什麼?在傳統的喪葬文化當中,「摔盆」中摔的那個盆,又叫做「吉祥盆」「陰陽盆」。這個盆到現在呢,不會要求大小和深淺了,只需要中間有一個圓形的小孔。有說法是,留一個小孔,是為了漏掉迷魂湯。為什麼這樣呢?
  • 農村辦白事出殯前要「摔盆」,還必須鑽一個眼,這種風俗你清楚嗎
    01前言中國人非常重視文化的傳承,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許多地方至今還保留著很多傳統習俗。在許多家族中,新生命的到來和老人的逝去,都是兩件重大的事情。在農村地區,葬禮有著許多講究,這些講究中包含了人們對死者的悲傷。但是在中國傳統習俗中,一個人的去世並不代表著此生的結束,在古代不同的人去世有不同的稱呼,《禮記》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祿庶人曰死。而到了近代則是用一個老字代替死字,這個老字表達了人們對親人離去的悲傷,同時也體現了其他親友對逝者的不舍之情。
  • 農村在起靈之前,要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意嗎?
    問題:農村在起靈之前,要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意嗎?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對於這些習俗一些不懂的人會認為是迷信,而只有懂得其中特別含義的人才知道它多代表的意義。就拿農村起靈前,孝子摔瓦罐一事來說吧,不明白其中道理的人看到的只是去世老人的長子摔破瓦罐這麼簡單,有的人還認為這屬於一種迷信應該廢除葬禮時孝子摔瓦罐,是一個關於農村喪葬儀式的重要問題。民俗過程很有意思,也是傳統村落文化的典型代表。另外,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江西,甘肅等地,也有摔火盆的習俗,只是形式上略有區別而已。可見,葬禮摔火盆是一種流傳已久的全國性風俗。
  • 有些地方葬禮時要摔盆子,有什麼講究嗎,為什麼要摔?
    裡面講的是有一個女的特別想生兒子,於是就去撿別人葬禮時摔盆子下邊壓的那個磚,因為據說撿了那個磚的人,家裡面就會生兒子,由此也鬧出來了很多的笑話。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這個葬禮的時候摔盆子,不論在南北方其實都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習俗,但是在我們家好像沒有見過這種習俗,不知道在各位的家鄉有沒有呢?如果有,你們那裡這個習俗又被稱為什麼?
  • 農村白事「三不說,兩不做」,大家一定要記住,別怪我沒提醒你!
    現在的農村基本都是老人,大多數年輕人都選擇了到城市打工,而農村豐富的資源未被發現,以及當地的很多優秀的產物對全國的人來說都是有一定價值的。可以說跟過去的傳統農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屬於現代型農業。農村在原先有很多習俗,關於婚喪的習俗也是非常多的,雖然農村人文化相對不高,但對於老一輩做事都是謹慎的,農村人在辦事都會找人算一下黃道吉日。農村白事「三不說,兩不做」,大家一定要記住,別怪我沒提醒你!除此之外,在辦事也有很多講究,關於該說什麼做什麼,不然一整年都會不吉利,農村辦喪事有「三不說,兩不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農村白事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幾種?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因此對農村的朋友來說,弄清楚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
  • 農村白事跪拜的規矩你知道嗎?
    抬棺即將起行,送葬隊伍也要準備好,一般是長子打幡在前,次子抱靈牌,次子以下的孝屬 們持裹著白紙的"哭喪棒",大兒媳抱"餡食罐"。準備妥當後,即可起槓,伴隨起槓,還 有兩項禮儀:一項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把裡邊的蕎麥皮等和枕頭套一起燒掉;另 一項禮儀是"摔瓦",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叫"陰陽盆"俗稱"喪盆子",不過也叫"吉祥盆"。
  • 農村白喜事講究多「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都是指什麼?
    農村白喜事講究多「話有三不說,事有三不做」,都是指什麼?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這個是誰都無法逃脫的。其實農村的很多老人,對於生死都看得很淡,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會為自己準備「身後事」了。雖然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但是在農村裡紅白喜事的講究還是很多的,在平時可能大家感覺沒什麼,但是在辦理紅白喜事的時候,有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卻會引起很大的誤會。在農村裡關於白喜事的禁忌,流傳著「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有人去世,要經過這些喪禮習俗!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死者為大,雖然現在喪禮從簡。但是農村人傳統的思想觀念依然存在著,一個人過世後要走的程序也很繁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農村喪禮的流程有哪些。.中國人自古講究要讓死者,走得風光和安心。老人去世後村裡人都會來參加葬禮,對死者表示最大的尊重和哀悼。
  • 文化的差異,讓非洲黑人抬棺火了,面對死亡應該喜還是應該憂?
    近期B站有一個視頻火了,視頻名字叫做《黑人抬棺》。由於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不同,因此在文化方面也差異很大,就拿喪葬儀式來說,在農村,國內的喪葬,一般是親朋好友穿白綾,帶白頭巾,喪禮時還有一個專門哭的環節,以此寄託對親人們的哀思,稍微富裕的人家,還會請來一個專業哭喊的人來充當死者的兒女,在棺木前哭上一段時間,以此來感染『真』親屬的情緒,使之不會因為不哭而產生尷尬,最後在經歷一系列儀式之後,將棺木用繩子捆起來,中間穿插幾條粗棍子,找幾個村裡的壯漢抬著棺木將死者入土
  • 白事中俗語:「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紅白喜事是家家戶戶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講究,就辦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細節,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發不小的誤會,甚至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影響。在這方面,部分農村流傳得最廣的是「話有三不說,事有兩不做」的說法,它們具體是指什麼呢?又有什麼講究呢?
  • 農村辦白事沒有了「人情味」,農民感嘆:世道變了,怎麼回事?
    在許多地方的農村當中,正常死亡的逝者家屬,通常提前會有感知,周圍的鄰居也都了解,因此,哪怕是凌晨三點親人走了,鄰居也願意凌晨起床撫慰逝者的親人,幫助他們做些孝服,準備燒紙等,可見鄰裡之親厚。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人的心理也隨之變化。農村辦白事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有"人情味兒",還有一個問題讓廣大農民頭疼,這是什麼事?
  • 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黑人抬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火了?
    最近無論是在抖音上還是B站中,流行起來一個梗,那就是「黑人抬棺」,很多人還不清楚這個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突然之間就火了,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梗。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同時,農村人死為大,全村人就算彼此平常再怎麼鬥嘴吵架,可一旦誰家有白事,大多都會拋開彼此的恩怨,過來幫忙。而且白事需要很多人幫忙,土葬抬棺上山,平整通往墓地的路,這都是力氣活,也需要人手。
  • 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 是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導語:這句農村的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麼說呢?想知道的朋友們可以跟著小編繼續往下看。農村的生活想必很多的農民們都已經很習慣了吧,然而小編作為一個在城市長大的人,基本上是沒有多少的機會可以去鄉村和農村裡去遊玩的,對農村的鄉土人情也沒有多了解,但是有時候過年的時候回去外婆家,倒是能領略到一點村裡的感覺。
  • 農村蓋房子,為什麼忌諱「白虎蓋青龍」?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農業和農村、農民一起簡稱「三農」。「三農」問題卻包羅萬象影響甚大,意義深遠。因此我們要積極關注「三農」問題。我是甄欣,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百家號,讓我們一起為三農助力。如今,我們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很多農村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一些農村破舊不堪,到如今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子,甚至蓋起了小洋樓。
  • 農村自建房有什麼講究,什麼季節建房最適宜?
    農村自建房在季節的選擇,和各種鄉規習俗禁忌都有很多講究的。農村建房周期普遍很長,昕瑞生態自家的農村自建房就歷時2年才建好,才喬遷新房。全國的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不一樣,在季節的選擇和講究也不一樣。昕瑞生態只談談南方,我們當地的一些建房季節選擇和建房講究及禁忌。
  • 防控疫情,看看農村喪禮怎麼舉行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不能選擇何時到來,也不能選擇何時去,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實話說「死者為大」,在農村這種民風淳樸的氛圍中,不管是過年還是過節,只要村裡有老人過世,村裡人都會自發地去幫忙。老人去世也算喜事,非常熱鬧。
  • 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 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都是有專門的酒席大廚的,一般有什麼紅白喜事都會請這些大廚來幫忙。而這些大廚如果進了你的門了,那可就是要大展身手了。農村俗語「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是什麼意思?俗語說廚子進了門,二十四個盆,說的就是如果這些農村大廚過來幫忙做菜,那都是需要很多盆的。
  • 農村老人仙逝,為何喪禮上要擺人情簿,有些為何還不止一個
    有老人仙逝,家屬給老人辦喪禮,這件事情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緬懷親人,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你們見到過一家人辦喪禮,同時放5個人情本的沒有。如果到去世的人家裡惦念死者,在常德話裡就回說成「上祭、弔孝、吃冷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