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你是否會經常耳鳴?通過首次對人類大腦內部進行檢測,科學家或許可以幫你找到耳鳴的原因。耳鳴是一種讓人產生衰弱感的尖銳噪音,而且似乎沒有任何來源可察。這種症狀可能是永久性的,也可能是暫時性的,僅在美國就影響到至少2500萬人。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狀態,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William Sedley和同事利用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手術過程中研究了一位同時患有癲癇病和耳鳴症狀患者的大腦。外科醫生在患者大腦的若干個區域放置了辨認其耳鳴來源的記錄電極。這位名叫Bob(化名)的男子在手術過程中一直處於清醒狀態,使得Sedley的團隊可以在記錄其大腦活動的同時,觀察耳鳴的情況。
他們一開始給Bob播放了30秒的白噪聲(用以掩蓋令人心煩的雜音),使他的耳鳴暫時被抑制了10秒鐘,隨後又再度出現。研究人員請Bob分別在實驗開始前、白噪聲播放完畢後以及間隔10秒鐘後評價耳鳴的程度,這一方法在兩天多的時間裡連續重複了多次。
「通常,科研人員會用非侵入性辦法,對比研究存在耳鳴和不存在耳鳴的參試者的大腦活動情況。」Sedley說,「此前的方法不僅精度不高,而且參與實驗的耳鳴患者可能會集中聽外部聲音,但是未患耳鳴的參試者可能在想他們的午餐。」他說,這會很難闡釋研究結果。
「我們實驗的優點是,可以把大腦活動情況與耳鳴聲的高低相聯繫,而且不會出現類似注意力或是情緒問題等幹擾性因素。」他說。
Sedley的研究團隊發現,有若干種腦電波與耳鳴相關,而且發現耳鳴比此前認為的廣泛得多。比如,Bob的耳鳴與大腦初級聽皮層——該大腦區域參與聲音初步處理——活動超常有關,而且也與更廣泛的其他聲音感官有關,比如控制注意力、記憶力和情感的腦區。
專家表示,目前一些治療方法如嘗試神經刺激設備僅對治療極少數人有效,但卻不會真正治癒耳鳴。「之前我們不了解應該針對哪些目標。」Sedley說,「我們希望進一步了解與耳鳴相關的腦電波活動可以有助於產生新的治療方法。」(紅楓)
《中國科學報》 (2015-04-28 第2版 國際)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