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寧6月12日電(記者呂雪莉、拉巴次仁、朱建軍)「車內的設計和飛機一樣,很舒適。有氧吧,有閉路電視,確實是好。」已經先行體驗了青藏火車遊的高女士,說到青藏線的列車連聲叫「好」。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列車在這樣的地方運行,怎樣保障乘客在火車中的安全、健康,是備受關注的問題。
高女士的體驗或許能給人一個初步的答案。高女士是隨同有關部門進行青藏鐵路運行試驗時踏上這次火車青藏之旅的。此前,她聽到過許多關於青藏列車的傳聞,親身體驗之後,感慨良多:「人性化設計處處可見。車廂兩端的車門採用感應式,只要輕點一個感應開關,車門就可自動開啟;車廂內的開水供應也採用了手觸式設施,只要旅客用手按住開關,就可安全用水。列車還有專門為殘疾人設計的廁所。」
高女士看到,開往拉薩的列車也分軟臥、硬臥和硬座,但與普通列車相比更舒適,餐車很寬敞,檔次不亞於星級賓館。餐車的廚房是通透式結構,旅客在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廚師烹飪的過程。廚房裡全部使用微波爐和電磁灶,既乾淨又安全。
高女士說,過去曾經坐汽車到過拉薩,一路上顛簸疲憊,頭疼頭暈在所難免,而現在坐火車的感受完全不同。「你可以盡情欣賞車窗外壯麗的山川,沒有任何不舒服。坐在車上,人可以自由活動,和在平原上沒有什麼兩樣。」
青藏鐵路公司西寧車輛段工程師李敏介紹說,與普通客車相比,為青藏鐵路專門打造的高原客車更具有人性化設計,並著重體現環保、節能、供氧等功能。
「兵馬未動,衛生保障先行」。鐵道部副部長孫永福說,作為世界上線路最長、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的建設始終貫穿了以人為本的主題。採取了綜合的高原病防治措施,建設了工地醫院、「隧道氧吧」,在高海拔、條件惡劣的工作面進行瀰漫式供氧等,大大減輕了建設者的勞動強度,保障了他們的生命健康。幾年過去了,數以萬計的建設大軍無一人死於高原病。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說,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將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青藏鐵路的成功建設,不僅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青藏鐵路建設者的關懷,更體現了中國政府注重人的生命健康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