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優秀檢察官劉成玉:百起貪腐案件件辦成鐵案

2021-01-09 正義網

     

  劉玉成在認真查閱案卷材料 

  2001年7月,大學剛畢業的劉成玉,經山東省委組織部和山東省檢察院聯合選調分配到了膠州市檢察院。參加工作15年以來,他一直奮戰在反貪一線,在這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他用智慧和耐力與犯罪嫌疑人展開較量,把100起貪腐案件件辦成鐵案,用行動書寫了對檢察事業的熱愛與忠誠,充分展示了當代檢察官的職業精神。 

  帶頭主辦當表率 秉公司法破大案 

  2012年4月,劉成玉辦理了青島市某單位主要領導王某及其妻子韓某受賄一案,這兩人是因為涉案聶磊黑社會性質犯罪而被立案偵查的,是由山東省檢察院督辦,青島市檢察院交辦的案件。能否偵破此案,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場嚴峻考驗。為了打贏這場艱苦的攻堅戰,他和同事們一起周密部署,多頭並進,採取靈活的偵查方法,多方收集證據,成功突破一對一的案件證據。在辦案過程中,從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和家庭背景入手,通過仔細分析,採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攻心和政策教育;辦案組分頭預審,相互協作配合,在多次較量後,兩人終於低下了頭,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為。最終,王某及其妻韓某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和五年。該案的成功偵破,在相關系統中引起很大反響,受到省、市兩級院領導的肯定,被青島市檢察院寫入2013年的人大報告。 

  近兩年,劉成玉還先後主辦及協辦了一批大要案。其中,2015年立查的青島報業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王某(副廳級)等受賄案,在中央電視臺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查辦的原即墨市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鄒某受賄70餘萬元,違法辦理土地手續案,為國家追繳土地款380餘萬元。2009年5月,他在查辦中鐵十六局貪汙、受賄窩案後期,在一次例行對犯罪嫌疑人劉某(原膠濟客專指揮部財務部長)時,發現劉某在回答偵查人員的訊問時,閃爍其詞,思想包袱很大,於是判斷劉某還有更大的犯罪事實沒有交代。向領導匯報後,果斷地轉變了偵查策略,最終發現了劉某夥同膠濟客專指揮部原副指揮長紀某貪汙公款183.5萬元的犯罪事實。 

  勤學善思強本領 巧闢線索造精品 

  劉成玉一身硬氣幹反貪,首先是他業務硬氣,辦案有絕活。他業務素質高,能力強,對疑難案、大要案、撓頭案,敢於查辦、善於查辦,憑藉過硬的本領突破每一起案件。他常說:「幹反貪,與各色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是一個並不輕鬆的工作,沒有拿手的本領,是不行的。」「打鐵還先要自身硬」,為了提高自身素質,在平時的工作中,劉成玉對每一起案件都能用事實去分析判斷,力求客觀公正,靈活運用偵查策略和證據,突破案件。經過長期的辦案實踐,他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多次破解了在查辦經濟犯罪案件中出現的「調查難」「取證難」情況。 

  劉成玉還是查案的常勝將軍,以細心著稱,什麼疑難案件到他手中都能一一破解。究其原因,就是他通過長期工作鍛鍊,具有敏銳的偵查意識,善於察微析疑,從犯罪嫌疑人的言語和蛛絲馬跡中發現端倪,找準犯罪嫌疑人的破綻,並運用心理戰術,瓦解嫌疑人心理防線,成功實施突破;善於審訊攻堅,從偵查過程中深挖案中案。 

  2009年2月,劉成玉主辦了中鐵十六局系列大要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正處級幹部一名,副處級幹部兩名,4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多家媒體對此案進行了報導,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該案還被山東省檢察院評為當年的「精品案例」。 

  不畏浮雲遮望眼 一身正氣鑄檢魂 

  「案子上了門,就有說情人。」這句順口溜反映的是反貪幹警常常遇到的頭疼事。「反貪工作中面對的誘惑尤其多,必須要經受住人情、金錢、法律的三重考驗,看看這些年查辦的貪腐分子,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警鐘長鳴。」在每一起案件的總結會上,劉成玉總是念念不忘紀律作風問題。他不光是這麼講的,更是這樣做的。 

  在辦案過程中,也有人曾通過朋友、老鄉等途徑向他打聽案情或說情,他都擋了回去;對與辦案有關的宴請送禮,他都堅決拒絕。面對他們,劉成玉都會坦誠相告:「秉公辦案,不徇私情,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他也經常這樣告誡自己: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不是滿足個人私慾的工具,作為一名檢察官,一名反貪幹警,要自身正、自身硬,在事業上用好手中的權力,盡好自己的職責。一次,劉成玉在辦理一起貪汙案件時,犯罪嫌疑人的家屬找了劉成玉的一個朋友說情,這位朋友來到劉成玉的辦公室,苦口婆心地勸劉成玉手下留情,能放一馬就放一馬,並拿出一個厚厚的紅包放到辦公桌上。劉成玉斷然拒絕,對他的朋友說:「依法辦事是我的職責,法律不會冤枉好人,也絕不允許我們放縱壞人,違法犯罪者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他的這位朋友滿臉通紅,拿著紅包悄悄地走了。 

  2011年11月,他在辦理一起涉及貪汙惠農資金的案件中,仔細研究涉農資金的發放過程,分析該類型案件的發案特點及犯罪規律,從而以此帶彼,由點至面。在查辦該類案件的過程中,他不因取證瑣碎而有任何怨言,一心為公,科學辦案,把「保民生、保發展、保穩定」作為司法辦案的最高追求,走訪大量農戶,獲得了翔實的證據,並向院黨組提交了《關於膠州市國家惠農資金落實情況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院黨組的高度重視。針對調研報告中的情況,他所在的膠州市檢察院認真研究對策,後來專門與該市政府15個涉農部門聯合會籤了《關於加強惠農資金檢察監督的實施辦法》,並被膠州市委市政府以「兩辦」文件向全市進行轉發,保障了國家惠農資金的安全。近5年來,該院共立查涉農職務犯罪案件39件72人,追回涉農補貼款400餘萬元,有效打擊了涉農職務犯罪領域內的貪腐行為,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此類案件的查辦,取得了「辦好一案,教育一群,穩定一方,預防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深受群眾歡迎。 

  吃苦耐勞謀進取 不甘平庸敢擔當 

  反貪偵查工作有其特殊性,尤其上了案子,就必須抓住戰機,及時收集固定證據,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毀證、串供等。案件的偵破要靠集體智慧、團隊作戰,一個專案往往要設審訊組、外出取證組、搜查組等等,都要同步進行,及時溝通信息,如果一個小組工作受阻,就會影響到全案的進展。劉成玉作為案件負責人,自身的擔子比他人更重。他在辦案工作中不但要協助領導做好日常工作,更要在辦案時協調組織好幹警共同作戰。2009年上半年,在偵查中鐵十六局一案期間,由於作案時間長、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案情複雜,涉及北京、天津、河南信陽、臨沂、濰坊等地。他和同事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和連續作戰的作風,歷時三個多月,先後行程萬餘公裡,克服異地偵查取證的種種困難,白天偵查取證,晚上分析、判斷、研究、布置和調整第二天的偵查工作,經常工作至深夜,為節省辦案時間,就常常以麵包、礦泉水充飢。 

  2012年4月,他正在看守所辦理某單位王某及其妻子韓某受賄一案期間,接到妻子的電話,告訴他父親生病住院了。他考慮到自己走後會影響到預審工作的進行,就對來電話的妻子說:「你堅持一下,忙完案子我就回去。」就是這一句「忙完案子我就回去」,他整整三天沒有回家,直到該案件犯罪嫌疑人將犯罪事實全部交代清楚後,才匆匆趕到醫院。 

  付出總有回報,劉成玉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並先後獲得膠州市政法系統「十佳辦案能手」和「膠州市優秀青年崗位能手」「膠州最美檢察官」等榮譽稱號,2013年還被評為「全省優秀檢察官」。談起成績,談起人生追求,劉成玉坦言:「作為一名反貪戰線上的偵查幹警,我非常熱愛這份工作,我沒有過高的奢望,只求做一名優秀的檢察幹警,為檢察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相關焦點

  • 山東省諸城市檢察院檢察官尹麗瑋
    在山東省諸城市檢察院,有一句流行語:有疑難,找「專業戶」。他們所說的「專業戶」,全稱是「重大疑難案件專業戶」。擁有這個「別稱」的,就是該院公訴科女檢察官尹麗瑋。   山東省基層院中唯一的一名「全國優秀公訴人」,諸城市政法幹警中唯一一位濰坊市十一屆黨代會代表,7次被評為「諸城市優秀政法幹警」、6次被表彰為「諸城市優秀公務員」……這些沉甸甸的榮譽與尹麗瑋32歲的年齡似乎不太相符,然而對於了解尹麗瑋的同事來說,這一切都「太正常了」。
  • 江蘇檢察機關:貪腐苗頭微調查直擊問題不囉唆
    「我區非公企業職務侵佔案件近年來呈易發、多發態勢。以非公企業密集的某鎮為例,2010年以來發生非公企業職務侵佔案112件242人。調查發現,非公企業中職務侵佔問題集中表現為利用不入帳的手段侵佔公司財務倒賣獲利,採購員、倉管員半途截留貨物倒賣,普通員工勾結中層管理人員以上下班代刷卡、偽造考勤記錄等方式侵佔企業發放的工資。
  • 【七一|優秀黨員風採展】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們奉獻在檢察崗位上...
    近四年,陳磊共追訴漏罪28項、漏犯12人、提抗並獲鹽城市檢察院支持案件3件、糾正違法16起。陳磊以廉潔自律的工作作風,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先後獲得鹽城市檢察機關「十佳公訴人」、鹽城市檢察機關「先進工作者」、大豐區「十佳幹警」、大豐區「優秀黨員」、大豐區「黨員示範崗」等榮譽稱號。
  • 以案說法丨一反常態的撤訴行為引起檢察官警覺,4起虛假訴訟案浮出...
    檢察官意識到,這可能涉及到不實郵寄,「或許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此後,民事執行案件法律文書不實郵寄送達問題進入了檢察機關的監督視野。 為了掌握郵寄送達情況,該院抽樣調取了當地法院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辦結的44件執行案件,發現部分案件的郵寄送達面單存在無法查詢到相應物流信息問題。
  • 全家腐全家覆:落馬官員父貪子隨雙雙入獄 夫妻貪腐同日被懲
    如何防範貪腐父子、收錢夫妻等家庭式腐敗?父子齊貪腐,共同受賄1800餘萬元「我幾次被『圍獵』而渾然不覺。」身陷囹圄的曾令亮清楚記得,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商人高某通過兒子曾國光聯繫到自己,表達了想在地產開發相關事宜上謀求幫助的想法。
  • 山東省寧陽縣檢察院評選表彰「雙十案件」
    正義網山東3月10日電(記者 盧金增 通訊員 沈愛國)3月9日,在山東省寧陽縣檢察院舉行的2010年度工作總結及表彰大會上,經過層層評選出的「十大精品案件」和「十大優秀案件」承辦人受到該院黨組的隆重表彰。
  • 全國掃黑辦發布毛仁春案等4起掛牌督辦案件最新進展情況
    27日,全國掃黑辦召開發布會,第七次發布掛牌督辦案件最新進展。自今年5月19日以來,政法系統多位部級領導在中央政法委大院內,精選3至4起案件發布,解剖「麻雀」,「曬一曬」辦案過程,已成為一種常態。下午的發布會,高規格依舊。由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王洪祥作主發布,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雷東生主持。
  • 那些守財奴貪官:貪2億卻穿衣樸素騎車上班
    近年因貪腐問題落馬的官員中,不少屬於「葛朗臺式」貪官: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平日穿衣樸素,騎舊自行車上班,家中卻發現現金2億餘元;貴陽市人民政府原市長助理樊中黔受賄贓款塞滿5個保險柜,在眾人面前的表現是一雙皮鞋換了3次鞋底接著穿;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一人吃飯只點一碗麵,家中搜出現金1.2億,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山東省蒙陰縣原副縣長袁鋒劍貪汙的金錢數目和查抄的贓款數目完全吻合
  • 這位官員數十年「守身如玉」 退居二線卻開始貪腐
    說到崗位,政知局的兄弟公號政知圈還刊發過《這21隻老虎,當多大官就開始貪了?》一文(關注政知圈回復20160508可見),文中提到,不少落馬官員的貪腐崗位多集中在廳級。  但也有一些老虎,幾乎從進入仕途的一開始就開始貪。  比如公安部原副部長李東生,法院認定,他在1996年擔任中央電視臺副臺長時就開始謀取不正當利益。
  • 江春月:「望子貪腐」,該當何罪?
    只聽說過「望子成龍」,現在卻有「望子貪腐」。貪官程茂紅的兒子根本不想當公務員,但是,貪官程茂紅卻一邊給兒子灌輸「既當官又撈錢」才算成功的錯誤價值觀,一邊親自帶著兒子拜訪企業主,耳濡目染行賄受賄的權錢交易,還把貪汙受賄來的錢打到兒子的帳戶。從思想上腐蝕,行為上帶偏,多方引誘,活生生將「親兒子」推向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如此「坑兒」的爹該當何罪!俗話說,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
  • 比橫刀奪愛更壞的是縱容貪腐,賣國求榮
    楚平王所做的更壞的事是,放任貪腐,以及賣國求榮。1、放任貪腐當初,楚平王能夠成功假稱楚靈王殺回楚都,嚇死公子比,蔓成然(字子旗)有一定的功勞,故而楚平王即位後,就任命蔓成然當令伊。但蔓成然居功自傲,與巨富養氏勾結,貪得無厭,不知節制。楚平王覺得,蔓成然的所作所為對他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便於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529年)殺蔓成然,滅養氏。
  • "老虎""蒼蠅"一起打 近5年查辦典型案件掠影
    2017年1月,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蘇榮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蘇榮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蘇榮是十八大後第一個因貪腐落馬的副國級官員。
  • 河南省紀委監委: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實踐與思考
    一、從習近平總書記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重要論述中領悟原理要義,堅持問題導向,著眼標本兼治,探索啟動以案促改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標本兼治。不敢腐側重於懲治和威懾,堅決遏制蔓延勢頭。不能腐側重於制約和監督,紮緊制度籠子。不想腐側重於教育和引導,讓人從思想源頭上消除腐敗貪腐之念」。
  • 香港風水師被活埋 責任人墓地經營搞貪腐獲刑4年
    香港風水師被活埋 責任人墓地經營搞貪腐獲刑4年 2017-04-02肇慶市檢察院在查辦該垮塌事故的瀆職犯罪案件中,發現時任高要市南岸街道黨工委書記的翟瑞明涉嫌玩忽職守、受賄犯罪線索,後對其立案偵查。  昨日,肇慶中院公布了高要區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城鄉工委主任翟瑞明案的一審判決。法院查明,翟瑞明在該墓地建設經營過程中玩忽職守,是垮塌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並從中受賄人民幣26萬元,但事故也存在多因一果的情形,依法可對翟瑞明犯玩忽職守罪酌情從輕處罰。
  • 111起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辦理進展加快 已判決生效63起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劉碩)記者從25日舉行的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案件第8次新聞發布會獲悉,111起掛牌督辦案件辦理進展明顯加快,現已判決生效63起,其餘48起除2起還在偵查和審查起訴階段外,預計均能在2021年元旦前後一審審結。
  • 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揭曉212件作品獲獎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孟植良)2017年度和2018年度全國政法優秀新聞作品評選結果近日揭曉,共評選出212件優秀新聞作品。其中,2017年度一等獎13件,二等獎26件,三等獎52件;2018年度一等獎17件,二等獎34件,三等獎70件。
  • 一個反貪的社稷之臣,為何卻遭到貪腐受害者的圍攻?
    推動海外貿易的動力,便成了大大小小的紅包。你想幹什麼,見什麼人,需要花多少錢都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據史書記載,初到中國的洋人想要見到兩廣總督,需要花費七百二十五兩銀子。從中國行商,到低級官吏,再到海關監督,最後見到兩廣總督,上下一條線均從這七百二十五兩的紅包裡面出,每人應拿多少都有明確價碼。
  • 2016年南京查辦職務犯罪185人 百萬以上貪汙賄賂案21件
    去年市檢察院共受理偵查機關提請批准逮捕刑事案件4200件6164人,移送審查起訴8283件11135人,經審查,決定批准逮捕3490件4958人,提起公訴7684件10216人。辦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法輪功」「全能神」等案件22件30人。打擊黑惡勢力、嚴重暴力、多發性侵財和毒品犯罪,共辦理3935件4764人。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 案件案例--法制網
    牌子旁,幾名身著檢察制服的檢察官正在向來來往往的行人發放檢察長巡訪的宣傳資料。這是晉中市人民檢察院巡訪太谷區期間的一幕。「當天共發放宣傳資料500餘份。」晉中市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馬瑞啟告訴記者,巡訪期間設立1個固定接待站和1個流動接待站,固定接待站位於太谷區人民檢察院,裝有巡訪意見箱,流動接待站則設置於廣場、超市、街道等人口密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