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花朵財經研究院
回望2015年,正是資本市場人聲鼎沸的時候,2015年5月深圳市南午北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接手了中潤資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潤資源」)。
坊間傳聞深圳南午北安有德隆的影子,易主後的中潤資源隨後就幹了三件大事。
「 1 」
三件大事
第一件,非公開增發284億元,其中深圳南午北安認購36億元,長沙恆建認購30億元,而長沙恆健的控制人正是原德隆舊部。最終由於監管等原因,增發方案沒有成功。
第二件,收購瓦圖科拉金礦。這個金礦據說在英國倫敦上市,實際礦址卻是位於斐濟,就是在熱帶附近海域裡如果你能看到那個小不點的話就是它。
更詭異的是,收購時國際金價1200美元一盎司,其他金礦基本都賺錢,但這個瓦圖科拉金礦卻持續虧錢,最終從倫敦退市。注意這個特點,德隆色彩的公司很喜歡玩收購,復出後的德隆舊部收購對象多在境外,選擇境外對象的好處是很難核實,到底斐濟這個金礦怎麼樣,那是誰也不知道,然後,收購之後經常虧損。
德隆當年操縱市場的時候,可是多精明的人啊,為何現在總是做這種詭異的收購,就很讓人三思了。
第三件,收購鐵礦。李曉明控制的龍銘礦業旗下的鐵礦國際、明生公司、新拉勒高特,總價122億,擬進行收購。從284億,到122億,可見德隆色彩的公司喜歡幹大買賣,幾千萬的利潤那都是看不上的,單位得用億。但麻煩是,中潤資源居然交不起誠意定金,出人意料的是,就在中潤資源萬事俱備、只欠誠意金的時候,「活雷鋒」出現了。
為滿足公司對外投資的資金需求,公司與自然人安康籤署《借款協議》,向其無息借款5億元,用於支付收購礦業的誠意金,借款期限1年。這個比較奇怪。根據公告,中潤資源開始借款償還誠意金時,其中向湧金系創始人魏東的遺孀陳金霞旗下的企業借款為5500萬元,期限一個月,月息1%;兩相對比,那為何之前的誠意金不要利息?
而收購的鐵礦,不出所料,位於外蒙古,又是一個無法核實的地方,就算真去調查,誰敢說地下沒有鐵礦呢?而在鐵礦石價格較高、鐵礦普遍賺錢的時候,這家鐵礦未產生收入,還不斷計提減值準備。
幹完這三件事,南午北安就走人了。南午北安入主的第一個月,中潤資源最高價格將近20元,此後持續下跌,至南午北安離場時,已跌去60%的股價,南午北安雖然是大股東,但持股20%左右,股價下跌的損失,更多由中小投資者承擔。
但這個遊戲並沒結束。
「 2 」
麻煩不斷
2016年12月底,接盤的是與據傳與德隆更緊密的寧波冉盛盛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寧波冉盛盛遠」),寧波冉盛盛遠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郭昌瑋,延伸出來的公司與喜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產生關聯,喜洲資本的法人代表是向宏、執行董事是唐萬新,唐萬新即是曾經震撼中國資本市場的德隆系掌門人。
再度易主的中潤資源套路不改,只是麻煩更多一些。
收購鐵礦的結果是,礦沒到手,支付的資金成了爛帳。在收購李曉明所持有的鐵礦公司過程中,中潤資源支付了8000萬美元的誠意金。2019年3月,仲裁裁定李曉明償還8000萬美元。但李曉明已在香港申請破產,中潤資源始終沒收到錢。
借給佩思國際科貿的資金2.37億元,至2018年10月31日,佩思國際仍欠中潤資源本金3707萬元及相應利息。2019年7月,佩思國際科貿被判償還3707萬元本金及1186.38萬元利息。佩思國際科貿隨後提起上訴。
令人費解的是,即便資金緊張、收購亂帳不斷,中潤資源依然頻頻掀起動作。
「 3 」
一意孤行
2017年,中潤資源準備收購一家名為藤木網絡的遊戲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375萬元,僅持股20%的股東愷英網絡實繳75萬元,其他未實繳。成立於2016年9月,藤木網絡2016年收入0元、2017年收入19.84萬元,且持續虧損,淨資產為負。中潤資源卻將其全部股權價值評估為3.03億元進行收購,匪夷所思,甚至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
更搞笑的是,收購藤木網絡55%股權需要支付1.65億元現金,而2017年三季度末,中潤資源帳面貨幣資金1.26億元,甚至付不起收購款。
怎麼辦?德隆色彩的中潤資源回答說,堅決收購、借款收購。
2017年11月15日,中潤資源支付現金進行收購,2017年12月29日,完成股權變更,中潤資源持有藤木網絡55%股權。直到2018年2月14日,中潤資源披露,藤木網絡的遊戲於2017年12月20日被騰訊起訴侵權。於是雙方解除協議,退還股權。收購大事,類同兒戲。
此時,中潤資源向自然人崔煒的借款1.4億元和向自然人劉家慶的借款3000萬元,出現償還困難。雪上加霜的是,中潤資源子公司平武中金礦業的金礦普查權未獲延期。2018年上半年市場下跌,大股東寧波冉盛盛遠100%質押的股權一度跌破平倉線,非常驚險。
儘管資金緊張、收購總以金錢損失告終,中潤資源卻樂此不疲。2020年10月30日,中潤資源擬受讓喜德深德雲的股權,對價為0元,但需要為3.3億元貸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喜德深德雲2019年與2020年營業收入均為0,且持續虧損,原股東中能建實際出資62.53萬元,但喜德深德雲卻打算投資4.2億元建設數據託管資金,建設資金全部靠借款。
中潤資源為何對這個項目感興趣?2020年前三季度,中潤資源虧損7300萬元,9月30日帳面資金僅0.91億元,而需要償還的短期借款1.0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20億元,長期借款2.50億元。自身現金流已經非常緊張,卻要承擔借款去收購一個未能產生收入的公司,此舉甚至遭到了一位董事的反對。但中潤資源一意孤行。
「 4 」
一地雞毛?
中潤資源的歷次收購,收購的項目從未能給上市公司股東帶來獲益,但資金總是去向不明、追溯與回收資金困難重重,既然如此,中潤資源及背後的德隆係為何對這種併購情有獨鍾呢?
大概因為中潤資源股權極為分散,大股東持股比例並不高,收購的利益是否全部裝到自己口袋難以求證,但損失肯定是全體股東承擔。尤其大股東股權100%質押,真到上市公司被完全掏空、一地雞毛之時,在註冊制下,殼的價值大大縮水,不排除未來退市的可能,那痛哭的又是誰呢?
截至發稿日,從寧波冉盛盛遠入主計算,中潤資源股價已再跌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