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界,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獎「蘭亭獎」如一座珠峰,讓不少圈內人「求之不得,輾轉反側」。但在寶雞,有一位書法家,他連續四次入選中國書法蘭亭獎,他就是唐永平。
廢寢忘食臨摹「古貼」 筆耕不綴數十載
唐永平出生於陝西乾縣,小時候他就對書法藝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父親看他頗有天分,更是對他要求甚嚴,每一個字都力求精益求精,這為他後來的書法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大學後,唐永平正式開始臨帖,特別對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行草最為青睞。為了臨習到豐富的古帖,他經常省吃儉用從生活費中「擠錢」購買字帖。1992年,還在上大學的唐永平為了買一本標價25元的《明清名人書法選》字帖,省吃儉用幾個月,每當買到心儀已久的書法字帖,唐永平就會廢寢忘食地練習,並在每幅字帖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習帖時的各種感悟。正如他所言,「這些都是我的習字歷程,也是對我學書經歷的印證。」
大學畢業後,唐永平來到岐山蔡家坡的陝西第九棉紡廠工作,1992年7月至2011年3月先後在陝棉九廠、岐山縣縣委宣傳部和蔡家坡文化館工作。近20年除了工作,他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放在了研習書法上,住房太小,他就在飯桌上寫,在地上鋪氈寫。「那時候根本看不到自己書法道路的前景,只是出於真心的熱愛,書法成了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喜歡太多的社交,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個人愛好,閒暇時,在我的書房裡,一個人看看書、寫寫字就是我最好的放鬆方式。」唐永平說。
如今,唐永平仍然每天都會寫字臨帖,即使白天再忙,晚上回到家也要補上,臨帖創作,筆耕不輟。他說:「書法家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回歸藝術審美本源的自信和勇氣,在掌握了精熟的技巧基礎上,崇尚自然、率真的審美觀,要在書法的本體和本質上下足工夫,注入書家本人的主體情感,弘揚『真、善、美』的傳統人文精神,強化個人風格,借古開今,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藝術精品。」
突破傳統模式 獨字作品寫出心聲
大字、獨字,一直在書壇上存在爭議,近年來,由中國書協舉辦的正規書展上也鮮有此類作品的出現。但唐永平認為,不能總是沿襲傳統模式,一定要有突破,中國書壇上應該出現優秀的大字、獨字作品。因此,2017年在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面向全國徵稿時,唐永平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寫一幅獨字作品。「往屆蘭亭獎都只選一幅作品,因此大家都很保守,所以從來沒有出現過獨字作品。但這屆可以入選三幅,我就想有個創新,寫了一幅獨字作品,這也是我對書壇的一種『吶喊』,倡導大家寫帶有傳統筆法的大字。」
在這場評選中,唐永平的榜書《鵝》、行草《初月樓論書隨筆》和大草《八指頭陀送春詩》三幅作品入選第六屆蘭亭獎。其中,榜書《鵝》是一副尺寸為248×129cm的作品。為了創作這幅作品,唐永平付出了很多心血。因榜書尺寸太大,他託朋友找到了一處安靜寬敞的場地創作。5月的天氣已逐漸轉熱,唐永平揮舞著大筆,蘸飽墨汁,抹著汗水,一遍一遍地書寫,全神貫注地靜心創作。在用了足足近20瓶墨汁後,他最終在20多幅作品中選出了最滿意的一幅,並用硃砂紅字落款了一段蠅頭小楷「致廣大而盡精微」。
而唐永平作品入展是繼其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提名獎、第四屆中國書法三號獎佳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之後,第四次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殊榮,這在別人看來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唐永平卻顯得十分淡定,他說,「榮獲蘭亭獎是對我書法作品的一種肯定,但卻不是我的最終目的,我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研習書法的方向是對的,為了讓自己一直有份壓力。人一旦滿足,就沒有了前進的狀態,也就懈怠。」
建言寶雞書法家 研究和挖掘金文和石鼓文
為了不斷的提升自己,近年來唐永平走出去,廣交全國書法道友,在京華問道,在國家畫院胡抗美工作室學習。歲月的洗禮、心性的歷練、精神的升華、書道的精進也影響了他書風的細微變化,以前多見他寫手卷、寫六尺、寫八尺之內的條幅,但現在他更在八尺大紙上書寫五言絕句,其氣魄之大,把控之穩,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他的筆墨之間,明顯有了很多內斂疾澀的成分。
除了不斷精進的書法技藝,唐永平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信條,在唐永平的書房裡,一幅他書寫的鄭板橋語錄「聊避風雨」的橫匾掛於高堂之上,鄭板橋剛正不阿、甘於清貧、淡泊名利和樂天達觀的精神境界,與唐永平的思想相通相應。他說,「人到世上就是為了快樂,不要自尋煩惱。無論生活貧富,也不論榮辱成敗,都要積極向上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對物質的東西追求太多,這樣才能讓自己活得舒心,過得坦然。」這也是他習字多年來的人生感悟。
唐永平原籍雖不是寶雞,但他卻是從寶雞走出去的書法家,對於寶雞也是一往情深,他說,寶雞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金文和石鼓文為代表的大篆代表作很多都在寶雞,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非常獨特、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建言寶雞的文化部門應該激勵廣大書法家去研究和挖掘金文和石鼓文,培養一批以大篆為主的書法家創作隊伍,形成明顯的地域書風,為寶雞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提供新的亮點。(寶雞新聞網記者 羅君)
唐永平藝術名片
陝西乾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藝術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書協第五屆國學班成員。
書法作品曾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提名獎、第四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和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書法和篆刻作品入展、參展國內其它書法篆刻展覽和獲得其它大賽獎項20多次,作品多次在《中國書法》《書法》《書法報》和《書法導報》等專業權威報刊雜誌上發表,入選《書法》雜誌全國中青年書法「百強榜」,曾被《書法》雜誌中青年創作檔案欄目和《中國書法翰墨天下》書苑擷英專題推介介紹,部分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及全國多家博物館收藏並刻石。
編輯: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