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水和空氣環境質量成績出爐 大氣改善幅度肇慶全國第一!

2021-01-20 瀟湘晨報

1月15日,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2月的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肇慶水環境質量在全國排名第12位,空氣環境質量在全國排名同15位,其中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一位。

近年以來,經過了大力建設管網、整治小河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措施,肇慶水環境質量實現了持續改善,在2020年,12個省考以上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劣Ⅴ類比例為0,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質穩定達到Ⅱ類,11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均優於Ⅱ類水質目標。羚山湧、石咀湧等2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多條河湧實現了水質的明顯改善。

2020年,肇慶環境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5位,改善幅度全國第一。根據統計,肇慶市空氣品質在2020年實現改善23.4%,改善幅度領跑廣東,其中,優良天數356天,優良天數比例97.3%,全省排名並列第9位,同比上升13.2%,改善幅度全省並列第一;PM2.5年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一;CO百分位數0.9毫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10年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三;O3百分位數128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全省第三。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每個月、季度均會對全國重點城市的水、氣環境質量進行排名,其中水環境質量包含337個重點城市,前30名會獲公開表揚;大氣環境質量包括168個重點城市,前20名城市同獲公開表揚。2020年,肇慶水、氣環境質量多次進榜「全國最佳」。

來源:西江日報記者 陳潔

【來源:肇慶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1月,我市空氣環境質量蟬聯全國第一!
    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今年11月舟山市區PM2.5日均濃度為14μg/m3,同比 下降12.5%,空氣品質 優良率為100%。我市空氣品質在10月和11月 蟬聯全國第一。2020年1-11月,舟山市區空氣品質 優良率97.6%,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均值16μg/m3,同比下降了20%;空氣品質在 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名列第三,全省第一。
  • 2020年長春市環境空氣品質一級優144天 創環境空氣品質有記載以來...
    > 11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2020年我市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取得突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一級優144天,比2019
  • 深圳全國第六!2020年全國空氣品質排行榜出爐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0年12月和2020年1至12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以及地表水狀況。記者了解到,2020年1至12月,深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六。▲「半城綠色半成藍」成深圳靚麗底色。
  • 生態環境部:2018年1至2月全國空氣品質好轉
    生態環境部昨天(23日)發布了今年前兩月全國重點區域和城市空氣品質狀況。  據統計,今年1至2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2.4%,同比上升6.3%。PM2.5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PM10濃度為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
  • 我市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
    為全面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和持續推進大氣汙染防治,以優異的生態文明建設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1月8日下午,我市召開2021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部署會。邵全卯副市長講話,趙文棟副秘書長主持。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各區、縣(市)設分會場。
  • 9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京津冀PM2.5不降反升,北京上升28.6%,唐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10月23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19年9月和1-9月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仍不降反升,9月和1-9月,「2+26」城PM2.5濃度分別為37微克/立方米、5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上升12.1%、1.9%。
  • 四川「眉山藍」已達318天 十三五改善幅度全省「雙第一」
    呂豔玲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眉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2月27日,眉山市優良天數達314天,提前11天完成省定優良天數目標任務, 「眉山藍」持續在線中。據了解,眉山市「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涉及10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截至12月27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87.8%,增加了13.3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下降44.6%,同比基準年(2015年)改善幅度全省「雙第一」。「眉山市『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涉及10項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眉山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許政介紹,眉山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實現「3個100%」。
  • 廣東省空氣品質連續六年全指標達標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少輝、記者羅勉報導 1月12日,從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廣東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完成國家考核約束性指標,空氣品質優良比例達95.5%(實況)、92.7%(標況),劣V類國考斷面全面消除,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效。
  • 我市空氣品質連續六年領跑全省 PM2.5濃度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
    汕尾日報訊 (記者 林一秀)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0年,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37,排名全省第一,已連續六年雄踞全省榜首。PM2.5濃度為18微克/立方米,連續三年達到歐盟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7.8%,較2019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六項基本指標數據均為開展藍天保衛戰以來最佳水平。「汕尾藍」成為我市靚麗的城市名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大氣環境保護工作。2020年2月7日,剛履新汕尾的市委書記張曉強專門就擦亮「汕尾藍」金字招牌作出指示,要求強化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強監測網點建設,找準汙染源頭,更加有效地推進大氣汙染防治。
  • 我市1月份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方案出爐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和PM2.5...
    (記者王露橦 通訊員蘇立強)2020年12月31日,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印發2021年1月份大氣汙染治理攻堅方案。確定工作目標為,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和PM2.5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30%以上,分別達到6.83和90微克/立方米以下。
  • 2018年北京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連續195天無PM2.5重汙染
    2018年北京的空氣品質正式出爐!1月4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8年全市空氣品質狀況和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完成情況。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劉保獻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51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同比下降12.1%。重汙染天數15天,比2017年減少9天。
  • 河南2019年大氣環境成績單發布:PM2.5和PM10圓滿完成國家目標
    ,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焦飛在發布會上公布了我省2019年大氣質量成績單。2019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為58.82微克/立方米,低於國家和省下達的60微克/立方米目標值1.18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為96微克立方米,低於省定98微克/立方米的目標值2微克立方米,圓滿完成國家和省定目標任務。此外,我省各項汙染指標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 天更藍 水更清 地更淨 環境更優美 嘉興港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沉甸甸的「國字號」榮譽背後,嘉興港區的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硬核舉措是重要支撐,促使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五水共治」舉措實  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水汙染防治,是嘉興港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 江蘇五市環境空氣品質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看「優等生」如何解題
    在南京市河西中央商務區工作的何豐說,自己才剛來南京半年,覺得空氣品質不錯。「好空氣」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和生態品牌。2020年,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鹽城五城PM2.5濃度率先「過國家線」,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優良天數比率77.8%的「藍天小目標」。
  • 清遠11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清指數·生態環境
    市環委會近期公布我市八個縣(市、區)及中心城區11個重點街鎮11月份空氣品質排名從數據來看11個重點街鎮排名較上月出現大變動此前一直處於後三位徘徊的清城區鳳城街道辦實現逆襲擠進前三甲縣(市、區)方面英德、連州兩市連續兩月處於末位鳳城街辦逆襲排名升至第三位龍塘鎮持續墊底結合我市空氣品質現狀和首要汙染物等情況,鎮(街)空氣品質重點選取二氧化氮(NO2)、臭氧(O3)、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共4項指標開展評價。
  •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首次...
    「十三五」時期是迄今為止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顯的五年。在生態環境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指導下,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區域協同,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2020年,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顯著增強,北京市大氣汙染治理被納入聯合國環境署「實踐案例」,為全球其他城市,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城市提供借鑑。
  • 北京2020年3/4的天數空氣品質優良,「好天」比去年多36天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2020年,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拉近。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PM2.5年均濃度去年比2015年降36%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推進完善區域協作機制劉賢姝稱,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積極推動三地在協作機制、統一立法、統一標準、聯合執法等多方面深入合作、不斷突破,協同治理成效明顯,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實現大幅明顯改善。北京市牽頭會同七省區市及有關部委,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
  • 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空氣品質全國墊底
    一場緝拿PM2.5的戰役必須在2015年讓公眾看到結果。   根據國務院新近批准的《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1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汙染嚴重的地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要比2010年下降6%,全國其他重點區域的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5%。
  • 【關注】梅州市環境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標況...
    2020年梅州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六項空氣品質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空氣品質指數(AQI)達標率為98.6%(實況)、97.5%(標況),其中標況AQI連續五年位列全省第一名,是全省AQI達標率最高、臭氧濃度最低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