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者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才智過人,洞悉一切。但需要一個真的賞識他,願意為之三顧茅廬的劉備,才能給他一個大放異彩的舞臺。而他也會為了這份真正的賞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投射者需要等待一位真正賞識他重用他的伯樂。所以他的人生策略就是「等待被邀請」,並且他需要憑他內在權威中心的回應,來確定那份邀請對他而言是否正確。
投射者反應迅速而準確,具有專注且探索的能量,洞察敏銳,能快速發現問題並給予協調。具有縱觀全局、覺察他人天賦才能、善於組織整合團隊的能量,是個天生的管理者、傑出的顧問、社交高手和協調者。但正因為投射者的敏銳,他聚焦的能量像一束探照燈,一般人如果還沒有準備好聽取他的意見,而被他的一針見血一語道破的時候,往往會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怪他多管閒事。所以投射者需要記得「等待被邀請」這一人生策略,才能避免好心沒好報,幫人反被誤惱的結果。
投射者的「非自己主題——苦澀」。「非自己主題」意思是當一個人偏離了他的軌道,不能做他自己時常常冒出來的感受。投射者的才華不被看到,或者不等別人邀請而主動上前提供意見時,都容易引發這個「苦澀」的感覺。
投射者們的「薦骨中心」是敞開的,他們不具備穩定持續的薦骨動力,但當他們和「有薦骨定義的」生產者或顯示生產者一起的時候,會吸收並放大他們的生產力,導致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常常誤以為自己精力充沛,所以他們也很容易被制約成超級生產者。而當那些生產者們退出他們的能量圈,他的身體會超級累,需要很長時間的休息才能恢復。所以投射者們並不適合去從事體力型的工作,尤其被制約成超級生產者的投射者們,在40歲以後體力下降很明顯。因此建議投射者們多注意休息,規律作息時間。
投射者需善用自己的能量,因為他們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不遵循內在權威與人生策略的指引,很容易招致能量虛發、耗損。就好比投射者手裡只有10發子彈,他們每發一彈若能命中目標,正確地將能量團爆破開來,那他們就可以回收一些彈藥,如果虛發,會有一大波「苦澀」感和能量損耗等著他們。
投射者與生產者/顯示生產者是很好的搭配,因為投射者需要藉助生產者/顯示生產者們的生產力將他們識別問題、整合能量的才華貢獻出來,而生產者/顯示生產者們也需要藉助投射者的才能,將他們的生產創造力更好地激發整合展現出來,取得他們想要的成功。若生產者/ 顯示生產者準備好了發自內心去聽取投射者給出的建議,那他們之間將爆發巨大的能量,將事情做得更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喜悅感與成功感。
寫到這裡腦子裡一個畫面是《流浪地球》那根向木星發射的「火柴」,它引爆木星的那種威力,就像「投射者」與「生產者/顯示生產者」的能量碰撞。當一個生產者或者顯示生產者,準備好接受投射者的建議時,他的能量會被點燃,得到極大地擴展。
如果你的類型屬於投射者,請再次記得:投射者的人生策略是「等待被邀請」,請運用你的內在權威來回應邀請。
我知道這其實有難度,我們習慣了用頭腦思考決定。我們等不及忍不住就想出手時,我們終於等到邀請急著想要接受時,想想,你身體裡內在最真實的反應是什麼?做自己,當然需要有「做自己」的願望與勇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