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幫助孩子改變優柔寡斷的性格

2021-01-07 流浪貓小白傳奇

難成大事者失敗的因素中肯定有優柔寡斷的影子;而每一個成功的人必備的性格特質當中,必然包含著當機立斷。

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長輩,當然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果敢幹練的人。因為,果敢的孩子會鍛鍊出敏捷的思維,能夠及時作出決斷,將來就能在複雜多變的社會中,應付自如,從而取得人生的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客觀情況往往是紛繁複雜的,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突發情況。在遇到這些不確定的及風險型的事情時,不容易事先作出正確的判斷。但最終能夠突破難題取得成功的,往往是那些具備果斷性格遇事敢於拍板的人;而那些遇事總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後的人,註定一事無成,虛度一生。

下面再給家長朋友們提供幾點改變優柔寡斷性格的辦法。

建議一不要害怕失敗

人的一生是正確與錯誤、成功與失敗交織的一生,成功與失敗是人生的兩個極端,又近在咫尺之間。有人把它們稱之比鄰而居的門戶,也有人說它們不過是前後步伐,其結果相距那麼遙遠,又如此緊密相連。成敗的轉換隻是瞬息之間,沒有永遠的失敗者,也沒有永恆的成功者。

只有經得起成功,更經得起失敗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在孩子遭遇失敗時,我們不妨寬慰他說:「失敗只是暫時停止的成功而已。「你可以給他講一些著名人物的故事,比如諾貝爾經過成千上萬次失敗的爆炸才發明了安全火藥,或者再說愛迪生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試驗了上萬種材料等等。

建議二不要壓抑孩子的想法

你可能會認為,錯誤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應提出來,應當鼓勵正確的思想。你或許會對孩子說:「不對的話就不要說,不對的事就不要做。」問題恰恰出在這裡。 因為這種對與錯、是非曲直的標準應該由誰來確定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肯定回答的問題。一個多世紀以前,穆勒在《論自由》一書中指出:「我們永遠無法確定我們所壓制的是不是錯誤的意見。壓制意見的做法比錯誤意見本身更為邪惡。」

建議三拋開僵化的是非觀念

孩子之所以優柔寡斷,因為他們總希望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們以為通過推遲選擇便可以避免犯錯誤,從而避免憂慮。所以,你平時面對孩子評斷事物時不要將各種可能的結果都用對與錯好與壞,甚至最好與最壞來衡量,而拋開一些僵化的是非觀念。當孩子不顧忌什麼是是非非,他將輕而易舉地做出自己的決定。例如,孩子寫了一首詩,當念給父母、朋友聽時,他們會表露出不同的觀點,但並不能說他們哪一個人的觀點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關鍵一點,孩子堅持自己喜歡的最重要。

建議四把被動變為主動

主動性強的人,往往會主動地想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即使失敗也不灰心喪氣,因而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與主動性相反的性格意志特徵是被動型,這類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不是依據變化了的情況,積極主動地調節自己的行為,而是固守已見,表現得任性。他們放任自己的性子,不自覺約束行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在變化的情境中顯得十分被動。

孩子優柔寡斷的明顯表現就是行為非常被動,而要想變被動為主動就要使孩子的長處得到發揮。從他最擅長的事情開始,培養他決斷的能力。比如,孩子對數字很感興趣,你就可以先從算術開始,讓他很自信的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後慢慢把這種自信延伸到其他領域。

相關焦點

  • 父母怎樣塑造孩子堅毅的性格?
    家庭和學校還是有很多空間,可以幫助孩子塑造堅毅的品格,這將有助於他將來在任何領域都獲得成功。 他們認為,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這些都將影響其一生。
  • 孩子社交恐懼會有哪些影響?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恐懼?
    而現在很多恐懼社交的也不僅僅是成年人,不少孩子也成為恐懼社交人員的一分子。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樂觀開朗的,但有不少孩子卻表現出想要逃離人群,或在人群之中比較冷漠的一面。相信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家中的性格非常開朗,敢說敢做,甚至有點霸道。但他們一旦出門之後,性格就會變得非常膽小,與家中的樣子判若兩人。
  • 怎麼克服自己優柔寡斷,如何改變性格毛病
    優柔寡斷是一種心理疾病,恰當的正確認識它,才能好些的克服它。有人上街要買部彩色電視,由於介格較高,又都並不是名牌,往往反反覆覆比較不斷動搖。結果跑了很多家商店,去了許多次只是決定不下來。遇事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這是生活中普遍的狀況。
  • 遇事,優柔寡斷怎麼辦?
    最近發現很多來諮詢的年輕人不僅僅是情感問題,更多的是自己性格重塑的需求,其中一位朋友也發來私信提問說,自己經常遇事選擇性困難戶,總是優柔寡斷怎麼辦?那麼什麼是優柔寡斷呢,就是指做事猶豫,缺乏決斷力。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判斷力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
  • 要改變優柔寡斷的性格就是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很多人都想改變自己不討喜讓自己痛苦的個性,但是真的很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理。有一段時間成功學和雞湯文學在鼓吹,要學會微笑,要學會讚揚別人,不要自卑……似乎認為只要自己想改變就能改變,想得也太簡單了。本性是很難改變的,如果能改變那就不是你了,所以不要希望改變自己的個性,那不現實。
  • 如何改變自己內向、優柔寡斷的性格?方法其實很簡單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性格內向,優柔寡斷的人,去超市選東西或是吃飯點菜這樣的事他們都可以糾結半天。經常在不必要的地方猶豫很久,肯定會對做事效率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自己的心情。那麼,怎樣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呢?心理學家指出,從認知與行為學的角度看,堅持做這三件事可以得到改善。
  • 父母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性格,這四句話常說,教育孩子更有效
    性格是一種副產品;它產生於完成日常事務的偉大過程之中。——伍威爾遜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對他的人生是特別重要的,將來的每一天都會受到性格的影響。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性格從小就已經決定了,沒有辦法再改變就放棄了,培養孩子的性格。其實一個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後天語言環境很大的影響。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
  • 巧用「馬蠅效應」,改變孩子懶惰不上進的狀況,幫助孩子學會自律
    每個父母都曾遇到過孩子懶惰的時刻嗎?沒有想到要起床,沒有想到要寫作業,沒有想到要上學,喜歡懶洋洋地趴在床上,癱倒在沙發上,連吃飯都要三催四請。特別是寒假的暑假,早晨不起夜不睡,這可讓一些家長心煩意亂。小孩懶惰不上進怎麼辦?媽媽覺得,父母可以巧用「馬蠅效應」,幫助孩子變得自律。
  • 樂嘉:父母應因"色"施教 了解孩子的性格色彩(圖)
    對於優點,要給予肯定並幫助孩子拓展;對於缺點,父母也能以正確的方式予以引導,從而幫助孩子少碰壁、少走彎路,更健康地成長,這將對他們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解放周末: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怎麼才能辨識孩子的性格?  樂嘉:其實,到了孩子1歲以後,父母要是多觀察,多進行對比,就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特徵。
  •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性格?心理學告訴你模仿行為對性格傳遞的影響
    而一個人怎樣去做,則表明了他的行為方式。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又體現了他對現實的態度。態度決定了行為方式,穩定的態度使與這種態度相適應的行為方式,慢慢地成了習慣,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性格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它會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表現出來。但是,性格具有穩定性並不是說他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塑的。
  • 十二星座父母帶娃,孩子的性格不相同,你是哪種星座的父母(上)
    文|勤親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身上,都會有父母的一些特點,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耳聞目染,一點點學習到的, 比如,有的父母脾氣比較急,容易暴躁,那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也會沒有耐心,有的父母做事情仔細,不驕不躁
  • 十二星座的孩子孩子的性格你了解多少?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天生的一些特點和性格,了解孩子的星座特點能幫你良好的溝通,也可以幫助你更快了解孩子的個性和增加雙方的感情。雙子座的孩子天生愛玩,容易耽誤學習,好奇心很強,很容易早戀,有問題不願與父母溝通,都是自己解決,不願意向人求幫助,但是吃軟不吃硬的,越是強迫,就會牴觸,別把他當孩子,也不要對他朋友有任何偏見必須很好的溝通,能達成一致才能有利於下一次交流。性格總結 ,頭腦敏捷 聰明好學 愛交流 善變 難以琢磨。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 孩子想玩手機,父母的回答,決定了孩子不同性格
    現在孩子普遍問家長這樣一句話,媽媽我想玩手機,父母怎樣回答孩子的問題呢? 其實家長不同的回答,很容易造就孩子不同人生,不同性格,其實現在父母生活中非常很忙,不可以每時每刻都陪著孩子玩耍,父母也是有很多自己事情要去做,所以大部分家長有些時候就會讓孩子去玩一會手機,安靜一會,自己也可以安心忙工作事情或者別的事情。
  • 孩子性格自卑怎麼辦?主要靠父母來引導,這幾個方法可以試一下
    小麗最近就發現自己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性格稍微有些自卑,在這種情況下他感到非常煩惱。小麗使用了各種方法希望能夠改變自己孩子的性格,但是一直沒有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其實出現了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於小麗使用的方法不對。自卑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
  • 孩子愛「吹牛、說大話」,父母的任務不是糾錯,而是幫助孩子成長
    其實孩子吹牛的時候說明孩子逐漸建立意識的過程,父母的任務不是「糾錯」,而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七歲的小東是個調皮的小男孩,雖然在父母眼裡說不上懂事,但也算好管教。可是最近小東的媽媽發現小東特別喜歡「吹牛、說大話」淨是瞎說。
  • 孩子這「4種臉型」代表4種性格,如果是最後一種,父母就偷著樂
    、運氣等,或許這樣的說法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可仍然有很多人選擇相信這樣的說法,還要父母會特意去觀察孩子的臉型,以此來猜測孩子未來的性格和運勢。心理學專家通過研究發現,每個人從小到大的臉型一直在改變,這種變化也代表著人心智的從稚嫩到成熟。當一個人的臉型變寬,也就暗示著他們的閱歷豐富,心智漸漸成熟,然而那些眉毛和臉頰很突出的人,個性特徵會更加鮮明,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臉型代表著怎樣的性格特徵呢?從孩子這「4種臉型」看出4種性格,如果你家孩子是最後一種臉型,父母就偷著樂吧。
  • 兒子性格懦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爸媽要注意
    兒子性格懦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爸媽要注意一、總是對孩子訓斥當家長安排一些事情給孩子做,孩子卻沒有做好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很生氣地訓斥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客觀來說這些家長就是口頭上表達一下內心的不滿,並不是真的嫌棄孩子。但是家長總是訓斥孩子的話,就體現了家長的性格問題。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之前,父母對孩子的性格教育很重要,要重視
    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其中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怎樣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一個家庭的性格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乎孩子一生的成長,一個注重性格教育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比較自信、獨立、又主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