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百年民國老洋房,才藏著上海真正的美

2020-11-30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9M

等疫情過去後

再去上海我要這麼玩

-歲月流淌過,讓人莫名感動又嘖嘖稱奇-

最近,因為一套售價1.5億的老洋房出場

孫儷的熱播劇《安家》直衝熱搜

億是幾位數哦

懂妹品,細品了半天……

買是想都不敢想的噢,不過呢

我注意到電視劇裡科普了拉斯洛·鄔達克

他誰?一言概之

「鄔達克之於上海,就像高迪之於巴塞隆納」

要知道,曾經的遠東第一高樓國際飯店

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武康大樓

當時中國最大的社交教堂沐恩堂

滬上唯一拜佔庭式穹頂堂息焉堂……

皆出自這位民國時期著名的匈牙利籍建築師之手

點擊播放 GIF 1.7M

可以說,鄔達克的一生

就是百年上海老洋房的一部精華史

當然,除了他的手筆

在魔都,從銀行到醫院,從飯店到戲院

從教堂到學校,從公館到公寓……

不乏眾多掛牌「上海優秀歷史建築」的老宅洋房

值得特別專門前去打卡觀賞

以往都是吃吃喝喝打卡網紅店的滬上一日遊

以後,可以換種新玩法啦

一起去看看那些歷經歲月沉澱的老宅子吧

1. 綠房子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333號

竣工時間:1938年

點擊播放 GIF 1.2M

這是鄔達克在上海完成的最後一件作品

這也是曾經的顏料大亨吳同文的私宅

因為大佬吳極愛軍綠色

所以在整體設計上採用綠色的色調

外立面大面積覆蓋綠色釉面磚

故被稱為」綠房子「

除了通體綠色外

這座老宅的傳奇之處是一種永不過時感

據悉,當時鄔達克

為了滿足房主中西合璧的生活方式

運用了非常現代主義的手法來設計打造

外觀沒有什麼冗餘裝飾,簡潔乾淨

一切動靜變換皆在線條間

佔地面積超過500平方米

地上4層高度超過15米,從整體來看

綠房子外觀猶如一艘停泊靠岸的大遊船

不愧是曾經的遠東第一豪宅

而它也是上海首個引入電梯的私人住宅

而且噢,古董電梯至今仍能夠使用

綠房子見證了吳家的興盛衰敗

曾經,一本名為《藍屋》的小說

發表後便風靡全國,文學獎、改編影視劇…

作者正是吳同文的孫媳

「綠房子」正是小說中藍屋的原型

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的神秘色彩

2000年後,綠房子經過修繕

現在成為了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辦公地點

將來有可能會闢出一定空間用於相關的展示活動

向預約的觀眾開放

2. 武康大樓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850號

始建時間:1924年

說起武康大樓,大家應該不陌生

這張滬上知名的城市名片也是鄔達克的設計

總建築面積9275㎡的武康大樓

一共有8層樓,總高30米

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

法國文藝復興式風格,講究又浪漫

96歲的武康大樓在懂妹心裡

可是高舉「上海顏王」大旗不倒的老洋房

能從上海灘眾多歷史建築中特別突出

這和武康大樓獨特的造型分不開

很多人說它就像是一艘巨輪停泊在上海的鬧市中心

的確,獨特的輪船式三角建築

底樓是老歐洲的騎樓樣式

門洞中的長廊兼作人行走道

讓這裡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點擊播放 GIF 1.1M

與宋慶齡故居隔街遙望

武康大樓也是世界上僅存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

許多名人曾居住過,堪稱見證一代人的歷史

作為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

武康大樓出鏡過許多電影中

《色·戒》電影的最後部分

放走了易先生的王佳芝裝得像沒事人一樣叫了輛黃包車

一閃而過的背景裡,就有武康大樓

目前,大樓一、二層一般是店面等商鋪用房

從三樓起基本是居民住房

小戶型的房子大概是不到10W一平

也就是說呢,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子也起碼要1000多萬

大家在外面看看拍拍照也算是飽了眼福了噢

(手動狗頭)

3. 沙美大樓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190號

始建時間:1918年

就在北京東路與四川中路轉彎處

原名沙美銀行的沙美大樓

由著名設計商英商通和洋行設計

新文藝復興主義風格的古典式建築

大樓的塔樓、門眉等多處

巴洛克式的多曲線雕刻細節紋飾清晰可見

濃鬱歐洲古典主義雅致氣息

沙美大樓還有個獨特的外號叫「鴿子樓「

因為對面的居民樓上養了很多鴿子

運氣好的話,能夠看到肆意飛翔的鴿子

荒廢多年,沙美大樓現在內部都重新裝修過了

門口保安收費後可上樓

最佳取景地在5樓陽臺,輕鬆收穫外灘三件套view

找好角度和東方明珠同框

就,大片質感

(P.S鴿子飛的時間一般在下午3-5點)

by Darcy_6

4. 孫科別墅

地址:上海市長寧區番禺路60號

竣工時間:1931年

這幢別墅曾經的主人

是「國父」孫中山的長子孫科

建築兼容了西方現代派建築的多種風格

以西班牙風格為主,又帶有一點巴洛克的神韻

同時還部分採用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造手法

室內也是精良做工的集成

點擊播放 GIF 1.0M

聽聞,最初這裡是設計師鄔達克為自用所打造

後因感謝孫科對他的幫助

才將這座別墅低價轉讓給了孫科

和孫科別墅地處同一歷史保護與工業遺存區內的

還有海軍俱樂部、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它們共同組成了魔都的網紅打卡勝地上生·新所

上海唯一一個保留英制尺寸的遊泳池

稻城書店、各種網紅咖啡

時尚好玩的展覽、演出……

在這兒都能一鍵get

5. 貝公館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太原路

始建時間:1934年

時任中國銀行總裁的著名金融家貝祖詒曾居住於此

貝軒大公館因此而得名

不知道貝祖詒為何人的,總應該知道貝聿銘吧

嗯,貝聿銘是貝祖詒侄子

所以貝公館在滬上洋房中,風格獨樹一幟

在設計上將中國的傳統元素融入其中

中西巧妙合璧,其中

東側入口處由101個「壽」字組成的圖案

就是鮮明的傑作之一

歷史與現代相融合,優雅又華麗

現在貝公館身份已變成酒店

每一間房間都是由當時的臥室所改造的

白屋、黑窗和保存完好的古董琉璃浴缸

都盡情展現著老上海的獨特風情

至於住一晚的價格嘛

從900到5000不等

有實力的旁友不妨前去住住一探究竟

6. 榮 宅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186號

購入時間:1918年

點擊播放 GIF 1.1M

上海奢侈品聚集地恒隆商場不遠處

佔地4千多平米洋房,榮宅

已經在此安靜地佇立了超過了一百年

這裡是被讚譽為中國的麵粉大王」榮宗敬的故居

後Prada購買了其10年的使用權

經過六年的精心修繕,還原出榮宅原本的模樣

在2017年10月正式開放

我們才得以一窺這座老宅的驚人光彩

榮宗敬當年專門打通了三個臥室

用來社交和開舞會的宴會廳

最耀眼的莫屬於屋頂上的巨型天花板

是由69塊色彩不同的玻璃面板拼接完成的

@HeroCibao

在榮宅,抬頭看精妙絕倫

低頭看也一樣精彩

客廳的地板是6種不同的釉面地磚拼成的圖案

義大利工匠採用古老的手工藝

重置了缺失和破損的地磚

@mimiAnn

榮宅的色彩搭配也是一絕

南洋風格的復古綠和黃色的牆壁

配上簡潔的裝飾

每間房都讓人眼前一亮

@HeroCibao

@CChu

而像雕花玻璃、木質浮雕、釉面磚

或是彩繪這樣的裝飾細節上

也都能讓人細細品味好久,為之駐足

不經意微露的陽光從窗臺照進來的光影……

難怪有人說Prada的展沒好好看,只因榮宅太美

@Krissy

逛完宅子出來左轉

還有佔地2475平方米的室外小花園

法式的浪漫風情,一覽無餘

@DAMEI

7. 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寶慶路3號

始建時間:1920年

和榮宅一樣,寶慶路3號這個老宅

也原屬於一個「大王」的

剛建成時是德國商人的私宅

1930年時被上海灘「染料大王」周宗良買入

成為他的私人宅邸

點擊播放 GIF 0.8M

幾經輾轉,後來上海地產集團通過拍賣獲得

並耗資6000萬元修繕

2017年10月才正式試運營並對外開放

這也是國內第一家以交響音樂為主題的博物館

交響音樂博物館坐落在淮海中路商圈

緊鄰上海音樂學院

又與上海交響樂團僅一牆之隔

@V.V.

別看門外看並不起眼

大門裡卻是「別有洞天」

近5000平方米佔地面積中

矗立了5棟老洋房

因為幾經轉手,5棟建築風格迥異

有的是馬賽克牆面

有的是卵石牆面

有的是水刷石牆面,還有塗料牆面

而在洋房內部

褐色的地板、木護壁、木踢腳大多未經更換

整體室內裝修風格是復古風

洋房群只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則是上海市中心規模最大的私人花園之一

半個足球場大的花園和草坪

高大的喬木佇立在花園後方

前院是綠籬和花叢,景觀層次分明

是典型的德國庭院風格

@jane

8. 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汾陽路79號

建於時間:1921-1922年間(據推測)

離交響音樂博物館不遠處

工藝美術博物館坐落在上海的「音樂之路」汾陽路上

這裡原是法租界工董局董事官邸

因其色彩和造型頗似美國華盛頓的白宮

又被人們稱之為「海上小白宮」

據推測它可能是鄔達克的作品

因為同樣位於汾陽路的白公館就是鄔達克設計的

白公館,和小白宮是不是很相似啊?

整棟建築牆身雪白

小白宮為法國後期文藝復興建築樣式

非常強調外形的水平線條

寬闊的半圓形露臺兩側為合抱式樓梯

@冬瑞旅攝

二樓窗外,是露天的歐式弧線陽臺

向下看一片草坪豁然開朗

外觀時髦,內裡也是如此

依舊保持著上海原始老洋房的模樣

摩登的木地板,還有以前壁爐的痕跡

不過,懂妹覺得最驚豔的

要數這個旋轉樓梯了

異於尋常的曲線

甚至夢幻得讓人難以相信

拾階而上,真的會有

感覺自己就是公主本人了的feel

法國人的藝術與浪漫

都呈現在了老宅裡

屋內的整體也是呈對稱設計

門窗及天花板都有石雕裝飾

吊頂,挑高的天花板

還有復古的裝飾燈具

每個角落隨便拍張照都是一幅油畫

館外面是綠意濃濃的草坪,優雅至極

關鍵人少又很好出片

幽靜又愜意的秘密花園

時光已經過了百年

這些老宅依舊靜默無言

但我的心中卻莫名感動

今日份的上海老洋房過癮到這裡結束啦

等疫情過後,等全國春暖花開的時候

大家安排上,走起呀~

- 來,懂妹帶你逛遍杭州 -

點擊播放 GIF 1.3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福州城中的小歐洲 醉美老洋房
    因此倉山老洋房數量及風格的多樣,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福州城中的小「歐洲」。 這些充滿歷史滄桑的西洋建築遺蹟,如今成為福州風雲變幻的歷史的見證,走在倉山的小巷裡,看著空空的老房子、安靜的老街道,安然生活的居民,心中只能是無限的感慨。城市是有記憶的,而建築就是凝固的記憶。
  • ……可閱讀的老洋房...
    從淮海中路的宋慶齡故居走到五原路的張樂平故居,短短1480米的路途中,一幢幢老洋房靜靜矗立著。歲月在斑駁的外牆上流淌,動人的故事和秘密則藏在滄桑的院門後,等待人們去發現。今天上午,「匯講壇·海上暢談」之「閱讀名人故居」文化講座在擁有80餘年歷史的徐家匯大修道院舉行。
  • 【輕鬆一刻】福州城中的小歐洲 醉美老洋房
    教堂平面為巴西利卡式三廊式布局,十字型平面,兩邊弧狀耳室一對,長60.20米,寬19.52米,面積1371.4平方米。廳內拱狀天花,每個柱頭放射出4條拱形方木,在拱頂交匯。兩側和祭壇上部窗門裝有彩色花玻璃,前沿三間玻璃繪有八幅彩色聖像。
  • 上海城與村|黃浦順天村「微更新」:高樓林立間,藏一座小院
    花草葳蕤、環境整潔、晾曬的衣服在空中微微搖晃……在高樓林立的上海市中心,這個生活氣息濃厚的院落別是一番景致。石庫門建築仍然修復保留。順天村毗鄰上海地標性建築明天廣場,它始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是一個優美雅致的花園洋房。不過,隨著歲月變遷、住民增加,近年來,順天村居民面臨房屋設施陳舊老化、空間擁擠、樓梯陡峭、如廁洗澡不便等種種問題。
  • 《安家》上海老洋房故事原型現身,真實結局令人唏噓
    3月1日晚電視劇《安家》的最新劇情中,龔家花園老洋房的主人想要賣掉房子,卻被遠房親戚老太太一家訛上,非要恬不知恥的讓房主給他們家一筆巨款,否則賴在老洋房裡不走。然而就在這集劇播出當晚,這個故事的原型出現了。
  • 上海魔都必看的15棟百年老建築,爆美
    文章源自:全球藝術人文 | 圖: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這些建築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每一個都美得驚心動魄,而且每一棟都承載著老上海的傳奇故事和文化底蘊。1.項目在充分挖掘建築歷史內涵的同時,也考慮到圖書館的功能性建設以及與城市文化歷史建設的呼應,使舊圖書館建築能與長海路其他歷史建築共同創建充滿生機活力的百年市政文化特色區暨上海市江灣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地址:楊浦區長海路366號3.
  • 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未必猜得出來!
    一開始以為說的是吃的魚,隨著劇情的發展,才明白原來說的是兩種重量不等的金條。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動蕩。所謂「盛世收藏,亂世黃金」,說的就是在亂世中黃金是最保值的物品,是硬通貨。看到這裡咱們或許要問,民國時期的一根金條到底能值多少錢呢?「大黃魚」、「小黃魚」的叫法是率先從上海叫開的。當時的上海人,多是要用金條來壓箱底的,意思是買回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 看不夠的小洋房,藏不住的民國風……這裡是浪漫又復古的台州「小...
    這裡有著「南屏小上海」之稱,村中的百年洋房、千米老街,依舊保留著民國年間的文化與生活符號,被稱為「民國年間洋房的博物館」民國建築,保留了十餘幢百年洋房,百年來屹立不倒。
  • 安家太表姑奶奶結局是什麼 老洋房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嗎
    在電視劇《安家》最新劇情中,龔先生因為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打算把自己家裡的一套老洋房給賣掉。原本以為這個房子很好賣,卻遇到了非常難纏的一家人,這家人就是太表姑奶奶一家。這家人蠻不講理,得了便宜還賣乖。
  • 比起2020年香港小姐,這5位民國女子,才算是真正的氣質女神
    第二,郭婉瑩作為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也是民國時期真正被認可的「金枝玉葉」,同時也是上海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即便經歷了丈夫出軌、家族落魄、丈夫去世,自己因資本家的身份而被打壓,但她依然從未在現實低頭,身穿簡單也讓生活過得儀式感。即便沒機會坐在豪華餐廳吃上等食材,但她依然可以用鋁鍋蒸出美味的蛋糕。
  • 上海歷史上的寒潮:百年前出現在3月中旬,近20年共63次丨睡前分享
    迎接2021年元旦之際,寒潮忽降上海,人們在天寒地凍中跨年。寒潮天氣的主要特點是劇烈降溫和大風,有時還伴有雨、雪和霜凍。上海歷史上出現過多少次寒潮?都有哪些特點?對生活造成了什麼影響?讓我們借氣象、報刊等歷史資料,梳理和盤點那些年上海出現過的寒潮。百年前的寒潮曾出現在3月中旬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 民國三十八年的上海 亞洲首屈一指的大都會
    本組圖片由美國攝影師傑克·比恩斯拍攝於解放前夕的中國上海。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現在的外白渡橋於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車。
  • 民國初年的上海金融圈,中國貨幣在國民黨執政時發生了什麼?
    張嘉璈攜夫人離開上海前往香港。為寫作而準備的幾大箱書籍無法隨身攜帶,打包託民生輪船公司代運。這批書要半年後才回到他身邊。自大陸撤退到港者越來越多,每天到訪者絡繹不絕,頗不能安靜寫作。他想去澳洲,卻苦於無川資,年初所辦入境許可已屆到期,他又讓朋友幫忙展期半年。只想著待手上有了一筆錢,就可動身了。在香港住了約一年半,路費終於有了著落。
  • 民國年間(1912--1949年)漢藏佛教文化交流
    松江府僧錄管主巴(廣福大師)施資刻印佛經,重刊了《西夏藏》,補刻了《磧砂藏》等。福建泉州清原山碧霄巖摩崖石刻像也是元朝遺留下來的藏傳佛教造像。這些都是漢藏佛教文化交流的主要證據。元、明、清三朝時期的情況恰恰相反,除了蒙古族僧人經常遊學西藏外,很少有內地僧人到西藏,而一批批西藏高僧組成的龐大團隊借朝貢名義赴內地,皇宮中常有灌頂、傳法及譯經活動,但與內地民間關係甚微,與漢傳佛教僧人缺乏真正互動。《民國六十年來之密宗》總結:「元世祖忽必烈的時代,以發思巴為國師,(藏密)才盛行到華夏。但當時學密的人,只是達官貴人,與民間無涉。
  •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醉美徐匯:品賞歲月餘味,閱讀建築故事 發布時間:2018-11-14 14:17:42      來源:貴州網   建築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承載著這座城市一路走來的點滴記憶。
  • 老照片:1925年劉海粟人體模特事件轟動民國上海
    引子1912年11月,自幼酷愛書畫的劉海粟對西方繪畫甚為推崇,當年17歲的他與友人在上海創辦圖畫美術院,成為首任校長,所採取男女同校、旅行寫生、模特兒寫生的方式,在傳統中國引起了極大非議,「模特兒事件」便因此發端,@圖遊華夏網通過研究民國時期的報導與老照片,與讀者朋友們再重新回顧這段獨特的歷史。
  • 市民家藏一份民國老報紙 透露1935年南京人就用冰箱
    「這份民國報紙有什麼樣的歷史啊?查資料查不到,希望『老南京』的讀者幫我解答!」日前,市民許先生帶著一份保存完好的民國老報紙,求助《金陵晚報》,他想獲得家藏老報紙的更多歷史信息。 老鏡框裡面發現舊報紙 許先生帶來的這份泛黃老報紙,共有兩大張四個版,保存得較為完整。
  • 袁大頭價格最新消息_民國九年袁大頭價格賣多少?民國袁大頭價格一覽
    民國袁大頭價格一覽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做皇帝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圓。人們一般稱之為「袁像幣」,又有「袁大頭」、「袁頭」、「大頭」、「袁像」等俗稱,且各地俗稱不同,在西安稱「大頭洋」,在成都、重慶稱「人頭洋」,長沙俗稱「光洋」等。
  • 六百年的紫禁城,領略極致之美!
    似乎沒什麼人把這裡當成一座真正的博物館。 但是故宮藏品之豐富、複雜,簡直可以開一門故宮學。 攝影/劉順兒妞 六百年紫禁城 為什麼是中國人的「鎏金典藏」? 位於太和門外的斷虹橋,引出了故宮彎彎繞繞的金水河。